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青云的毒手佛心是一部难得的武侠佳作吗「陈青云的毒手佛心是一部难得的武侠佳作」
时光流逝,武侠带给人们的美好时光已成为过去。
时光追溯到三十年前。那时没有手机、没有电脑游戏。连电视剧也只是那么几部。休闲的方式就是听听评书,看看武侠。精神生活虽然匮乏,但却能专精一途,心无旁鹜。所以更容易留下印象,良久不绝。陈青云的作品也是在那个时代流行起来的。当然与他并称武侠流行大师的还有卧龙生。盖因金庸、古龙、梁羽生的作品在当时已经成为经典。所以借阅起来总是供不应求。无奈,只好先以陈青云、卧龙生为武侠启蒙。读者退而求其次的选择也许就是陈青云、卧龙生在大陆知名度较高的原因所在。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陈青云与卧龙生的作品量大所致。
现在如果再看武侠,可能十有八九看不下去,但那种读武侠的快乐感觉却永难相忘。
初读陈青云的武侠作品是《残肢令》,笔者之前有专文记录。之后便对陈青云印象深刻。只要有署名陈青云的作品,当时都会不由自主的先浏览一下。而《毒手佛心》也是在刻意关注的情况下才看到了。《毒手佛心》一部四册,封面是一只惨绿色且长着红色长指甲的怪手,而怪手之下却是一位僧人手持念珠拉好架式准备迎敌。僧人的脚下所踏着的居然是一颗红心。不得不说,当时的封面设计很能诠释书名的含义。不得不说,当年看武侠首先看书名,其次看封面,最后看主人公的名字或是外号,如果这三个方面都符合读者的要求,基本上就可以深入读一下了。这是笔者当年读武侠的标准,或许也是许多武侠读者的标准。
陈青云的《毒手佛心》在台版中叫做《地狱书生》,其实以陈氏的风格来看,《地狱书生》才真正符合他的想法,因为陈青云是台湾“鬼派”武侠第一人,当然要起一些阴森可怖而又悬疑颤栗的名字才对。而大陆引入《地狱书生》时不知是出于艺术考虑还是更加的文艺范儿,才更名为《毒手佛心》,这些就不得而知了。
武侠小说带给人们的不仅是快乐,还有一颗侠义之心,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毒手佛心》主要讲"地狱书生"徐文赴开封求亲,途中迫不得已显露"毒手",不期然而卷入江湖争夺武林秘辛和仇杀的漩涡。接着,他的府邸被血洗,父亲"七星堡主"下落不明。他立誓索仇,先后与"五雷宫"、"聚宝会"、"卫道会"等高手搏杀,然而凶手未查出,却屡屡发现其父亲的作恶劣迹。与此同时,他还几度被蒙面、易容的恶人暗施杀手,欲置他于死地。江湖诡谲,阴霾四合。幸有红颜知己"天台魔姬"精诚相助,他九死一生,并于绝境巧遇师祖,深研《毒经》精功,成为毒绝天下的"万毒门"掌门人。再现江湖,终以上乘玄功,查出魔窟"五方教"总坛,夺回武林秘辛,生擒罪魁"五方教主"。至此真相告白:易容的"五方教主"原是"七星堡主",而他并非是徐文的生父;枭雄被除,徐文誉满武林,并得以认父,终与有情者结缘。
也许地狱书生才更符合陈青云的风格
总体来说,《毒手佛心》或《地狱书生》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塑造丰富,氛围紧张激烈,整体扣人心弦,是当年难得的武侠佳作。因此一读之下念念不忘,至今还是时常想起。可见陈青云的艺术魅力影响之深远。
去年五月,偶逛庙会,在一旧书摊上,喜购《毒手佛心》全套四册,品相上佳,喜不自胜,可见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陈青云的盗版不计其数,且流传甚广。
金古武侠,武侠一家之言,仅供侠友一笑。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