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腾的人生「电视剧沸腾人生在最后终于再次沸腾起来但又戛然而止」

时间:2023-05-20 13:11:30阅读:4124
《沸腾人生》主要讲述了献身华汽的两代人与中国汽车工业同呼吸共命运的故事。该剧主要围绕华汽发展的三个重大节点——五改七、军转民、迈向新能源车而展开。在五改七阶段,先从南疆战场立有军功的华汽七剑之一的代表…

沸腾人生》主要讲述了献身华汽的两代人与中国汽车工业同呼吸共命运的故事。该剧主要围绕华汽发展的三个重大节点——五改七、军转民、迈向新能源车而展开。

在五改七阶段,先从南疆战场立有军功的华汽七剑之一的代表艾长安与以赴华汽实习的大学生代表徐驰在车上的冲突开始,展现了同为热血青年不打不相识在华汽五改七重大攻关中建功立业的一系列故事,在此阶段,艾长安和沈夏的爱情也得以巩固。

该阶段通过艾长安凭过硬技术在火车道口抢修趴窝的卡车避免交通事故从而也治愈了应急心理障碍、通过试车员考核、艾长安把酒当水喝出事而发现重卡问题、请老工匠刘一挫造螺母、荒漠试车、前线送车等一系列高能热血故事,为该剧主人公的沸腾人生打下了良好基础。

此阶段令人不适的是刚出校门实习的大学生太过神奇。本来厂长葛忠宝把这些刚毕业的天之骄子当成宝没错,但缺乏实践经验的这些大学生们,竟然凭借一个说明书,靠着杨薇薇的翻译,把一台损毁而弃置不用的德国设备修好也太厉害了。以致后来这些大学生被当做五改七的攻关主力,艾长安为挽留徐驰不回北京进北汽,竟然要对他下跪。这也完全抹杀了以沈总工为代表的华汽二代人的辛苦努力,等于本末倒置了。

在军转民阶段,虽然也展现了艾长安、沈夏不忘初心,在华汽濒临停产倒闭的状态下与华汽共进退,但剧情就有点狗血了。

先不说沈总工亲口说有权可以调配车辆(当时实行价格双轨制,企业有权计划外销售),上级何至于大动干戈派出工作组进行调查。单说银行以华汽还不起贷款而诉至法院导致华汽被封一事就难以符合历史事实。1988年,工商银行还是以政策性银行为主业(1996年才被授予法人),当然要扶持业务对口的华汽,而动辄就起诉查封大型军工国企,别说没那个胆子,也不符合其政策,估计停贷都不敢。银行最多催促还款,不行可以借新还旧(当时对许多中小企业都这样,更别说大国企了),即以贷还贷,借新贷款还原来的贷款。

接着就是沈总工劳累加不堪重压猝死、艾长安和沈夏分离。这里不得不说沈母王秀艳,既然口口声声把艾长安当儿子,为何不分青红皂白就是一巴掌。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她一气挟持沈夏回老家,不仅背离父女两代宏愿,还不打招呼弃职而去,担当在哪里?反转太剧烈,让人摸不着头脑。而且她还教英语,以她所处年代应该是学俄语出身,那时谁学英语?不教俄语教个语文、数学、历史等哪个不行?

在此阶段还出现了虐心的五角恋(其实是六角恋)——明面上艾长安、徐驰追沈夏,葛太平追杨薇薇,而杨却爱上艾长安,另有一个刘国庆还对杨薇薇暗生情愫。那真叫一个沸腾,先是艾长安天南地北地找沈夏而不得,一场车祸把胡子拉茬的艾长安摔醒才有了他重振三产,为与葛太平竟争销售经理又有了深圳奇遇沈夏。

从沈夏遗忘的笔记本开始,反来复去是各种奇遇,忘记带三证打电话找徐驰接电话的是沈夏,去竞标也能碰到沈夏,就是在大街上随处吃个饭也能被沈夏见到。反正艾长安每次去深圳虽然目的各不同,但总能遇见沈夏,就是在青藏高原试车也能遇见。而此阶段徐驰对艾长安的表现也大相径庭,从原来的好哥们变成冷漠以待,令人有萧郎是路人之感。但最后还是艾长安终于抱得美人归,这个阶段可叫爱情奇遇记。

此阶段还有个令人喷饭的情节,画面上明明打着字幕1988年12月,沈夏在北京考研,却突然雷声阵阵、大雨倾盆。这是北京还是广州啊?难道老天看这沸腾的爱情还不够,也来沸腾一把?

最后一个阶段是华汽经过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形势一片大好。艾长安、徐驰、葛太平的儿女们也长大成人,在外漂泊20年的葛太平也回来了,华汽七剑重聚华汽。但转业兵出身的已位居华汽副总的艾长安却于一片安乐中见危知机,未雨绸缪,敏锐发现新能源车是重卡未来发展方向,意欲叫停燃油车研发上线,却不仅遭到妻子沈夏、华汽七剑的铁哥们反对,还有公司许多员工的抵制。这本来应该是重点展现艾长安虽一人我往矣的高光时刻和剧情高燃阶段,但仅用几集就蜻蜓点水般的过去了,令人有刚沸腾就熄火之憾。

总体来说,《沸腾人生》揭示了“个人奋斗与家国情怀共振”的情感因子,反映了许多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价值体验,不失为一部主旋律好剧。至于其中的败笔和遗憾,留待编导再沸腾塑造一部好剧吧。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