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半是几时(夜半三更)

时间:2022-08-19 09:32:49阅读:2142
思绪很清醒 想说的太多了 有点乱…妈妈今天又打电话给我了,和我说这几天都没睡好过 …她说 想到那天介绍人说的话【估计也不是什么好听的】 越想越生气 越想越难过 白天没精神 晚上睡不着 …可能在老妈的眼里,她的…

思绪很清醒 想说的太多了 有点乱…

妈妈今天又打电话给我了,和我说这几天都没睡好过 …

她说 想到那天介绍人说的话【估计也不是什么好听的】 越想越生气 越想越难过 白天没精神 晚上睡不着 …

可能在老妈的眼里,她的孩子都是好的吧

她说她想不通 怎么就被介绍这么个人过来了呢?42岁了 个子也太矮了 还有2个十几岁的男孩 很黑 看着很老实 ……啥心思啊?她姑娘 现在就只能被人介绍这样条件了?啥心态?

她说 你要再不结婚 以后 就都是这样条件的 怎么办?【在这里说一下,并不是说这个条件的人就不好了,未婚未育的 是真的现在还不至于找这样 别锤我[泣不成声]】

老妈说想让我早点结婚,有人能陪我 减轻点压力 但又不希望我随便就去结婚 遇上渣的 更不是个事 她也烦…

我能感觉到她的纠结和难过

她说 别人谈论我的不好听的话 她不想听,也不想让我听【身边 总有一些碎嘴的是没有办法去避免的】

她说 她现在不喜欢过节,不喜欢过年 不喜欢去扎堆聊天 因为看到别人家儿孙满堂,而我们家 实在是不好意思 拖后腿了 [泣不成声]

她说 她觉得她自己很失败 她自己的婚姻受了几十年的气 结果她二个儿女甚至都不愿意成家 想抱孙子孙女 外孙都没机会

说了很多 ……

她在说 我在听

她在难过 我也不好受

甚至 如果我妈大吵大闹 撒泼打滚 作天作地 想各种办法逼婚,我可能真的就不管不顾她们 离的远远…随便她们怎么折腾

可是 她偏偏没有这么做过 … 能深切的明白,她是希望我过得好的 过的开心

87年的 158cm 嗯 体重 回家乡这4年胖了很多 不太好意思说[泪奔] 普通大专生 做了几年电商 考虑购房中 赚不了大钱 但自由

至于到今天还没结婚,原生家庭的原因的多少有影响,因为我妈妈跟我奶奶的关系很差 ,我爸呢 就不参与 我妈属于 为了孩子就各种忍 以至于在我记忆里我奶奶是整个完全碾压我妈的 (我爸是老来独子 )自从会护着我妈后 就开始折腾我… 一直到… 说实话 心理阴影一直都有在 …真的恐婚的

所以在我的印象里 儿媳妇和别人老婆 妈妈 这个角色 太委屈 太不值得了 【仅个别家庭 的我家】

一直到现在 父亲是别人的好儿子 好弟弟 好朋友 年少时候的好父亲

但 站在我妈的角度去看 并非良人…

一路走来 也遇上过很好的人

但 可能是勇气还不够,所以 还是没继续走下去……

其实 是真没什么信心去成家 我觉得我挺确乏安全感的 不太有勇气去依靠别人 去经营婚姻 加上大龄了 身体原因也不太想生小孩 家庭关系的各种复杂也头疼

有时候 也在想 是不是活得太清醒?考虑的太多?理智的没有激情 ……

想想 当初眼睛一闭 嫁了 抓紧时间 娃都老大了…[捂脸]

一通电话下来 结果 就是到现在还没睡着 …

心事不能压着 说出来好多了

希望明天 还是努力搬砖的一天

哦 不 是今天 [摸头]

姑苏城外的寒山寺,为何夜半会敲响大钟呢?

这个问题,问得挺好。现在的佛寺,确实已经没有夜半钟声啦。

佛寺清静地,夜半好入眠。那么,当当响的夜半钟声,不是大煞风景了吗?疑惑之余,让我们先了解一下,这个夜半钟声的出处吧。

唐代张继的一首《枫桥夜泊》,风靡海内外,原诗如下: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可见,按照张继的亲身体验,唐代的寒山寺,确实曾经响起了夜半钟声。

诗情画意,暂且不表,只说说那夜半钟声。其实,远至宋代,就有人质疑夜半钟声的真伪。比如,欧阳修就曾评说云:

句则佳矣,其如夜半不是打钟时。

实际上,不仅仅是大文豪欧阳修不服,就算我们当代的普通民众,也是一头雾水。我们都曾游览过佛教寺院,有的还在里边吃过斋饭,甚至,有人还曾经入内静修。不管是谁,都知道晨钟暮鼓一说。

早晨3-4点钟敲钟,招呼大家起来早课,是现时寺院的常规操作。可见,也确实没有什么半夜敲钟的习俗啦。

现在有人说,清晨是从子时开始,所以,23:00-01:00之间敲钟是合情合理的。这一种说法是硬解,没有任何依据。自古以来,子时都不是清晨。至少在民间,公鸡打鸣,才算是清晨的到来。否则,高玉宝就不会写什么半夜鸡叫的故事啦。

所以,如果张继不是打诳语,那么,夜半钟声,就应该是另有缘由。当然,我们首先,假设张继是写实的,那么,在唐代,是不是有寺院半夜敲钟的习俗呢?其实很简单,查查《全唐诗》便知。

比如,年代早于张继的刘长卿的《龙门八咏·石楼》有云:

隐隐见花阁,隔河映青林。水田秋雁下,山寺夜钟深。

再比如,与张继同时代的钱起的《宴郁林观张道士房》也说:

灭迹人间世,忘归象外情。竹坛秋月冷,山殿夜钟清。

不过,这里指的是道教的夜半钟声啦。

可见,在唐代,不管是佛教或者道教,都保留有夜半钟声的习俗。我觉得,之所以现在不强调夜半钟声,或者说,基本废弃了夜半敲钟的操作,也许是基于人性化的考量吧。不管怎么说,让人睡个好觉,是很重要的事情啊。

那么现在,遇到特殊情况,应该怎么处理呢?其实,完全可以特事特办的。比如,平安钟,就是在辞旧迎新的半夜敲响,谁又会觉得,这清朗的钟声,打扰了自己的清梦呢?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