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成问题的问题为什么不上映「范伟主演的不成问题的问题为什么一定要弄成黑白片」
2017年11月21日,改编自老舍先生短篇小说,由梅峰执导,范伟、殷桃、张超、梁霆炜等主演的电影《不成问题的问题》上映。该片主要讲述了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的树华农场在主任丁务源的管理下走向衰败的故事。
电影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采取黑白片的形式展现。在彩色片横行的时代里,为什么《不成问题的问题》要采用黑白片的形式呢?
一:符合当时具体环境,更具有时代代入感。
从整个大的时代环境来说,当时是处于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树华农场”,创办于抗战那年。中国最早一部彩色电影是1948年拍摄于上海的戏曲片《生死恨》。电影所讲的具体历史时代还没有引进彩色电影,电影采取黑白片的形式照应了当时的历史现实,更有感同身受的感觉。
二:黑白电影具有一种天然的严肃感和肃穆感
彩色电影更加符合现代人的观影习惯,但是黑白电影存在一定有其必然性。黑白电影的质感是彩色电影无法比拟的。黑白电影天生带有一种严肃感和肃穆感。《不成问题的问题》发生是在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的树华农场,这是一座常引渡客心驰神往的农场。农场自身的闲适感并不能抹煞它整个时代的悲重感,采用黑白电影的方式突出了当时环境的压抑和人性的备受禁锢。
三:黑色寓言讽刺社会的黑白不分
世外桃源的环境设置和故事内核的悲剧性形成鲜明的反差。农场管理者丁务源精通人情世故,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在他的带领和组织下,树华农场颓势明显,但他却受到各方的好评。喜剧的表面其实传递更多的是时代的悲剧性: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讲究人情世故,一个强大的人际关系网才是决胜的重要因素。简单地说,树华农场其实就是当时时代的一个缩影,管理者无才无能却能左右逢源,有才者被时代迫害无出头之日。
回归国产老电影的文艺气质,用黑白电影的原始方式展现时代的悲剧,诉说那一代人的往事。历史的沉重感和肃穆感在电影里表现得恰到好处,中国式的人情社会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我们需要说真话的电影,我们需要说实话的电影,我们需要这样一部大胆剖析民性的电影!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