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合集「豆瓣80孔雀三兄妹三种截然不同的人生」
华语资深电影导演顾长卫,想必大家都很熟悉。
凡是由他掌镜的作品,几乎都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他可以堪称是华语电影掌镜最顶尖的大师级人物。
他还曾担任过《红高粱》、《孩子王》、《阳光灿烂的日子》等知名国产电影掌镜工作,电影《霸王别姬》还获得了第66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摄影奖提名。
而2005年拍摄的《孔雀》是顾长卫导演的处女作电影,这部影片还在当年的第55届柏林电影节上获得了“银熊奖”。
可谓是锋芒毕露、韵味十足。
更有网友评价说:这部电影是国产青春片里不朽的佳作。
但实际上,这部影片并不被很多人知晓,豆瓣上看过的人都不超过15万,评分却有8.0的高分,想必喜欢看的人都感受到了影片的价值所在。
故事发生在七八十年代,当时社会正经历巨大的社会变革时期。
全剧围绕在河南省的某个小县城里,一个家庭,五口人,并由此展开叙述。
父母是双职工;大哥高卫国是一个憨憨的大胖子,但也最懂社会规则;二姐高卫红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梦想一次次破灭又重启再破灭;三弟高卫强是一个少言寡语,但又极度敏感的人。
这个看似是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三兄妹,实则却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并因此走上了不同的人生轨迹。下面,我将从他们三兄妹的人生展开解读。
卫红是三兄妹里活得最明白、最透彻的人,她有理想、有信念、有心爱的人,可由于她生不逢时,凡是她坚信的、渴望的、想要的,无一不被现实摔得粉碎。
她的人生看来更像是一场自导自演的戏份,一直在不停地、勇敢地追逐,但又一次次在残酷的现实下逃离,落败。
父母为了让她有一份轻松、体面的工作,放下了面子,花费了金钱,踏平了园长家的门槛,才终于为她谋得了在托儿所上班的机会。
可这份在父母眼里、世俗眼里,人人都求之不得的工作,对卫红来说却是噩梦。
在她上班第二天,就把别人家的孩子摔了。
这下,她工作自然而然地丢了,钱也赔了,母亲还被人家臭骂了一顿。
那时的她,虽所不清楚自己想做什么,但一定知道自己不想做什么。
后来,没了工作的卫红,躺在自家的房顶上,望着白色的降落伞在蓝天中飞翔,她骑着自行车,飞快地冲到降落伞着陆的地方。
看着一个个从自己身旁走过去的女伞兵员,脸上洋溢着笑容,她痴痴地看着,不知觉就把自己也幻想成了其中的一员。
这时,一副军官的降落伞不小心蒙在了她头上。
那个军官高大英俊,笑容迷人,一下子就俘获了卫红的芳心,就像是她的真命天子从天而降。
犹记那天,风很大,吹动着卫红的头发和波涛汹涌的田野,也吹起了她心中的梦想,想当一名伞兵,从此便再难忘。
所以,她约军官打兵乓球,请他帮忙,让她能当伞兵,当然,我们都知道,军官拒绝了,说要公事公办。
但卫红哪能轻易死心,此后她又偷老妈的钱,找弟弟赞助,想去给军官送礼,以此获得当兵的机会。
可当她面满笑容地走进征兵处时,才发现自己心心念念的军官早已和两姊妹好了,最后征兵名额出来,她自然落选了。
卫红望着渐行渐远的军车,面无表情,但内心想必早已波涛汹涌,人生中第一次的爱情和梦想还没来得及开始便被扼杀在了摇篮里。
回到家后,卫红赌气似的把自己锁在房间里,不吃不喝,仿佛是在用最后的倔强对抗这个世界。
但最终还是在全家人的按压下,一点点把馒头吞了下去。在现实面前,卫红还是低头了。
这份梦碎后,卫红的心也随之而死了,她打算不再想念那个让她魂牵梦绕的军官。
可有时候上天就是这么奇怪,当你已经准备好放弃时,它又突然转身给你一个惊喜,瞬间又点起了你内心的那份渴望。
一位伞兵的降落伞落在了卫红的面前,她捡了回去,自己在用缝纫机裁剪、修订,而后把它系在了自行车的后座上。
