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全文「个人0112022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总结笔记」
故事1
徐伟的孩子不能吸收铜离子,医生判断活不过3岁。解决办法:自己研制药剂。吸引更多的人,包括专业机构来帮他。使孩子的病情得到了缓解。
故事2
愿景公司让物业费只有0.43元每平米的小区也能好好生存。
解决办法:
1,先分地盘,给小区收废品居民
2,发衣服,“社区清洁志愿者”、
3,搭小棚子
4,不光要把楼前楼后的卫生搞好,还要负责指导居民垃圾分类
5,发津贴
处于困境中的人往往只关注自己的问题。而解决问题的途径通常在于你如何解决别人的问题。
故事3
“老破小”,车主过去都是直接乱停乱放,根本不交费。现在车有人管了,环境规范了,但是到收费的时候,工作人员就容易和住户起冲突.
解决办法:
1,找退休的北京大爷去收,发个红袖箍
2,找一个大妈管理一帮大爷
故事4
愿景把小区里的一些树换成果树,请居民自己来认养,到了秋天,结的果子就归认养的人.每个周五小区里还放电影,丰富文化生活。目的就是提高人的流动性,提高商铺租金。
未来的好公司,该是什么样子?
一家企业不能仅仅从纯粹的商业逻辑里认知自身,它还要把自己的生存放入到社会的全局利益中。这才是一家好公司的新样子。
故事5
岚图是一个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刚刚创立,背后是制造过5200万辆车的汽车产业国家队,东风汽车,实力雄厚。
一个新品牌,怎么让用户接受?
老办法:发展经销商队伍,一点点地扩展网络,增加销量。缺点:慢,投入大,效果不见得好。
新办法:经营用户关系,给用户带来荣耀。其实就是服务好用户。
故事6
朴素的道德直觉,小道理需要服从大道理,考虑社会全局利益。
故事7
成都一顿夸,人间烟火,幸福生活
腾挪:不硬碰,巧转身,换思路,开新局。就跟打游戏,下路塔不要了,我直接破上路,推基地。
感觉资源不够就想办法(腾挪)。
故事8
推广国家反诈中心APP,让摸警犬,合影。
故事9
爱心红绿灯,提升幸福感。
爱情来得很快,只是需要等待。
物质资源和情绪资源都支撑着我们的生命。
故事10
打客服电话的秘诀是什么?
我知道你特别不容易。我这个事,给你添麻烦了。
这个世界一直在犒赏那些,用情绪资源支撑他人的人。
故事11
熟客的信任,也是宝贵的资源。
故事12
小五金店为什么生命力强?
让一个小五金店基业长青的核心竞争力,是两口子和睦。
和谐的家庭关系,也是经营的资源。
我觉得这也只是一方面。不然那些和睦的夫妻五金店开垮了,怎么说呢。
故事13
俞敏洪60岁再出发。(没有很多资源的普通人,感觉很难出发。)
故事14
年长者好好生活,就是为社会做贡献。
故事15
熟经济:没有了增量,就在存量时代开发新套路。想起三体人锁死地球科技,地球人科技在应用方面发展就很好。
故事16
怎么能让员工上班的心情好一点?
给每个员工发一袋玻璃球,三种颜色,红色、黄色和蓝色。员工要是愿意的话,每天下班的时候,根据自己的情绪,向本部门的瓶子里投入一颗球。高兴就投红色的,一般就投黄色的,沮丧就投蓝色的。
第二天早上,高管发现哪个部门的蓝色球比平时多,就会跟这个部门的主管谈一谈。怎么回事啊?大家心情都不好。
故事17
智能水表,查看水表很久没动,表示家里老人没用水,可能出事了。
一个好的数字化系统,需要的恰恰是设计者从人出发,替人考虑。你成为更好的人,就能看到数字化更好的用途。
故事18
给用户加老板二位码,有问题直达。
故事19
蜂农追花怎么用上数字化?
用数字化技术做一张全国花田的热力图
凯文·凯利说的:“也许宇宙中最反直觉的真理是,你给别人的越多,你得到的也越多。”
故事20
怎么让普通人当上急救超人?
