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部经典港片(十五部经典港片)

时间:2022-08-16 04:40:26阅读:2062
你看过最重口味的香港电影是哪一部?在80、90年代,香港兴起了一阵cult邪典电影风潮,所谓邪典电影,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充满血腥暴力、裸露镜头等充满视觉冲击力,满足观众猎奇和重口味心理的实验性质电影。邪典电影…

你看过最重口味的香港电影是哪一部?

在80、90年代,香港兴起了一阵cult典电影风潮,所谓邪典电影,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充满血腥暴力、裸露镜头等充满视觉冲击力,满足观众猎奇和重口味心理的实验性质电影。

邪典电影具有强烈的个人风格,以及对社会、人性的深刻思考,由于尺度大、口味重,一直受到不少影迷的喜爱。

而提到香港邪典的重要组成部分,肯定离不开牟敦芾、桂治洪以及后起之秀蓝乃才、邓衍成、邱礼涛几人,这几人各具特色,拍摄的作品无不充斥各种令人不忍直视的血腥镜头。

在邵氏工作的桂治洪一直被誉为香港新浪潮的领军人物之一,和其他导演一味迎合市场拍摄动作、喜剧电影不同,桂治洪另辟蹊径充分抓住了观众的猎奇心理。

早在70年代,桂治洪就将各式各样的香港刑事案件搬上银幕,诞生了《香港奇案》系列电影。从《香港奇案》尝到了甜头,桂治洪从南阳术中汲取素材,拍摄了大名鼎鼎的《邪》《蛊》《》三部曲。

《邪》三部曲夹杂蛊术入魔、艳情等元素,让观众耳目一新。

和同在邵氏工作的桂治洪不同,早期在邵氏工作的牟敦芾不屑于拍摄四平八稳的武侠动作片,刚刚脱离邵氏,牟敦芾就拍摄了惊为天人,野蛮粗暴的《打蛇》。

裸露的特写、近乎写实的暴力镜头,让大众迅速记住了牟敦芾。

之后牟敦芾更是拍摄了至今仍饱受争议的《黑太阳731》。由于电影过于写实、血腥,导致牟敦成为了非主流导演,关于他的电影成就影迷一直争论不休。

1992年的血腥电影《力王》,不仅是蓝乃才、樊少皇的代表之作,更是香港cult电影的巅峰之作。

邱礼涛更注重故事真实性,以及社会反思,改编自真实案件的《八仙饭店》被誉为香港犯罪电影代表之作,《八仙饭店》让主演黄秋生成为第一个凭借限制级电影成为影帝的男演员。

在邓衍成代表作《乌鼠机密档案》中,郑则仕饰演的瓦斯店老板撞见妻子奸情,在酒醉之下,被杀手集团强迫签下杀妻契约,惹火上身,最终闹得家破人亡。

影片结尾郑则仕的女儿被任达华烧死的场景让人难忘。

黑狱断肠歌之砌生猪肉》中,邓衍成又安排梁朝伟被警察陷害蒙冤入狱,在监狱中受尽各种折磨,将社会阴暗面刻画得淋漓尽致。

改编自香港十大奇案的《羔羊医生》,任达华几近变态残酷,几场重口味的杀戮戏,刷新了观众对于犯罪惊悚电影的认知。

由于对凶杀题材拍摄的驾轻就熟,邓衍成被同行誉为“香港第一杀人导演”。

1993年,描写家庭伦理悲剧导致发生凶杀案件的电影《灭门惨案之孽杀》获得了1300多万的票房成绩,一度超越李连杰的《太极张三丰》《倚天屠龙记》等一众强敌,令人大跌眼镜。

从中嗅到商机的邓衍成立马找来《孽杀》的吴岱融、何家驹、钟淑慧等原班人马筹拍了同样涉及凶杀、奇情的限制级电影。

作为港片金牌反派,何家驹用满脸横丝肉,凶恶的眼神,贡献了本片最精彩的角色,由于角色过于凶残,导致很多观众看完仍无法忘记。

何家驹也凭借本片被誉为“四大恶人之首”,成为影视经典角色。

废话少说,就让叉叉为大家带来这部由吴岱融、何家驹、钟淑慧主演的童年阴影电影《替天行道之杀兄》!!!

