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 uiuc,李安最出色的电影
文|桂鱼秋风镀 砍柴书院专栏作者
编|谦种素
有一种流行,叫做“李氏旋风”。
旋风所至,寸草不生,李氏出征,一步巅峰。
没错,他就是李安。
一个集万千才华与荣耀于一身的导演。
都说有个“李开复”,他用“AI技术”极大地“开复”了我们的视野。
那还有个“李颠覆”,他用“120帧技术”极大地“颠覆”了我们对于电影的认知。
而《双子杀手》就是李安对传统电影技术的一次“big challenge(大挑战)”。
这部采用120帧 4K 3D技术拍摄的大片,迅速掀起一股关于电影内容与技术孰轻孰重的热议。
如今,主流电影的播放帧数为24帧,也就是说每秒播放24个画面,已经能满足人们视觉对于连贯性的需求,不过帧数越高细节呈现越清晰。
只是,想要提高拍摄帧数,顺利在影院上线,这对拍摄技术、经济投入都有很高的要求,很多影院的播放设备都不满足播放要求。
当年48帧电影《霍比特人》就只有北美少数几家影院上线。
不过,李安导演为了追求极致的感官享受,《双子杀手》采用了120帧特效,超乎寻常的电影解析度与亮度让观众仿佛置身于动作场面之中,很多观众在观看影片时大呼过瘾。
同时,这部电影的名字也别具匠心,语带双关。
《双子杀手》原名“Gemini Man”,直译为“双子座男人”,在西方占星学里,“双子座男人”孤傲任性、实力超群且崇拜单身与复仇主义,这些都跟影片主角“特工亨利”的特点吻合。
同样“双子座”也有“双胞胎”之意,这与“特工亨利”跟他的“克隆亨利”的故事情节吻合。
从内容上看,《双子杀手》秉承美国好莱坞大片的基调与特色,那就是高科技、大制作、大场面;同样的,它也继承了美国大片的另一种风格,那就是傲慢与偏见。
片中,当亨利说出“我的政府不光骗我,还想杀我”的时候,对面的尤里调侃到:“对,这种事情在俄罗斯是家常便饭”,美国在自黑的同时也没忘记捎上俄罗斯。
自冷战结束以后,美俄这对欢喜冤家之间就一直暗流涌动,克里米亚危机更是加深了彼此的敌意,美国主流意识形态普遍唱衰、诋毁俄罗斯,这样的大背景下,即便是自诩“民主公正”的李安导演,玩了一把美式幽默。
当然,单纯的幽默,视觉冲击并不是李安的全部。
在《双子杀手》中,李安也深度拷问着我们的灵魂,他用小人物英雄史诗般的抗争故事告诉我们:我们不断地抗争着命运洪流,但最终我们要征服的还是我们自己。
片中的主角亨利是个退休特工,虽然赋闲在家,但亨利依旧保持着高超的职业素养。
比如一出手就直接干掉了上级要求他解决掉的“恐怖分子”,精准的枪法与超一流的心理素质让亨利在“国安局”上司面前风光无限。
但正所谓“树大招风”,索马里与也门的战事一结束,亨利在“国安局”上司面前就成了烫手山芋,“国安局”上司自忖难以制服亨利,就异想天开地克隆出亨利年轻时候的状态,他们幻想着用“克隆亨利”来干掉年长亨利。
只是他们低估了良知,低估了亲情。
在正义面前,稍微有点良知的人都会有所取舍,在血浓于水的亲情面前,所有的仇恨也会烟消云散,中国如此,美国亦如此。
亨利被迫拿起武器抗争这飞来横祸,他与好朋友戴尼,一个同样被“国安局”上司利用后抛弃的女特工,一起走上了反抗之路。
在路上,他们遇到了“克隆亨利”的纠缠。
“克隆亨利”有着年长亨利23岁时的内心与精神状态,虽然“克隆亨利”被养父克雷从小培养成冷血杀手,但年长亨利血脉里的温存与善良也一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克隆亨利”。
一时间“克隆亨利”在“养父”与“生父”之间难以抉择,但最终他还是痛苦地选择与“生父”和解,向“养父”复仇。
这种电影情节,何尝不是李安导演一生的真实写照呢?
