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孔雀》「电影孔雀梦想与现实的割裂宿命就一定要认命」

时间:2023-05-17 12:09:42阅读:2612
文丨江小鱼"每个人的人生都像是被关在笼子里的孔雀一样,被观赏的同时也在观赏着别人。尽管一生再黯淡,平庸的岁月再漫长,也总可以等到开屏的瞬间。"这是顾长卫对片名《孔雀》作出的诠释,也是对整部电影的注解。无…
  • 孔雀
  • 剧情 文艺 爱情
  • 张静初 黄梅莹 顾长卫 冯瓅 安静 吕聿来 宗平 刘冠成

文丨江小鱼

"每个人的人生都像是被关在笼子里的孔雀一样,被观赏的同时也在观赏着别人。

尽管一生再黯淡,平庸的岁月再漫长,也总可以等到开屏的瞬间。"

这是顾长卫 对片名《孔雀》作出的诠释,也是对整部电影的注解。

无意之间刷到了《孔雀》的片段,一下子就被剧情深深的吸引。原来还有这样的作品没有被我发现。

一开始并没有抱有期望,毕竟生活怎么能与孔雀二字联系在一起?

可是看完整个影片后,我只能说,不亏是中国第一摄影师顾长卫。让我又多了一部值得珍藏的好电影。

《孔雀》是顾长卫执导的第一部电影作品,由张静初吕聿来 、冯粒等主演的现实主义题材电影。

故事的内容其实并不复杂,讲述了生活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到八十年代中期北方小城市里的一个五口之家,一段时间内发生在三兄妹身上的故事。

兄妹三人代表着最正常最普通的人,她们所经历过的那些梦想的追逐、生活的无奈、厚重的生存、虚荣的难堪、成长的曲折、恶意的萌生、消极的颓废、心理的波澜是每一位普通人都经历过的东西。

因为现实,所以每一处细节都扎入人心,说它是“一部心理的史实”绝对不为过。

东野圭吾在写作《解忧杂货铺》时,一直都在思考一个问题:“站在人生的岔路口,人究竟应该怎么做。”

梦想永远都是美好的,可是现实都是残酷的。理想与现实之间,都存在一道阴影。而这道阴影需要的就是抉择。

然而在梦想触手可及的时候,人总会尽力去抓住它,即使叛逆也是对灵魂的释放,对人生的有种积极向上的态度。

可是很多时候,梦想在现实面前,就像孔雀在人面前一样,永远不会开屏。

隐忍的年代,隐忍的人性,不一样的人心。敏感和内心世界过于丰富的孩子未来总显得捉摸不定。

然而这一切难道就归结于宿命?而宿命就一定要认命?

01姐姐:不可救药的“亡命之徒”

