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青一生的爱恨情仇就是莎士比亚的五部剧:复仇爱情野心
她与她的一生把当年的历史毁得面目全非。但我还是动笔了,记录她的一生,是让坏事不再重复发生。有很多人说她是恶魔,对她咬牙切齿;说她是坏人,用丑恶夸张丑恶。她不是,从来不是。在我看来她只是一个演员,一个三流演员。
第一幕
江青 饰 李云鹤
旁白:我们命该遇到这样的时代。
——莎士比亚
这应该是20年代的中国,这天应该是元宵节。在中国山东的诸城,在诸城的淮河岸边,有钱的人家早早挂起了一盏盏多彩的花灯。一位母亲正艳羡的看着,没钱给自己的女儿也买一盏。女儿在多年后回忆说自己是很贫苦的手工业家庭。其实就是在经营木匠铺。女儿的母亲是父亲的小老婆。在那个年代,“二奶”是不叫“二奶”的,叫“二房”。父亲叫李德文,这个不重要,因为当女儿成年后就说他已经死了。女儿一生中有很多个名字,她出生时叫李进孩,现在叫李云鹤。还有一个最响亮的名字,叫江青。
母亲感觉愧对自己的女儿,在愧疚的同时还不小心摔坏了一只碗。由此,一只碗引发了一场血案。脾气不好的李德文见此情景,抄起一把铁铲就往母亲身上打,先打背,后打手,小手指竟被打断了。一旁的李云鹤吓得大哭,李德文反手就是一巴掌,一颗牙掉在了地上。母亲马上抱起李云鹤,哭着离开了家。流泪的母亲不知道的是,在几十年后,只有女儿给别人巴掌的份。
在1920年,提到四大家族,人们多会想到“蒋宋孔陈”。而在山东诸城,他们认为的四大家族则是“臧王孟张”,这说明山寨是很早就出现的。离开家的母亲迫于生计,就在张家做帮佣。当时,张家的二少爷叫张少卿,比李云鹤大十六岁。1933年7月,他到苏联莫斯科工作。给自己起了个俄文名字“KAHLHEH”,音译过来叫“康生”。张家二少爷不知道的是,在几十年后,自己与李家的主仆关系将来一个大逆转,如果知道,他会更早的讨好。
但话说回来,李云鹤的童年确实是很苦的。1926年,小学毕业被人瞧不起;1929年,念过一年艺术学校,还是被人瞧不起。她经常被迫穿男孩子剩下来的衣服,鞋子破洞到可以露出大拇指而被人称为“大哥”。我常想,如果她有一个温暖的家庭,疼她的爸爸,兴许就不会有后来的疯狂,可惜历史没有如果。
在艺校学了一年后,她就到北平演出。在一个七拼八凑的京剧班子里混了几个月。北平的观众很难接受她,说她戏龄短,土音重。无奈那时的观众太挑剔,不像现在这么宽容。要不,李云鹤这种水平上个春晚还是可以的。就这样粉丝太少的李云鹤回到了山东,不消停的找到当时青岛大学校长赵太侔,赵让她当上了图书管理员。但俗话说得好,不想当旦角儿的演员绝不是一个好图书助理。不过她的人生在那里发生了转折。