李安是华人导演,李安的父亲是台南一中的校长,严格的家风使得李安一度抑郁。
因为学习成绩差,李安被父亲屡屡责骂与殴打,因为没有话语权来对抗这种中国式的“家庭伦理”教育,李安始终在忍耐,他将对父权的敬畏藏进潜意识里,默默地妥协着。
在李安执导的前三部电影《喜宴》《推手》《饮食男女》中,都讲了父子关系,影片里的“父亲”角色普遍强势,“子女”始终在妥协。
但妥协并不是李安的全部,李安将导演的梦想深藏心底,他表面上平静如水,内心却极度渴望着机遇来临。
很快,机会来了,李安去了美国留学,美国自由民主的空气让李安如获新生。
他急切地汲取导演专业知识,不断地跟好莱坞各路导演切磋技能,并且用自己的作品一步步地证明着自己的价值,其中的艰辛也只有他自己最清楚了。
刚开始李安玩命地写剧本、找制片公司、等消息,均无疾而终,在不断的希望与失望之中,李安苦熬了六年。
庆幸的是,这六年里,李安的妻子给予了他最大的支持与慰藉,李安的妻子赏识李安不世出的才华,在他背后默默奉献。
正是有了强有力的支持,李安总能在苦难中坚强,在曲折中奋起。
而《双子杀手》里的“戴妮”一角,隐喻的正是李安的妻子林惠嘉。
人生最重要的知己与守护,莫过于自己的另一半。
有人说,美国是“大力出奇迹”的地方,李安用自己的抗争不断地刷新着自己创造的票房纪录,中国给予李安生命,而美国给了李安实现导演梦的土壤与养分。
所以《双子杀手》中“克隆亨利”的“养父”克雷,隐喻的其实是“美国”,与之相对应的“年长亨利”,隐喻的其实是中国。
正如现在流行的“美国梦、中国造”所说的那样,如今,中国和美国是追求梦想的人们的主流选择,虽然“生父”与“养父”也有矛盾纠葛与利益冲突,但这并不妨碍他们为年轻的一代追梦而携手合作。
在电影中,“年长亨利”与“克隆亨利”从相遇、相恨、相知到相爱,李安导演用细腻的笔法描绘的是我们小人物的一生。
曾经有个很火爆的视频,全片就一个感叹:“我太难了”。
无论是在外打拼,还是在学校学习,无论是作为老板,还是作为员工,我们每个人的身份、年龄、地位虽有着天差地别,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难处。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得到想要的幸福呢?
何以解忧,唯有暴富。
或许当我们穷困的时候会因为金钱发出这样的感叹,可当我们迈过那一步后,就会发现,新的烦恼,新的困难在等着我们。
有时候,我们是多么地怀念从前的日子。感觉那时候的自己,愣愣的,傻傻的。
可是却不用考虑太多,不用承受太多压力,每天过的虽然简单,却也充实。
我们追忆那些逝去的时光,觉得曾经的一切,再美好不过。可是真的让你回到曾经的美好时光,你或许会发现,那时候的我们何尝不是在抱怨日子太苦、生活太难。
如果说“年长亨利”是我们的“现在”,那“克隆亨利”就是我们的“过去”。影片中“年长亨利”退休在家,身为优秀的杀手与特工,却只能赋闲,倒是远离了血雨腥风的战场,但也失去了作为勇士战斗一生的荣耀,所以“年长亨利”内心渴望回到“过去”。
但过去真如“年长亨利”所期待的那样美好么?看看“克隆亨利”吧!
“克隆亨利”有着年轻的雄厚体能与资本,但他的生活依旧黑暗,养父克雷对他的虐待与魔鬼训练何尝不是“克隆亨利”挥之不去的梦魇呢?
万物皆苦,你是草莓味,只有透彻放下,才能绽放美丽。
所以“年长亨利”最终释然了,他会不自觉地呵护“克隆亨利”,因为“克隆亨利”是“年长亨利”的青春与热血,所有的芳华在那一瞬间绽放,“克隆亨利”是时光偏爱的美好,同样也是李安永不凋谢的“美国梦”。
因此在影片最后,“年长亨利”与“克隆亨利”妥协,他们并肩战斗,消灭了敌人也过上了更幸福的生活。
与过去妥协,与未来抗争,相濡以沫的是理解与真情,我想这才是李安的《双子杀手》真正想告诉我们的真谛吧!
【排版 | 沐漪】
【每日话题】关于电影《双子杀手》你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柴叔爱听~
(欢迎关注,文章版权归砍柴书院平台账号所有,任何媒体平台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