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允礼的爱情「甄嬛真的爱果郡王吗」

时间:2023-05-17 23:08:04阅读:2089
甄嬛究竟有多爱果郡王允礼?这个问题是很多剧迷所思考的。而答案,早在双胞胎的姓名之中,就体现出来了。“嫁最好的男儿,与他白首不分离”觉得甄嬛与十七王爷般配的观众确实很多,毕竟两人从外表到性格都是同一类人…
  • 国家话剧院著名国家一级演员。曾在《红色摇篮》、《井冈山》、《开天辟地》等三十多部…

甄嬛究竟有多爱果郡王允礼?这个问题是很多剧迷所思考的。而答案,早在双胞胎的姓名之中,就体现出来了。

“嫁最好的男儿,与他白首不分离”

觉得甄嬛与十七王爷般配的观众确实很多,毕竟两人从外表到性格都是同一类人。

剧中果郡王与甄嬛两个对爱情有着相同信念的人碰头到一起,果郡王才情斐然且长相英俊,在外貌上与甄嬛就十分般配。

加上果郡王十分专情,两人都对爱情有着自己的执念,这点两人十分相像。

其实早期两人也只是对彼此较为欣赏,并没有相互发展到产生感情的地步,但是两人后期接触频繁,在言行谈话中都不断触及到对方的内心最软处,这才暗生情愫,对彼此心动。

两人的相遇相逢像是命运捉弄,又是那么的恰到时分,一系列事情发生使得甄嬛心里对果郡王从所谓的“利用”到后来的为他而死。

比如在甄嬛小产时果郡王现身搭救、夜探眉庄时果郡王的帮助隐瞒、还有果郡王为甄嬛生日所准备的风筝和荷花等等过。

不难看出,其实只要是甄嬛想要的,果郡王总是会不顾一切地为她实现,两人之间的情感到达高潮是在凌云峰时期。

回忆电视剧里《甄嬛传》第四十九集,其中有一个细节,那时甄嬛身处凌云峰当中,外面电闪雷鸣,大雨滂沱,而果郡王此时正在外面吹奏长相守,饱受相思之苦。

而甄嬛在屋里修补衣服时总是心不在焉,好几次闪电都差点闪到了甄嬛脸上,雷声不断之间,槿汐看出了甄嬛的隐忍和克制,她强忍内心不肯表露。

槿汐将果郡王的相思之苦和甄嬛的犹豫不决看在眼里,旁敲侧击地表示:“这种天气这么大雨,怕是正常人都要淋坏了。“

其实槿汐无非就是在劝说甄嬛接受果郡王也承认致自己的心意。甄嬛抬眸间承认道:“火烧眉毛,且顾眼下。”

槿汐在旁会心一笑,对着甄嬛劝说道:“是啊,来日的日子不知会怎样,得先过好当前,让现在过得会心才是要紧事。”

当一道惊雷再度劈下的时候,甄嬛也终于坚定地走出了那一步。

甄嬛和槿汐的对话,以及果郡王雨中求爱都能够展现,两人其实都是相互喜爱对方的。

至少果郡王的情深意切,确确实实是令身处凌云峰的甄嬛再度相信爱情。

而且还有一个细节就是甄嬛从小便害怕打雷,之前在宫中如果是遭遇打雷下雨,甄嬛都是会躲在屋里,或者依靠着皇帝,对于这种天气内心是十分畏惧的。

但是在当前外面刮风下雨、电闪雷鸣之时,甄嬛能够听到果郡王的笛声,更能够克服心中对雷雨的恐惧,十分勇敢地跑出去。

所以,甄嬛果郡王的爱已经体现的很清晰了。

甄嬛在凌云峰受尽苦楚,果郡王的到来给了甄嬛十足的温暖,帮助她重新振作也帮助她重新找回了生活的希望和方向。在甄嬛内心最脆弱的时候,果郡王出现了并且给予了她足够坚定的爱。

