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同行大咖云集2021青岛影视博览会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圆满闭幕

时间:2023-05-22 06:02:11阅读:2614
光影同行 让“影视之都”熠熠生辉10月17日,2021青岛影视博览会在青岛西海岸新区落下帷幕。三天的时间,影视创投会、主题活动、电影大师课、专家交流、项目路演、主题展览等一系列活动,为影视技术、影视交易、影视…

光影同行 让“影视之都”熠熠生辉

10月17日,2021青岛影视博览会在青岛西海岸新区落下帷幕。三天的时间,影视创投会、主题活动、电影大师课、专家交流、项目路演、主题展览等一系列活动,为影视技术、影视交易、影视创意资源搭建了交流平台,助力青岛及青岛西海岸新区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

荣获“金海鸥”奖的电影人合影留念。

历时三天硕果累累

大咖云集、活动内容丰富、含金量高、平台价值大……自2019年以来,青岛影视博览会已经连续3年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办,内容越来越丰富,水平越来越高,影响力越来越大。本届影博会历时三天,已成为吸引影视产业、技术、人才和资金汇聚的磁场,一批重要影视文化产业成果在青岛西海岸新区落地。

其中,聚焦5G高新视频热点,20家高新视频企业和相关机构签约入驻中国广电·青岛5G高新视频实验园区,国家广播电视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新视频中心在园区揭牌。5G高新视频内容制作与创新展推出首批近20个5G高新视频新技术、新内容、新场景,各式各样的“黑科技”产品让参展者大饱眼福。本届影博会通过电影创投会、出品人制片人大会等活动,搭建合作交流平台,达成意向项目50个,其中有18个项目现场签约,签约额达70亿元,将进一步完善青岛东方影都影视产业链,助力青岛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

本届影博会还发布了 《电影蓝皮书:全球电影产业发展报告(2021)》,搭建起国内外优秀制片人、导演、影视爱好者等交流合作的大平台,包括全球十余个世界电影之都代表在内的120余位国内外资深文化传媒影视领域专家学者齐聚东方影都,共同探讨中外电影合拍、电影发行及版权交易、IP合作、影视基地联动、赛事服务等合作事宜。青岛电影学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电影之都(青岛)研究院、北京电影学院(青岛)研究院、青岛电影学院(东方影都产业园)实训基地、水下摄影研究所等影视产业教育机构(影视院校)在新区揭牌,将为青岛影视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红色光影·致敬百年”主题优秀电影展映及优秀共产党员银幕(荧幕)形象展示活动,吸引了业内大咖、艺人明星齐聚东方影都,共赴光影盛宴。影视行业嘉宾聚焦影视内容与技术创作创新,开展交流探讨,把脉电影精品和主旋律电视剧创作风向,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新思路。第十四届(中国)山东青年微电影大赛颁奖典礼颁出了金奖、银奖、铜奖等多个奖项,并进行了优秀作品展映,传播了向上的微电影作品,鼓励青年积极探索,推动微电影艺术繁荣发展。

电影配音演员现场演示配音。

颁出“金海鸥”奖励“幕后英雄”

2021青岛影视博览会闭幕式展示了“金海鸥”系列成果,包括14个大类20个影视作品,涵盖了杰出技术贡献、杰出剪辑指导、杰出声音设计、杰出摄影指导、杰出照明指导、杰出DI制作、杰出视效指导、杰出电影服装造型、杰出人物造型指导、杰出美术指导、杰出概念设计、杰出动画长片等荣誉。

其中,《刺杀小说家》荣获电影杰出技术贡献、电影杰出声音设计、电影杰出视效、电影杰出角色概念造型设计、电影杰出概念设计等多项荣誉、提名;电影《八佰》也拿下了电影杰出摄影指导、电影杰出照明指导、杰出DI制作团队、电影杰出化妆造型设计、电影杰出人物造型指导、电影杰出美术指导等荣誉、提名;电视剧《平凡的荣耀》荣获剧集杰出剪辑指导荣誉;《姜子牙》荣获杰出动画长片荣誉;《跨过鸭绿江》《革命者》《唐人街探案》《1921》《大秦赋》《上阳赋》等作品也纷纷凭借杰出的技术、摄影、人物造型、美术指导等优势获得各项荣誉。

