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教你学会分辨8种海雕的方法(沙雕知识汇)
海雕(学名:Haliaeetus)是隼形目鹰科的一属,可能是最古老的一类鸟。其大小差异较大,所罗门群岛海雕(Haliaeetus sanfordi)平均体重1-2千克,而最大的虎头海雕(Haliaeetus pelagicus)的体重则可以达到12千克。
分布几乎遍及全球,共8种。中国境内已知有4种:虎头海雕、玉带海雕、白尾海雕和白腹海雕。
一分钟学会分辨8种海雕
常栖息于水域附近。迁徙期间,在远离水域的草原或高山地区亦可见到它们的踪迹。食物主要是鱼类、各种鸟类、啮齿类动物,有时亦取食腐肉或少量海藻。繁殖期间,多在海岸峭壁顶端的凹处或高大乔木树干的顶端营巢。巢以枯枝堆积而成,厚而高成皿状。
虎头海雕在西伯利亚属于一种什么鸟类?
我们通常对“雕”的大概印象是一种很凶猛的飞禽,是一种全身羽毛褐色,而上嘴钩曲,能扑食山羊、野兔、乌龟等地面活动的动物。
而世界上有着各种各样的雕,每种雕的习性、以及模样都不太一样,那么我们今天就认识一下一种靠水而居的虎头海雕吧!
虎头海雕的分布较广,远在俄罗斯,近在日本、朝鲜半岛等沿海、河谷地区,繁殖期为4~6个月,每窝产卵1~3枚,通常两枚。而卵的颜色为白色,稍微带点绿色,孵化期限38~45天。有的雏鸟晚成性,大约得70天才能离巢。
而虎头海雕又是属于海雕的一种,是海雕八大种类之一。其他的七种分别为:“白尾海雕、白头海雕、吼海雕、白腹海雕、所罗门群岛海雕、马达加斯加海雕、玉带海雕。”
又因其虎头海雕在八大海雕当中体型硕大,是世界上最大,最凶猛的海雕。飞行比较缓慢,常在空中滑翔盘旋,有时长时间站在岩石岸边、乔木树枝或岸边的沙丘上。
行动也比较机警,主要以鱼类为食,但食性并不单一,也吃一些大雁、天鹅等大型小型和野兔、鼠类等中小型哺乳动物,还啄食一些甲壳类动物和海兽等动物的尸体等。
现在我们知道虎头海雕看起来胃口不错,能吃又不挑食,简直是鸟类界的吃货了。
正因为能吃,所以它的体长约为90~100厘米,体重也约达2800克~4600克。而头顶和头的后部又为暗褐色,并有灰褐色的纵纹,看似虎斑,因其而得名。于是有人根据虎头海雕的模样调侃它为:“远看像只猛虎,近看则是只老鹰。”
虽说只是调侃,不过虎头海雕在展翅翱翔时并不是很笨重。由于其强壮的翅膀伸展,从上面俯瞰,你会发现其腰部、尾羽与两翅前缘的白色与黑色的两翅以及其余上体形成鲜明的对比;而从下面看,你会发现白色的翼缘,白色的尾下覆羽和尾羽与黑色的下体形成强烈的对比美丽画面。
之所以虎头海雕飞翔时那样神采奕奕,则是因为其特殊的身体构造形成的。虎头海雕身体的体羽主要为暗褐色,虹膜、踏、脚均为黄色,爪黑色。但在额、肩图、腰图、尾上、尾下、覆以及尾羽则为白色。而它的尾羽有14枚,比同属的其他海雕多2枚。
但是,集各种优点于一身的虎头海雕,却在西伯利亚急剧减少,根据俄罗斯科学家调查结果表明,大约有2000对虎头海雕仍然生活在堪察加半岛、撒哈林半岛和阿穆尔地区,但数量不但没有增加,还随之减少。
这主要是因为,近几年来随着西伯利亚对外开放,日本和韩国的一些木材公司对这里造成了巨大危害。而俄罗斯也需要外汇收入,为此他们不惜出售大片林地,肆意砍伐树木。自然界开始濒临衰竭。还有来自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的商人肆无忌惮地射杀海雕,然后将其卖给美国、日本和喜欢的买家。
因此,虎头海雕被俄罗斯列为一级保护动物,而在西伯利亚属于濒危保护动物。
现今,人们为了永久保护在西伯利亚地区的乌德利湖边海雕繁殖地,开始进行不懈的努力。世界动物基金想和俄罗斯国家政府合作,打算在这里建造国家公园,目的就是想保护这片独特生物原始地区。最后,祝愿虎头海雕以及别的稀奇物种能够拥有一个美好的栖身场所吧!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