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大院百科「县委大院第8集看懂这几场接待领导戏就理解了公考热」
在这部《县委大院》电视剧中,作为配角的李光洁和主角胡歌很有可比性。
在年龄和身高方面,今年41岁的李光洁比胡歌大一岁,身高183厘米的他,又比胡歌矮2厘米,都属于中青年帅哥型。
在科班出身方面,李光洁是中央戏剧学院毕业,胡歌是上海戏剧学院毕业,可以说都是专业演员。
在剧中人物方面,李光洁饰演九原县党委副书记、县长,胡歌饰演光明县县委书记,都是县级单位的党政一把手。
在该剧前七集中,由于李光洁饰演的曹立新县长出镜不多,如果把他和出镜很多的胡歌相比的话并不公平。
目前到了第8集,机会终于来了。
这一集,完全就是李光洁和吴越表演的主场,他和她一男一女,分别上演了令人拍案叫绝的接待大戏。
看完这一集,我不得不对李光洁的表演发出由衷的赞叹声。
可以说,在塑造县长这一角色方面,李光洁对角色的拿捏尺度更到位、更精准,胡歌的表演略显青涩。
来,让我们一起目睹李光洁的风采,看看他对郭厅长的这场接待大戏,是如何酣畅淋漓、滴水不漏的进行,又是怎么让郭厅长一步一步喜欢上他的。
观光路,不是用来走的这场精彩绝伦的接待大戏,简直就是对当今高规格接待一比一还原。
如果你仔细观看了每个接待细节,就会从厅长的语气和肢体动作中,充分感受到他对曹县长的满意程度之高,已经完全超越了普通的上下级关系。
所谓“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
这场令人叹服的接待大戏,就是在精益求精和细致入微的安排中悄悄进行……
在剧中,郭厅长到九原县考察只有一个半小时的时间,但曹县长安排的接待细节不敢有丝毫的懈怠,任何有可能出问题的环节都必须提前考虑到。
在观光路,曹县长跟身边人说,“这条路就不是用来走的,就是用来看的。”
一句话,道尽了“形式大于内容”的含义,说白了就是,这条路是九原县的招牌路、观光路、迎接上级领导检查的路。
郭厅长还没有来,这条路就被赋予了新内涵:路不是用来走的。
作为普通人,很难了解上级领导下基层检查时的整个接待流程,根本不可能知道还有如此之繁多的细枝末节。
事实上,像这种在细节上的接待规格,已经传承了几千年。几千年中,只存在经济条件和硬件上的区别,在接待规格和细致入微这方面的标准都一个样。
上图中,千万别以为曹县长躺在宾馆的床上是在午休,他这是在“以身试床”,当然是为即将到来的领导试的。
他这是在亲身体验床垫的软硬度、舒适度、是否有异响,试一试床单下面有没有玻璃、大头针等异物。
我之所以说李光洁演技好,是因为他的这些行为不做作,不扭捏,不但看起来很自然,而且试床的动作驾轻就熟。
曹县长起身的时候,不忘提醒一下:“枕头换两个荞麦的吧,多一种选择。”
接着他又走进洗刷间,先是拿起毛巾问服务生“掉不掉毛”,得到否定答案后又讲了一个故事:
“前不久,咱们市长去岚县视察那温泉时,洗完后用毛巾擦,结果一身白毛,弄得跟圣诞老人似的。”
尽管曹县长很幽默,但周围的人没有笑出声来。大家都知道,曹县长的话里话外都是尽职尽责,如果让郭厅长也弄得像个圣诞老人一样,那么这家宾馆也就到头了。
老许认为,最牛的演技,就是很自然,不做作,不扭捏,让人看着舒服。
就是能做到收放自如,毫无表演痕迹,在潜移默化中让观众感受到你和剧中人物的高度契合,这就是演技。
李光洁演的曹立新县长,就很是让人舒服,总感觉他不是在演戏,包括他做这么多夸张的接待工作,不但不令人反感,反而觉得他能成为县长,是实至名归。
在宾馆内,曹县长让服务生检查电视遥控器,还自称“领导要看球。”
曹县长是怎么知道郭厅长爱看足球的?
