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容器的refresh方法(spring容器的refresh方法)
一、refresh() 概览
首先需要明确,这里调用的 refresh() 方法是 AnnotationConfigServletWebServerApplicationContext 上下文, obtainFreshBeanFactory() 获取的 beanFactory 实际类型是 DefaultListableBeanFactory。
首先我们来看整体代码, refresh() 的方法很清晰,因为他将所有的功能封装到了各个方法中。后面我们会一一介绍这些方法。
下面简单概括一下上面的初始化步骤
prepareRefresh : 初始化前的准备工作,例如对系统属性或者环境变量进行准备及验证。在某些情况下项目的使用需要读取某些系统变量,那么在启动时候,就可以通过准备函数来进行参数的校验。
obtainFreshBeanFactory :初始化BeanFactory,并进行XML 文件读取(如果需要的话)。 这一步之后ApplicationContext就具有BeanFactory 所提供的功能,也就是可以进行Bean的提取等基础操作了。
prepareBeanFactory :对BeanFactory 进行各种功能填充。
postProcessBeanFactory : 对 BeanFactory 做额外处理。默认没有实现
invokeBeanFactoryPostProcessors : 激活各种BeanFactory 处理器(调用了各种BeanFactoryPostProcessor)。其中最为关键的是 ConfigurationClassPostProcessor ,在这里完成了配置类的解析,生成的注入容器中的bean 的 BeanDefinition。
registerBeanPostProcessors :注册和创建拦截bean创建的bean处理器。BeanPostProcessor 在这一步已经完成了创建。
initMessageSource :为上下文初始化Message 源,即对不同语言的消息体进行国际化处理
initApplicationEventMulticaster :初始化应用消息广播器,并放入"applicationEventMulticaster" bean 中
onRefresh :留给子类来初始化其他bean
registerListeners :在所有注册的bean中查找listener bean,注册到消息广播器中
finishBeanFactoryInitialization :初始化剩下的实例(非惰性),在这里调用了getBean方法,创建了非惰性的bean实例
finishRefresh :完成刷新过程,通知生命周期处理器 lifecycleProcesseor 刷新过程,同时发出ContextRefreshEvent 通知别人。
下面我们来分析每一步的具体内容。
二、refresh() 详述
1. 准备环境 - prepareRefresh()
prepareRefresh() 方法整体还是比较清晰的,作用就是初始化一些状态和属性,为后面的工作做准备。
具体代码如下:
这里需要注意的两个方法:
initPropertySources() :这个方法是为了给用户自己实现初始化逻辑,可以初始化一些属性资源。因此Spring并没有实现这个方法。
validateRequiredProperties() :这个方法是对一些启动必须的属性的验证。
我们可以通过实现或者继承 ApplicationContext 来重写这两个方法,从而完成一些基本属性的校验。
2. 加载BeanFactory - obtainFreshBeanFactory()
obtainFreshBeanFactory() 从字面意思就是获取BeanFactory。经过这个方法,BeanFactory 就已经被创建完成。
具体代码如下:
而实际上将 BeanFactory的创建委托给了 refreshBeanFactory() 方法,refreshBeanFactory() 方法被两个类实现AbstractRefreshableApplicationContext 和 GenericApplicationContext。我们这里分析的是 GenericApplicationContext 实现。
GenericApplicationContext.refreshBeanFactory() 的实现如下:
这里可以看到,GenericApplicationContext 中的实现非常简单。只是简单的将刷新状态置为true。
需要注意的是 this.beanFactory 的实际类型为 DefaultListableBeanFactory。在GenericApplicationContext 的构造函数中进行了对象创建或指定。如下:
3. 功能扩展 - prepareBeanFactory()
prepareBeanFactory() 对beanFactry 做了一些准备工作,设置了一些属性来扩展功能。
上面函数中主要对几个方面进行了扩展:
增加 SpEL 语言的支持
增加对一些内置类,比如 EnvironmentAware、EmbeddedValueResolverAware等。
设置了依赖功能可忽略的接口
注册一些固定依赖的属性
增加 AspectJ 的支持
将相关环境变量及属性注册以单例模式注册
3.1. SpEL 的支持
相当于
