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声好不好看「哭声不错但远没有吹捧的那么好」

时间:2023-05-19 06:48:50阅读:2095
电影迷是中国最大影迷社群 第一资深影迷自媒体点击题目下方蓝字关注 电影迷对《哭声》的吹捧,从五月份的戛纳电影节一路吹到前几日国内惊现资源,盛夸在继续。戛纳电影节上多个国家疯买版权,少数国内电影人看完后给…

电影迷是中国最大影迷社群 第一资深影迷自媒体

点击题目下方蓝字关注 电影迷

对《哭声》的吹捧,从五月份的戛纳电影节一路吹到前几日国内惊现资源,盛夸在继续。

戛纳电影节上多个国家疯买版权,少数国内电影人看完后给予了很高评价,国内资源出现后也仍有不少年度亚洲最佳、一棒打死国产电影的言论...

从《哭声》中缓过来,客观地推荐这部影片的话,如标题:哭声不错,但远没有吹捧的那么好。

两个半小时,导演在最后一分钟还是执着地把观众搞晕。影片巫师里说的,鱼饵上钩了,观众也上钩了。

看完《哭声》的观众分为三类:看懂了、没看懂、不确定自己看没看懂。

陷入这些迷惑中的你们也别着急,万一导演压根也没想让大家看懂。享受血腥、反转、猜不透的过程才是《哭声》的最佳打开方式。

故事发生背景在谷城,韩国南部全罗南道小村庄,这个偏僻阴郁的地方日治时期,深受日本人欺负最凶狠的地方。导演在人物设定上把一个争议性极大的角色设置为外来日本人。

由此可想到前段时间另一部韩国电影《鬼乡》,只是后者更真诚不套路一点,直接在片名就点出了鬼。

谷城这个地方还发生过基督教徒遇害事件,在宗教信仰方面,在谷城,有他们的哭声。影片在开头就引用《路加福音》“他们却惊慌害怕,以为所看见的是魂..."

罗宏镇在相关采访中也提到,让宗教在谷城这个地方碰撞,所以影片中出现三股宗教力量:佛教、基督教、韩国萨满。

在有关韩国宗教的研究中,影响韩国人最基本思维方式——萨满教居于核心层,还未渗透到 韩国人伦关系之中的基督宗教位于最外层,中间则是伦理道德的佛教。

在影片中,相信上帝力量的辅祭、变为恶魔的日本人均属于基督教;敦促父亲找巫师为孝真驱魔的奶奶、以及跳大神使巫术的巫师属于萨满教。

影片被解读为女鬼的白衣女,在影片中有两次关于圣经的隐喻:第一次,在案发现场朝着警察扔石头,圣经中无罪之人可以向有罪之人扔石头,在扔了一地之后,她神叨地与警察说了日本人吃人吸血的事。

第二次在影片即将结束之时,她力劝钟九鸡鸣三声后在回家,由于太明显,罗导也忍不住和观众坦白,就是出自《圣经》中的一个典故。

在耶稣被抓时,弟子彼得三次失口否认自己不认识耶稣。一个相信与否的小故事,而影片中是对钟九的考验,在不确定女子是否为女鬼、日本人是否被误解为鬼、巫师电话里的话可信与否...如何相信与怀疑中抉择。

除了宗教元素,《哭声》还有东西方恐怖片元素大杂货:恶魔、丧失、驱魔、跳大神...血腥的同时,也有满满的致敬...

首先是小女孩孝真,看到父母车震,性欲的接触过早失去童真,而后被恶魔附体。女孩被恶魔附体,直观地想到美国恐怖片恶心源头《驱魔人》。

异常的行为、暴戾性格,如:从不吃鱼的孝真开始吃鱼,且食量巨大,影片中日本人钓鱼与孝真吃鱼是否存在某种关系,如果存在关联,那孝真的行为与日本人脱不了关系。但由于导演没有对引发孝真被选中附体进行确切交代,任何解读都可能存在过度解读。

睡觉抽搐、凶残血腥,如:孝真睡觉抽搐醒来后说有个阿姨想进来,而《驱魔人》中的女孩则说有人在摇晃床;孝真在邻家奶奶家中手持剪刀对照顾她的奶奶进行残害以及片尾对其家人的残害,而《驱魔人》中的女孩则是用剪刀残害自己的下体,其血腥和视觉引起的疼痛感强于《哭声》。

