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醒年代中所表现的爱国情怀「觉醒年代这部剧为何经典人们的爱国精神在这一刻觉醒了」

时间:2023-05-15 23:30:32阅读:939
2021年,《觉醒年代》是其中较为瞩目的、可称之为文化景观的革命历史主旋律电视剧作品。“截至 2021 年 6 月,新浪微博上与《觉醒年代》相关联的话题词条阅读量超 60 亿次,讨论达 200 万次;抖音上与《觉醒年代》相…

2021年,《觉醒年代》是其中较为瞩目的、可称之为文化景观的革命历史主旋律电视剧作品。

“截至 2021 年 6 月,新浪微博上与《觉醒年代》相关联的话题词条阅读量超 60 亿次,讨论达 200 万次;抖音上与《觉醒年代》相关联的短视频播放量超 15 亿次,其中最高的一条视频点赞量达 58.5 万;《觉醒年代》的微信指数达 430 万;《觉醒年代》在豆瓣上获得 9.3 的高分;视频网站哔哩哔哩上以《觉醒年代》为内容进行二次创作的视频播放量合计超过一亿次,最高单个视频播放量达 944 万次。”

编剧龙平平在创作《觉醒年代》时,是以《新青年》“三驾马车”陈独秀、李大钊、胡适从相识、相知到走上不同人生道路的传奇故事为基本叙事线来书写的。电视剧作为一种重视受众的艺术形式,本身就与接受理论的观点存在契合之处。电视剧在进行主线创作时,其叙事策略应充分考虑观众的互动交流。

从观众互动角度来看,剧中素昧平生的陈独秀、李大钊与胡适三人志趣相投,齐聚北大推行新文化运动,从与复古派斗争,到五四运动后胡适与其他二人的分道扬镳,直至陈、李相约建党,这“三驾马车”的车辙从分到合,又从合到分,清晰为观众展现了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酝酿成立那个年代的仁人志士的路径与选择。这种叙事策略以人物轨迹的合并与分离将主线串联,以《新青年》杂志对新思想的宣传“不露声色”地给屏幕前的观众做了思想启蒙、认知博弈和意义传递,在观众互动交流层面形成了“动态接受之链”。

一、

历史题材的电视剧开篇剧情往往承载着传递巨大信息量的任务,需要在短时间内把观众代入那段岁月。霍尔认为“电视艺术是画面符号与声音符号相结合而成的视听语言,通过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传达出隐喻、象征等意义,而观众的接受以及对电视相关符码的解读,是创作者的编码与文本解读者的解码行为互动的结果”。

根据接受美学的观点,接受者对作品进行审美观照从而将作品内容具体化的过程中包含了创造的因素,电视剧开篇的“启蒙”要充分考虑观众能动的“自我启蒙”维度。姚斯认为,读者“自身就是历史的一个能动的构成”,“如果理解文学作品的历史连续性时像文学史的连贯性一样找到一种新的解决方法,那么过去在这个封闭的生产和再现的圆圈中运动的文学研究的方法论就必须向接受美学和影响美学开放”。

在观看电视剧的过程中,观众作为“历史的能动的构成”,从一开始就对创作者给出的内容开始解码,建构自己的“接受链”。叙事剧情“信息链”的建立意味着观众对符码进行解读的“接受链”的开始,而两者都随着剧情的推进而动态发展。

《觉醒年代》叙事主线从陈独秀与李大钊相识的情节切入,把袁世凯称帝的历史事件所带来的影响呈现给观众。跟随给出的“信息链”,可以看到创作者把“陈李相遇”的叙事剧情对接到了观众的理解和建构的过程中,从而达到给予观众思想启蒙的作用。

第 1 集第 7 分钟,场景出现在早稻田大学,袁世凯签订“二十一条”的消息传到这里,留学生李大钊愤慨号召大家反对“二十一条”,反对“窃国大盗”袁世凯称帝。李大钊此刻表达的观点是共和体制下称帝是倒行逆施,爱国青年应响应孙中山、黄兴先生的号召回国倒袁。章士钊带着陈独秀来“偶遇”李大钊。

革命家陈独秀蓬头垢面、衣衫褴褛,在大家群情激昂吃不下饭时,陈独秀却端起了别人的剩饭吃得很香。李大钊对落魄的陈独秀无比尊重,向陈独秀讨教其所写《爱国心与自觉心》文章里关于“当亡国奴也不要当爱国的顺民”的问题。在这段对话中,热血青年李大钊认为无论如何都要爱国,不能因为国家不可爱就不爱她,陈独秀的观点是,不要把爱国与拥护袁世凯政府混为一谈,否则就是为虎作伥。

同样是留学生的张丰载作为支持袁世凯称帝的党羽,认为只要对自己发展有利,无所谓是共和还是帝制。这番争论在早稻田大学引发了聚众和肢体冲突,张丰载嘲笑陈独秀是失败的革命家,李大钊却维护陈独秀,认为他是忧国忧民的仁人志士。“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剧中的李大钊把自己的呢大衣赠予了陈独秀,体贴他让他能够不那么寒酸地回国。

