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的恩师菩提老祖到底是谁(孙悟空师父菩提祖师)
取经路上,和妖怪开打之前,自我介绍时,孙悟空总会提及大闹天宫之事。显然,在他看来,这件事值得吹嘘。
一、菩提祖师其人
被压五指山之前,他和如来佛祖打赌,说到自己的手段,他提到了筋斗云和七十二变,以为自己很牛。
孙悟空之所以敢如此,就在于他有一身本领,他很自信。而这种迷之自信,和一个人有关。《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名号很响,可这个人却并不喜欢沾光。他就是孙悟空的授业恩师,菩提祖师。
纵观《西游记》全书,名字中带“祖”的并不多,但个个都是大V,例如:道祖太上老君,佛祖如来。可以说,都是一方领袖,那菩提祖师的实力也不言而喻。
可是,他却很神秘,只在书中前两回出现。仅用短短几年时间,就教会了一个厉害的徒弟,可却不允许徒弟以后提及自己。
《西游记》中描写了佛教、道教中的很多人物。不仅要问,菩提祖师是道教的,还是佛教的?他的真正身份是什么?
二、《封神演义》中的准提道人
因为《封神演义》中的很多人物,在《西游记》中也有出现。有人认为,菩提祖师就是《封神演义》中的准提道人,因为书中对于两人的描写很相像。
准提道人第一次露面,见《封神演义》第六十一回:
大觉金仙不二时。西方妙法祖菩提;
不生不灭三三行,全气全神万万慈。
空寂自然随变化,真如本性任为之;
与天同寿庄严体,历劫明心大法师。
而菩提祖师首次亮相,见《西游记》第一回:
大觉金仙没垢姿,西方妙相祖菩提;
不生不灭三三行,全气全神万万慈。
空寂自然随变化,真如本性任为之;
与天同寿庄严体,历劫明心大法师。
很多人认为,《封神演义》中的西方教,就是《西游记》中的佛教,西方教的二圣,接引道人就是佛教中的如来佛祖,准提道人就是菩提祖师。
但是,《西游记》和《封神演义》毕竟是两本书,虽然有些人物很像,但还是有区别的。例如《封神演义》中的杨戬虽然和《西游记》中的二郎神很像,但是《西游记》中并没有提及二郎神就叫杨戬。就好比同是武侠,不能说金庸武侠中的人物就是古龙小说中的人物。
因此,菩提祖师不可能是《封神演义》中的准提道人。也许,许仲琳对菩提祖师的身份也有所好奇,才在书中虚构出了“准提道人”的形象。
三、如来佛祖弟子须菩提
首先,两个人的名字很像。孙悟空是在樵夫的指引下,见到菩提祖师的。樵夫是这样介绍的:那洞中有一个神仙,称名须菩提祖师。而如来有个弟子就叫须菩提。
“菩提”二字本来就是佛教用语。传说,佛祖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冥想了七七四十九天,而终于悟道。“菩提”在佛教中就是觉悟、智慧的意思。
如来佛祖的弟子当中,须菩提被称为解空第一,所以他给猴子取名叫悟空。菩提祖师在孙悟空头上敲了三下,他就明白半夜三更找菩提祖师学艺,明显借鉴了佛教六祖慧能的故事。
菩提祖师居住的地方叫: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灵台方寸山,首尾二字正是灵山,而灵山,正是如来佛祖和其弟子居住的地方。
这样说,似乎很有道理。但明明是佛教人物,为什么打扮成道教神仙呢?怕孙悟空以后会闯祸吗?那又为什么教他呢?还是有什么阴谋?
而且,菩提祖师的举动,更像的道教行为方式。他教给樵夫的一首歌:相逢处,非仙即道,静坐讲《黄庭》。《黄庭》就是道家经典。教孙悟空法术时,很多都是道教的本领,这样就说不通了。
至于名字,除了第一次介绍,书中都是称:菩提祖师。显然,樵夫第一次介绍时,应该是这样断句:称名须/菩提祖师。这样,就解释的清楚了。
四、太上老君
阴谋论者认为,菩提祖师就是太上老君。在他们看来,取经是个阴谋,大闹天宫也是个阴谋,整个《西游记》处处充斥着阴谋,整本书就是佛教和道教下的一盘棋。
太上老君本领高强,所以可以短短几年,教会孙悟空。他知道孙悟空的性格,故意教他本领,让他大闹天宫。
因为孙悟空的师父是太上老君,所以大闹天宫时,天兵天将集体放水。最后把他投进八卦炉中,不仅没烧死,顺便又送给他一项本领“火眼金睛”。
但是,《西游记》不是厚黑学,书中第一回就写了“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这本书是阐释天地变化、万物生长规律的,不是教人阴谋诡计。
还有很多观点,认为菩提祖师是如来佛祖、通天教主、灵宝天尊等等。但都没有充足的证据。
五、世外高人
看书,是要讲究“知人论世”的。吴承恩生活的年代,王阳明的心学大为流行,儒、释、道三教逐渐融合。这必然在书中有所体现。
当时,有一首诗特别流行: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红莲白藕青荷叶,三教原来是一家。
菩提祖师,佛家的名字,道家的气质的打扮,儒家的行为准则,精通道教、佛教及诸子百家。
孙悟空学艺时,菩提祖师介绍课程时,就反应了他精通百家,所学博大精深。其中就有道字门的三百六十旁门,包括术字门的请仙扶鸾、趋吉避凶,流字门三教九流的看经念佛、朝真降圣,静字门的参禅打坐、戒语持斋,动字门的采阴补阳、攀弓踏弩等等,十分驳杂;
菩提祖师讲课时,“说一会道,讲一会禅,三家配合本如然”。从这些能够看出:菩提祖师儒释道精通,不拘泥于一门一派,兼容并包、百家皆通。
文:墨羽翩翩
参考文献:《西游记》
《西游记》中菩提老祖实力排名如何?菩提老祖的师傅是谁?
