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田信长为什么火烧延历寺(织田信长因为什么而死)

时间:2022-08-24 15:13:06阅读:1941
应仁之乱后,日本战祸连连,民不聊生。上至公卿,下至平民,都希望通过宗教得到解脱。此时是日本佛教势力发展最为迅速的一个时期。一些新的流派如净土宗和净土真宗开始流行。而今天要讲的本愿寺派就是净土真宗的分支…
  • 剧情 爱情
  • 茱丽叶特·斯蒂文森马克斯·冯·西多 鲁特格尔·哈尔PriyaDarshini

应仁之乱后,日本战祸连连,民不聊生。上至公卿,下至平民,都希望通过宗教得到解脱。此时是日本佛教势力发展最为迅速的一个时期。一些新的流派如净土宗和净土真宗开始流行。而今天要讲的本愿寺派就是净土真宗的分支一向宗的一个流派。

一向宗以发动“一向一揆”而闻名于世。战国时期,隶属于一向宗的本愿寺派通过积攒各类资源,势力日趋庞大,开始以僧人身份介入世俗权限争端中。依靠着在广大农村强大的号召力,本愿寺派常利用民众对大名统治的不满,煽动民众起事造反(即“一向一揆”),令地方大名们非常头痛。

由于日本佛教没有僧人不得结婚生子的戒律,本愿寺这一派的法主一直是以血缘关系传续的。本愿寺传到第八代法主莲如时,本愿寺派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莲如是净土真宗初祖亲鸾的十世孙,第七代法主存如之子,但因其生母出身卑微,莲如从小在本愿寺家也不受待见。但莲如在为本愿寺派传教的过程中,表现出优异的才能,最终得以继承法主的位置。

记载莲如上人事迹的日本书籍

原本本愿寺派并非一向宗的主流,被视为异端。为了广大本愿寺派,莲如亲自到日本的农村传教。他的传教方式十分奇特——把本愿寺的教义撰写成被称为“御文”的书信,传授给贫苦农民。这种“御文”书信浅显易懂,非常便于文化程度低下的人接受,因此很受欢迎。一时间,京都近畿地区的农村到处都在传抄御文。

本愿寺派自莲如亲自传教以来,发展神速,在很短时间内就压倒了佛教旧宗派和一向宗其他流派。在此期间,其父存如病逝,在叔父的支持下,莲如击败异母弟成为本愿寺新任家主。但很快,莲如就遭到了日本佛教主流的忌惮。比睿山延历寺发出敕令,判定本愿寺为异端,决定对其施行制裁。

相比刚刚兴起的本愿寺,延历寺势力要更加庞大,其所在的比睿山更有日本佛教母山之称。在正统佛教势力的压制下,本愿寺派处境艰难,有近两百年历史的大谷本愿寺被比睿山僧人焚毁,莲如被迫逃出京都,过上了一边流浪一边传教的生活。

日本战国时代修建的大佛

恰好在此时, 加贺国守护富家族内爆发争斗,守护大名富政亲邀请莲如居中调停。莲如觉得这是扩大本愿寺影响的好机会,于是决定介入。本愿寺派最终以损失两千僧兵的代价帮助富政亲稳固了地位,但却遭到了富政亲的卸磨杀驴。

富政亲求助于莲如本就是为了自保,他根本不信任本愿寺派。在坐稳加贺国守护之位后,富政亲开始严厉限制本愿寺在加贺国传教。莲如无奈,只好退出了加贺国,但双方的仇怨就此结下。

虽然莲如又拥立富政亲的堂兄富泰高为继任守护,但加贺国实际权力却落在了本愿寺派手中。至此,加贺一国完全成为“无主之国”,由有力的国人代表与中小地主身份的寺院住持联合执政。本愿寺派由此成为了加贺国最大的一股势力。

加贺国在日本的位置

到了第十代法主证如时,本愿寺派的势力开始遍布日本。证如主持修建了大阪城的前身----石山御坊(即石山本愿寺),并将其作为一向宗和本愿寺派的总坛。本愿寺家坐镇石山本愿寺指挥着全日本的教务。证如对于本愿寺派的主要贡献还在于他改善了本愿寺与地方大名之间的关系,扭转了本愿寺派被大名仇视的历史。这得益于证如本人出色的交际能力,他与同时代的战国大名都有较好的交往,如武田信玄和上杉谦信等。

到了他的儿子显如时,本愿寺显得更加活跃,甚至直接加入了大名间的混战。不仅如此,显如为了提升本愿寺的地位,还积极和各地的大名广结姻亲。显如本人就娶了室町幕府管领细川晴元的养女为妻,从而与武田信玄成为连襟。同时,显如还多次在财政上支援当时已经捉襟见肘的皇室和幕府,以此来提高本愿寺家的政治影响。这种努力终于有了回报,朝廷赐给了显如“权僧正”的官位,这实际上是对本愿寺家大名地位的肯定。

但此时,战国时代的兼并战已经打响,“大魔王”织田信长东征西讨,势力如日中天。过于高调的本愿寺派引起了信长的注意,再加上当时的本愿寺和尾张的敌人武田家结盟。本愿寺与织田信长之间的冲突在所难免。当时,本愿寺派的信徒遍布全日本,在本愿寺的操纵下,各地的一向一揆起义此起彼伏,给各地大名的统治带来了极大的威胁。织田信长敏锐地觉察到,本愿寺派将是自己统一全国的重大障碍。

京都本愿寺

织田家与本愿寺之间的征战持续了十年之久。本愿寺通过与武田信玄、浅井长政、朝仓义景、毛利辉元等组建“反信长战线”,曾多次击败不可一世的织田大军。织田信长以“佛敌”自居,誓要降服本愿寺派。经过多次交战,织田军逐渐占据了上风。本愿寺派的总部石山本愿寺被围困,在弹尽援绝的情况下,显如不得不屈服。为了以绝后患,织田信长一把火烧了石山本愿寺。

织田信长的灭佛举动给本愿寺派造成了沉重打击。自此以后,本愿寺派收敛了许多,受到一向宗支持的各地“一向一揆”也逐渐销声匿迹。在织田信长死后,显如见风转舵,迅速向丰臣秀吉靠拢,并在丰臣秀吉的支援下,重建了本愿寺。只是从此之后,本愿寺派不再参与军阀混战,最终回归于宗教事务,战国最强宗教大名的故事才彻底划上了句号。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