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宗师之儒才梁羽生小说「武侠宗师之儒才梁羽生」

时间:2023-05-15 19:19:01阅读:439
武侠小说,是中国文学中的大众文学或是通俗文学,是一种结合历史与幻想的小说类型。故事主要描写武林帮派之间的争斗、江湖中人之间的恩怨情仇,民族国家的侠义精神,以及追求武道的极致。其中在清末民初的年代曾经盛…
  • 梁羽生(1924年3月22日—2009年1月22日),本名陈文统,1924年3月22日出生,因病于…

武侠小说,是中国文学中的大众文学或是通俗文学,是一种结合历史与幻想的小说类型。故事主要描写武林帮派之间的争斗、江湖中人之间的恩怨情仇,民族国家的侠义精神,以及追求武道的极致。

其中在清末民初的年代曾经盛极一时,而这段时期问世的武侠小说则被归类为旧派武侠,其对后代的武侠小说发展影响至深、有开拓奠基之功。在梁羽生之前的通称为旧派武侠,其中以南派的赵焕亭、平江不肖生以及北派五大家(还珠楼主、白羽、王度卢、郑证因、朱贞木)为代表。而提起新派武侠小说大师,不得不说的便是一代儒才梁羽生……

一.书香门第

梁羽生(本名陈文统,1924年4月5日-2009年1月22日),生于广西省蒙山县文圩镇屯治村。梁羽生出身于书香门第,熟读古文、擅于对联,8岁能背诵《唐诗三百首》。在广西桂林中学读完高中,在中学时就喜欢写词。因日军侵扰返乡,适逢数位粤籍学者避难蒙山,遂依礼拜简又文为师。而太平天国史专家简又文和以敦煌学及诗书画著名的饶宗颐都在他家里住过,梁羽生曾向他们学习历史和文学。后随师返穗,考入岭南大学国际经济专业,学的是国际经济,毕业后进入香港《大公报》及《新晚报》工作。。1949年定居香港,经校长介绍,于《大公报》任副刊助理编辑,迅即提正,并成为社评委员会之成员。次年底,调入附属《大公报》的《新晚报》工作。1949年定居香港,著有武侠小说三十五部,另有散文、联话若干。1987年移居澳洲悉尼。2009年1月22日病逝悉尼。

二.新派武侠

新派武侠小说”是指自1950年代开始以梁羽生、金庸与古龙等港台作家为代表所创作的武侠小说,以区别于之前的还珠楼主及平江不肖生等人所写的武侠小说。通常是以1954年梁羽生于《新晚报》刊载的《龙虎斗京华》为分水岭,将武侠小说分为新、旧派武侠。新派武侠小说在传统武侠小说的基础上加上现代(甚至西方)的元素,不囿于传统观念及陈腔滥调,用较现代的文字及角度去演绎中国历史。

新派武侠的出现,主要原因在市场的需求,民众的娱乐意识,随著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强化,迫切需要新奇的作品来消遣,武侠小说正是充满了想像,诡谲多变的作品。

1954年初,因“吴公仪与陈克夫国术表演暨红伶义唱筹款大会”轰动非常,顺势撰写《龙虎斗京华》,是被公认的“新派”武侠小说之源头伊始,因此梁羽生也被称为“新派武侠小说的开山鼻祖!”

三. 一代儒才

梁羽生被誉为“新派武侠小说的开山鼻祖”,六七十年代的读者将梁羽生和金庸并称武侠两座高峰:“金梁并称,一时瑜亮”。梁羽生曾经这样评价自己的武侠创作地位:“开风气也,梁羽生,发扬光大者,金庸。”

梁羽生擅长在武侠小说中,渗入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他喜在小说中穿插中国传统诗文,融和文学、历史、诗词、联语于一炉,迎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观。其深厚的文学功底与丰富的历史知识,是其他作家难以企及的,这点甚至是金庸古龙等名家都难以匹敌。

2009年,梁羽生在悉尼荣获澳大利亚华人文化团体联合会颁发的“澳华文化界终生成就奖”。2009年1月22日病逝悉尼,武侠小说大师金庸在梁羽生的挽联中写道:

“同行同事同年大先辈;亦狂亦侠亦文好朋友

自愧不如者:同年弟金庸敬挽!”

著名导演张纪中曾说道:“梁羽生文学最大的特点就是历史感很厚重,应该说他笔下武侠世界中的人都生活在真实的历史背景和社会中,相比之下,金庸的作品往往表现的是生活在武侠世界里的侠客,他们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

四.经典作品

梁羽生共创作了三十五部武侠小说,时间跨度也比较大,从唐朝开始,一直写到清朝,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系列:

①“萍踪”系列:《还剑奇情录》《萍踪侠影录》《散花女侠》《联剑风云录》《广陵剑》

②“天山”系列:《白发魔女传》《塞外奇侠传》《七剑下天山》《江湖三女侠》《冰魄寒光剑》《冰川天女传》《云海玉弓缘》《冰河洗剑录》《风雷震九州》《侠骨丹心

③“大唐游侠”系列:《大唐游侠传》《龙凤宝钗缘》《慧剑心魔》此系列融合一些唐人传奇及历史,为梁羽生武侠上乘佳作

④“天骄”系列:《武林天骄》《飞凤潜龙》《狂侠‧天骄‧魔女》《瀚海雄风》《鸣镝风云录》《风云雷电》

⑤“牧野流星”系列:《游剑江湖》《牧野流星》《弹指惊雷》《绝塞传烽录》

⑥其他:《女帝奇英传》、《武林天骄》、《飞凤潜龙》、《狂侠·天骄·魔女》、《瀚海雄风》、《鸣镝风云录》、《风云雷电》、《草莽龙蛇传》、《龙虎斗京华》等。其中,又以《七剑下天山》、《白发魔女传》、《萍踪侠影录》等较为经典。

本馆主对武侠小说也曾涉猎一二,个人认为梁羽生作为新派武侠的鼻祖,其对新派武侠小说的主要贡献如下:一是他用通俗的文学手法来描写武侠世界,使武侠小说能够成为大众广泛接受的“文化大餐”,为文学艺术拓宽了市场需求,成为了老少咸宜的艺术作品。二是对“侠”的定义有所转变,他曾经也说过:“武侠,可惜没有武,但必须有侠!”梁羽生笔下的江湖,不在是旧式武侠小说中的那种简单的帮派火拼,江湖仇杀……而是更多的表现侠客们的侠义精神,即不畏强权,除暴安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他笔下的大侠客们不再是封建王朝的奴才,也不是朝廷衙门的鹰犬,或许这一点正是与传统武侠小说的明显区别。这一点也影响到了后来的作家,包括金庸古龙。

纵观梁羽生的武侠作品,相信读者也能看出来,“魔女”与“侠女”这两个武侠概念在梁羽生笔下可以说是大放异彩!他所揭示的主旨便是盗亦有道,即侠中有盗,盗中亦有侠!正与邪之分并不是只看表面现象,就能判断的……虽然,梁羽生的武侠作品并未从根本上摆脱传统武侠小说的窠臼,但他作为新派武侠小说的祖师爷,对新派武侠小说可以是功不可没,是令人敬仰的一代儒才!本馆主不才,仅以一首小诗来缅怀这位武林前辈:

梁上君子亦有道,羽化登仙任逍遥。

生于萍踪游侠处,儒士千秋才气高!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