《西游记》中的菩提老祖,是个特别的存在,属于打造高手的速成导师,实力大概有三层楼那么高,比起玉帝、三清、如来还是有所不如的,而菩提老祖的师傅,按照《西游记》的神仙系统来说,只能是太上老君。
菩提老祖没跟人对练过,很难知道其实力,但通过与孙悟空的交集可以估计出这个隐藏人物的本事。
01、孙悟空悟道
孙悟空突然哭了,其它猴子们很纳闷,这好端端地怎么哭上了,难道想念林妹妹了?
孙悟空就对猴子们讲了:人是会老的,猴也会老的,可我还没活够啊;一想到这,我就泪如雨下,你说我这一死,岂不是白来了世间这一回,可惜了花果山的这山这水啊!
猴子们都郁闷了,唯独通背猿猴跳了出来道:”恭喜大王,贺喜大王!“
孙悟空更加难过了,心道我要死了,你好称大王,自然叫好。哎,说什么有福同享,说什么不离不弃,都是骗人的。
通背猿猴见孙悟空神色不对,连忙解释说:“既然大王突然为生死伤心,那就是悟道了,世间只有三种人才能摆脱生死的局限,与天地同寿。”
孙悟空从石头里蹦出来的,没有爹妈教导,哪知道这些事,得知长生有望立马转悲为喜,于是知道了佛、仙、圣三者,三者住在阎浮世界之中,古洞仙山之内,这才有了飘洋过海去看你的想法,你就是菩提老祖。
02、菩提授艺
孙悟空在樵夫的指点下找到了灵台方寸山,终于见到了菩提老祖。
菩提老祖知道孙悟空是个天生的石猴,有些喜欢,于是便做主替孙悟空取名。
孙悟空像个猢狲,但猢化兽为人是个胡字,古月乃是老陰,孤寡不详,因此取了狲字,子小便是幼婴,如朝阳初升,因此赐姓孙。
又按门中十二字为孙悟空排辈悟,法名空,可惜孙悟空执着长生,名空却看不空,这才有了七年的打磨心性之苦。
孙悟空不懂其中的奥秘,菩提老祖看似是道家仙人,却是按着佛门排班论辈,显然菩提老祖本是佛门中人,收的孙悟空自然也就成了佛家人。不过对于现在的孙悟空来说,是仙是佛不重要,重要的是学长生之法。
菩提老祖给孙悟空讲了修炼之法,道、术、流、静、动五类,只要不能长生,孙悟空都否决了,于是菩提老祖给孙悟空脑袋来了三戒尺,作为薄惩;同时打下哑谜,暗示三更半夜传授长生之道,以掩人耳目。
道、术、流、静、动代表五行,是修炼之根,任何一门都可成器,孙悟空不学就是好高骛远,所以菩提老祖给了三戒尺,也给了一段机缘,深夜拜师,传授真法,颠倒五行,向佛则修佛,为仙则修仙,即是菩提老祖所说的“攒簇五行颠倒用,功完随作佛和仙。”
孙悟空又花了三年筑基,融合五行,菩提老祖才传下躲避三灾的72变,后又传授逃命的筋斗云,最后因孙悟空卖弄本领被赶出了师门。
其实72变根本不是对付五百年一轮的劫难,对付天劫靠的是蟠桃、仙丹之类的补药,从而弥补充因对抗天灾消耗的神力,菩提老祖教给孙悟空的本事目的只有一个——成为取经路的护道者。
菩提老祖不准孙悟空惹祸后提及自己,并不是怕牵连到师门,“你说出半个字来,我就知之,把你这猢狲剥皮锉骨,将神魂贬在九幽之处,教你万劫不得翻身!”
《西游记》中地理位置分九天、人间、地府,九幽即是在地府之下,也就是不属于天界玉帝、人间如来、地府阎王的管辖范围,对于一心求长生的孙悟空来说,这才是让他最惧怕的地方。
菩提老祖为什么要以道人的外貌修佛呢?
