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焉怎么样「刘焉一个外来打工仔怎么会在益州割据出一个政权来他成功了吗」
历史上的蜀地,有许多令人不解的地方。秦国在司马错打败蜀王之后,这里的政权就差不多是外地人来建立了。蜀地本身的居民建立的政权的机会就少了。
一,秦国的司马错灭亡巴蜀汉中,这三块地就形成了连成一片的巴蜀地区了。谁得到了这个地区,就为征服其他地方打下了基础。
三国时期,刘焉在益州的势力范围
秦国走的正是这条路,巴蜀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中起到了极大的作用。汉朝的建立者刘邦也是靠巴蜀汉中关中地区统一了中国。晋朝统一中国还是先拿下蜀国,才顺利而下把东吴灭亡了。这些都是典型的例子。
归纳起来,一是巴蜀地区的地理位置独特,二是巴蜀地区的经济条件好,开发早,三是巴蜀地区在秦汉时期的战乱比较少,战争的破坏程度比其他地方要小。四是为什么会叫这个地区的先民为“蜀”?
二,东汉末年,天下即将大乱之际,就有人打算割据巴蜀了刘焉有先见之明,他在官场嗅探到了不详气味,开始准备后路了
刘焉是汉朝的宗亲,他是根正苗红的汉鲁恭王的子孙,汉章帝元和年间,他们一家封到了竟陵,就把自己的家安排下了,开始了异地生活。
刘焉字君郎,江夏竟陵人也,汉鲁恭王之后裔,章帝元和中徙封竟陵,支庶家焉。
刘焉在朝廷里面做过许多官职,他当过中郎,举过贤良,应召方正,辟司徒府,雒阳令、冀州刺史、南阳太守、宗正、太常。官位越来越高。在他接近朝廷高层的权利后,知道了这个政权其实已经烂了。延续了将近二百年的大汉王朝,再不是当年的生机勃勃,而是一个衰老的即将死去的动物。刘焉上过书,要求改变,但是,任用宦官的皇帝不能用。
刘焉失望后,心里准备离开这个中央朝廷,到外面去做官。他要求到南方极远的交趾去做州牧。就这这时,同样是益州的老乡,广汉人董府对他说,老兄,看看朝廷,恐怕要发生大乱,我私下里看了天象,益州的天空之下有天子之气,你到南方,南方属火,火是炎刘,你看这天下已经快要乱了……不如到西方。刘焉一听,以他对汉家故事的理解,巴蜀地区龙争之地,可是大有作为的天府之国。
刘焉图,他死得早了点。
三,刘焉就活动起来,决心到益州去。碰巧,天下即将大乱,各地也就不太平。当时的益州刺史却俭赋敛无度,烦扰百姓,并州的豪强杀刺史张壹,凉州的人杀刺史耿鄙。刘焉认为天子应该派人出去晓喻百姓,恢复正常。刘焉请求得到了所愿,被委任监军使者,领益州牧,封阳城侯,要去益州把却俭抓住治罪。董扶也通过活动得为蜀郡西部属国都尉,太仓令巴西郡人的赵戡也辞了官职,跟刘焉一起到了益州。
焉睹灵帝政治衰缺,王室多故,焉内求交址牧,欲避世难。议未即行,侍中广汉董扶私谓焉曰:“京师将乱,益州分野有天子气。”焉闻父言,意更在益州。会益州刺史却俭赋敛烦扰,谣言远闻,而并州杀刺史张壹,凉州杀刺史耿鄙,焉谋得施。
就是这三个人,播下了了益州割据改变的种子。益州朝西北方向走,就是梁州,再向西北四郡出焉。其中,蜀郡与凉州的关系很密切。凉州是秦汉朝时期的养马基地,这里出产的马匹优良,是秦汉骑兵马匹的供给地。
