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战疫彰显青春本色记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退伍大学生丁平
疫情突起传急令,
千钧重任稳担当。
同仇敌忾共战“疫”,
不负重托践于行。
三月初吉林省疫情突然爆发,为保证学生在校安全,白城医高专立即启动疫情防控工作,实行闭环管理。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式,校园抗疫成为了当前的首要任务。白城医高专退伍大学生主动请缨,勇做“逆行者”。20级口腔医学六班的丁平就是其中一员,一直用责任和担当践行着“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年誓言。
丁平:
2018年9月考入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同年响应号召入伍,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直属单位,服役期间荣获优秀“四有”士兵嘉奖。2020年退役复学,现就读于口腔学院口腔医学专业,在校担任大学生预备连二排排长、组织部部长、第五期青马班班长等职务。
服役时,
忘我训练、不畏艰辛,
退役后,
本色不褪、勇当先锋。
早在疫情初期,刚刚退伍回家的丁平就积极参与社区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活动,志愿服务长达160小时,被四平市委宣传部授予“社区优秀志愿者”称号。自全校闭环静态管理工作开展以来,作为一名退伍军人的他主动请缨,再次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勇做“逆行者”,接收转运物资、为全校5000余师生配送一日三餐、物资消杀、维护纪律,保障学校开展各项防控工作,光是配送餐食,就已经超过500000份。春寒料峭,白城的初春还有几分寒冷,可这寒冷并不能阻挡他内心的火热。哪怕深夜二十三时,只要一声命令,他便义不容辞,从睁眼到交接地点,整个过程仅用了五分钟。
“身披戎装,
用满腔热血报效祖国;
从军而归,
仍不忘军魂与使命。”
他常说。
“岁月因青春慨然以赴而更加美好,
世间因少年挺身而出更加瑰丽。”
丁平同学坚信。
追梦之光今日来到青年手中,
愿青年以追梦之光照耀前路。
(王文娇)
丁仪深受曹操的器重,还差点成为他的女婿,为何最后被灭门?
东汉末年是一个超级大乱世,与局势动荡不安相伴而生的,是层出不穷的奇人异士,他们宛如流星,在历史的天空中划出一道道耀眼的光辉。在这些奇人异士当中,差点成为曹操大女婿的奇才丁仪,堪称典型代表。
丁仪,字正礼,东汉末年沛王国人,曹操密友丁冲的长子,文学家丁廙的兄长,生年不详。据史书记载,丁冲跟司徒丁宫是同族,官至司隶校尉,在世时跟曹操关系极好,曾力劝后者迎奉汉献帝,以免被其他诸侯占得先机。曹操听从丁冲的建议,派曹洪率军西迎汉献帝,从而攫取到帝国军政大权。丁冲嗜酒如命,最终烂肠而死,令曹操感伤不已。
由于跟丁冲的关系亲密,曹操自然对两位世侄丁仪、丁廙另眼相看。好在丁仪兄弟没有辜负曹操的期望,都是才华横溢的奇才,尤以丁仪为甚。据正史记载,丁仪在诗赋、文章、书法等方面的造诣颇深,其代表作《刑礼论》堪称经典。除了才华横溢之外,丁仪还是个相貌堂堂的美男子,唯一美中不足的是眼睛比较小。
曹操因为感念老友丁冲,加之听闻丁仪颇有才华、相貌堂堂,便想把长女(即清河公主)嫁给他为妻,为此特意把曹丕召来商议此事。大约是出于文人相轻的缘故,曹丕很是瞧不起丁仪,自然便不希望让他成为自己的大姐夫。为此,曹丕在曹操面前夸大丁仪在眼睛方面的缺点,称他几乎要瞎掉,若把大姐嫁给这种残疾人,不啻于把她推进“火坑”里。
曹操听后沉默不语,半晌才询问曹丕是否有合适的人选。曹丕见其父发问,便忙不迭地推荐伏波将军夏侯惇之子夏侯楙(注:曹操的生父曹嵩实为夏侯惇的叔父,故夏侯楙实为曹操的堂侄),称此人出身尊贵、相貌英俊,如果把大姐嫁给他,必然能进一步拉近曹、夏侯两家的关系。曹操听后连连点头,果然把长女嫁给夏侯楙。
此事过后没多久,丁仪被曹操征辟为西曹掾,主管丞相府内官吏的任免。某日,曹操将丁仪召来谈话,发现他学识渊博,对时局颇有深刻的见解,不禁大为赞叹。事后,曹操感慨道:“丁掾才华出众,真是不可多得的青年才俊,就算是他的两眼全瞎,我也应该把女儿嫁给他,何况只是眼睛有点小呢?唉,都是子桓(曹丕的字)欺骗了我!”
