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柳子剧团江姐「4月29日济南梨园大戏院柳子戏江姐首演重磅来袭」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张九龙 实习生 于喆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传承红色文化,致敬革命英雄,由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出品,山东省柳子戏艺术保护传承中心(山东省柳子剧团)创排的柳子戏《江姐》,将于4月29日、30日在济南梨园大戏院首演。
柳子戏《江姐》是根据重庆歌乐山渣滓洞监狱烈士的事迹改编的真实故事。1948年,人民解放军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全面反攻,地下党员江竹筠(江姐)带着省委的重要指示奔赴川北革命根据地,途中,听到丈夫彭松涛牺牲的消息后,化悲痛为力量,直上华莹山,率领游击队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武装斗争。由于叛徒甫志高的出卖,江姐不幸被捕。在重庆中美合作所渣滓洞集中营里,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她痛斥叛徒、痛骂走狗,“含笑迎春天”,表现出共产党员坚贞不屈的革命气节,最终慷慨赴死,走完了自己最初笃定的革命信念之路,在一抹鲜红下,迎来新中国的诞生。
1964年,由空军政治部歌剧团创作、闫肃编剧的歌剧《江姐》在全国公演。这部歌剧一经问世,便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并演绎出了多种戏剧、影视作品版本。1965年,山东省柳子剧团根据闫肃编剧的剧本,结合柳子戏特色,创新推出了柳子戏版《江姐》,演出了100多场,迈出了柳子戏演绎现代戏和红色经典的重要一步。2005年,该团对柳子戏《江姐》进行了复排,除巡演以外,还曾在央视戏曲频道连续播出,在全国引发了广发关注。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这个特殊的日子,山东省柳子戏艺术保护传承中心(山东省柳子剧团)决定排演柳子戏《江姐》。自从2月21日开始建组以来,柳子戏《江姐》主创团队经过两个多月的打磨,在致敬经典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征,进行了加工创新。新版柳子戏《江姐》启用了一众青年演员,他们充满了热忱,并期望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为观众们展现出《江姐》最好的风采。
山东省柳子戏艺术保护传承中心(山东省柳子剧团)成立于1959年,是全国唯一的柳子戏专业艺术表演团体。曾三进国务院汇报演出,代表剧目有:《孙安动本》(1962年由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拍成电影)、《张飞闯辕门》、《玩会跳船》、《白兔记》、《黄桑店》等。近年来,剧团以保护、传承、发展、创新为艺术宗旨,正沐浴着新时代的春风,干事创业,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使柳子戏艺术得到良好的继承和发展。
柳子戏又名弦子戏,亦称北调子,是中国戏曲古老声腔之一,是在元、明以来“弦索”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多声腔的曲牌体剧种,距今已有近600年历史。我国戏曲史上曾有“南昆、北弋、东柳、西梆”四大古老剧种的记载,“东柳”既指山东柳子戏。柳子戏历史悠久,传统丰富,2006年柳子戏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