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洪建国简介「1959年庐山会议洪学智为何受到牵连他有三个问题」

时间:2023-05-22 07:59:52阅读:3211
1959年的庐山会议,洪学智也受到了彭德怀的牵连。历史上,洪学智和彭德怀的交集并不多,他是红四方面军的将领,然后去了新四军任职,而彭德怀是中央红军的领导,是八路军的副总指挥。解放战争时期,彭德怀是西北战场…

1959年的庐山会议,洪学智也受到了彭德怀的牵连。历史上,洪学智和彭德怀的交集并不多,他是红四方面军的将领,然后去了新四军任职,而彭德怀是中央红军的领导,是八路军的副总指挥。

解放战争时期,彭德怀是西北战场的统帅,而洪学智在东北战场。他们之间的交集,应该就是抗美援朝战争时期,洪学智是志愿军的副司令员之一,是彭德怀的副手。

而洪学智之所以受到牵连,主要就是因为抗美援朝战争时期的三件事,被他们抓住不放。是哪三件事呢?

首先,他们说洪学智能够担任总后勤部长,是彭德怀许诺的。在朝鲜战场,志愿军组建后勤司令部,经过讨论,彭德怀让洪学智兼任司令员。洪学智不愿意干后勤,却也只能服从。

但是他向彭德怀提出了一个要求,将来回国之后,千万别让他再干后勤了。彭德怀起初也答应了,后来却又改变了主意,反过来把洪学智批评了一顿,说,共产党员干工作还讲条件?回国我要是当了总参谋长,你跑不了还得干后勤。

彭德怀回国后,主持军委日常工作,洪学智也真的当了总后勤部长。这明明是军委集体决定的,有人却说是彭德怀给洪学智封官许愿的结果。这成了洪学智的一条罪状。

其次,第五次战役之前,志愿军司令部发生了争论,洪学智主张发挥我军的优势,把敌人放进来打,诱敌深入,以逸待劳,寻机歼灭敌人,邓华也同意。可是彭德怀不同意。他有自己的想法。

吃中午饭的时候,洪学智又去找彭德怀,谈了自己的想法,还是建议把敌人放进来打,这样会更好一些。彭德怀虽然觉得他说得有道理,却仍然坚持自己的看法。

第五次战役打得应该说是有得有失。抗美援朝战争结束之后,向军委汇报作战情况,几位老帅都在,作战情况是邓华汇报的,洪学智汇报了后勤保障工作,最后彭德怀做了总结。

彭德怀特别提到,第五次战役前,洪学智主张把敌人放进来打,这个意见是正确的,但当时他并没有采纳。彭德怀主动承认,自己是错的,而洪学智的意见是正确的,这是对洪学智的褒奖。

而这也被他们拿来说事,说彭德怀多么器重洪学智。

还有最后一件,战争结束,朝鲜方面给彭德怀授勋,彭德怀说,如果论功行赏的话,这个勋章不应该授给他,从大后方讲,应该授给高岗,因为高岗领导的东北军区是志愿军的大后方。从前方讲,应该授给洪学智,因为洪学智是志愿军后勤司令员。

彭德怀说这句话,首先是他谦虚的表现,功成而不居。其次是在强调后勤工作的重要性,现代战争打的就是后勤,彭德怀这是对后勤工作的充分肯定,是对洪学智等后勤人员的充分肯定。

志愿军远离祖国作战,后勤供应非常困难,如果后勤供应跟不上,是不可能打胜仗的。洪学智创造的后勤供应体系,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是有目共睹的。

然而,彭德怀这样说,也成了别人的把柄,他这样器重洪学智,居然想把本属于自己的勋章都给洪学智。

在洪学智看来,这些都是正常的工作问题,他和彭德怀是正常的工作关系,彭德怀是志愿军的领导,他是下属,下属当然要配合领导的工作,并努力去做好。

可如今彭德怀出了问题,洪学智也难以幸免。他很快被免除了总后勤部长的职务,由开国中将邱会作来接替。

堂堂的开国上将,洪学智被下放到吉林省当了一名厅长,从此遭受了长达18年的磨难,直到1977年才重新回到军队工作。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