丁仪是个喜好钻营之徒,一直想成为曹操的女婿,进而在政坛上大施拳脚,因此清河公主下嫁夏侯楙而非他,令其一直耿耿于怀。起初,丁仪并不知道曹操为何没有招他为婿,至此方知是曹丕在暗中搞鬼,不禁怒火中烧。从此,丁仪死心塌地地依附于曹植,经常和杨修等人在曹操的面前夸奖他,希望帮助曹植夺得世子之位,由此引起曹丕的嫉恨。
太祖以冲前见开导,常德之。闻仪为令士,虽未见,欲以爱女妻之,以问五官将。五官将曰:“女人观貌,而正礼目不便,诚恐爱女未必悦也。以为不如与伏波子楙。”太祖从之。寻辟仪为掾,到与论议,嘉其才朗,曰:“丁掾,好士也,即使其两目盲,尚当与女,何况但眇?是吾儿误我。”引文见《三国志·卷十九》注引《魏略》。
可惜,曹植文人气息太浓,常常率性而为,并且不注意修饰、约束自己,饮起酒来毫无节制,令曹操很是头疼。不仅如此,在曹操外出期间,曹植曾借着酒兴私自坐着王室的车马,擅开邺城王宫大门司马门,在只有帝王举行典礼才能行走的禁道上纵情驰骋,一直游乐到金门,这种严重僭越的行为,更是直接激怒曹操。因而,曹植最终与世子之位失之交臂,笑到最后的依然是曹丕。
除了直接帮助曹植谋夺储位外,丁仪还利用自己的权势诬陷、打击支持曹丕的朝臣,中尉崔琰的被逼自杀、尚书仆射毛玠被捕下狱,全都是拜丁仪“所赐”。由于丁仪权势熏天,所以群臣都很畏惧他,唯有尚书仆射何夔、东曹属徐奕不肯向他屈服。结果,徐奕遭到丁仪的诬陷,被外放为魏郡太守,幸亏得到侍中桓阶的帮助,才得以避免杀身之祸。
丁仪虽然恶行累累,但因为有曹操在背后撑腰,因此没有人敢动他,只有等到曹丕上位后,情况才发生彻底转变。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薨逝,曹丕继任丞相、魏王,丁仪被免除西曹掾的职务,改任右刺奸掾(负责监察)。此后,曹丕多次暗示丁仪自行了断,但后者却请求中领军夏侯尚帮他解围。
夏侯尚是征西将军夏侯渊的堂侄,自幼跟曹丕、曹植兄弟都很亲密,因而与丁仪也颇有些交情。碍于老友的情面,夏侯尚只好在曹丕面前流着眼泪为丁仪求情,希望能放他一条生路。然而,曹丕对丁仪恨入骨髓,当然不肯饶过他的性命,因而拒绝夏侯尚的请求。同年二月,曹丕将曹植贬为安乡侯,并将丁仪、丁廙兄弟二人及两家的男子全部处死。一代奇才,最终落得被灭门的结局,实在令人唏嘘。
史料来源:《三国志》、《资治通鉴》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