培训普通人,贴上二维码。遇到紧急情况,扫码。数字化系统分发任务处理。
故事21
自动驾驶还有什么应用场景?
5G云代驾:100%的自动驾驶做不到,用人来实现双保险啊。
数字化都是为人服务,做好服务是关键。
故事22
跨年演讲为什么要做碳中和?
专家会给出一份详细的测算,购买了国家核证自愿碳减排量(CCER)。
北京绿色交易所帮助我们联系第三方,用青海光伏的碳减排,对冲掉了我们的排放量,做成了这件事。
通过做这个事儿,可以找到提升的效率、可以节约的成本的方法。
西方人要达到碳中和,节制消费是必然。对中国人来说,碳中和的本质是产业升级。
如果某个未来一定会发生,那就先行进入那个未来,去等其他人。
故事23
地方政府怎么靠“链长”招商?
安徽的招商思路:以终为始,确定想象的终局,倒推现在做什么。
故事24
去看各个系的布告栏,看老师介绍,合适的就托人打听。用工程思维找到伴侣
故事25
建立厨师网络体系,获得安全感。
故事26
一个好公司的样子:从上到下,充满活力,不断地吸引人、发展人,让每一个员工充满主动的探索精神。
上级要向下级报告,主动把自己的头脑打开,把那些默会知识组织起来,打破层级,用工具方便地呈现给所有的员工。让知识在组织中沉淀下来,传递下去。
企业要负责的不是员工在这家企业的生存能力,而是他在整个社会、整个职业生涯里的生存能力。
故事27
终局思维:流水一定有终局。流水可能会绕路,但绝不会回头。
故事28
一个很厉害的人,他的样子其实是确定的:他身边肯定有很多很厉害的人,他肯定拥有一张很厉害的人际网络。
故事29
小透明当上普通人至少要满足三个标准:第一,有房住;第二,有班上;第三,有人陪。
心里的那点支撑特别重要。
故事30
一个德国的消防员特别有招。他去劝人的时候,会提前多准备一套消防服,连头盔带衣服全套的。然后跟当事人说,来,你穿上,跟我们一起下去。你放心,有头盔,谁都注意不到你。
故事31
开远程会议为什么必须开摄像头?
一个人的自我评价其实特别重要,决定了你的是否变成一个更好的认。只要一个人愿意修饰自己,他的自我评价就会变高.
支撑我们的,不仅仅是诗和远方,更是我们身边的日常。.
故事32
那我们要推行一个新事物,就要有绣花一样的耐心和功夫。针对具体的人,用具体的解决方案,一点一点地,把新事物嵌入到别人原本的生活场景里去。
产品价值=功能价值 情绪价值 资产价值。
故事33
写竞标方案的时候,怎么写自己的竞争优势,能让自己胜算高一点?
这个附加条件是,本店每天会多做一点面包,送到愚园路那家养老院去。
这家面包店不是证明了自己有多好,而是让人看到了他们融入社区的努力。
故事34
极飞三件套,先试用。
故事35
管理非洲员工,无消费场所少,钱多不管用,给荣誉。
每个星期谁干活最积极,周末就能把挖掘机开回家去。
故事36
所谓“越狱式创业”,就是在这里使劲,就是为了离开这个地方,我现在挖空心思干这个事,是为了将来不干这个事。
而还有一种模式像那家面包、极飞,我感受到的是,他们在建设自己的“村庄”。扎根于一个地方,扎根于人的日常。
结硬寨,打呆仗。
故事37
人到了35岁,就不该再用标准化、同质化的能力去找工作了。
那些能从35岁困境里走出来的人,可能是因为人格魅力,能团结很多人;可能是因为勤于输出,在同行中有声望了;可能是个人视野超出行业本身,可以应对更多新挑战了。总之,这样的人即使要找工作,要么有猎头来挖,要么有朋友介绍。他确实不需要四处投简历了。
故事38
沟通,协同,连接,软技能让你更加优秀
故事39
医生的医术,本身就是软技能和硬技能两个方面共同组成,准确诊断、开药方、做手术是硬技能,体恤病人的感受、激发病人的信心是软技能。缺失任何一个方面,都是不胜任的。
故事40
“未来一个教师如果仍然只是一个知识讲解与传授的角色,那么他会被替代,而成为情绪劳动者的话,他就无可替代。”
软技能是所有职业都需要的通用能力。它对我们提出了一个要求,要求我们变成“接口”,能和其他人、和组织更紧密地联系起来。
故事41
月饼寄回老家
故事42
怎么发朋友圈能多交朋友?
