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骷髅幻戏图》「宋代有一幅鬼画画中大骷髅操控着小骷髅究竟有什么寓意」

时间:2023-05-19 07:31:53阅读:3227
在故宫博物院收藏着宋代李嵩的一幅画作,普通人第一眼看到这幅画,估计都会吓一跳,画中一个大骷髅用线操控着一个小骷髅,而一个小男孩儿正伸手爬向小骷髅。中国古代画家大多擅长画的是山水、动物或者人物,而这幅《…

在故宫博物院收藏着宋代李嵩的一幅画作,普通人第一眼看到这幅画,估计都会吓一跳,画中一个大骷髅用线操控着一个小骷髅,而一个小男孩儿正伸手爬向小骷髅。

中国古代画家大多擅长画的是山水、动物或者人物,而这幅《骷髅幻戏图》在中国古画中显得特别另类。因为画的内容非常诡异,虽然后世对这幅画有很多种解读,但似乎无人能真正理解此画的深刻寓意。

画家李嵩介绍

李嵩(1166—1234),南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李嵩少年时是一个木匠,后来被宫廷画师李从训收养,并传授他绘画技能,使他成为三朝待诏宫廷画师。李嵩特别擅长画人物、道释、山水,尤其擅长画界画。他的代表作有《货郎图》《西湖图》《夜湖图》《观潮图》等。李嵩通过他的绘画作品,表达他对生活的态度和感受。他画过多幅反映农村生活的风俗画,体现出他对社会底层人民的深切关注。他还曾画过《四迷图》,揭露和抨击了当时社会中嫖妓、酗酒、赌博、恶霸四种丑恶现象,表达了他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因此也有人称他为“人民艺术家”。

《骷髅幻戏图》介绍

李嵩的这幅《骷髅幻戏图》是风俗画、婴戏图和戏剧图像的融合,是一个具有奇幻色彩的视觉寓言。画中大骷髅正提线操控着一个小骷髅木偶,在他的身后,一个女人正在给婴儿喂奶,她的目光很自然地看着爬向小骷髅的小男孩儿,小男孩儿身后另一个女人正紧张地伸出双手想要拉回小男孩儿。这幅画究竟想要表达什么意思呢?我们来仔细看这幅画:

大骷髅戴着幞(fú)头(古时的一种帽子),穿着纱衣,面露微笑坐在地上。他的左腿弯曲,右腿弓起,左手按在左大腿上,右臂支在右腿膝盖上,右手掌心朝上,提着控制小骷髅的丝线。他的右脚四个脚趾翘起来,仿佛边打拍子边操控着小骷髅。

大骷髅的身后是一位给婴儿喂奶的母亲。她看起来很平静、自然,没有半点惊恐害怕,她的目光越过大骷髅,看着爬向小骷髅的小男孩儿。

大骷髅的旁边有很多物品,有扁担、草席、木箱、葫芦、水壶、盒子,还有雨伞、包袱和盆等,这些仿佛是大骷髅的家当。

解读《骷髅幻戏图》

这幅画的题字是一首小令(元朝散曲的一种形式):

没半点皮和肉,有一担苦和愁。傀儡儿还将丝线抽,弄一个小样子把冤家逗。识破也羞哪不羞?呆你兀自五里巴单堠(hòu)。

落款是:

至正甲午春三月十日大痴道人作,弟子休休王玄真书,右寄《醉中天》。

从落款可以看出,这幅画的题字是由“大痴道人”——元代大画家黄公望去世前创作的,他死后由他的弟子“休休道人”王玄真写到画上去的。

小令中的“冤家”是指什么呢?元曲中“冤家”一般是情侣的昵称,有时大人责骂孩子时也会说“小冤家”。这里的“冤家”应该指的是那个爬向小骷髅的小男孩儿。

那么“呆你兀自五里巴单堠”,又是什么意思呢?“堠”是古代路边标记里程的石墩。五里为一堠,称为“单堠”。画中那个石墩上写着“五里”,正好对应题字中的“单堠”,这句话的意思是他只能继续走在这条艰辛的路上。

整幅画想表达的意思大概是:他是一个表演傀儡戏的艺人,携家带口,走街串巷,四处奔波地讨生活。他身挑生活的重担,被贫困生活所累,只剩下一幅骷髅骨架。他给人表演傀儡戏,而他自己也是被命运操纵的傀儡,即使他知道这一点,也无力改变现状,还是要继续这样辛苦奔忙的生活。

这是根据画中黄公望的题字,对这幅《骷髅幻戏图》的解读。后世对这幅画有很多种理解,有人认为,画中的骷髅代表一个人的内心,外表光鲜亮丽,内心却如骷髅般丑陋,画作警示人们不要只看一个人的外表,更应该关注人的内心。

有人认为,表演傀儡戏的艺人死后变成了鬼魂,但他留恋妻子和孩子,又回到阳间与家人相见。

有人认为,画中的骷髅代表着死亡,孩子代表着新生,整幅画表现了生死轮回的含义。

还有人认为,画的左侧大骷髅及其身后的女人孩子代表普通贫苦民众,右侧妇人和孩子代表社会上层阶级,画的左右对比,代表着社会中贫富差距、阶级对立,是画家对当时社会强烈不满的一种暗示和隐喻。

正如一千个人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或许每个人对这幅画的解读都不同,您是怎么理解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