因为果郡王只有母亲淑太妃在外修行,他孑然一身,所以果郡王能够抛弃掉身份、地位甚至家族荣辱,只为了和甄嬛相爱,在那个时代里,这是多么珍贵的一件事。

这就与前期未进宫时,对爱情充满向往的甄嬛内心那一处期待重合,她向往爱情,也执着于希望能与那个“最好的男孩”相守相依,白头偕老。

这就是为何说甄嬛是爱果郡王的,这些事情也是一步步地为其验证。

双生子之名揭露爱意

那么到底甄嬛到底多爱果郡王呢?从剧情可以看出甄嬛是愿意为果郡王去死的。

当时两人之间的私情被皇帝察觉,皇帝内心已经十分不满,但一边爱着甄嬛又非常喜爱这个年幼的弟弟;一边又认为果郡王在边疆立下大功,功高盖主。

虽然大臣表示果郡王的表现很好,很受爱戴,可这份爱戴,就成了皇帝眼中的挑衅和大罪,毕竟皇上听后的第一反应便说:“果郡王是想收买人心吗?”这就让皇帝这么一个疑心重的人更加想要对果郡王痛下杀手。

并且果郡王为保护甄嬛主动请旨去镇守边关的三年里。每封寄回的家书中都会附上一句“熹贵妃安”,这样的深情同时也成了他的催命符。

为了逼迫甄嬛表明自己绝无二心,皇帝给了甄嬛两杯酒,一杯是毒酒,一杯是无毒,甄嬛本来不忍心自己的爱人死去,想要自己喝下毒酒,但果郡王识破之后直接自己喝下。

果郡王喝下毒酒,跪倒在甄嬛面前并说道:“嬛儿,这杯若真是你递给我的,那也无妨。”

甄嬛当时听到果郡王的真情流露,痛哭流涕:“如果是死的是我,那么你总是还有一条活路。”

还表示自己永远都是果郡王的妻子,但两人在凌云峰一别便是大错。

其实从这些对话场景都能看出,甄嬛甚至是可以为了允礼牺牲自己的性命,只为求果郡王能够活下来。

除此之外,甄嬛双生子也是一个伏笔。

剧中果郡王倒在甄嬛怀中时,甄嬛哭红了双眼,抱着怀中的果郡王渐渐吐露出真相,“我一直都没有告诉你,其实他们都是你的孩子”。

甄嬛两个双生子的名字表达的是她对于果郡王允礼的爱。

双生子是一对龙凤胎,甄嬛分别将两人的名字取做:灵犀和弘曕,而犀曕的谐音是夕颜,是一种花的名字。

这是因为甄嬛当年早期曾在宫中夜宴时,席间出去驱散酒气,碰巧这个时候来到了果郡王所在的凝晖堂,这是两人的第二次相见,并且相谈甚欢。

两人交谈之间,甄嬛看到了夕颜花,觉得这花很特别,后来果郡王告诉了甄嬛夕颜花的典故。

“短命之花不宜在宫中栽种,但是桐花台可以。”这一说法甄嬛记在了心里。

这里的桐花台所代表的,其实是无法长存的爱情和现实的无奈。

还记得多年以后,果郡王回忆当年,看着夕颜花:“开在心里面的夕颜”。

除此之外,夕颜原本是果郡王母亲喜欢的一种花,与这场在桐花台的相遇也成为了果郡王和甄嬛之间的秘密,也预示着两人的感情。

其实看剧能够知道,甄嬛和果郡王从凌云峰一别之后几乎是没有未来了,两人之间的爱情就只会如夕颜花一般,永远都见不得光。

但在没有人知道的地方,他们心中的夕颜也一样盛开着。这也许就是为什么可以说甄嬛深爱着果郡王的原因,因为甄嬛的双生子名字是弘曕和灵犀。

一句话中都是甄嬛默默的向果郡王传情,夕颜=灵犀(夕) 弘曕(颜)。

事实上,果郡王也是知道甄嬛的双生子其实是他的亲生孩子,才会在喝下毒酒的时候说隐晦地表示孩子像甄嬛,可以好好活下来。

两人为了成全和保全爱人,都甘愿牺牲自己的生命。

只是,最后这份深情,终归没有被成全。他们二人走向了不同的结局。

甄嬛为爱复仇

甄嬛对果郡王的爱还体现在两次复仇里,一次是在甘露寺偶然听闻果郡王死讯,而另一次则是在果郡王死后,对皇帝的复仇。

第一次为果郡王的复仇,是在某天甄嬛听闻果郡王意外身亡之后。

那时的甄嬛一度颓废至极,灵魂像是抽离躯壳一般,终日在外游荡,三日三夜不吃不喝。

槿汐当时十分担心甄嬛的身体,看着终日愁眉苦脸的甄嬛,便对她说道:“我问温太医要了一碗堕胎药,吃下去孩子便立即不保。”