为了让观众更深入了解影视后期制作技术在影视作品发挥的巨大作用,声音大咖边江团队在闭幕式现场带来了精妙绝伦的 《声音奇遇记》创意表演秀,网剧《唐人家探案》、电影《夺冠》《刺杀小说家》等影视作品经典片段也被搬上舞台。紧张的对峙、激烈的战斗……邱邱(《琅琊榜》穆霓凰配音)、白杺瓒(《陈情令》江厌离配音)、弋凡(《御赐小仵作》萧瑾瑜配音)、卢力峰DK(《老九门》张日山配音)等配音演员酣畅淋漓的演绎,叠加东方影都大剧院国内首个杜比全景声系统的音效,搭建起声音的“立体光影空间”,让观众沉浸到紧张的剧情氛围中。

“影视之都”名片持续擦亮

据悉,青岛西海岸新区已先后成功举办上合组织国家电影节、国际戏剧学院奖、“金凤凰奖”颁奖典礼、全国院线国产影片推介会等重大影视节会活动,“影视之都”国际名片熠熠生辉。

近年来,青岛西海岸新区围绕青岛东方影都龙头核心,聚力补链延链强链,从拥有一流影视硬件设施、一体化影视服务体系、与国际接轨的优惠影视政策的影视园区,向拥有完整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影视高地、影视集群迈进。新区相继出台 《青岛市影视产业发展基金管理使用办法》及其实施细则等多个政策,已向各类影视企业、剧组发放补贴资金1.6亿元,吸引注册影视及配套企业超过4000家,包括中视实业、五洲影业、华谊兄弟、大地电影、英皇娱乐等近20家头部企业。同时,入驻拍摄中外优秀影视作品200余部,集聚影视产业项目总投资近2000亿元,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过1000亿元,新增城镇就业5万人左右。以2021青岛影视博览会为契机,青岛西海岸新区将不断加快影视科技创新步伐,全力提供更多的市场机遇、投资机遇、增长机遇,持续推动影视产业发展生态优化,为国家影视文化事业蓬勃发展贡献青岛力量。观海新闻/青岛晚报 记者 于波 栾丕炜 通讯员 毕海虹 摄影 徐常青

大咖云集 影博会上的“人间清醒”

从10月15日至17日,2021青岛影博会通过五个单元19项活动向中国影视产业发展输出着青岛力量。在每个活动现场,来自一线的影人代表、专家学者就社会关心的影视痛点、难点、堵点直抒胸臆,这份难能可贵的“人间清醒”是影视发展长河中闪着光的“金子”,让青岛影博会有了属于自己的“好声音”。

科幻电影大咖齐聚青岛共话科幻未来。

发问:中国科幻影视时代来了吗?

观点:科幻电影有成功先例但尚未普及

想象助力科技,未来值得期待。上周,《流浪地球2》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东方影都低调开机,但这丝毫没有阻挡社会各方的高度关注。《流浪地球2》能再续第一部的辉煌吗?随着《独行月球》等影片的拍摄,中国科幻电影时代来了吗?在2021青岛影博会上,特别邀请了刘仪伟担当主持,与11位影人、学者、杂志主编共同交流,现场妙语连珠,又直抵问题核心。“中国科幻电影时代来了吗?我认为是有成功先例但未普及。”导演高群书率先耿直发言。随后,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流浪地球》编剧龚格尔、开心麻花CEO刘洪涛等从不同角度揭开了“未普及”的原因。