这整段“陈李相遇”情节共 13 分钟,作用不仅是为后面主要人物回国预设了合理行动线,为陈、李友谊奠定了基调,也是在为观众理解当时时代问题而进行了首次启蒙。陈独秀在观众眼中的出场形象是古怪孤僻的。陈独秀在过往的影视作品中虽然有出现,比如电影《开天辟地》(1991)、《湘江北去》(2011)、《中国 1921》(2011),电视剧《日出东方》(2000),但观众由于年龄层次的更迭,新一代的观众对陈独秀的背景细节不甚了解,再结合他出场的行动如吃剩饭,陈独秀的角色目前是怪异且难以代入的。

网友“张洁洁”在《觉醒年代》豆瓣作品主页下发表短评“第一次看到以陈独秀为主角讲述那段历史的片子……”。从电视剧的观看接受来说,李大钊更接近于可以理解的爱国正义青年形象,由他发起行动让这段情节有了可以观看的准心。陈独秀作为年近不惑的沧桑革命家,二次革命的失败让他名声在外却落魄至极,以至于说出“不要爱国”的悲观尖刻思想;李大钊这个二十多岁的热血青年破釜沉舟认死理儿,为国家存亡呼喊却收效甚微,他们二者的讨论引发一个问题:“靠政治革命能救中国吗?”。

面对陈独秀抛出合作的橄榄枝,李大钊也没有完全答应,因为他不确定陈独秀所说的“新路”究竟是什么。李大钊对陈独秀赠衣的维护出于一种对同样寻求国家出路的人的惺惺相惜。这段情节中陈独秀和李大钊思想的交锋,也是编剧与观众思想的第一次交锋,是编剧用情节对观众的思想启蒙。

第 1 集第 20 分钟“三驾马车”的其中两驾在相识后再次驶离轨迹。第 2 集12 分钟开始,陈独秀回国后在亚东图书馆的聚会,挑明了中华已处于李鸿章所说“三千年未遇之大变局,三千年未遇之大强敌”的时代。他的演讲为观众告知了背景,当时李鸿章呕心沥血搞自强自救结果甲午一战全军覆没,辛亥年孙中山靠共和理念让民国新生,反帝制的斗士绝不可能再做袁世凯的顺民。陈独秀认为,所遇到强敌不光强在武器上,更是思想上、理念上,中国要必须从根本上改造社会,改造国民思想,提高国民素质“要光复中华昔日的辉煌,首要之事是造就一代新人!”。

启蒙思想要经历十代人之久,陈独秀不知道五花八门的思想哪个才是适合中国的,所以决定从办杂志出发,辨析选择和验证一种当代最先进的理论,于是叙事主线由创办《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开始。

才仅仅是第 2集,编剧就向观众抛出了如此之多的严肃话题,后面将在主线中一一进行探讨,此刻观众感受到激昂的斗志,但因为是第 2 集,对信息的接受可能仅停留在表层。在信息社会效果论中,传播者和作品本身是独立的、主动的,接受者则是被动的;与之相反的接受理论认为,不应局限于接受者如何受作品影响,许多审美效果是受众自己创造的。格林曾经列出过这样一个公式:“S≈A R。其中 S(Structure)指文本的意义结构,A(Author)指作者赋予的意义,R(Reader)指接受者所领会、建构的意义,其中 A 是恒定的,R 是变量。”

二、

当时代发生变化、个人素养产生区别,接受者对作品的理解也会各不相同,在 S 中权重增加。一部作品其恒定价值不是确定的,意义结构基本取决于接受者的再创造,也就是R。经过格林的演算,竟得出了 S≈R 的结论。格林的理论是为了说明接受者对作品的能动作用,在此不过多赘述,但这个公式成立的基本条件是接受者的态度必须是积极的,而作品本身意义是否应该像公式里一样被“抹除”则是有待考量的。

陈独秀在亚东图书馆聚会中抛出的话题是 S,观众所领悟的启蒙是 R,而编剧所赋予作品的意义只有在观众的领悟中才能得以显现。没有“陈李相遇”的开篇,观众对观点的交锋无从着重,也就很难理解陈独秀后面抛出的话题。由于创作者给出的“信息链”,才能让观众对剧情逐步建构“接受链”。

豆瓣网友“AWA”在帖子《优秀影视作品的影响作用》中提到觉醒年代,引起了跟帖讨论。

哔哩哔哩视频网站中,关于觉醒年代的视频作品下,网友 asthedeer 评论表示“上个百年过去了,觉醒年代有可能就是下个百年的《新青年》”,同视频下,一名叫“信”的网友总结到“早先课本上的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背时间、背意义,却未能达意。是这部剧让我认识到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的伟大,没有这些先驱为国民开民智中国这头东方雄狮不知何时才能苏醒。原来口中调侃的陈独秀先生,再看完这部剧后让人肃然起敬。”

总结

《觉醒年代》电视剧开篇从李大钊与陈独秀因倒袁浪潮相识开始,到陈独秀认识到找到正确的指导思想才是救国关键,正式把“三驾马车”的主线拉出来,后面为了让《青年杂志》办得更好,网罗天下人才,吸收了胡适作为普及新思想的一杆枪,把作战阵地转移到北大,在北京这“首善之地”真正触及北洋政府的痛处,为陈、李等革命家走投无路接触到马克思主义思想做了铺垫。

观众在剧情的发展中,自身的思想跟随主人公的境遇,进行虽然革命家们的思想启蒙是电视剧情节,但观众也同步成为了觉醒年代的一员。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