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4声名狼藉破晓评测(ps4声名狼藉破晓评测)

时间:2022-08-18 21:17:44阅读:1864
最早公开于今年E3展前发布会的《声名狼藉:破晓(InFamous:First Light)》独立DLC已经在近日发售,单独来看游戏的优点很多。它4个小时的游戏时间和《声名狼藉:次子》相比并毫不逊色。剧情当中添加了一些更好的故…

最早公开于今年E3展前发布会的《声名狼藉:破晓(InFamous:First Light)》独立DLC已经在近日发售,单独来看游戏的优点很多。它4个小时的游戏时间和《声名狼藉:次子》相比并毫不逊色。剧情当中添加了一些更好的故事背景,比如说女主角费曲(Fetch)的能力,现在看来她的性格比原作主角Delsin Rowe更加有趣和可爱,而且地图特更有挑战性。

首先要说明的是游戏对于能力的限制,都集中在Fetch的鞋子上,《声名狼藉:破晓》给人的感觉就是女主角在超能力上只有《次子》的四分之一。当然,超级速度的确也是一个不错的能力,重要是这样的无尽超速模式,一开始就可以无需解锁地使用,不过给人的感觉还是有那么一点拖沓,感觉4个小时都在玩《声名狼藉:次子》Delsin的一个能力。

对于Sucker Punch来说作出类似于有点像霓虹灯光的超能力这样的新鲜事物和设定不是什么难事,但这还是远远不够的。Fetch还是有几个新花样的,比如在移动时可以放出粉红色的云雾来加速——从A点瞬移到B点变得很有意思。特别是在西雅图的屋顶上攻击敌人那种感觉像是在看慢镜头,还有一些能力升级,比如霓虹灯导弹和一些近战的终结体术,效果看起来真是漂亮。不过我还是得看看里面有没有《声名狼藉:次子》的影子,有些内容并没有真正地显现出来,在战斗方面还是没有能与《声名狼藉:次子》一样大规模更壮观地战斗,即使有很多任务也是重复的狙击模式。

整个游戏故事是很让人喜欢的,故事的框架就是Augustine刺痛了Fetch关于拯救他哥哥的情感闪回之中,每完成几个任务之后我们就被带会到现在,就是Augustine让Fetch接受任务训练的时候,这样的讲述方式把每个地图任务都联系了起来。有三个挑战地图没什么不好的,这样可以让玩家好好使用自己的能力在排行榜上挣个好名次并解锁更多奖杯。在开放式地图中战斗对于Fetch来说危险并不大,因为如果遇到危险你总可以摆脱和自愈,但是如果被敌人锁定的话你就等着和敌人战斗到底吧,活着就是对能力的最大考验。如果你已经拥有《声名狼藉:次子》,你也可以用Delsin来完成这些挑战。

总结(7.5分)

《声名狼藉:破晓》给了我们比《声名狼藉:次子》更出色的故事、人物和动作表现,但是并没有给我们富于同样变化的超能力。在一些剪短的战役过后,玩家的能力有可能被夺走,战斗将变得更加艰难,你将不是一时心血来潮地去躲避危险。

不错的故事

充满挑战的地图

同样新颖的能力

-缺乏变化

-战斗规模较小

联想声名狼藉,为什么销售业绩近来却反而牛逼?

联想是一个比较奇怪的企业,很多网友一边骂联想,却一边购买联想的产品,结果在联想名声不太好的情况下,联想的销售业绩仍然不断往上涨。

根据联想控股发布的2021年财报数据显示,2021年联想实现营业收入4898.72亿人民币, 同比增长高达17%,净利润57.55亿人民币,同比增长更是达到48.78%。

看到这,很多网友的挺纳闷的,为什么联想在网上的名声并不太好,很多网友都纷纷骂联想,可为什么联想的业绩仍然表现这么好呢?