槿汐直言甄嬛再这样消沉下去,孩子迟早也是保不住的。

槿汐的话,像是一吹棒鼓一般敲醒了颓靡的甄嬛。

过去的她可以信任果郡王,将他们的爱情和生的希望都寄托在果郡王身上,果郡王也在竭尽全力为她遮风挡雨。

但果郡王现在突然离世,到现在连尸首都未曾看到,更不用说怎么知晓他的死因。

到底他的死亡是意外还是被人所害?如果真的是遭人毒手,那么自己就必须为果郡王报仇。

而且尚在胎中的孩儿也需要名分,果郡王的死因也需要调查,自己不应当如此消沉致死。

因此就有了后来甄嬛独自劝说舒太妃朝前看,甄嬛哭红了双眼,对着舒太妃说:“逝者已逝。难道生者也要个个都跟着去吗?”

下定决心的甄嬛又重新设计了一系列的事情回到宫中,但随后知晓了果郡王并没有死。

可当熹妃回宫的那天起,甄嬛便知道他们之间的爱情已经用不可能见天日了。

第二次为果郡王复仇,则是在雍正赐毒酒毒死果郡王后,种下与皇帝不共戴天的仇恨。

在甄嬛偶然一次发现叶澜依也是爱着果郡王的,甄嬛便邀请叶澜依一起完成自己的复仇大计,两人只有一个目标,就是让雍正皇帝驾鹤西去。

于是两人开始给雍正的食物里下慢性毒药,用这种神不知鬼不觉的方式使得皇帝身体一点点被侵蚀。

叶澜依还在寝宫中使用了暖情香,暖情香能让皇帝维持表面龙精虎猛的状态,可内里早就空虚不已,雍正的身体逐渐一日不如一日。

其实在最后一集里,雍正已经不愿意再喝甄嬛所喂的药了。而甄嬛也并不生气,只是对他翻了一个白眼。

然后自己喝了一口,神情像是在说:“让你喝,你不喝,我想害你,会用毒药吗?”

因为甄嬛用的其实是攻心术,就如那句经典台词:皇上您忘了吗,从前的甄嬛已经被你杀死了,我现在是钮祜禄甄嬛。

她对皇帝说道:“你听,外面嫔妃们都在啼哭。你以为她们那么伤心,是因为你病重了难过吗?才不是,她们是哭自己的命运呢,自己在宫中苦心经营了那么多年,要落空了。”

这里的潜台词其实是:回宫那么多年,我心里早就恨透你了,可是我又不得不利用你来稳固我的地位。你以为整个宫里的女人都是爱你的吗?其实没有一人真心待你。

“天下万民都是皇上的子民“这句话,甄嬛从侧面回答了皇帝的问题,他的孩子都不是他。

甄嬛把后宫的事情一件一件的说给雍正听,就是想让他知道她的女人们其实也有偷偷的给他带绿帽子,就是要雍正难受的死去。

“眉姐姐若是知道她和温实初的孩子得皇上多年疼惜九泉之下也会高兴吧”

“不妨告诉皇上回宫之后在你身边的每一刻、每一次与你接触都让我感到无比恶心。”

而这几句话让皇帝本来就因为丹药亏空的身体更加不行,是怒气郁结于心,加速了死亡。

甄嬛心中放不下的郁结随着雍正的去世得以解脱,她的大仇也终于得报。她与皇帝、果郡王之间的爱情纠葛也终于落下帷幕。

一桩桩一件件,从双生子名字的蕴意开始就是一切明了,甄嬛一生最爱之人,是那个给予她温柔、爱意、希望的果郡王允礼。

只是后来,夕颜花还会开,但甄嬛的爱人,再也不会回来。

最终将幼子弘曕过继给果郡王,或许是甄嬛唯一能为爱人所做的。

因为当时的甄嬛已经成为了太后,她的一举一动容不得半点差池,那么对于果郡王的思念,唯一能够支撑的,只有将拥有他血脉的孩子,写进他的族谱内,当做最后的成全。

弘曕和灵犀是她和爱人的血脉,这两个孩子活着,就是在证明甄嬛曾经也轰轰烈烈的爱过,不只是一个位高权重的太后,还是昔日的懵懂少女。

只是岁月已逝,再回首,白发苍苍,甄嬛扳倒了华妃、皇后,最终弄死了皇上,好像成为了这个后宫的唯一成功者,但她也不过是一个孑然一身的“可怜人”。

信源:

《甄嬛传》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