重生就意味着一定要先幻灭。这是顾长卫最想表达的思想。

而片中张静初饰演的姐姐,就是一个为了梦想不惜牺牲一切的“亡命之徒”,即便是撞的头破血流,她也在所不惜。

二十出头的年纪,看起来清瘦文静,内心却刚烈执拗。

她爱好自由,却生长在一个封闭的年代,封闭的家庭。

一开始她心中就心怀梦想,热爱音乐的她却被迫去学校照看孩子。结果因为分心一失手摔伤了孩子被开除。

当看到天上的伞兵从天而降的时候,她又燃起了新的梦想,那就是做伞兵。

为了能够顺利的被选上,她不断的找兵哥哥套近乎,还偷了母亲的钱准备贿赂兵哥哥。

可惜,最终还是输给了有钱人家的小姐。

论身材论实力,姐姐哪一点比不上对方?可这就是命。

当落选之后,姐姐依然不服。做不了伞兵那就自己做降落伞吧。

于是在家里偷偷的缝制降落伞,并绑在自行车的尾巴上飞驰。

当她不顾所有人的眼光,双手展开的时候,我知道那是她在忠实地守护自己当伞兵的梦想。

然而这一切被母亲看到了,一把毁掉了降落伞。那一刻,她的梦也随之被毁掉了。

音乐和伞兵是姐姐最大的梦想,因为那里寄托着自由。

哪怕抛弃现实性的结果不可避免的是人性的丧失。

她可以为了音乐毫不犹豫的喊一个老男人为干爹。

也可以为了找回降落伞,大白天里当着陌生男人脱下自己的裤子。

更可以为了脱离洗瓶子的机械工作,嫁给一个并不熟悉的司机。

现实的桎梏一层层束缚着她,她却想尽了办法想要逃离。

多年以后,她终究还是回到了原点,收起了所有的幻想,甘心的做了一个平凡的人。

在很多人看来,姐姐只不过是一个叛逆不懂事的孩子。

为了个人的欲望,做着一些离经叛道的蠢事。

可是在我看来,姐姐只不过是不想屈服于现实,无论结果如何,她始终都心怀梦想,只不过她生错了年代。

02哥哥:一个受原始欲望驱动的人

片中的哥哥从小得了脑病,他接受着命运所有的安排。没有任何想法。

因为脑病,从小也受到家里人格外的照顾。就连分糖果,弟弟妹妹都要拿出一部分给他。

而在他心里,觉得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

有人说哥哥太傻了,长的人高马大,还整天被人欺负。

学骑车骑得居然大汗淋漓;弟弟用伞尖扎他的背,他却坐在人民公园里憨憨地笑。

姐姐为他出气,他还埋怨是妹妹不懂事。

甚至母亲给鸭子灌老鼠药时,他居然看都不看一眼。

可是在我看来,这个哥哥一点都不傻。

他看到漂亮的女工人,心中燃起了娶媳妇的想法,他懂得女人喜欢花,于是找了一朵大大的向日葵花送给心爱的人。

还把娶不到媳妇的毛病归结于自己的母亲。

他懂得把存下的烟免费送给别人,当做人情一样的打发对方。

他没有什么很大的梦想,结婚、生子、工作就是他最大的要求。

然而对比起三兄妹来说,似乎这个傻哥哥是过得最好的一个。

有怀孕的媳妇,也有自己的摊位事业。日复一日的过着和普通人一样的生活。

无欲无求的样子,居然还得到了别人羡慕的眼光。

不可以用知足常乐来形容哥哥,我更觉得他更是大智若愚。

只不过对于命运的安排,哥哥选择了接受,隐忍。

03弟弟:沉默的影子

比起哥哥姐姐来说,这个弟弟似乎是家里最大的希望。

可是他玩世不恭,得过且过,活得像一个局外人。

卑微,内敛,孤僻寡言,沉默的像个影子。

然而最大的莫过于虚伪。

肥胖而又不懂礼数的哥哥去给弟弟送伞,弟弟却始终不承认这是自己的哥哥。

当哥哥被误解遭毒打的时候,他选择的不是帮忙,而是用伞狠狠的扎哥哥。

