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管家刘全的下场「和珅被赐死后管家刘全啥下场寒冬腊月被人泼冷水冻死」

时间:2023-05-19 08:34:53阅读:2317
2000年,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播出,清朝“铁三角”——纪昀、和珅、乾隆正式出道,走入大众的视野当中。作为一部古装历史喜剧,剧中人物的塑造存在主观、夸大的成分,但是和珅的确是清朝有名的,让人恨得牙痒痒…

2000年,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播出,清朝“铁三角”——纪昀、和珅、乾隆正式出道,走入大众的视野当中。

作为一部古装历史喜剧,剧中人物的塑造存在主观、夸大的成分,但是和珅的确是清朝有名的,让人恨得牙痒痒的大贪官。

以前看剧的时候老是想:为什么和珅做了那么多的坏事,最后都能相安无事,没有得到他应有的惩罚,后来发现,在一些和珅不便直接出面和参与的事件中,心腹则起到了重要作用,管家“刘全”就是和珅的重要心腹。

反观历史,贪官都是没有好下场的。

嘉庆四年,和珅被诛,作为和珅最大的得力助手——刘全,这次再也逃不脱法律的制裁了。

奇怪的是,嘉庆帝并没有下杀刘全的命令,但是刘全却死在了大牢之中。

他只是犯了一个“天下”为官者会犯的一个错误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文章开头提到了刘全只是和珅的一个小小的管家,但和珅被查办的时候,他最终被判发放黑龙江为奴。

没错,是发放为奴,而不是像和珅那样直接赐死。

按理说,一般大佬手底下的小喽喽,都只是奉命行事,处罚力度都不会比真正的幕后黑手重,但是,刘全最终还是没有逃过惨死狱中的命运。

这就不得不提给了他荣华富贵,令他有可倚仗之势的那个背后的金主了——和珅。

现在人们所熟知的和珅的形象,大多是来自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里,王刚所扮演的形象——胖胖的,满脸狡诈和算计。

但从北京恭王府,也就是和珅的家中保存的图画来看,和珅还是非常英俊的,有点类似于现在的“小鲜肉”的形象。

端详他的画像,感觉怎么也不会和历史上有名的大贪官联系在一起,但现实就是现实,在现实生活中,人的三观是不可能跟着五官跑偏的,是非对错,总要分明论说。

和珅的出身,其实还算得上是不错的,属于清朝八旗中的正红旗,祖上从军,并且靠着军功争得了三等轻车都尉爵位。

虽然,在爵位承袭的过程中插曲不断,但和珅的父亲常保终归继承了爵位,这为后来和珅与其弟和琳的从政之路打下基础。

即便继承爵位的过程较为漫长,错过了很多有利时机,但和珅依然凭借着承袭其父的三等轻车都尉的爵位,在宫中担任了三等侍卫之职,由此开启了他青云直上的仕途。

和珅在职期间,深得乾隆皇帝的重视,由三等侍卫到御前侍卫,再到户部侍郎,和珅一路顺遂高升,直至被封为一等忠襄公,荣耀一时。

再观其弟和琳,通过科举考入,也是仕途一路平坦,擢升为一等宣勇伯。

和珅的之子与和琳之子均受到了朝廷的重用,乾隆还将女儿嫁给和珅的儿子,和珅家族的权力之大,可见一斑。

全家族前景一片大好,但和珅却犯了为官者最不能,也最不该犯的错误——贪污。

从和珅这一路担任的官职来看,权力愈来愈大,相应地从中昧下的钱财,也越来越多。

贪污只有零次和无数次,在尝到权力的提升所带来的财力的富足以后,和珅便在陷在贪污的沼泽中无法自拔,直至最后被其吞没。

从乾隆四十年得到重用,到嘉庆四年被革职查办,在这二十多年里,和珅通过收受贿赂、利用职务谋取私利和私下广开铺面营利等方式,所贪污的现金、房屋、土地、奇珍异宝、铺店等,数额巨大。

除去不能够折成金额来衡量的物品外,和珅被内务府查抄的真金白银数额达六千多万两。

由此看来,“和珅倒,嘉庆饱”倒也非夸大其实。

当然,和珅朝廷官员的身份摆在那里,即便他胆子再大,也不可能明目张胆地“亲力亲为”地搞贪污。

这时,管家刘全便开始他的“表演”了。

狐怎么能不加虎威

刘全虽然是和珅府上的一个管家,但他并不是和珅做官以后才来的。

刘全还在和珅是孩子的时候就在府上跑腿打杂了,从始至终都在和府里做事,这可算是一路陪着和珅一步步立业的人了,深得和珅的信任,再后来便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和珅恭王府的大管家。