十七岁的图书管理员李云鹤并不认识蔡元培,但她请教过蔡元培请来的众多老师。她喜欢旁听闻一多的课;自己写一个剧本《谁之罪》还很好意思的向赵炳鸥请教;后来她又迷上了小说,一位牛人还辅导过她。牛人要求李云鹤每周交她一篇小说,然后一处处为她改,为什么改还一处处为她解释。这种方法后来巴金很为称赞,这对写小说十分有用。李云鹤也把这位牛人评为心目中最喜爱的老师,曾一度想给牛人老师织件毛衣。她非常织毛衣。但是牛人摇摇头,早已看出她不是这块料,她耐不住寂寞的。牛人叫沈从文。
不过,这时的李云鹤虽然只有小学文化水平,但还是挺想在文学上有一番作为的。我又想,也许多读书就不会那么多事的,但不会。她并不真喜欢文学,她只是喜欢在某种氛围中去标榜氛围中所认可的成功。简单的说,就是虚荣,方便以后吹嘘。不过这些美好的想法都被一个物理系十九岁的学生打破了。他是李云鹤老乡赵太侔妻子的弟弟,他叫黄敬。
黄敬是当时的学生领袖,罢过课、抢过火车、去南京请过愿,还入了党。江青非常倾慕这位党员,在他影响下也开始激进,然后两人热恋并同居。
因为俞家并不同意,他们瞧不起这个儿媳妇,黄敬可是俞家的三少爷,李云鹤至多只是一个灰姑娘。
就算1933年7月,黄敬被捕入狱,李云鹤逃往上海,俞家也不让她住进上海的房子。厌恶你,在我儿子落难时也不原谅你。好在黄敬有个好姐姐俞珊,她帮助江青借住到一个男人的家里,这个男人有老婆。
如果在歪想,那么请打住,这个男人叫田汉。田汉当时的房产并不多,李云鹤就只能与保姆同住。当时,田汉的家里还住着他的助理,二十四岁叫廖沫沙,因工作原因,田汉与他经常在旅馆里进行剧本创作。廖的妻子回湖南了,他在田汉家分的房就空着。有一次,廖沫沙回来取东西,李云鹤就大模大样的进房说:“廖先生,我是第一次来上海,没地方住,你们在旅馆写剧本,这房间空着,就让我先住你这儿吧”。
额,还真不拿自己当外人。还好廖沫沙很有涵养,礼貌的说:“内人不几天就回上海了,她回来前你先住吧”。对于李云鹤这种鸠占鹊巢的行为,廖的对策是惹不起,躲得起。后来,他与妻子搬到了别处,没几天,李云鹤就阴魂不散的来敲门:“廖先生,田汉家干扰大,你们这儿如果能住,我也想搬来,同你们住在一起”。“那你就住厨房吧”。廖沫沙非常冷淡,他除了一间卧室就只剩厨房了。人小夫妻天仙配,你跑来瞎掺合啥。但这事竟让李云鹤记恨了三十九年,那度量不是一般的小,是相当的小。
第二幕
江青 饰 蓝苹
旁白:爱情不过是一种疯病。
——莎士比亚
唐纳与蓝苹的相遇,则是他自己自投罗网。
“我非常钦佩你演的娜拉”。这是唐纳见到蓝苹说的第一句话。
“我也久仰您的文名”。这是蓝苹见到唐纳的第一句话。
在江青还是蓝苹的时候,她有一次接受记者的采访,其中有两个问题是这样问的。
“蓝小姐已经结婚过没有?”
我根本是反对结婚的,我主张只要彼此底爱情达到了沸点成熟了的时候,不必经过结婚的仪式,尽可实行同居。不过我现在虽然已有了爱人,但我以为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我始终是没有把恋爱看做比事业还重要。”
“蓝小姐可否把爱人底名字告诉我?”
