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最火的面具「低调的面具火得有道理收视稳坐第一网络评分超8分」

时间:2023-05-28 06:30:26阅读:3585
长江日报融媒体8月4日讯(记者耿愿)由祖峰、侯勇、梅婷等主演的谍战剧《面具》刚刚收官,这部并未大规模宣传、也没有人气演员加持的“低调剧”,成为今夏成绩最好的“优等生”:播出半个多月,长期稳坐黄金档收视第…

长江日报融媒体8月4日讯(记者耿愿)由祖峰、侯勇、梅婷等主演的谍战剧《面具》刚刚收官,这部并未大规模宣传、也没有人气演员加持的“低调剧”,成为今夏成绩最好的“优等生”:播出半个多月,长期稳坐黄金档收视第一,网络评分高达8.1分。由于该剧由祖峰主演、角色在剧中经历了弃暗投明的转变,让不少观众都想起祖峰此前塑造的“李涯”,也顺带将《面具》视为另一部《潜伏》。

快节奏 多反转,传统谍战元素仍是吸引观众的杀手锏

《面具》中,以法医身份潜伏在市公安局的特务李春秋被上级唤醒,配合完成一项绝密破坏计划。但李春秋内心向往安宁幸福的生活,再加上常年目睹反动政府的腐败和血腥行径,本性善良的他选择走上光明和正义的道路。

整个剧情如同一出“无间道”,李春秋要与潜伏的“自己人”斗智斗勇,还要处处提防“公安骨干”丁战国(侯勇饰)的怀疑与试探。剧中最大的反转来自于两位男主角处境的互换,前半部分李春秋是“鼠”,丁战国是“猫”,到了后半部分,李春秋认识到反动势力的罪恶,逐渐站到了人民的一方,而丁战国的本来面目浮现,原来他才是藏得最深的“内鬼”。

“猫鼠游戏”之外,剧中不少“小反转”也堪称精彩。比如奋斗小学的老师陈立业(句号饰)是李春秋和丁战国两家孩子的班主任,他表面上势利眼又贪小便宜,但这其实是他完成地下情报工作的伪装,也恰恰是他感化了李春秋。10年前,李春秋刺杀失败的汉奸腾达飞再次出现时,却摇身一变成了他的总指挥,这一转变也加剧了李春秋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反感绝望。

当然《面具》也并非十全十美,一些细节的处理存在漏洞。不少网友称李春秋主角光环过重,在一些危机的破局上,反派总是意外死亡,巧合替代了逻辑。

失败中年男子取代间谍高手,对幸福的追求更易引发情感共鸣

和同期的几部谍战剧相比,《面具》虽然延续了传统谍战剧的快节奏、多反转,但其谍战部分并不算特别出彩,论烧脑度不及《暗算》,严谨度也不比《潜伏》。但《面具》也有超越前作之处,主要体现在李春秋的人物塑造上。

剧中,李春秋作为特工不够专业,心理素质也不那么好,而他反抗的勇气最初是来自对家人的挚爱以及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剧中花了不少笔墨去描述李春秋的生活,普通人的“中年危机”他都经历着,孩子的教育不省心,睡眠质量也不行。这样一个“接地气”的中年男人替代了以往无往不胜的间谍高手,也让观众更直观地感受到那个时代的人心所向。

剧中几处与谍战关系不大的情节也相当打动人。比如为了保护李春秋,特务设计了一场“木材滚落压车”的意外死亡事故,但就在计划实施的那一刻,李春秋对这位同事兼邻居动了恻隐之心,暂停了计划,硬是徒手拉住了木材。还有李春秋听从组织安排,被迫跟老婆离婚,他听着儿子的哀求,强忍着坐车离开,扭过头却是泪如雨下。

可以说,“小家小爱”是李春秋内心挣扎的起点,但真正促成其转变的是对幸福与正义的理解。这种对个人幸福的追求,也让《面具》的故事更容易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正如制片人张海东所说,“我想观众最能体会的或许就是主人公面对家庭情感的抉择。”

【编辑:付豪】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