陈哲艺导演风格,陈哲艺电影解析
贝拉·巴拉兹认为“任何一部电影艺术作品的内容只有通过这几个基本视觉形式和听觉形式才能表现出来”,而作为视觉文化的电影可以用电影语言来“表达非理性的、不可捉摸的内心体验,表现用语言无法表达的心灵深层情感”。
导演正是以运动的画面和声音元素来讲述曲折故事、揭示人物命运、阐明文化观念、形成艺术风格的。
陈哲艺导演以纪实主义的影像表达、独具特色的时空建构和诗意化的情绪传递为主要艺术风格,而研究导演电影的艺术风格,亦是对其视听影像背后的电影生命、心灵体验和文化表达的探析。
当电影遵循对“物质现实的复原”这一宗旨创作时,影像记录下的视听便会再现出一个流动复杂的“生活现实”。
以“生活流”一词来描述电影风格,最早出现于电影理论学家克拉考尔的《电影的本性》一书,他在书中谈到生活流的电影是指“再现的范围超出物理世界之外,能够不断引起心理-物理的对应,从而暗示出一个可以恰切称之为‘生活’的现实……他有一种照相没有的亲近性,即对生活连续的或‘生活流’的亲近性”。
生活流风格的电影要求创作者以旁观者姿态来还原生活本身的面貌,并能够在一个个影像细节元素中,呈现出关于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现实生活中所共存的矛盾与哲学命题。
正如克拉考尔在书中谈及爱森斯坦的《战舰波将金号》时所说:“是一个用画面来讲述的真实的生活插曲……例如港口升起的雾气、沉睡的水兵以及月光下的波浪等,都不是为了专门给特定的故事增添色彩,而是影片所涵盖的社会现实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同于经典电影叙事对戏剧冲突的强调,也有别于现当代电影对视听冲击的追求,生活流风格的电影整体叙事弱化戏剧矛盾,视听风格也追求写实特点,强调将未经雕琢的生活原貌展现给大众,这正与陈哲艺导演创作中要对电影和观众“老实”这一观点相照应。
同时陈哲艺导演的电影创作也几乎都来自他个人化的生活体验,《阿嬷》是怀念故去的奶奶,《爸妈不在家》是回忆童年的时光,《热带雨》关乎他与妻子曾共同经历的备孕生活,《隔爱》则是新冠疫情之下居家隔离的真实体验。
以真实普通的现代都市生活为电影创作题材,没有突如其来的气候危机,没有社会转型与变革的冲击,一切都在秩序之中,可以看到的只是日常生活琐事中勾连积淀的内在情感变化,以及细碎现实中的残酷与温暖。
生活细节的呈现是陈哲艺电影创作生活质感的来源,《爸妈不在家》中细碎的情节点暗示了父母之间的矛盾关系。
当父亲方便后,正在洗澡的母亲猛然拉开浴帘一脸不耐烦的用纸擦拭马桶的边缘,并念叨着“大的小的都一样”来暗示家乐和父亲都不让她省心;当家乐不愿意与女佣睡在一个房间,而跑到父母房间挤在两人中间睡觉时,母亲和父亲都不约而同的背对着家乐转身面向床的边缘,如果忽视家乐的存在,其实父母两人背道而驰的姿态也暗示了两人相互之间矛盾冲突的关系。
此外,母亲对女佣泰莉的防备与排斥态度也在细节中早有所暗示,在泰莉到来之前,母亲忙碌的将值钱的金手镯和项链等收起来,藏进带锁的柜子里,也不再擦洗地板,还表示如果自己洗了女佣来了则无事可做,当泰莉到来时母亲又是一副温和欢迎的态度,充分体现出中产阶层的母亲对泰莉的天然蔑视与极端的利己心态。
节制的对白和生活化的情节是陈哲艺生活流风格电影创作最明显的特点,这也与华人群体内敛含蓄的处世风格息息相关,陈哲艺曾坦言:“我不喜欢什么东西都讲白,对白通常都是烂的,所以我会少对白。我也经常问自己,真的需要拍那么清楚吗?观众真的不懂吗?”。
《爸妈不在家》中,1997年全球金融风暴对父母的工作造成严重影响,但两人之间却几乎没有关于工作现状的沟通,仅有关于金钱的唠叨,父亲只是坐在家门口的楼梯上抽了一地的烟头,并告知女佣泰莉不要告诉母亲,半夜偷偷在卫生间洗保安工作服为隐瞒自己已被辞退的真相。
而母亲也只能忧虑地替老板打着一封封辞退信,为了避免自己也遭遇如此而自愿在孕晚期继续加班以保住工作,父亲偷偷投资公司希望可以悄悄度过家庭经济危机,母亲买下“成功学”的书籍企图获得“成功”。
但最终秘密败露散尽家财,重压之下的两人尽管无可避免的产生问题与矛盾,但正如现实生活一般从未爆发激烈的争吵与互相伤害。
随着女佣泰莉与家乐关系的不断亲近,母亲惠玲感受到危机,她嫉妒儿子与泰莉的亲密却从未有过语言的表达,只是在一次次与泰莉的眼神交锋和琐事麻烦中表达自己的不满。
同时女佣泰莉在努力处理好与主人家庭关系的同时,还想方设法偷偷打工来补贴远在伊洛的家庭,这反映出泰莉作为外籍劳工在新加坡受到的从身份到经济的不公正待遇,以及经济危机全球化之下不同地区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
这个小小的华人家庭就像一个巨大的容器,保存着各自的秘密和彼此的隔阂,影片的最后泰莉重返原乡,夫妻两人只能暂时放下隔阂共同面对金融风暴的来临,没有起落无常的情绪变化,唯有真实生活下的残酷与哀伤,展现出社会大环境满载压力之时,小家庭难以在时代中保全自身的现实。
生活中琐碎的细节将现代都市大多数华人家庭日常生活真实客观地呈现出来,并在质朴自然的细腻之处揭露出婚姻、家庭、社会的问题。
始终坚持生活流的电影创作风格,源自陈哲艺对电影真诚的初心与自我约束,而杨德昌、侯孝贤、李安等电影大师在作品中对社会与人情的深刻呈现,也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陈哲艺的电影创作,他曾称李安为偶像,也表示能拍出《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一样的电影此生无憾。
因此受邀拍摄第53届金马奖形象短片时,陈哲艺选择与张震合作,重返当年电影拍摄场地,创作出《谢谢爱电影的你》以表达对杨德昌导演的怀念。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