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山耄耋老汉创作6部剧本讴歌家乡巨变
来源:【烟台日报-大小新闻】
今年83岁高龄的耄耋老人,12年多时间里写出6个超过10万字的电视剧本。如今,他又在动手创作第七个。他所有剧本里的人物写的都是“80后”,都是年轻人的担当、诚信、大爱,讴歌的是家乡的变化、社会的进步、时代的风采。如今,他在双腿摔伤不能走路的情况下,历时五年呕心沥血一个字一个字手写的10万多字电视剧本《樱桃红了》又杀青问世。
他叫吕成家,现在是家住福山区清洋街道东北关社区的一名普通的退休市民。
1958年,19岁的吕成家高中毕业。因家庭成分不好,他与大学无缘,只能回乡务农。但吕成家有一在高中时就已开始的爱好,那就是写剧本。1958年,吕成家的剧本《党的生命》在当地中学生话剧比赛中获得一等奖。虽然是处女作,但获得这样的荣誉,给了吕成家极大的鼓舞。
回乡务农后,吕成家没有撂下这个爱好。在夜里和农闲时间,他一直笔耕不辍。1965年,他创作的独幕吕剧《夺粮》,参加了烟台地区独幕吕剧汇演,获得一等奖。当时,省戏剧家协会的一位领导点名让他改剧本,第二年参加全国汇演。但命运多舛,在那个史无前例的年代,全国汇演夭折,吕家也停止了剧本的创作。
这一停就是40多年。2009年,过了将近10年安逸退休生活的吕成家,被家乡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深深感染,按捺不住创作的冲动:“当时,我认为自己不为福山、为福山人民写点什么,对不起美好的新生活。”于是,他的剧本创作又开始了。
出生于农村,成长在农村,吕成家熟悉农村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虽然当时已经七十岁了,但他依然兴致勃勃骑着自行车到农村采风,张格庄、高疃、东厅……最远时,要骑行五六十里地,有时候干脆借住在农家,一住就是十天半个月。采风回家,吕成家奋笔疾书,有时晚上十二点,熟睡的他梦中忽然来了灵感,他会马上爬起来一写就写到天亮。
写好了一段,吕成家就带着自己的创作到走访过的人家或者或者把人请到自己家来,请人家提意见。从2009年动笔到2010年5月,《峥嵘岁月》杀青。2013年完成了《脚印》《人间天堂》,2016年《雨后阳光》《梅花三朵》问世,2018年《人间正道》和《樱桃红了》(第一稿)创作完成。
“人呀,得活得有价值。而人生价值不是拥有财富多少而是为社会奉献多少。”这就是吕成家笔耕不辍的动力。
创作《樱桃红了》的时候,老伴摔倒,他在搀扶老伴的时候自己也跌倒了,腰椎神经摔坏,只能卧床。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也没有停下手中的笔。因为,他无法放下对家乡大樱桃的点赞。《樱桃红了》通过对主人公马国亮负伤致残、退役还乡后建设家乡,争创中国大樱桃之乡品牌的一系列艰苦创业的壮举,鞭挞了当年农村残留的旧俗恶习,讴歌了新一代农村青年追求理想、拼搏进取的担当和奉献,塑造了退役军人敢于面对挑战和困难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
如今,吕成家以耄耋高龄依旧担任着“福山红艺”的理事长,经常组织电影、电视剧、吕剧创作研讨和演唱活动。吕成家的剧本,也吸引了北京、上海、青岛、深圳等地的文化投资公司,前来洽谈合作。这些文化投资企业将吕成家的剧本拍成电视剧,但吕成家对投资商却很“挑剔”——他需要一个真正能够懂得福山、热爱福山的人或者机构来拍他的剧本,让全国、全世界的人都能更客观、更美好地认识福山和福山人。
“人可以无声无息地来,但绝不能无声无息地去。我想给社会留下点念想。”吕成家说。
通讯员 张道侦 YMG全媒体记者 权立通 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 权立通
投稿邮箱 [email protected]
本文来自【烟台日报-大小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