相较于其他题材的电影,中国科幻电影在国际传播领域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现阶段只能说是刚刚起步。科幻电影背后的科幻思维本质是哲学思维,关乎拍摄者、观影者的世界观。饶曙光指出中国科幻电影发展最棘手的问题是,我们如何超越传统的思维方式与宇宙达成一致,创作者如何把科学思维与艺术思维巧妙地调和在一起。除了科幻思维外,人才被屡屡提及。 “科幻电影的剧本开发出来,组建主创团队是最大的问题,郭帆为中国科幻电影积累了第一批人才。 ”刘洪涛提出,科幻电影呈现的可能是主创团队思考的冰山一角,而幕后是他们已经想透了一座冰山。对标国外科幻电影拍摄,嘉宾们呼吁,更多综合类院校的理工类人才可以进入这一领域,从而跳出艺术思维模式把科幻题材想通想透并形成自己的观点,从而为科幻题材影片注入灵魂。今年6月来到东方影都投入《流浪地球2》创作的龚格尔透露,团队中有不少成员是来自开心麻花电影《独行月球》的,这种技术上的接力与互相学习在2017年拍摄时是没有的,这是可喜的现象。至于《流浪地球2》能否在第一部的基础上再向前迈一步,龚格尔谦虚地说,“希望不赔本,我们就能继续拍下去。 ”

发问:青岛城市纪录片出路在哪?

观点:记录温度、广度和厚度

10月16日,以“发挥影视桥梁作用,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为主题的世界“电影之都”合作活动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来自国内外的业内专家学者线上线下齐聚。其中,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副学部长、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主任何苏六,从纪录片的角度阐述了纪录片对于城市记忆留存、城市气质提升、文化产业带动的重要意义,尤其对青岛城市纪录片的出路提出了许多建议。

作为青岛女婿,何苏六经常来到青岛,来到西海岸新区。他盛赞青岛在城市建设方面的成就,发展“世界电影之都”的条件得天独厚。“纪录片毕竟要有人来看,来欣赏,例如上海对纪录片就非常尊重。 ”何苏六说。上海最早建了纪录片电视频道,后来建立了纪录片卫星频道,在纪录片的创作和播放,甚至在院线的播放上,上海都是全国之最。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上海有一个纪录片栏目叫《集成编辑室》,它的收视率曾经高达百分之四十几,一个话题出来后,第二天整个上海都在谈论。正是因为这种对纪录片的重视,使得上海的纪录片观众收看率在全国中最高,使上海成为纪录片的文化重阵。

那么青岛的城市纪录片出路在哪?何苏六认为,青岛要发展城市纪录片,不光要拍青岛,还要拍青岛之外的风光。“一个城市的发展,纪录片的定位往往是一个楔子。一个城市一个国家如果没有纪录片,全是娱乐化的东西,我觉得这个城市可能不够厚重,也不够有真正的文化魅力。青岛本身有文化,又有历史,现在又有雄心要做东方的影视之都,就要拿出像样的片子出来,这就需要有一个很好的气度和心态来成就这样的梦想。 ”

发问:资本退去电影人何去何从?

观点:心态要放平而不是躺平

刚刚过去的国庆档,《长津湖》《我和我的父辈》晋升为头部影片,票房看涨、电影票涨价的背后让电影人看到了寒冬中的曙光。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电影业陷入从未有过的困境,市场低迷加上资本的退去,让整个行业出现了困顿。然而,《你好,李焕英》等影片的成功,证实了电影市场的困境问题在于优质内容。眼下,中国电影已迈入内容为王、提质增效、规范化发展的新阶段。首届东方影都电影创投会上,奋战在产业一线的代表们从投融资角度畅谈互融共赢。