当被同学嘲笑的时候,他又找朋友假装军人当他的哥哥到他们班去送伞。

为了避免哥哥再给自己添麻烦,甚至买上了老鼠药想要毒死自己的哥哥。

生活,一步步让他失去了目标,也逼他丧失了自我。

一直以来他承受着物质生活的贫困,家庭氛围的冷漠,在自己构建的理想堡垒中,小心翼翼的活下来。

当父亲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的时候,他却在偷偷的画人体裸照。

也就是那一刻,他的人生改变了。

早早的混迹了机会,一路的逃脱家里的束缚。

多年以后,他回来了,不是衣锦还乡。而是带上了一个离婚的女人还有一个几岁的孩子。

更重要的是,他活的没有了自我。甚至想过上被女人养着的生活。

不想工作,只想带带孩子,做做饭,没事的时候与老人下下棋。

用当下人的话说,就是20岁的人生过上了80岁的日子。

一个男人混成了这样,只能用堕落二字形容。

何来梦想。

04梦想与现实的割裂,宿命到底认不认命

影片的结尾,是一个寒冷的冬天。

三兄妹已经步入了中年,当分别走过动物园的孔雀圈栏前时。

每个人发出了不一样的感叹。

姐姐又结婚了,也生了一个孩子,当看到未开屏的孔雀时,她对女儿说:在爸爸老家,孔雀漫山遍野都是。

脑病的哥哥与瘸腿的媳妇经过时,哥哥也说了一句话:有钱了咱买一个动物园,想让孔雀开屏随时。

弟弟与离婚女人及孩子经过时,他却说:冬天的孔雀是不会开屏的。

然而到了影片最后,那只孔雀静静绽放,好似普通人残存的梦想,在悄悄地瑟瑟地张开。

直到那一刻,我才明白顾长卫为什么要给这部电影取名《孔雀》了。

有人说:孔雀确实开屏了,但大多数时候,面对我们的不是它美丽的羽翼,而是它那不怎么雅观的屁股。

姐姐对于梦想是执着的,历经了2次婚姻,她选择回归了现实。

弟弟对于梦想是绝望的,换句话说,他根本就没有梦。

哥哥对于梦想是世俗的,因为他说了一个可能完成的目标。

梦想与现实的割裂,或许这就是宿命。

而生活就是阴差阳错的集合,就是把你的梦想各个击破的过程。

让我不自量力地下一个结论吧:梦想就像一截盲肠,有了它,你的生活不会变得更好;

没有它,你的生活也不见得会变得更糟。

只不过,人嘛!一辈子总还是要有几个梦。

能不能实现再说,宿命不一定要认命。

争取过,努力过,也不枉一生。

三毛说:“她活一世,比你活十世都多。”

我们做不到别人丰富多彩的故事,但至少我们没有荒废一生短暂的时光。

你说对么?

—END—

原创作者:江小鱼

一个假装文艺的伪青年

电影《孔雀》「电影孔雀梦想与现实的割裂宿命就一定要认命」

电影《孔雀》告诉我们什么?


《孔雀》是一部关于梦想的电影,我们都有自己的梦想,有的实现了有的破碎了,旧的梦想逝去,新的梦想生长出来,我们就是这样在不停的生活着,也许幸福,也许不幸福。可是,每个人都可以有美丽的人生,美丽的人生不一定要夺目不凡,每个人都可以开屏,但开屏的时候不一定要围满了观众。找到自己的方向,在平凡的生活中寻找开屏的快乐,这才是生活的真谛。



   “每个人的人生都像是被关在笼子里的孔雀一样,被观赏的同时也在观赏着别人,尽管一生再黯淡,平庸的岁月再漫长,也总可以等到开屏的瞬间。”这是顾长卫对片名《孔雀》作出数银的诠释,也是对整部电影的注解。我们看着搏答《孔雀》,看着电影里的人生,我们的人生也一样基毕慧在被别人看着,现实里,每天都有千千万万部《孔雀》在不停歇的上映着。


