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妾成群》颂莲「妻妾成群颂莲穿越到现代职场也活不过第二集」

时间:2023-05-30 16:30:19阅读:4879
1988年,当代著名作家苏童发表了小说《妻妾成群》。相信更多的读者是通过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才知晓原著是《妻妾成群》。当然,这个“更多的读者”里也包括我。回过头再看原著时,不出意外地又一次体会到,小说本…
  • 妻妾成群
  • 喜剧 网络剧 穿越 玄幻
  • 尤磊 赵秦 方飞 张宇鹏 梁小冰 石修 王嘉禾 王霄艺

1988年,当代著名作家苏童发表了小说《妻妾成群》。

相信更多的读者是通过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才知晓原著是《妻妾成群》。

当然,这个“更多的读者”里也包括我。

回过头再看原著时,不出意外地又一次体会到,小说本身的许多精彩,是影视剧无法全然呈现的。

《妻妾成群》看这个词就明白,是一个男人娶了好多房女人,然后女人们相互争这个男人的故事。

这个故事里主要讲了四房妻妾的相互斗争,对了,还有一个不安分的丫头,雁儿。

她们无论如何怎样争斗,始终没有逃脱要依附男人的命运。

她们虽然是男尊女卑社会背景下的牺牲品,却从未曾想过改变自己,而是心甘情愿地堕落。

如主人公颂莲这般,从一个受害者成为害人者,最后,将自己活成不人不鬼,只有一口填人的枯井与她对望,凝视着她,召唤着她。

打颂莲入门后与丫头雁儿的相识过程,已埋下了两人的最终命运。

颂莲,按现代职场女性的评判标准就是一个“缺心眼儿子”。

这样不入世的女子,要么疯,要么死。

仗着年轻有文化不懂收敛,在这深宅大院里必会成为众矢之的。

当颂莲意识到几个女人与同一个男人生活的潜规则时,为时已晚。

与其说她是封建社会的可怜代表,不如说她也是封建制度的重度参与者。

她的“缺心眼儿”体现在以貌取人,这里的“貌”不单是长相,而是外在的表现。

二姨太是四房妻妾里最会做人的,她口蜜腹剑,可以用“最毒不过妇人心”来形容她。

可是,就是这样一个长相平平,表面对谁都友好和善的人,背地里早就盘算好对付不利于自己的所有人,而且手段十分狠毒。

颂莲轻而易举被她“拿下”,主将自己划到了二姨太的“战队”里,齐心对付三姨太。

三姨太,是个貌美如花,又会唱戏的戏子。

她待人清高冷漠,还有点无理。从某种角度上讲,三姨太本质与颂莲是同出一辙。

很可惜,颂莲偏偏没看破三姨太是另一个自己,反而将三姨太视为了自己的对立面。

这像不像现代职场中的识人场景:人们更容易被表面的和善所诱惑,放下戒备心。

然而,真正有见地的人,是不会被巧语感化,更就不会被他人利用。

那么,为何颂莲会这样呢?

如果她当初不嫁入陈府做小,会不会就不落入疯癫的下场呢?

其实,这个问题苏童在书中已经给出了答案。

颂莲问雁儿:大小姐怎么样?

雁儿说:我们大小姐又漂亮又文静,以后是要嫁贵人的。

什么是嫁贵人?

旧社会一个优秀女人的标准就是嫁给什么样的人。

女人终究要嫁人,逃不过依附男人的命运。

好小说不会有废笔,从人物的一言一行里,便能判定出他们的未来。

要说命运是老天安排的,倒不如说人的命运是自己造就所成。

在这里,不得不说说作者苏童在小说里对废井的描写。

在中国人的文化体系里,井,实际上是一种归属,一种故乡的文化意象,更是生命的起源和精神层面的寄托。

苏童在文中曾7次提到过这口废井,它就不再是归属和生命的象征,而是变成了封建对生命的无情吞噬。

一口井,竟然如此阴森恐怖。文中有这样一段描写:

正午的阳光在枯井中慢慢跳跃,变成一点点白光。

颂莲突然被一个可怕的想象摄住。

一只手,有一只手托住紫藤叶遮盖了她的眼睛。

这样想着,她似乎就真切地看见一只苍白的湿漉漉的手。

它从深不可测的井底升起来,遮盖她的眼睛。

一个模糊的声音自遥远的地方切入耳膜:

颂莲,你下来····

封建男权、夫权、一夫多妻制,让旧社会的女性跌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过着生不如死的生活,在痛苦里拼命挣扎。

这些女性一边对男权不甘一边又被迫认同,在这座陈府里的女人们逐一没了反抗意识,沦为迫害者,而迫害的也都是弱者,比如三姨太、雁儿。

她们其实都是男权眼中可有可无的戏份,有了她们是乐子。

即便陈府已走向落寞,妻妾成群依然是标配,而且必定会陪同陈府走到最后。

在环境的影响下,变得麻木不仁和冷酷自私的人不只是在旧社会,回到如今的当下,我们又何尝不被所谓的大环境所牵引呢?

刚才也讲到,颂莲这个人物代表,放在如今的职场就是认不清形式,看不透未来的、只会为了眼前得失而攀附权贵,直到失去自我。

活在自我的感觉里颂莲,用现代人们时髦语来讲,就是打不开格局的女人。

她以清高出场,却以同流合污收场,终将自己活成了最讨厌的样子。

每个傍晚,让谁的房前挂起大红灯笼,就意味着这房女姨太胜利了,这一晚拥有了陈府唯一权力至高者陈佐仟偏爱。

陈佐仟的这种施舍,成功地点燃妻妾们的欲火和妄念,她们为之相互厮杀,只博得陈佐千的一乐,最终,她们谁也没有赢。

恍然如梦的人生,在苏童笔下,让这些不怎么省油的女人们,唱了一场争斗大戏。

甚至可以说,她们所争斗和标的物,到底值不值得这样费尽心思,还要付出生命。

她们从来没有这样问过自己,到底值不值。

从众的心理,加之世俗的观念,让她们理所当然成为接受者。

那么,看戏的我们,是不是特别庆幸自己能生活在男女平等的新时代。

如今,女人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在职场中奋斗,体现自我的价值。

依附男权是过去式,于现代而言,女性早已不用依附于男权。

但是,我要说的重点不在于男权,而是“依附”二字。

男权并不能征服所有,能麻痹一个人思想的其实是依附、依赖和依靠。

成为自己的依靠,成为他人的依赖。

这句话与所有女性朋友们共勉。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