刘全虽然只算作是家奴,但是他的主子可是和珅呐,在当时被尊称为“和相”的人。

狐狸知道自身在森林的动物当中是比较弱小的,但是它能想办法借助最厉害的动物“老虎”的势力,以此来保护自己。

同理可得,本着“不看僧面看佛面”的道理,刘全外出办事,就凭借着“和珅大管家”这样的身份,就能得到很多的“方便”。

电视剧中能看到刘全在各方的吹捧之下,有些时候做事甚至不通过和珅,自己做决定,到最后给和珅惹了不少的麻烦,还得和珅亲自去摆平。

当然,在做违法的事情的时候自然不能打着和珅的旗号,但是刘全背后的人是和珅,却是有司马昭之心的。

主子富得流油,家奴又怎会家徒四壁,作为和珅的头号心腹,刘全于公于私也获益不少。

别的尚且不提,和珅地位如此之高,一般人要想见他一面都很困难,更别提贿赂他了。

据说想要通过和珅谋取仕途,首先就是要有钱。

相比之下,能见管家刘全的概率就会更大一些,并且如果通过管家引见的话,也不会显得突兀,而且还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于是乎,刘全作为中间人,赚得了不小的一笔钱,再加上和珅平时赏赐的钱财,物品,刘全的生活过得十分富足。

当然,要想获得酬劳,就必须付出相应的“劳动”。

上文提到和珅通过收贿赂、营私等手段来谋取财富,以权势欺压别人,但毕竟在朝为官,许多事都不能去做,因此不少出风头,得罪人的事情就需要刘全去做。

刘全作为和珅的爪牙,一方面靠着“巨款”贪图享乐,另一方面伤天害理的事情比和珅所做的更是过犹不及。

和珅与刘全每贪污受贿一次,便是将自己往绝路推进一步,这都为后来和珅的倒台和刘全的死亡埋下了伏笔。

嘉庆四年,宣布和珅的二十大罪状,其中第二十条罪状的内容是:家奴刘全,家产至二十余万,并有大珍珠手串。

同年四月二十六日,刘全以“倚籍和珅声势,招摇受贿,滥索多赃,恣意妄行,目无法纪”的罪名被下狱。

刘全以及其他的家奴从宽处理,发往各地为奴,虽然保住了一条性命,但是他们如此为虎作伥,得罪了不少的人,如今既已入狱,自然不会有什么安生的日子了。

刘全在去黑龙江的前夕,被人发现已经死在狱中了,是被活生生地冻死的。

北京的冬天也零下十几度,狱中本就没有什么可以取暖的地方和物品,而且我相信即便是有,刘全也不会得到的。

何况刘全被发现的时候,全身潮湿,外层已经结了一些冰碴子。

报应不爽,刘全在助纣为虐的时候,就应该想到如今的下场,做了伤天害理的事情,怎么可能逃脱惩罚。

而和珅食君之禄,却没有分君之忧,下至黎民百姓,上至朝廷官员,都没有不痛恨和珅和其管家刘全的,电视剧中就有刚正不阿的纪晓岚,而在剧外,也有着同样清正廉洁,秉公执法的朝廷命官。

公道自在人心,建白非为虚名

百姓无法上达天听,但为官者总不能皆为和珅,总是要有心系百姓,关心国事的官员。

但和珅的权势实在巨大,要动摇其地位何谈容易,是以“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勇士”。

陕西道监察御史曹锡宝,为人清廉正直,敢于直谏。

他在查办两广总督富勒浑贪污的案件(家奴殷士俊借富勒浑之势,在当地作威作福被查办,进而查到其主也是如此,富勒浑因此被革职查办)上得到启发,不禁想:富勒浑没有办法直接去查办他,但是从他的家奴入手,事情就变得简单起来。

如果用同样的办法对付和珅,转而从其管家刘全入手,势必也会拔起萝卜带起泥,进而查到和珅身上。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当初和珅任职御前侍卫的时候,曾经被乾隆派遣去查云南总督李侍尧违法一事,他便是以李侍尧的家奴张永受为切入点展开调查的。