当然,这里的马匹走私也非常严重。他们与内地的黄巾起义军联系,一起造反。
凉州的马相、赵祗这些人跑到绵竹,自号黄巾,聚合游民,几天得数千人,他们先杀绵竹令李升,又攻破了雒县,攻到益州杀却俭,又到蜀郡、犍为,半月之间,接连破坏三郡。
马相自称天子,有几万人跟随。益州从事贾龙领兵数百人在犍为东面召集人马,得千余人。他们进攻马相等,赶走了马相。益州恢复了清静。贾龙于是迎接刘焉。
黄巾起义图片
刘焉把绵竹当作治所,广行恩惠与吏民。暗中实行自己的计划,企图大计。
四,“张鲁在北”的张鲁如何从无到有地割据汉中汉中是巴蜀从北方通往关中的道路的关口,在秦汉时期的位置非常重要,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说法。刘焉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张鲁去守备。刘焉又怎么让张鲁去把守怎么重要的城市呢?原因是张鲁母亲继承了张家的道家的信条,讲究“五斗米教”专门骗人,她很漂亮,会收拾打扮,特别会化妆,与实际年龄差许多。所以,
“以鬼道,又有少容”。
这样的女人会受到官家夫人们的喜欢。她就在刘焉家里面出入。她的儿子,当然就在刘焉手下得到了一个官职。但是,刘焉利用了张鲁,靠他替自己办了许多的事情,杀了许多的政敌。
她是张鲁的母亲,善于化妆,化妆之后与实际年龄相差二十岁以上,近乎是妖。
常往来焉家,故焉遣鲁为督义司马,住汉中,断绝谷阁,杀害汉使。焉上书言米贼断道,不得复通,又托他事杀州中豪强王咸、李权等十余人,以立威刑。犍为太守任岐及贾龙由此反攻焉,焉击杀岐、龙。
张鲁替刘焉杀汉朝使者,嫁祸与米贼。刘焉不想去长安述职,就说是强盗把通向都城的道路截断了,过不去。他让张鲁杀了益州豪强王咸,李权这些人。搞得益州官吏起来反对刘焉。刘焉找到借口把他们杀了。刘焉在益州逐步站稳了脚跟。
刘焉靠杀伐,把益州反对自己的人杀死了。他的手段钢爆,不体恤地方。他一个客居此地的人,光棍一个来到这里,杀出一片地方,也实在不容易。但是,刘焉是有深刻的官方背景的,这种背景,就是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地方割据 逐渐把国家给分裂成一个又一个的土块。这些州牧后来都成了割据一方的诸侯,为争夺地方,他们连年战争,最后“水落石出”——曹操,刘备,孙权。如刘焉们,他们给后来者准备了割据壮大的基础。
五,刘焉的这一切,是东汉已经开始大乱为背景的,东汉已经失去了人心他应该把工作做得细致一点。但是,他不这么想。他认为他已经可以遵循董扶的话办事情了。
“京师将乱,益州分野有天子气。”
刘焉来益州的目的就是这里有“天子气”,他要收获玫瑰花了。如此一想,就走火入魔了。做了不应该的事情,但是这正是刘焉的个人性格。他不怕把自己架在火上烤。
焉意渐盛,造作乘舆车具千乘。荆州牧刘表表上焉有似子夏在西河疑圣人之论。
刘焉的做法,让同样是兄弟的荆州刘表感到了危险,刘表就上书曹丞相了,认为刘焉有不臣之心云云。