刚给自己做了一顿饭。想吃吗?拿好东西来换。
第一,我会做饭,我可是个有生活情趣的人哦。这是呈现价值感。第二,我邀请你来吃啊。这是呈现连接性。第三,我也希望你有独特的价值。这是有筛选性。
刚读完了一本关于产品的书,很棒。我做了详细的笔记。有需要的,找我要。
“签单了。给帮我的朋友准备了一个小礼物。他们都很喜欢。你也可以送给帮过你的人。链接在此。
体现:价值感 连接性 筛选性。
故事43
“畅聊早餐会”。这个创意看起来很简单,就是市领导请企业家吃饭。
故事44
深圳拼命搞教育、搞医疗、搞环境,让所有为这个城市奋斗的人,可以在这里养育儿女、奉养老人,可以安坐下来享受美好生活。
41岁的深圳,也开始用软技能武装自己的城市竞争力了。
故事45
“内卷”问题的重点,不在“卷”上,而是“内”上。它指的是那种——持续投入资源,但是不产生价值的竞争。
年纪轻轻,硬技能的基础越坚实越好;年纪渐长,软技能连成的那张网越大越好。
故事46
产品解决一个问题,场景持续解决问题。
修炼软技能:对他人好一点儿,多关心一下。
故事47
中国旋涡,我们这种文明的发展策略,不是攻击型的,而是吸引型的。
故事48
暮山紫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同在潇湘吾独返,相思频寄海天霞
玄是黑色,中国人的黑色。
纁是红色,也是中国人的红色。因为敬畏天地,周代贵族礼服的颜色,上衣为玄,下裳为纁。
创造一个现实世界和想象世界之间的中文快捷键。咱们身为中国人,这个快捷键一按,能立即唤醒一大堆复杂的感受和想象,都是中国人才能有共识和共情的感受。
故事49
一条河、一座山、一个镇子,它的名字不光能用汉字写出来,现在还能用普通话读出来,居住在那里的人,不管离北京多近或者多远,才会在心理上把自己真正纳入中华民族的民族共识之中。
故事50
文化自信来自传统节日,传统文化的共识。
故事51
家乡出名人就是榜样和激励。
故事52
写一部中国史需要多少人?
中国秦汉以来不过2000多年历史,凑上40个人的一生,一部中国史,也就历历在目了。(40代人)
所谓弘扬传统文化,不只是一个价值主张,它就是给每个人、每个企业、每个产业搭出来的阶梯。
故事53
我身处在万事万物当中,也是万事万物之一,如果跟它们相处得好,把它们用得好,那我们和它们,就是彼此的宝藏。
罗胖感悟
我们总得先毫无理由地爱上点什么,然后才能倾尽全力地推动点什么
一个设计师的工作,往往就是:开始并没有清晰的问题,他们是先行动,在做的过程中,不断生成目标。
非常理想,特别现实
理想不是用来实现的,而是让今天做的事更有意义。现实不是让你苟且的,而是理想的一块块具体的拼图。
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独自坐在房间里,这时忽然响起了敲门声...
坏消息是,挑战没完没了。好消息是,机会无边无沿。
我的感悟
商机:以人为本,服务好人。
成长:多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编织一张你的价值之网。
方向: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深入人心,有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价值,去找出来。
未来:别懒惰了,去做就行了,终局思维是一个不错的思考方式。没有路标,可以自己去创造。关键在于前行...
原文链接:https://www.dedao.cn/courseArticle/92GB1my8okM5VMn0G2JWgNnEe4Z73r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