卫红骑着自行车,后面拖着降落伞,她用力地骑着,就像是在追逐她的梦想,自由自在,乘风而行。
但被上街买菜的母亲看到后,三下两下地抓住降落伞,扔在地上,连同卫红也重重地摔在了地上。
母亲不理解女儿,为什么不安于做一份轻松又安稳的工作,而去追求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更看不到女儿在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挣扎是有多痛苦、绝望。
丢失了托儿所的工作后,卫红找了一份刷瓶子的差事,和一群老大妈在一起。
生活就这样平常的过着,但一天,卫红出门听到了手风琴的音调,吸引她一步步走到了那声音出处的地方。
不得不说,卫红真的很很聪明,她三言两语就与拉手风琴的老师交了心,并说要认他做干爹。
换句话说,许是卫红急于逃脱原生家庭,所以不惜委身于一个足足大她一辈的男人。
可惜好景不长,她并没有如愿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那位拉手风琴的老师承受不住舆论的非议而自杀身亡了。
后来,老师的儿女找到卫红,把她打了一顿,还骂她是狐狸精。
这时的她,脸上无悲无喜,立马又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继续刷瓶子,像是看淡了人间冷暖。
可她内心还是不甘就这样平庸的过一生,不想一辈子都刷瓶子,所以她又找寻了新的出路,嫁人。
她告诉父母,自己想结婚了,对象是刚认识不久的司机小王,即使她并不喜欢他。
她已然把结婚当成了逃离家庭的最后一根稻草,所以对于结婚她只有一个要求,那便是要给她找一份新的工作。
离家那天,卫红坐在她新婚丈夫的自行车后座上,嘴角露出了淡淡的微笑,终于逃离了那个不温暖的家。
其实,这时候我们就知道,那个意气风发,迎风追逐梦想的卫红已被生活磨平了棱角,也已不再向往美好的爱情了。
再过了几年,卫红和小王离了婚,又重新回到了原地,和父母生活在一起。
她一生都不服输、不甘平庸,可兜兜转转,到头来却还是没能走出那半里方圆。
又偏偏在这时,她上街买菜,遇见了她青春时心中的白月光,伞兵军官。
但当年那个举手投足都透露出飒爽的军官如今已成为了一个油腻的中年男人,她的梦彻底破灭了。
所以,她在大街上悲痛欲绝的大哭,哭多年的执拗,哭到头来是空欢喜。
不可否认,卫红的确是那个年代最早醒悟的人,不管是不想去托儿所工作,还是想当伞兵、认干爸、嫁人,本质上都是她想对原生家庭的逃离。
可由于时代的特殊性,她终其一生都未能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可以说,卫国是整个家庭里活得最幸福的一个人。
因为小时候生病,父母没钱给他医治,导致他烧坏了脑子,智力有些障碍。
因此,父母总觉得有愧于他,把所有的关爱和怜悯都都倾注在了他身上,就连弟弟妹妹也得让着他。
过年一家五口人分糖,他一个人拿的比全家人都多,而弟弟妹妹只有零星的一点,还要在母亲的强迫下一人分给大哥5颗。
对于弟弟妹妹当做宝贝的糖果,根本就舍不得吃,而在他那里,还有多余的喂大鹅吃。
他看起来傻傻乎乎的,受人欺负是常有的事,但恰恰是一个最懂社会生存规则的人,那些傻笑的背后都暗藏着他自己的生存之道。
遇到了自己喜欢的姑娘,他知道用激将法让老妈帮他去说媒。
他对老妈说:“有人笑你没本事,我都这么大了,都没人给你孩子介绍对象,人家不笑孩子,但人家会笑你,反正我是不怕丢人,只要你不怕丢人就行”。
结果第二天老妈便跟他一起在厂门外等那姑娘,说媒。
老妈塞钱给那姑娘,让她来家里吃顿饭,但那姑娘看不上她儿子,托人把钱又给送了回来。
即便如此,卫国还是会傻傻地举着一朵大大的向日葵花朵,在厂门外等心爱的姑娘,因为他知道爱情有苦才有甜。
后面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他们最终没有走到一起,卫国最终和一个乡下来的瘸腿姑娘结了婚。
他知道那个年代,爱情不可强求,要生活首先要生存,所以他愿意老老实实和妻子做个小生意,踏踏实实的过日子。