我在文章开篇就说过,这一集的接待领导戏完全符合现实,几乎每句台词、每个接待标准都无可挑剔。
你不信?那你可以挑挑毛病。
事实上,不管是哪个领导到基层考察,都会被下面的人查个底儿掉,包括但不限于领导的个人爱好、吃饭口味、午休或晚上休息的时间……
再说了,郭厅长有什么喜好,曹县长让人打听一下侯处长就很清楚了。
正因为郭厅长喜欢看足球,而且足球比赛时间是中午,因此曹立新才会专门安排宾馆午休,事实上不是让领导睡觉,而是让郭厅长自己选择是看球还是午休。
啧啧啧,这种超乎想象的细致入微,就问你服不服吧。
上图是标准的接待流程之一。
在领导到达前十几分钟,整个县委县政府的关键人物都要站在门口外等待。
第一个下车的不能是厅长,必须是负责联络的侯处长先下车,这也是规矩。
从此正式开始,你可以紧盯着李光洁的一举一动和每个眼神,他浑身上下都已经融入戏中,这时候的他,就是曹县长。
而且,他和胡歌的表演完全相反,胡歌是一脸卑微,而李光洁是不卑不亢,颇有大将风度。
见到郭厅长之后,曹县长的第一个“礼物”就送的润物细无声。
曹立新说,“厅长啊,我们书记外出招商,正在赶会来迎接您的路上,他还专门给您准备了今年的新茶。”
郭厅长(董勇饰演)只是微笑着轻轻点头,没有拒绝(好茶)也没有表达任何观点,此时曹县长的眼神中堆着笑,他没有从郭厅长的神态中看到任何不悦。
于是,他用一句话,就为郭厅长“必须喝好茶”找到了冠冕堂皇的理由。
“这茶您要是不喝,我们连味儿都闻不着。”
闻听此言,郭厅长笑了,很开心。这就为接下来的考察工作打开了良好局面。
帮领导忙,不能居功伴随着郭厅长那鼓励的笑容,曹立新的话也开始多了起来,戏份一多,李光洁的演技也开始挥洒自如。
剧情中,郭厅长爱人的外婆就住在九原县,而贴心贴肺的曹立新怎么可能错过这个绝佳的机会。
在官场有个不成为的规矩,凡是和领导家属、亲属走的近,就一定会在工作成绩之外,获得领导的好感和亲近感。
这些亲属、家属,都会成为领导身边为你说话的枕头风,会时不时地在领导耳朵边夸奖你几句,你就距离提拔不远了。
曹立新当然不傻,怎么可能失去和领导拉近关系的绝佳机会。
于是,领导爱人的外婆接过来了,这既解决了领导时间紧的现实,又满足了领导替老婆尽孝道的传统美德,这真是两全其美啊,你说郭厅长能不高兴?