这时佛教势力仅局限于西牛贺洲,培养有生力量成为当务之急,为了避免引来天庭的注意,因此在低调地发展,这就是菩提老祖怕孙悟空惹祸的真正原因,让天庭误会是灵山想对抗天庭,派出孙悟空挑战天庭的权威,试探天庭的底线,从而引来祸事,阻碍了佛教发展。
佛教发展最需要的就是时间!所以孙悟空就被压在了五行山下五百年!
孙悟空大闹天宫时佛门还处于悄然发展阶段,所以如来只提到西牛贺洲的信徒,而当封佛时,却对猪八戒说“天下四大部洲,瞻仰吾教者甚多”,显然这时佛门已经壮大。很简单的道理,孙悟空、猪八戒、沙僧这些天庭旧将走上了入佛门之路,牛魔王、大鹏等大妖相继被招纳到了灵山,可以断定孙悟空被压在五行山下的500年,就是佛门的布局时间,甚至比这更早。
菩提老祖为取经路布下了第一颗棋子孙悟空,自然菩提老祖也不是如来的化身,不管孙悟空的潜力有多大,都不值得放低身份出面去哄一只妖猴来灵山:我这有香蕉,你来不?就好比玉帝不会亲自去探猪八戒的班:加入我的天庭,嫦娥就是你的!
佛道都讲机缘,也就是我们老百姓口中的顺其自然,所谓的运气来了墙都挡不住,比如娶一个老婆三个月就生娃之类的好事情。
扯远了,说回正题,菩提老祖的师傅是谁呢?
先说“老子化胡”这事。
老子对着兜率宫不知道多少年了,除了炼丹就是喂青牛,活腻了,干脆跑去鸟不生蛋的舍卫国做人,成了悉达多太子。他莫名其妙又跑去修道了,听说东土有个金蝉子很不错,光是燃灯这外号就很拉风,于是飞快跑去东土拜师学道,学到倒是学到了,念的却是阿弥陀佛。老子一琢磨不对劲啊,道士满天飞,和尚没几个,这不是有碗没饭吗?干脆跑到西方打拼,自号释迦牟尼,教化胡人修炼。
《历代神仙通鉴》载:”老子从兜率天降舍卫国摩耶夫人,生为悉达多太子,出家学道,闻东土有金蝉子号灯燃,访至泰岱东梁山得真道,遂归西方兴教,自号释迦牟尼。”
《西游记》把这化胡的典故拿过来用,一顿操作猛如虎,情理乱成了二百五。
为了弥补其中的矛盾,吴承恩干脆把燃灯写成过去佛,不至于让太上老君的师傅的名头弱了,接着就该是太上老君干事的时候了,“过函关,化胡为佛”,其实就是太上老君弘扬佛法,壮大佛门,让灵山有了一席之地的意思。
孙悟空找上如来去帮忙收青牛时,如来心里不是滋味,“你这猴儿口敞,一传道是我说他,他就不与你斗,定要嚷上灵山,反遗祸于我也。”
青牛驮着老君过函谷关,如来敢去触老君的霉头吗?打狗得看主人面,何况青牛还是佛门的功臣,要是青牛对着如来挥蹄子,如来该挡还是不该挡呢?
太上老君“化胡为佛”,定下了广、大、智、慧、真、如、性、海、颖、悟、圆、觉佛门十二辈,所以菩提老祖也“化猢为佛”,指点孙悟空加入佛门,成为悟字辈的弟子。至于姓孙,不关什么“化育”的事,太上老君是老祖、菩提老祖是弟子,孙悟空只能是孙子辈,绕来绕去都在围绕身份在排辈,菩提老祖的师傅就是太上老君。
有个好玩的事情,如果结合多种神话系统,就会出现乱成一锅粥的情况。
太上老君“化胡为佛”,成为如来;太上老君师从燃灯古佛(金蝉子),如来又成了金蝉子的师傅;孙悟空拜转世金蝉子(唐僧)为师,唐僧喊如来师傅,那么孙悟空该喊太上老君什么?
所以解读《西游记》只能按照《西游记》里面塑造的神话体系来分析,不然就很难自圆其说。有个网友非要较真,叫我用其他书籍来证明太上老君的强大,不然就是替老君吹,不在一个神话系统怎么证明?比如关羽,他在《西游记》里看守南天门,你叫我用《三国演义》和《三国志》来证明,我只能说关羽在凡间是好汉,战力无双;在天庭是散仙,战力一般,我总不能替喜欢的关羽说话,一刀能斩了孙悟空吧?
在《西游记》里,太上老君就是创世后的第一人,是连接佛、道之间的桥梁,补天是解决天庭之变,“化胡为佛”是手段,佛门之人,见到太上老君还真得尊称一声师傅,所以说菩提老祖的师傅只能是太上老君。
(图片均来自网络)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