其次是日本人,从他双眼发红并多次在影片中吃生肉(火畜以及人)可断定为恶魔。恶魔属于西化的概念,食人狂、吸血鬼均是西方文化。从影片中他吃肉的过程联想到《汉尼拔》,相比汉尼拔让人颤栗的优雅,影片中日本老头爬向镜头的恐怖程度更像贞子出井。

汉尼拔对吃人有所铺垫,从心理学分析角度可找到源头,而罗宏镇仅仅只是呈现了一个荒郊野岭吃食人肉的人物,毫无铺垫以及动机,让观众看不懂有可能不是手段过于高明,也有可能是剧作上的失误。

最后是萨满巫师跳大神的戏码,奇幻的体验蛊惑不少影迷,但对于看港片长大的影迷,这些戏码再熟悉不过。属于东方元素,港产恐怖片肯定是用得最多,是否为港片首创有待考证。

林正英的僵尸系列,常用桃木剑、黑狗血、生糯米、童子尿、活鸡取学做道具...而近几年麦浚龙的《僵尸》也是用糯米、活鸡血驱鬼。在影片中,韩国萨满巫师同样是摆上米、鸡血、猪头...

夸这部影片好的那么多,可是此片的缺点同样明显。影片让人称道的反转反转在反转,可反转的背后是需要剧作上强大的伏笔,如《低俗小说》多线叙事还能让人恍然大悟。

《哭声》只有反转,伏笔都是可以肆意解读。比如:倒挂在钟九家的黑山羊象征恶魔;不仔细看并不能发现的金鱼草在最后枯萎、最明显的日本人与巫师同穿一款白内裤、影片最后巫师盒子里的照片与日本人住处一样、巫师与日本人均有用拍照收去活人或死人魂魄的习惯...

这些伏笔都没有准确的指向,仅能判断出日本人与巫师是一伙,而好与坏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者。

剧作上的存在的疑问:除了钟九,其他主要人物的行为动机均找不到。影片中巫师解释为什么选中孝真附体,钓鱼下饵,愿者上钩,这种解释等同于江湖术士骗钱术语。

白衣女子莫名出现说出日本人的秘密以及最后结尾的戏份,她是谁?为什么出现?导演也没在影片中给出动因。而在影片外的采访中,导演给出的解释是:白衣女子守护谷城。

仅能找到动机的只有钟九,作为一个父亲为了拯救女儿从一个胆小鬼到发飙与日本人抗衡。导演传达了一种结果如何不知道,但至少过程是一直坚持。

罗宏镇想表达:你看到什么就是什么,你相信什么就一直坚信。他想表达的是一种无法反驳的普遍真理,说白了就是一个很有道理的废话。

观众与影片中人物结局一样,永远解不开好与坏、相信与怀疑这个谜底。可以美名其为:开放式结局。

但开放式结局更应该建立在不嵌入导演主观意识,摄影保持中立,让观众独立判断。但罗镇宏在影片中加入太多对观众的误导。

一是被津津热道的平行剪辑。跳大神的巫师与作法的日本人平行剪辑,让观众误以为巫师为孝真驱魔的过程是在对付如本人。结局开放可以,没必要故意剪辑混淆视听。

二是拍摄手法上的误导。在日本人与女鬼在树林中追逐时,常规被追击者在前,追击者在后,而导演在位置上作了手脚,不仔细观察两人的神情,无法做出合理判断。

最后,个人觉得不合适的就是节奏过于拖沓,在巫师出现的前76分钟,影片都在纠结毒蘑菇以及死亡案件。明明90分钟就可以讲完就故事非要用156分钟?这种任性也是没谁了。

罗宏镇属于低产导演,《追击者》、《黄海》都可称为韩国犯罪题材的经典,六年磨一剑的《哭声》还是值得一看。客观看待,独立思考。万人捧或者千人诋,最终还是你喜欢就好!

— END —

『留言抢沙发』感谢阅读本文,留言与小编一对一互动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