电影《孔雀》「电影孔雀梦想与现实的割裂宿命就一定要认命」

求:解读电影《孔雀》以及最终要表达的寓意

1、姐姐 三个孩子里,活得最明白的就是这山带液个姐姐,可她就是要倒霉,凡是她的梦想,就一定要被摧毁。她碍着谁了?她没碍着谁,她就是生不逢时,她赶上的那个时代,不如现如今张静初赶上的这个时代能容人。 河南安阳有个空军基地,所以70年代末还有伞兵,就是这些潇洒的女伞兵闹得,姐姐老想着飞,飞出这个小城,飞出这死气沉沉的家。姐姐是个聪明人,她和招兵的军人同志打乒乓球,还偷家里的钱想给人家送礼,她是豁得出去的,但她毕竟不如胖姑娘的姐姐狠,那位姐姐后来成了那个军人同志的老婆。所以,去当伞兵的不是姐姐,而是胖姑娘。 如果说这算姐姐的第一个重大人生挫折,那么随之而来的就是失贞。姐姐和果子在小树林儿里究竟有没有发生关系,曾经是我和黄老师争论的一个课题,我倾向于他们没干,因为没必要,但是从这个女人的性格来看,黄老师的肯定判断也许是更犀利——他说后来果子跟姐姐说过一句话很可揣摩:你以为我真是流氓呢?不过,虽然我听后有过动摇,但目前我们还各持己见,因为我觉得,姐姐在小树林里脱裤子那个动作,逗物其实已经说明了一切,那个动作说明这个女人已经在精神上放弃了贞操,她不在乎了。还有她拖着行兄降落伞,骑着自行车在大街上猛High的时候,被他老妈当众打断,然后是在家里强行脱了裤子打针。她作为女人的那点天真、梦,还有自尊,完全被打碎了。不过她也没有就那么跟果子好上,而是有预谋地找了个文工团拉琴的老头,她甚至还带着弟弟去享受这个“干爹”的爱护。老头很不幸,顶不住单位和家里的压力自杀了,究竟死没死不知道,但他的子女却找上门来辱骂、殴打姐姐,这场戏精彩极了,尤其是还配上凶悍的河南口音。最牛B的是,对方打完人撂下一句“狐狸精!”然后扬长而去之后,姐姐一言未发,继续埋头刷瓶子,这时候她身边的工友默契极了,一齐沉默着刷瓶子,好像刚才什么都没发生过。 集体的这个冷漠、冷酷的“心理素质”是怎么锻炼出来的?好,1977年,往前推十年,就是那十年的经历锻炼出来的,必然。 这之后,姐姐几乎绝望了,她随便嫁了个人,没几年就离了。姐姐最好的几年青春就干这个了,白瞎了,彻底白瞎了。 几年后,已经是80年代了,姐姐又遇到了那个军人同志,在大街上,姐姐突然就精神焕发了,好像当年那个骚动的魂魄又回到了这具躯体。她毅然决然地穿过马路,来到那男人面前,万分幸福、万分骚包地对他说:我就知道,你会一直爱着我。可是,人家已经不记得她是谁了。 随后的一场戏(就是姐姐蹲在菜摊上,极度克制地哗哗流眼泪的那场戏),虽然拍得很紧(我的意思就是还可以稍稍松弛一些,像《爱情万岁》那样,不要意图太明显),但却给姐姐这个人物画上了一个非常圆满的句号。这个人物彻底立住了,她成形了,可信。 2、哥哥 哥哥的故事最有趣,但说实话,没什么意思,主要的功能倒不如说是衬托了其他几个人物,特别是妈妈和哥哥的那个瘸腿媳妇,当然还有弟弟。 哥哥的狡诈是这个人物性格的关键,何以见得呢?你别看这厮在外面孙子似的,回到家那是一大爷,分糖块,121颗,他最后能拿一大半。这家伙是真傻吗?他确实有点傻,但是也并不完全傻,所以姐姐让果子揍了人,他就立马带着烧鸡去慰问,精明得很。这个胖子,至少在两样事情上是绝对不傻的,一个就是对人际关系的经营,一个就是食,这个食不防放大一点,也包括色。讨媳妇这个事儿,太说明问题了,他在纺织厂门口看上人家陶美龄了,回家就给他妈使计策,就是猪八戒最擅长的那种:激将法。这还不算,他自己也很有方式方法,摘那么一大朵向日葵,我的天,那放在今天也是很浪漫的一个人啊。可惜,天鹅肉并不总是那么容易得手,胖子的爱情终于还是失败了。 相亲相到的这个农村姑娘,和胖子实在是绝配,为什么呢?因为她是一个可以经营胖子的女人,她的手腕甚至比胖子他妈都厉害。没有她,胖子定不会学会那生存下去最关键的一招:自私。