刘焉的儿子们都在京城。汉朝的官员,要外出做官,家属一定要生活的京城中。大家都明白皇帝给人的官做,还是要给他一定的压力和牵挂的。如其不然 得了官,一大家子都走了,出了什么事情,皇帝找谁说理去?所以,人质是必要的。官员的女儿,一定要先让皇帝选美,官员的儿子,一定要在皇帝或者太子身边服务。知道这个道理,大家相安无事。
刘焉的三个大点的儿子都不在身边,在长安皇帝身边。大儿子刘范为左中郎将,二儿子刘诞治书御史,三子刘璋为奉车都尉,都跟着汉献帝在长安,只有小儿子刘瑁平常跟随父亲刘焉,为兄弟们代尽孝道。
影视剧中的刘璋艺术形象
时焉子范为左中郎将,诞治书御史,璋为奉车都尉,皆从献帝在长安,惟小子别部司马瑁素随焉。献帝使璋晓谕焉,焉留璋不遣。
汉献帝听说刘焉有异心,就派刘璋回去提醒他父亲什么应该干什么不应该干。刘焉不让刘璋回长安了,说明他担心儿子们的安全了。当时马超的父亲马腾造反,刘焉和大儿子刘范与他联络想攻击长安。马腾失败后逃回凉州,刘范被迫逃亡,之后被朝廷捉到杀死了,刘诞被朝廷逮捕,正法而杀死。刘焉计划不周就死了两个儿子,自己也同朝廷对立起来了。看来,刘焉不割据巴蜀是不行了,他没有退路了。
时征西将军马腾屯靡而反,焉及范与腾通谋,引兵袭长安。范谋泄,奔槐里,腾败,退还凉州,范应时见杀,于是收诞行刑。
朝廷在京城大肆抓捕刘焉的家人。眼看就要斩草除根了。这时 朝廷议郎河南人庞羲与刘焉家是婚姻亲家,他出了大价钱找了可靠的人把刘焉的子孙秘密地送到了蜀地,才得以保全了部分家人。
也是上天要刘焉破废,刘焉被天火烧城,他制造的车具全部烧了个干净,还牵连了民家。这样,他在绵竹呆不下去了,只有徙治成都。刘焉真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既痛其子,又遗憾于天灾。刘焉心头悲凉不已。
汉献帝兴平元年,刘焉气恨交加,痈疽发背而死。益州大吏赵韪等人,认为刘璋和善仁义,好哄骗,他们一同立刘璋为益州刺史。朝廷准了,诏书还加官为监军使者,领益州牧。刘璋提拔赵韪为征东中郎将,率领军队去攻打荆州刘表。
因为,这些祸患是刘表向朝廷报告说刘焉有异志造成的。所以,刘璋要替兄弟父亲报仇。
议郎河南庞羲与焉通家,乃募将焉诸孙入蜀。时焉被天火烧城,车具荡尽,延及民家。焉徙治成都,既痛其子,又感蝗灾,兴平元年,痈疽发背而卒。州大吏赵韪等贪璋温仁,共上璋为益州刺史,诏书因以为监军使者,领益州牧,以韪为征东中郎将,率众击刘表。
六,刘璋暗弱,民不该杀张鲁结下仇恨刘璋,字季玉,刘焉死后,大家把他立为益州牧。但是,张鲁因为替刘焉办了许多事情,自己认为有功劳,就逐渐骄纵刻薄,对刘璋不在乎。刘璋一怒之下把张鲁的母亲及弟弟杀了。刘张两个家庭就是死对头了。
刘璋为什么怎么傻,为什么不想想汉中是个什么地方?要杀张鲁,可以把他叫到成都来。杀了他母亲和弟弟解决不了问题。反而结下仇恨。张鲁因此占据了汉中。刘璋就这样把汉中给弄丢了。这时,刘璋才累次派遣庞羲等人去进攻攻张鲁,但是,次次失败。张鲁由此坐大。
刘备的益州来得容易,是陛下的运气好,还是计划得好?