还有更高兴的,就是曹县长解决了郭厅长爱人的表哥表嫂的就业问题。
老太太非常开心,见到郭厅长就说儿子儿媳都受到了曹县长的照顾。
其中,郭厅长爱人的表哥在电视台负责做饭,表嫂在县医院做饭。
老太太笑得合不拢嘴,郭厅长时不时地就扭头看一眼曹县长,我估计郭厅长的眼神中满是赞誉。
不过,曹县长不但没有翘尾巴,反而用更加高超的谈话技巧,让郭厅长坦然接受了这一份非常不错的大礼。
郭厅长深知,官员也是人,也有七大姑八大姨,只有把爱人的亲人在不违反原则的情况下照顾好,才能在亲人中留下好的口碑。
现在,自己啥也不用管,曹县长早就想到前头去了。
而且,曹县长毫无半点居功自傲,反而用非常谦虚的理由,让郭厅长感觉到曹县长的话很受用。
“这两口子做饭是一把好手,我要说不用他们,电视台和县医院的领导第一个跟我翻脸。”
你看看,不是我这个县长在照顾领导的亲戚,而是这两口子手艺太好,其实是在照顾我们的县医院和电视台。
你要是郭厅长的话,你就说跟曹县长在一起聊天舒服不舒服吧。
该剧情中,李光洁的台词功底深厚,而且对接台词的时间恰如其分,你看不出他有任何表演的痕迹,感觉他就是一个风趣幽默、能力超群的曹县长。
如果换胡歌演这段戏,我感觉胡歌的面部表情没有这么自然。
都知道当官好,大多数人也想当官,可是这官很不好当。
请千万不要以为自己那两把刷子如何如何,真到了一定层次的官场之上,大多数人的智商只比傻子强一点。
尤其是如今的干部,至少在学习能力方面都是佼佼者,如果你学习不好,那就对不起了,你在考公务员这一关就被挡住了。
如果考不上公务员,咱就一辈子和“当官”这俩字成了永不相交的平行线。
在现实中的官场之上,像曹县长这样的人很多:深谙官场规则,口才极佳,思维敏捷,情商较高,逻辑清晰,甚至不乏杀伐果断的领导者。
领导,可不是一般人凭借努力就能当。
曹县长处心积虑准备的观光路,真的成了他口中那句“这路不是走的。”
因为郭厅长在路上可不是为了走,而是在考察工作、考察干部,这条路很可能会成为干部晋升路上的重要砝码。
请注意细节,曹县长的站位很有讲究,他始终位于郭厅长左前侧半个身位,时不时地会伸出左手引领着郭厅长向前走。
这种站位,是官场上的标准动作,作为下级的你,不能和郭厅长并排而行;作为县长,你也不能跟在郭厅长身后。
同样的情况还有下楼梯,作为下级的你要走在领导左前侧,要半侧着身体,万一领导踩台阶滑倒,你可以马上救助。
这个细节,李光洁把握的很到位,要不我说他演技细致入微呢,就是每个动作,每句台词都要恰如其分,不能突兀,肢体动作不能夸张,要张弛有度。
最后,郭厅长很自然地表扬了九原县,事实上就是变相表扬曹立新。
如果把郭厅长的职务换成省委副书记,或者是省委组织部部长,那么曹县长在不久的将来就会收到一份升官的调令。
曹立新,成了厅长的人这个小标题,绝对不是哗众取宠,也不是腹黑官场,只要你看看郭厅长在临走前的这个动作就明白了。
郭厅长要走了,最后称赞,“这次是最对胃口的一次。”
这句话,可不是专门指吃的打卤面,还有更深层的含义。
因为他看到爱人的亲人被照顾的很好,九原县的工作也非常突出,整个接待标准水平很高,他很满意,“很合胃口。”
此时,曹县长没有忘记挽留,而且理由还非常的合情合理。
再说,宾馆早已准备好了,如果郭厅长能在九原县安排午休,就可以多获得一次与领导吃午饭的机会,这种机会可是光明县打破头都想获得的。
但是,郭厅长还是要走了,临走前他没有忘记一个任务,那就是一定要“替老婆谢谢曹县长。”
于是,郭厅长轻轻拉着曹县长的手,向远离送行人群的方向走了几步,然后用手轻拍曹县长的右大臂,接着又用非常轻微的声音说:
“我爱人的舅舅去世,你还以个人名义送了花圈,我替老婆谢谢你!”
这个短短的剧情,充满了无限张力,郭厅长的“两个轻”更是饱含深意。
无论是轻拍曹县长,还是拉着他到旁边轻声说话,这都是领导把你当做自己人的标准动作,如果领导对九原县不满意,早拍屁股坐车走人了。
相比九原县这边的一切安好,光明县那边早已是鸡飞狗跳,不但没有一条像九原县那样的“观光路”,就连侯处长的姓氏都打成了“时候的候。”
一边是九原县兵强马壮,领导精明;另一边是要钱没钱,干部懒散。
这,就能解释光明县为啥总是受穷了。
只要能看懂这几场接待领导的大戏,你就会真正理解为何有“公考热”,并且长盛不衰的原因了。
#影视图文连载计划#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