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大名府是现在的哪里?「七为陪都曾经赫赫有名的大名府为何如今沦为一个普通县城」

时间:2022-08-19 16:54:17阅读:626
1993年7月,北京大名府遗址成为了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这一处文化遗址,坐落于邯郸市东南方80公里的大名县,整个遗址占地面积约有36平方公里。现如今,历史上曾经赫赫有名的大名府已经沦为了一座县城,这里曾经是“…

1993年7月,北京大名府遗址成为了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这一处文化遗址,坐落于邯郸市东南方80公里的大名县,整个遗址占地面积约有36平方公里。

现如今,历史上曾经赫赫有名的大名府已经沦为了一座县城,这里曾经是“和朔四镇”之一,从春秋时期至唐宋年间,大名府曾经七为陪都,更是黄河以北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繁荣昌盛达千百年之久。

到底是何原因,让这座曾经的北方重镇,古城陪都沦落为了一个县城呢?

大名府

北宋年间的大名府,作为汴梁的陪都,走过了它最辉煌的70年岁月。大明府之所以能够成为陪都,有其重要的历史原因。

首先就是大名府优越的地理位置,大名府坐落在黄河北岸,这就让统治者可以南控中原,北望幽燕,东掌齐鲁。再加上都城内又有河水穿流而过,这就为古城提供了便利的水利通道;

河水灌溉土壤,推动了这里的农业发展。整个大名府周围全是地市险要的沙丘、古道,成为了天然的兵家必争之地。以上这些因素,也是历代统治者要在这里修建陪都的重要原因。

大名府连环画

其次,政权的建立,文化的融合,经济的发展,让大明府逐步走向繁荣。早在十六国时期,随着陪都位置的确立,这里已经发展成为了一个政治文化中心。到了隋朝,由于大运河的开通,直接让大名府成为了南北交通中最重要的一个枢纽,因为它就坐落在大运河永济渠的枢纽中心上。这种得天独厚的历史优势,让它一跃成为了北方重镇之一。

大名府

第一点:自打元朝时期起,整个中国的经济中心已经逐渐南移。翻阅历史文献可知,自从元朝开始,大名府的经济已经日趋衰弱,甚至开始退出了全国发达城市的行列。之所以会这样,是由于当地的农业经济饱受多年战争的摧残,导致整座城市的经济元气大伤,恢复起来更加困难。

大名府

第二点:宋朝以后,大名府交通枢纽的位置不再。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与永济渠自宋以后常年淤积不通有关,这就导致南方货物必须换一条通道到达北方,这样一来,大名府失去了它原有的交通优势,北方重镇的地位一退再退。

第三点:随着水灾泛滥,又有新的城市取代大名府的原有地位。宋代以后,大名府连绵不断的水灾导致人们庄稼尽失、被迫迁徙,同时东部又有新的都市逐渐兴起,取代了大名府的码头和工商业,长此以往,大名府的衰败则成了必然。一座逐渐被历史所抛弃的城市,沦落为县城也就不足为怪了。

古代山东省有青州府和济南府吗?

【青州府】与【济南府】均是明清时期【山东省】下辖的府级行政区域。明代基本上在地方行政层级上实行【省-府-州-县】四级制,清代基本上在地方行政层级上实行【省-府-县】三级制。【府】一级就像我们今天的【地级市】,包括【府】与【直隶州】两种区划,下辖【县】或【属州】。

在明军北伐驱逐蒙元之后,明朝在洪武元年(1368年)便设置了【山东省】,这是沿用了金元两朝曾经设置过的【山东东路&山东西路】、【山东行省】的建制,在明朝以前的金代【山东两路】与元代短暂存在过的【山东行省】中,只有【济南府】,没有【青州府】,当时的【青州府】地界还叫【益都府】(宋金)或【益都路】(元)。

【济南府】最早出现于北宋政和六年(公元1116年),原名【齐州】,将【齐州】改名为【济南府】,是北宋将一系列重要州城升格为府的表现。而后,【济南府】先后归属于北宋【京东东路】、金朝【山东东路】、元代【中书省辖区】(元代省级政区变化频繁,此处仅举常态)、明代【山东布政使司】、清代【山东省】,直到今日被【济南市】所继承。

【青州府】最早出现于明朝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原名【益都路】。明朝一改元朝地方行政层级的混乱复杂,将【府】作为统一的【省下一级政区】,之所以叫【青州府】是因为【青州府】地界是上古秦汉时期【青州】的治所所在,因此而得名。

那么,明清两代的【济南府】与【青州府】具体都包括我们如今的哪些地方呢?

明代【济南府】下辖当时的历城、章丘、邹平、淄川、长山、新城、齐河、齐东、济阳、禹城、临邑、长清、肥城、青城、陵县等15县。下辖领州为:泰安州及其所属之新泰、莱芜2县,德州及其所属之德平、平原2县,武定州及其所属之阳信、海丰、乐陵、商河4县,滨州及其所属之利津、沾化、蒲台3县。全府共计26县4州之地,大体对应今天的【山东省】的济南市区、章丘、济阳、商河、德州市区、平原、临邑、禹城、齐河、乐陵、滨州市区、惠民、阳信、无棣、沾化、利津、高唐、邹平、桓台、淄博市区西部、莱芜、泰安市区、肥城、新泰等地(如下图)

明代【青州府】下辖当时的益都、临淄、博兴、寿光、昌乐、临朐、安丘、诸城、蒙阴、沂水、日照、高苑、乐安等13县以及1个莒州,共领1州13县之地,大体包含今天山东省的青州、广饶、东营市区、博兴、淄博市区东部、临朐、寿光、昌乐、安丘、诸城、沂源、沂水、蒙阴、沂南、莒县、日照市区、莒南、玉莲等地(如上图)

到了清代,【济南府】与【青州府】辖境都有所缩小,大体上两府辖境对应今天的位置如图所示:

可见,清代【济南府】在东北部、南部相对于明代【济南府】有所缩减,清代【青州府】则主要在其南部发生了缩减,清代将明代【济南府】的南部析出设置了【泰安府】、将其东北部析出设置了【武定府】,又将明代【青州府】南部析出设置了【沂州府】,所以清代的【济南府】与【青州府】都相对于明代而有所缩减。

以上便是【济南府】与【青州府】在我国古代的大致情况如果您觉得对您有帮助,一定要点赞支持哦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