张鲁的部曲(军队的一种)多在巴西郡,刘璋因此让庞羲为巴西太守,领兵抵御张鲁。
庞羲与刘璋后来闹生分了,矛盾日益激化,赵普称兵内向,众叛亲离,都是由于刘璋优柔寡断,不能当机立断,就连张鲁也看不起他刘璋了。这样的低眉顺眼地持续了十几年。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牛掰得视天下为无物。刘璋听说曹操征服了荆州,又已经平定了汉中,心中就害怕了。他派遣河内阴士致敬于曹操。曹操一时不想把摊子铺得太大,就对刘璋进行抚慰,加刘璋振威将军,刘瑁为平寇将军。刘瑁后来得了疯狂病而死。
于是,刘焉一家,只有刘璋一个人了。而且,刘璋由于过于懦弱无能,他想找个靠山,于是,找到了曹操。但是,他的使者张松阴差阳错却把刘皇叔给招来了。
七,张松推荐刘皇叔,刘备担得起这个好名声吗刘璋开始是找曹操的,而且派了张肃去进献财物。曹操一高兴,给张肃一给官,张肃就上任去了。刘璋就人张松再去答谢曹操。但是,出问题了,曹操不喜欢张松。张松一怒之下,到荆州找了刘备。
曹操为什么不热情接待张松,看来自负让英雄失去大好河山
刘璋复遣别驾从事蜀郡张肃送叟兵三百人并杂御物于曹公,曹公拜肃为广汉太守。张复遣别驾张松诣曹公,曹公不复存录松,松以此怨。
曹操赤壁之战中吃了大亏,懒得理理张松,张松回到成都后,诋毁曹操,力劝刘璋与曹操断绝关系,并向刘璋推荐了刘备。他说因说“刘豫州是使君你的兄弟,仁义通天下,可与交通。刘璋相信了张松,派遣法正连好刘备,不久又令正及孟达送兵数千人给刘备守御。法正和张松一唱一和把自己的主子给忽悠了。
张松后松又说刘璋:今天益州诸将庞羲、李异等皆恃功骄豪,他们都有异心,如果变乱,发生意外,不得到刘豫州支持,那么敌人攻其外,民众攻其内,必败之道也。刘璋又遣法正请刘备。
这些危险,益州许多大臣都看见了,他们都劝刘璋不要让刘备来成都,这是“引狼入室”,但是刘璋不听。主簿黄权,从事广汉王累自杀式以谏,刘璋都不采纳。刘备入境如归。离成都三百六十里。
建安十六年刘 璋率步骑三万余人,车乘帐幔,精光耀目,前去慰劳刘备所将将士。欢饮百余日。刘璋给了刘备许多军用物资,让刘备去讨伐张鲁,然后分别回成都。
第二年,刘备至葭萌关,还兵南向朝成都打过来,一路势如破竹,所在皆克。建安十九年,进围成都数十日,成都城中刘璋有精兵三万人,谷帛可以支持一年,官吏和老百姓都民咸希望死战一场,但是,刘璋不同意。
刘璋言:“父子在州二十余年,无恩德以加百姓。百姓攻战三年,肌膏草野者,以璋故也,何心能安!”遂开城出降,群下莫不流涕。
刘备迁刘璋于南郡公安,尽归其财物及故佩振威将军印绶。
慈不掌兵——对于刘璋而言是恰如其分的
孙权杀关羽,取荆州,以刘璋为益州牧,驻秭归。刘璋死后,南中豪强带领雍闿(什邡侯雍齿的后代)占据益郡造反,依附于孙权。孙权以刘璋的儿子刘阐为益州刺史,处交、益界首。丞相诸葛亮平南土,刘阐回到吴国,为御史中丞。初,璋长子循妻,庞羲女也。先主定蜀,羲为左将军司马,璋时从羲启留循,刘备让他做了奉车中郎将。所以刘璋的两个儿子之后,分别在吴国和蜀国。
八,一点感想:刘璋的“慈不掌兵”,早晚会失去一个上好的地方以刘璋这样的人,应该是“慈不掌兵”的典型案例。他的大臣们,差不多都要外心。原因就在于“刘璋暗弱”。撑不住大场面。跟随刘焉而来的客居于成都的几个老将,无不是大权在握,专横跋扈。蜀地本土的人士早就抱不平之心。只是被刘焉杀怕了。才不敢出声。即使,张鲁这样的人,都看不起刘璋,而且 在益州之内割据汉中长达十几年。与曹操勾结,危险益州蜀地。可以看出,如果,刘备不夺取益州,即便是张鲁也要来争夺了,更不要是曹操了。
诸葛亮在《隆中对》里面力劝刘备夺了益州,保全荆州,则大事可为
所以诸葛亮在《隆中对》里面力劝刘备夺了益州,保全荆州,则大事可为。他对益州的情况分析实在入骨三分:
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本文资料来自于陈寿《三国志》 相关章节。
本文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