在上面的代码中可以通过如下的代码注册语言解析器,就可以对SpEL 进行解析了。
当调用这个方法时会判断 是否存在语言解析器,如果存在则调用语言解析器的方法进行解析,解析的过程是在 Spring的expression 的包内,应用语言解析器的调用主要是在解析依赖注册bean 的时候,以及在完成bean的初始化和属性获取后进行属性填充的时候。
4. postProcessBeanFactory
需要注意的是 basePackages 和 annotatedClasses 默认都为空。即如果需要执行这一段逻辑,我们需要在指定 basePackages 和 annotatedClasses 后重新刷新容器。
5. 激活 BeanFactory 的后处理器 -invokeBeanFactoryPostProcessors
BeanFactory 作为Spring中容器功能的基础,用于存放所有已经加载的bean,为了保证程序的可扩展性,Spring 针对BeanFactory 做了大量的扩展,如PostProcessor。
这一步的功能主要是激活各种 BeanFactoryPostProcessors。
由于篇幅问题,该部分的分析具体请看:Spring源码分析二:BeanFactoryPostProcessor 的处理
6. BeanPostProcessor 的注册 - registerBeanPostProcessors
这一部分的部分叙述内容和 invokeBeanFactoryPostProcessors 的分析有关联,建议看完 invokeBeanFactoryPostProcessors 方法的分析再来看此部分。
下面来看看代码:
相较于invokeBeanFactoryPostProcessors 方法,这里并没有考虑打硬编码的后处理器的顺序问题。其原因在于invokeBeanFactoryPostProcessors 中不仅要实现BeanFactoryPostProcessor的注册功能,还需要完成激活(执行对应方法)操作,所以需要载入配置中的定义并进行激活。而对于BeanPostProcessor 并不需要马上调用,并且硬编码方式实现的功能是将后处理器提取并调用,这里并不需要调用,所以不需要考虑硬编码问题。这里只需要将配置文件中的BeanPostProcessor 创建之后出来并注册进行BeanFactory 中即可。需要注意 : 这里虽然没有调用 BeanPostProcessor,但是 BeanPostProcessor 的实例已经通过 beanFactory.getBean 创建完成。
7. 初始化消息资源 -initMessageSource
这里的作用很明显就是提取配置中定义的MessageSource,并将其记录在Spring容器中,也就是AbstractApplicationContext中。如果用户没有设置资源文件,Spring提供了默认的配置 DelegatingMessageSource。
代码逻辑也很简单:在这里Spring 通过 beanFactory.getBean(MESSAGE_SOURCE_BEAN_NAME, MessageSource.class); 来获取名称为 MESSAGE_SOURCE_BEAN_NAME (messageSource) 的bean作为 资源文件。这里也体现出了Spring “约束大于规定”的原则。
8. 初始化事件监听 - initApplicationEventMulticaster
initApplicationEventMulticaster 的方法比较简单,考虑了两种情况:
如果用户自定义了事件广播器,在使用用户自定义的事件广播器
如果用户没有自定义事件广播器,则使用默认的 ApplicationEventMulticaster
其中super.onRefresh(); 调用了 GenericWebApplicationContext 中的实现也就是初始化一下主题资源。
注册监听器的方法实现非常简单,分为如下几步
具体代码如下:
11. BeanFactory的收尾工作 - finishBeanFactoryInitialization
这一步的目的是 结束BeanFactory 的初始化工作,其中包括如下几步 :
对 ConversionService 的设置。通过 ConversionService 的配置可以很轻松完成一些类型转换工作。
冻结所有的bean定义 。到这一步,也就说所有的bean定义已经定型了,不可被修改了,也正式可以缓存bean的元数据了。
初始化剩下的非惰性单实例。ApplicationContext 实现的默认行为就是启动时将所有单例 bean提前进行实例化。提前实例化意味着作为初始化过程的一部分,ApplicationContext 实例会创建并配置所有的单例bean。而这个实例化的过程就是在 preInstantiateSingletons 中完成的。
代码如下:
12. 完成刷新 - finishRefresh()
在 Spring 中还提供了 Lifecycle 接口,Lifecycle 接口包含 start、stop 方法,实现此接口后Spring会保证在启动的时候调用其 start 方法开始生命周期,并在Spring关闭的时候调用stop方法来结束生命周期,通常用来配置后台程序,在启动后一直运行(如对MQ进行轮询等)。而ApplicationContext 的初始化最后保证了这一功能的实现。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