不知道他当时是否想过,自己以后也成为了贪墨案的查办对象,而他的大管家刘全成为了查办他的关键点。

于是曹锡宝上奏乾隆:“和珅家人刘秃子(刘全),本系车夫,洊管家务,服用奢侈,器具完美,苟非侵冒主财,刻扣欺隐或借主人名目招摇撞骗”参了刘全一本。

明面上是在指责刘全身为一个奴仆,居然有着如此丰厚的家底,所住的房屋和用的家具物品都逾越了礼制,但实际上人们都清楚,刘全作为和珅的奴仆,能有这番荣耀,全是背后倚仗着和珅。

由上面两起案件来看,刘全无疑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

但对刘全的调查过程,并不像对殷士俊和张永受那般容易,究其原因,还是和珅的势力太过强大,其党羽众多,而曹锡宝在处理这件事情的时候不够谨慎,信错了人。

曹锡宝错信了同乡吴省钦,他并不知道吴省钦是和珅的人,将奏疏上的内容给吴省钦看了。

于是在吴省钦的告密下,和珅与刘全快速地处理了奏折上所提逾制房屋器具,致使曹锡宝所上奏之事空口无凭,反被陷害,落了一个革职留用。

而后,弘历还认为曹锡宝是为了博一个“建白”的好名声,才将刘全的事情上奏,因为当时和珅的事情皇帝并不是全然不知,和珅的行事作风也越来越引得朝臣们反感,如若在此时去触碰和珅的霉头,必然会赢得赞誉。

但终究是“为生民立命”的信仰,大过了“好名声”,好在最后贪官自食恶果,爪牙惨死狱中,也能告慰曹锡宝的在天之灵了。

……

和珅为官贪婪,作恶多端,凭借自己的权势大肆敛财,扩大自己的朝堂势力。

查处恭王府时,在和珅的私库之中搜刮到的奇珍异宝,有的甚至是皇宫里都不曾有的,府中珍珠手串有二百多,并且其中还有大珍珠,据说比皇冠上的珍珠还要大。

就连其家奴刘全都有数额不小的大珍珠手串,其贪婪程度简直令人震惊。

和珅自入仕,一路高升,在朝中担任了众多要职,深得乾隆皇帝的信任,这其实也反映出和珅实际上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

乾隆并不是昏君,不可能任凭其花言巧语,就能让和珅在官场顺意了这么些年,但和珅却走上贪婪这一条不归路,亲手断送了自己乃至整个和家所有人的前程。

一个上能插手朝廷命官的任用和选举,下能与民夺地,与商争利的官员,从古至今都没有什么好的下场。

如此猖狂,天理昭昭,怎会让他一直作威作福,所作之恶罄竹难书,何止二十条。

和珅如此行事,作为他大管家的刘全狐假虎威,为虎作伥,更是不能容忍,惨死狱中的下场早就有所注定,作恶之人必有余殃。

“为官者得心正,心正则心安,心安乃平安。”

不论是2000年《铁齿铜牙纪晓岚》,还是2017年的《人民的名义》,剧中的贪官无一例外,最终的归宿都是牢房,都逃不开法律的制裁,而那些为虎作伥的更是不会有好下场的,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官员都应该明白,自己不仅仅只是在做官,而是要做两袖清风,为国为民的好官,古往今来,好官自会受人民爱戴和拥护,迎接贪官的只有牢房。

为官者心中要时常怀有敬畏之心,要明白自己的底线和原则,并且守住底线和原则,将自己的心摆正,一心一意为民,尽心尽力为公,才能不失本心,不失民心,方能对得起自己,对得起百姓,也不枉为官一场。

参考文献

[1]谢小华.乾隆年间曹锡宝参奏和珅家人刘全档案[J].历史档案,2016,No.141(01):4-11.

[2]樊斌.史上巨贪和珅为何乾隆时期没被扳倒?[J].人民公仆,2015,No.35(05):84-87.

[3]商全.清代大贪官和珅家产考实[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01):126-129.

[4]刘社建.“直臣非不可为也”——监察御史曹锡宝弹劾和珅始末[J].廉政瞭望,2022,No.586(23):54-55.

[5]王春南.巨贪和珅曾是反腐急先锋[J].人民论坛,2010,No.306(30):74-76.DOI:10.16619/j.cnki.rmlt.2010.30.003.

[6]橘玄雅.和家族的余生 从道光帝成贵妃看和珅家族的兴衰[J].紫禁城,2021,No.323(12):153-159.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