对付来借钱的无赖,胖子的办法实在令人佩服,这绝对是大智慧。 哥哥的故事里有一段惊心动魄的谋杀场面,这场戏也是这片子里的大亮点之一。它涉及到一个共谋的问题,就是一家人要不要达成默契,干掉傻哥哥这个累赘?弟弟买了耗子药,姐姐发现了,倒在了地上,父亲在门口看见了,却选择了沉默。只有母亲,她采取了一个极端但有效的方式,教训了自己的家人。在饭桌上,她专门选在饭桌上,让一只大白鹅喝了毒药,然后全家人看着它毒发、挣扎、抽搐、扭曲着死去。这一家人的关系,实在太不健康了,但是,这里的健康与不健康都是符合逻辑的,是有一个源头的。说到这儿,我不得不再次提醒大家,这片子有一个至关重要的缺席者,就是文革经验,它是解释所有事件的关键,它才是77年这一家人遭遇的不幸的真正根源。 3、弟弟 据说弟弟的故事是被迫作了大手术才变成现在这个样子的,弟弟本来应该是个同性恋。需不需要让弟弟变成同性恋我不管,问题是现在的改动让这人物有些前后不搭。虽然基本上也解释得通,但就是别扭,尤其是他成了一个甘愿吃软饭的人,怎么会? 弟弟的自尊是这样一点点被毁掉的,先是长期的被忽略,长期的,非常长期的,这个你可以尽可能地发挥想象。然后是姐姐的遭遇,因为姐姐的两个梦想先后被击碎的时候,他都在场,一个是伞兵事件,一个是干爹事件。在这个家里,他最可亲近、可信赖的就是姐姐,因此姐姐的挫折其实某种程度上也是他的挫折。这之后,还有胖子哥哥在澡堂的口吐白沫事件,在这个家里,他顶着很多无形的压力,而别人却从不在乎,甚至最亲近的姐姐,也利用他,利用他去买那令他难堪的《性知识手册》。 接下来的事件更严重,傻哥哥来送伞,让他很没面子,哥哥“耍流氓”,让全校围殴,他也被株连,情急之下,他居然干出了用伞尖捅哥哥这样混帐的事。这个时候,这个家里最小的男孩的心理事实上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没想到的是,随后还有一连串的打击。为了挽回面子,他请果子冒充民警大晴天来送伞,这是个典型的饮鸩止渴的小把戏,果然,第二天当他兴冲冲地吹着口哨来到教室,迎来的却不是尊重和崇拜,而是全体同学的羞辱。这个打击是致命的,这意味着,他被一个集体除名了,唾弃了。之后是另一次唾弃,被女人的唾弃,他跟踪对他貌似有好感的女同桌,得到的却是对方更冷酷的嘲笑。这几乎是他回到安全集体的唯一稻草,但是也覆灭了。 学校这个“小社会”抛弃了他,没想到回到家里也是一样。在“暗杀”哥哥未遂之后,母亲残忍的惩罚手段割断了他和母亲交流的可能,然而父亲,竟然是一个更加不可理喻的男人。这之前,这个男人几乎总是沉默的,看起来似乎是个厚道、老实的男人,万万没想到,当这个男人发现自己最看重的小儿子画的一幅女性人体之后,竟然大发雷霆、歇斯底里了,这个暴怒的男人甚至对着屋外大喊:邻居们,快来看哪,我家出了一个流氓!这一次,弟弟的退路被彻底堵死了,他只好离家出走,离开了这个城市。 80年代以后,当他带领自己的女人和这个女人的孩子回到家里的时候,他对父亲的仇恨依然没有熄灭,甚至他的婚姻,都是对父亲的挑衅。但是,他自己也在这种丧失了尊严的生活中,慢慢地、一点一点地报废掉了。 4、爸爸和妈妈 爸爸和妈妈在文革的十年中发生过什么,我们永远也不可能知道,但那一定是可怕的经历。妈妈处理事情的果断、凶狠和不择手段,恍惚还是那个时代的一个影子;爸爸呢?终于在沉默中爆发的父亲,原本也是个有着暴力倾向的人吧。 这些被扭曲的人格,很可能获得了某种可怕的遗传。 5、孔雀 最后,那孔雀终于开屏了。父亲和母亲没有来,但孩子们都来了,他们都来了,却也没有一个能等到看见孔雀开屏,这就是顾长卫想说的,那个时代的人,没赶上好时候。可是,谁能赶上好时候呢?孔雀确实开屏了,但大多数时候,面对我们的不是它美丽的羽翼,而是它那不怎么雅观的屁股。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