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龙丁伟孔捷授衔「亮剑晋西北铁三角军衔李云龙丁伟少将正好孔捷亏了」
李云龙、丁伟、孔捷,《亮剑》中赫赫有名的晋西北铁三角,南京军事学院扫马路三人组,也是“学个屁三人组”和“彩排个屁三人组”。
之所以李云龙口吐芬芳吐槽穿新军装彩排,还有“彩排个屁三人组”大闹训练场,原因就是两个字:军衔。
三个人都对自己被授予少将军衔不满,大发牢骚,然后就被老师长给批了。
《亮剑》这段戏非常写实,因为1955年大授衔时大部分将军都没有意见,有些将军甚至主动三番五次让衔,还有些明显因各种原因被授予较低军衔的将军也都没有意见,但也确实有一些将军对自己的军衔不满意,甚至出现吵闹和哭闹的事情,正所谓“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授衔时”。
值得一提的是,丁伟的主要原型、李云龙的原型之一钟伟就因为授衔少将闹过意见,所以《亮剑》这段戏的历史背景很贴切。
当然,晋西北铁三角之所以都被授予少将有一个原因是战争剧和历史剧的“潜规则”,开国中将属于高级将领不能随意改编,李云龙、孔捷和丁伟都是从原型虚构的人物,这种情况下也不是绝对不能拍成中将,但是审批难度较大,同时改编的幅度要受到很多限制,拍成少将就会减少很多流程也可以多发挥一下戏说空间。
那么,如果抛开历史剧的“潜规则”呢?笔者认为,如果那样的话,李云龙和丁伟的少将衔是正好的,毕竟当年正军级干部中有一半授予中将,还有一半授予少将,李云龙和丁伟两位军长授予少将没什么不妥。但是,同样是正军级的孔捷就有些吃亏了。
为什么呢?咱们一个一个聊。
一、李云龙
李云龙在红军时期是团长,如果不是老犯错误几上几下,他有可能升到师级甚至军级,毕竟那时候干部牺牲比较大,而且部队架子也大,年轻军长比比皆是。但是,没办法,谁让他李云龙老是惹事呢,整个红军时期最高就是团长,这直接影响了他之后的升迁。如果他是红军师级干部,那也是授衔中将的基本条件之一。
抗战时李云龙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担任团长,先是386旅新一团团长,然后是独立团团长,别看电视剧把独立团拍得比772团还牛,实际上772团这种带正式番号的才是绝对主力,李云龙的团都是新建的,地位要低一些。八路军刚成立时的那些番号团团长解放后大部分都是中将甚至还有几位上将。
显然,李云龙在抗战时的资历同样不是特别高,即使他的主要原型是王近山。
解放战争时李云龙担任华野某纵队二师师长,到大决战淮海战役时表现突出,如果不是受伤,他有可能会在渡江战役前的大整编时升任军长,毕竟那时候部队扩编太猛,缺干部。
但是,李云龙受伤了,他养伤时不仅错过了淮海战役收尾,还错过了渡江战役、宁沪杭战役和进军福建,就像他自己说的那样,一步赶不上,步步赶不上,到伤愈归队时只能当一个代理军长。
当代理军长也就罢了,还没有仗打,拿不到立功的机会,所以李云龙在军部里只能一边过着抗美援朝的干瘾一边跳脚骂人。
因此,综合一下李云龙的履历,红军时期团级,抗战时期团级,解放战争时期师级,建国后军级,再加上他过去犯下的那些错误,丁伟有一句话说得不错,没给你一个大校就不错了。也幸亏李云龙没在张白鹿那里翻车,如果不是孔捷及时拉他一把,李云龙一旦翻车那就真的顶天是大校了,同样是二野出身的军长尹先炳就是典型例子,不愿意穿新军装的桥段估计就来自尹先炳。
二、丁伟
丁伟出场时的身份其实比李云龙和孔捷还要略低一些,他是军分区28团团长,这个团比386旅的独立团和新一团地位还要偏低,跟八路军初创时的番号团更是没法比,因此当八路军总部调他去当新一团团长时相当于一次提拔。
多说一句,丁伟见到八路军总部首长时喊的是“老首长”,这明显还是按钟伟的身份叫的,钟伟就是红三军团的老人。
抗战期间丁伟虽然足智多谋但多数时间还是团长,和李云龙相似。解放战争时他在东北战场打得很好,号称一个师扫廖耀湘一个军,还偷摸自己开烧锅卖酒,这也是钟伟的路子。
钟伟在四野属于破格提拔成纵队司令,后来任49军军长。丁伟也是沿着这个路子,到南京军事学院前就已经是军长了。
由于钟伟没有参加抗美援朝,再加上他那些小毛病,还有49军的青树坪之败,他被授予少将军衔还是没有问题的,毕竟资历有些浅,小毛病多一些。不过,钟伟是低军衔高职务,这一点丁伟在《亮剑》里也是。
综合丁伟在《亮剑》中的履历和他的主要原型钟伟的履历,他的少将毫无毛病。
三、孔捷
孔捷大概是晋西北铁三角里相对比较低调的一位,也是比较“老实”的一位,他平常不会主动发牢骚,在李云龙和丁伟发牢骚时他还会劝一劝,然后自己再跟着吐槽。
虽然看起来打仗的鬼点子不如李云龙和丁伟多,但孔捷贵在原则性强,是一名勇将,抡大刀也绝不亚于李云龙。
按理说,孔捷的资历要低李云龙半头,毕竟参军晚,在李云龙面前是个新兵蛋子,抗战时期两人的资历也相当,都打过硬仗也都被撸过团长,谁也别瞧不上谁。
正常情况下,在四野当军长的孔捷也差不多应该是少将,毕竟资历放在那里呢,和李云龙丁伟都差不多。
但是,就在李云龙养伤的时候,孔捷连续参加了几个关键性的战役,他率领的部队参加了衡宝战役、广西战役和解放海南岛战役,然后又北上参加了抗美援朝,成为首批入朝的志愿军。
按照孔捷的经历,他先后率军参加过海南战役和抗美援朝前期战役,在我军历史上符合这个履历的军长只有一位,40军军长温玉成。
值得一提的是,温玉成在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资历和孔捷差不多,在四野里他甚至在钟伟的手下当过师长,这也相当于孔捷在丁伟手下当师长。
但是,温玉成的40军在抗美援朝打得非常出色,是表现最好的几个军之一,温玉成也被称为抗美援朝十大虎将,凭此战功,他在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事实上首批入朝的六个军长不论之前的资历如何,在授衔时都是中将,可见抗美援朝对授衔的重要性。
这就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当过温玉成上级的钟伟是少将,温玉成却是中将,在《亮剑》里就相当于丁伟是少将,孔捷应该是中将。
综上所述,如果抛开其他因素不管,只按晋西北铁三角的资历和战功评比,李云龙授予少将一点儿都不吃亏,丁伟同样没什么不妥,只是孔捷多少有点儿亏了。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