他懂得知足常乐,也知道适时低头,更深谙人情世故。
在他生意越做越红火后,曾经在面粉厂工作的老同事来找他借钱,他知道借出去了就很难拿回来。
所以,卫国把当年在老同事手下干活挣得烟全还给了他,让他自己拿去卖。
那会儿,一包烟就等于一天的苦力,卫国可没少挨打。
卫国看上去是一个憨憨傻傻的人,但实则是一个极其聪明的人。
相对于他身边的人来说,他无疑是最幸运的,例如:
曾经嫌弃他的陶美玲最后沦落为了风尘女子;
经常欺负他的人到头来还要找他借钱度过难关;
他差点把师傅冻死在冷冻库,但人家并不怪他;
虽然他最后娶了一个瘸腿的姑娘,但生活也算幸福,不缺吃穿,充满烟火气。
我想,于他来说,这就是最好的结局了吧,平凡而又安定。
卫强是家里很特殊的存在,他既没有大哥那般受父母宠爱,也不如二姐那般勇敢大胆追寻梦想。
他外表看似普通平常,但心思却极度敏感。
下雨天,哥哥好心来学校给他送伞,但他碍于哥哥是个傻子,不愿承认,引得全班哄堂大笑。
哥哥听到后,伤心地离开了教室,但这时,他听到了一阵歌声,脚步不知不觉就走到了女厕外面。
正当他听得陶醉时,下课铃响了,一位女生出来看到一个陌生男子站在门口,吓了一大跳,尖叫地大喊“抓流氓”。
于是,走廊里的男同学一拥而上,将他按在泥地里拳打脚踢。
卫强看到后,本想逃走,但却连累受到了责罚,这下,也彻底激起了他心中的愤怒。
卫强嘶声力竭地大喊“他不是我哥”,然后举起雨伞,用力地插到了大哥的大腿上。
为了挽回失去的颜面,卫强让姐姐的朋友果子假扮公安局的民警给她送伞,对于突然多出来的哥哥,同学们自然不相信。
第二天,当他哼着歌谣,快乐地走进教室,发现课桌里全都是垃圾。
同桌的女同学看他可怜,帮他打扫了周围的垃圾,一不小心就闯进了他的心房。
放学后卫强追着帮他打扫的那个女孩,但女孩却告诉他:“你这样只会越活越像条狗”。
于是,卫强的初恋还未开始就已胎死腹中。
少言寡语又心思敏感的他,把所有的挫败和痛苦全部归结到了哥哥身上。
那晚放学回家,他在街角买了一包老鼠药,想夜晚偷偷把大哥毒死,但被姐姐发现制止了,爸爸听到动静后一言不发。
但第二天一早,老妈却拿着一杯兑了老鼠药的水喂进了大哥养的大鹅嘴里,全家人都看着大鹅无助得扭曲,痛苦得挣扎。
卫强吓得全身发抖,父亲沉默不语,母亲在一旁偷偷用手抹着眼泪。
时间不停地流逝着,这件事随之也渐渐被淡忘。
一天,老爸检查卫强的作业,发现了他作业本上画着一个女孩的裸体像。
思想保守的老爸大骂他是流氓,拖着就要把他赶出家门,卫强拼命拖着椅子板凳,不愿出去。
可没想到的是,不久后卫强真的离家出走了,一走就是好几年。
一晚,当老爸、老妈、和姐姐看着电视时,卫强突然回来了。
他穿着时髦的喇叭裤,带一副墨镜,身旁还带着一位离过婚的女人,加上她的儿子。
一家人晚上吃饭时,都看到了卫强断掉的那根手指,但没人去问他这些年在外经历了什么。
再后来,老爸告诉卫强,让他找一份正儿八经的工作,好好生活,但卫强似乎已经丧失了抵抗这个世界的勇气,自甘堕落。
他不愿工作,一直靠老婆唱草台班子养活他,每天就带着孩子出门,跟街边的老人下象棋,到点了就回家做饭。
他的人生似乎就像是那根断掉的手指,永远的缺憾,不管是辍学,还是自暴自弃,他已然没有了生活的勇气。
至于电影名为什么叫孔雀,电影编剧李樯有段话是这么说的:
人与人生来就具有强烈的观赏性,其实人和人之间一生都在互相观赏,某个人的喜讯与丑闻,落魄与荣华,四周人尽收眼底,所有的人都像孔雀,身上长满故事,供人观赏,而人生都是个动物园笼子,我们每个人都被关在里面,别人观赏我们,我们也观赏别人,同时我们也观赏自己,有时候你以为自己展开了优雅的羽毛,其实屁股还露在外面,所以啊看来看去,人生都不过是殊途同归。
影片最后,三兄妹去动物园看孔雀开屏,但孔雀就是不开屏。
等他们全走后,孔雀一个抖擞便展开了华丽的羽毛,就像是年轻时卫红和卫强五彩斑斓的梦,可无论它怎么转,总会有人看到他一半的屁股。
台湾著名的影评家焦雄屏曾评价说:在《孔雀》里,有成长的梦,有现实的无奈,也有不堪回首的中年梦碎。
的确如此。
作者:木宁
走心写文、传递情感,期待你的关注哦!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