北京聚合影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裁讲武生以刚刚过去的国庆档为例,女性观众首次超过了男性观众,综合票价提升了48%。这说明电影故事的共情至关重要,如何俘获女性观众的心,是赢得票房胜利的关键。而综合票价则表明,优质电影市场广阔。站在产业角度上看,“不差钱”的投资方式不等于影视的繁荣,在资本热情退却的时候,优化资源配置就显得格外重要。华夏电影发行责任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黄群飞表示,有一部《长津湖》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源源不断的优质影片诞生,低迷的市场才能繁荣。如今,上海等地已经有影视相关的金融产品诞生,影人们也在呼吁,青岛也应推出电影类金融产品,扶持青年导演创作。近年来,《夏洛特烦恼》等“麻花系”喜剧电影备受欢迎,刘洪涛提出,资本热潮的退去是自然淘汰的过程,在电影工业化的进程中,作为电影人心态要放平而不是躺平,借机想清楚我们的未来该往哪里去。观海新闻/青岛晚报 记者 于波 栾丕炜 摄影 徐常青 王小帅

技术赋能 影视发展新风向标

作为国内拍摄技术创新的试验者和先行者,青岛的5G技术、VR影视、虚拟拍摄、剧本可视化等一直为业界关注。在2021青岛影博会上,创新是高频词汇,5G等一批先进技术正在为影视产业的发展提供着源动力。

技术正在改变影视

今年年初,Disney 的热门网剧《曼达洛人》的幕后花絮详细展示了LED背景屏的拍摄技术:演员置身于预先制作好的LED背景显示屏中,除了身边的道具和地板,周围全部被LED屏幕环绕,且屏幕中的背景可以随着摄像头的移动而发生变化,一时为人们惊叹。今年暑期档播出的电视剧《理想之城》,也采用了LED屏拍摄,大大缩短了后期制作时间。

影博会举办期间,国家广播电视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新视频中心在中国广电·青岛5G高新视频实验园区揭牌,20家高新视频企业和相关机构签约入驻园区,5G高新视频产业应用研讨会同日举行。当天,当当影业有限公司、山东省超高清视频制造业创新中心、山东金东数字创意股份有限公司等20家企业及机构集中入驻中国广电·青岛5G高新视频实验园区。其中,当当影业有限公司将依托当当网IP版权进行影视IP孵化、影视项目开发和制作业务。山东省超高清视频制造业创新中心将以芯片和激光显示为重点方向开展共性和关键技术研究,致力于打造超高清显示技术高地。山东金东数字创意股份有限公司将以“数字 创意”为核心,聚焦5G高新视频产业,整合数字科技、内容制作的产业上下游资源优势,搭建起产业生态平台,并深耕各领域垂直场景应用的开发,赋能产业升级。

此外,国家广播电视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新视频中心于同日揭牌,该中心由国家广播电视网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青岛海发国有资本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在5G园区共建,将致力于高新视频技术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推动高新视频产业的发展。

嘉宾体验5G技术。徐常青 摄

发力高新视频技术

“高新视频中心将参与VR视频、云游戏等5G高新视频技术体系顶层设计,推动5G高新视频标准体系的建立健全,推动5G高新视频技术在教育、医疗、文化、旅游、体育、电竞、电商、展览等领域的应用示范。 ”国家广电总局广播电视科学研究院有线所副所长欧阳峰说道。活动当天,以“高新光影 5G赋能”为主题的5G高新视频产业应用研讨会在中国广电·青岛5G高新视频实验园区举行,来自5G高新视频领域的行业大咖们围绕5G高新视频、高新视频端到端关键技术、系统设备、应用场景、发展趋势等内容进行主题演讲。

记者了解到,中国广电·青岛5G高新视频实验园区于2019年8月揭牌设立,是由国家广电总局和省、市政府三方共建,肩负5G高新视频产业先行先试、关键技术攻关和应用示范等重大任务。园区与青岛东方影都联动发展,围绕高新视频内容产品创新、高新视频云、软硬件设备研发生产、应用集成创新、内容监测监管与数字版权服务五大产业板块,构建以内容生产为核心、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的高新视频生态圈,并将重点围绕智能视听内容生产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目前已签约引进高新视频产业企业及机构108家,成为集聚引导效应显著的产业基地。观海新闻/青岛晚报 记者 栾丕炜 于波 王小帅 徐常青 通讯员 何琳 许冰 段凯琳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