“这何必要管他呢?……我总觉得我们尤其女人更应该从重重的压迫之下觉醒过来,至少;也得要像娜拉这样有反抗出走的精神,想法子能使自己多学习一点东西,把自己底力量充实起来之后再说。不要说恋爱问题,就是其他一切,都不难解决的。”
这两个回答充分的表明了三点:1她是一个同居爱好者,骨子里就很开放;2她说的爱人就是俞启威,并且爱人管不管没必要;3事业是比恋爱重要的,换一句话说,为了事业她可以决定爱谁。
第三幕
江青 饰 蓝苹
旁白:青春的特征乃是动不动就要背叛自己,即使身旁没有诱惑的力量。
——莎士比亚
二哥郑君里给唐纳带来了一封信,人没回,而是托人带信,这说明蓝苹能回而不敢回。
沉默啊,沉默,唐纳无言以对。我放得下名利,我放得下尊严,但就是放不下你。感觉生吞了只苍蝇的唐纳还是愿意牵着蓝苹手回上海。有一种爱,叫忍气吞声;有一种情,叫至死不渝。
第四幕
江青 饰 蓝苹
旁白:
爱,和炭相同,烧起来,得想办法叫它冷却。让它任意着,那就要把一颗心烧焦。
——莎士比亚
回到上海的蓝苹,确实消停了一段日子,但也只是一段而已。准确的说是消停了十一个月,在第十一个月里,唐纳又自杀了。
这时,唐纳的第二个情敌又出现了,严格的说他是“被情敌”的。回到上海的蓝苹似乎一直在“脚踏两条船”。演戏,在话剧与电影之间;感情,在唐纳与“N”之间。对于一直认为工作重于爱情的蓝苹来说,她的新目标又出现了。在最开始,话剧演员蓝苹看中唐纳是想跳入影视圈,唐纳当时与上海众多名演员、名导演、名影评人熟识。而现在,蓝苹发现跟了唐纳后,自己的星路还是要死不活,她就又想跳回话剧圈。当时有一个好本子叫《赛金花》,还有一个好导演叫章泯,这就是蓝苹下一个主动被潜的对象。
在章泯与蓝苹之前,他有一个美满的家庭,妻子是著名诗人萧三的胞妹萧琨。结发多年,育有几个子女。身边的人对章泯也是有口皆碑,说他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严肃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德艺双馨的人。但也是这个人,为了蓝苹,抛家弃子。
离婚仪式在于伶家举行。章泯和萧琨的双方亲友到场作证章泯脸色铁青,在离婚书上签字,然后把孩子们领到自己一边——孩子归他抚养。
萧琨大哭。颤抖的手,拿着颤抖的笔,在离婚书上签字。泪水浸湿了纸头。写了好几分钟,她才写好自己的名字。
孩子们挣脱了章泯的手,扑到萧琨怀中。顿时,哭声响成一片。
章泯上前拿起离婚书,一扭头,走了。
丑闻,绝对的丑闻。最心爱的情人,却伤害我最深,为什么你背着我爱别人。5月27日,唐纳悲痛欲绝,跳入波涛之中。
为什么要跳呢?你做得绝,还有更绝的。蓝苹在唐纳被救几天后,就与章泯公开同居了。日久见人心,狐狸尾巴总有露出来的一天。蓝苹的这个举动遭到了舆论的批评,在她最该危机公关的时候,却还在报上放出消息:“悲剧闭幕,喜剧展开,蓝苹章泯,蜜月旅行”。自作孽,不可活。她遭到了所有上海人的封杀,当民众背对着你时,热脸贴冷屁股都是徒劳的。演话剧,上台嘴还没张开,台下就嘘声一片;演电影,导演不是唐纳就是章泯的好朋友,本身还是票房毒药,谁敢请。走人吧,名已经臭了。你唱:“其实不想走,其实我想留”也没用,演员能做成这样,也挺不容易。
第五幕
江青 饰 江青
旁白:不要只因一次失败,就放弃你原来决心达到的目的。
——莎士比亚
从地理位置上来看,一个上海,一个延安,落差很大;从身份职业来看,一个明星,一个党员,差异很多。这么多对立的矛盾统一到一个女人身上,是一件复杂且奇怪的事,而蓝苹去延安,则是奇怪中的诡异。她是一个目的性极端明确的人,上海确实呆不下去,但她不会没事往穷山沟里跑。不错,她确实当过一段时间的地下党,不过在俞启威被捕,她也被捕一段时间后就没再跟组织联系。等她以蓝苹的身份出现在上海,千万不要以为她是在“忍辱负重”。也不要想她遭受到打击后,会突然顿悟改邪归正,看破红尘,归依我党。去延安,她是有动机的,她是为了一个人才去,而这个人会再度让她失望,他们之间最终只能变成最熟悉的陌生人。
唐纳的故事之前文章发过太多次,就不具体了,有兴趣的可以去翻看下。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