这里面我觉得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联想大部分业绩由国外贡献。

过去十几年,联想一直在走向国际化,通过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等一些操作,联想在国际PC市场的份额不断扩大,是目前全球最大的PC供应商机之一。

在联想的营业收入当中,其实有很大一部分都是由国外市场贡献,比如根据联想2021年上半年财报数据显示,中国市场贡献的营收大概是27%,相当于另外的73%是由国外市场贡献的,其中贡献最大的是美洲地区,其比例达到33%。

正因为国际市场营收占比比较大,所以即便联想在国内的名声并不太好,但这并不影响他们在国际市场的业务。

第二、联想业务多元化。

联想从1984年成立到现在,已经有三十几年的时间,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个大型控股集团,旗下的业务很多。

但在大家的印象当中,很多人都一直以为联想只不过是组装电脑,实际上并不是这么简单。

联想的业务涵盖联想电脑(包括智能设备业务,基础设施方案业务,方案服务业务)、服务器(联想集团)、金融(拉卡拉、正奇控股、翼龙贷、汉口银行,卢森堡国际银行、现代财险、君联资本、联想之星、弘毅投资)、教育(三育教育)、医疗(德济医院、拜博口腔)、农业(佳沃集团)、制造业(联泓新科)、物流(东航物流)等等。

此外联想还战略投资了很多企业,潜在的收益也是比较可观的。

在这么多业务当中,其实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些企业背后的控股集团是联想。

当然在这么多业务当中,联想还是主要靠电脑业务贡献营收和利润,其他板块业务贡献的营收其实很小。

也正因为联想业务范围非常广,而且大部分营收都是靠国外市场贡献,所以即便国内名声并不太好,但联想的整体业绩并没有受到影响,反而出现了快速的增长。

就算是国内市场,虽然联想被骂得不成样,但联想的电脑业务在国内市场仍然保持快速增长,因为目前联想电脑在国内的市场份额比较大。

最后,联想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样名声狼藉。

最近几年时间,联想的名声确实不太好,联想高管所表现出来的一些行为更是让大家非常反感,所以很多人对于联想都非常厌恶。

尤其是在司马手撕联想之后,更是把联想的名声搞得臭烘烘的。

对联想股权变迁以及资产流失等各种问题,在这我们不做过多评论,有没有问题,我相信大家的眼睛都是雪亮的,联想想逃也逃不掉。

但真正出现这种问题的不只是联想一个企业,跟联想同一个时代的很多企业都有类似的问题。

其实在90年代到新世纪前10年这段时间,很多国企都在进行改制,所以真正出现国有资产流失的不只是联想,其他企业同样存在,只不过因为联想发展壮大了,所以枪打出头鸟而已。

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去扒一扒一些大型企业发展历史过程,看一看到底是他们真的白手起家,还是通过国企改制而来,大家就知道那个时代的特殊产物。

我们不说别的,就说万达集团,大家以为万达集团真的是由老王一手创办起来的吗?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翻一下,在1992年之前万达集团到底叫什么,以及它的股权性质,以及后来万达集团的股权是如何变迁成王健林家族完全控股的。

而且国有企业改革的步伐从来没有停过,就算是最近几年仍然有一些国有企业进行改制,比如最近一个企业就是格力集团。

2019年,珠海国资就以416亿元价格转让了其所持有的格力电器15%的股权,其所持有的格力电器股权也从18.2%下降到3%左右,最后格力电器也变成了一家没有实际控股股东的上市企业。

经历这次改制之后,格力电器将甩掉身上的国企包袱,能够轻装上阵,这对于格力顺应市场发展是非常有帮助的。

而且现在国家其实也在积极鼓励国有企业改制,推动国企改革由“管资产”向“管资本”转变。

所以我相信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国企会进行混改。

只不过类似格力和万达这种国企混改,它的股权非常清晰,交易非常简单明了,所以大家没有什么意见。

而当初联想在进行混改的时候,股权通过一些错综复杂的交易,最终流到联想集团高管的手里,所以很多人才充满了各种意见。

但不管这种股权到底是怎么获取,至少联想的改制对促进联想的发展其实是有很大帮助的,如果当初联想没有进行改正,联想估计也只不过是一个校办企业而已,至少规模估计不会像今天这么大。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