影片一开始就向观众展示了一具七孔流血的恐怖男尸,作为死者的弟弟同时也是这起命案的凶手,阿滔被缉拿归案。在法庭上阿滔向众人娓娓道来了自己是怎样一步步向大哥痛下杀手的。

阿滔是个孤儿,他是由养父母一手带大的,由于天生老实本分,养父母对阿滔关爱有加。

没有血缘关系的哥哥阿华将阿滔视为眼中钉,从小对其殴打谩骂,不光是对自己弟弟,连自己的亲生父母也难逃阿华的魔掌,全家人都成了阿华发泄暴力的对象。

在一次霸凌中,阿滔的下体被打坏,丧失了生育能力。这也让阿滔下定决心练习功夫,免受哥哥的欺负。

由于生性顽劣,阿华成了往返于监狱的常客,一家人反倒是希望阿华一辈子待在监狱里,让家里清净清净。

阿滔长大成人,他和女友珍妮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阶段,就当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饭时,刚刚刑满出狱的阿滔毫不顾忌在场的众人,将妻子强行带到卧室风流快活。

得知妻子已经在外找了别的男人,阿华将妻子的情人约到家中,将自己老婆和儿子像商品一样10万块钱卖给了情夫。

阿华坏事做绝,在得知父母背着自己在酒店举办生日宴会时,大闹会场。阿滔情急之下,将阿华踢伤,这才停止了他的嚣张气焰。

虽然表面跟众人发誓痛改前非,可阿华还是毒瘾发作,我行我素,他更是叫来一众狐朋狗友,利用苦肉计骗取父母的财产,怒不可遏的阿滔再一次教训了这个没有底线的哥哥。

就当父母从中调停时,阿华抓住母亲威胁弟弟,逃离了这个家。

由于阿华欠下黑社会的高额债务,不堪其扰的阿滔只能用搬家来逃离阿滔和黑道的骚扰。

由于自己没有了生育能力,阿滔忍痛和珍妮分手。就当珍妮准备和阿滔母亲告别时,正好碰到前来闹事的阿华,就当阿华即将对珍妮伸出魔掌时,阿滔及时赶到将阿华痛打一顿。

看着疯疯癫癫的母亲,阿滔彻底失去了理智,亲手结束了这个孽障哥哥的罪恶一生。

故事的结尾,道德战胜了法律。在大众的请愿下,阿滔免于刑事处罚被当庭释放,可由于无法给珍妮幸福,阿滔拒绝了珍妮的好意,只剩下珍妮一人独自哭泣。

故事完

《替天行道之杀兄》情节很简单,但更能考验导演功力,能把87分钟的电影讲得绘声绘色,可见邓衍成是说故事的好手。

与其他一味通过虽事出有因,但法律致胜的犯罪题材电影不同,《替天行道》最后并没有让身负命案的阿滔受到法律制裁,更多的是一种理想化的表现手法。

相比较老实隐忍,最后怒起杀机的弟弟阿滔,坏事做尽,没有底线的哥哥阿华更引人注意。

得益于何家驹“优秀”的外形条件,阿华每次出场都让观众感到窒息,他的每次出场都推动阿滔向着暴力的深渊越来越近。

影片末尾他对着母亲亵渎更是人神共愤,这不光触动了阿滔同时也让电视机前的观众目瞪口呆。

同时也让人感叹邓衍成拍戏真是怪招频出,没有底线。这也在侧面反映了《杀兄》利用家庭矛盾,抓住观众猎奇心理的噱头。

香港电影圈有“四大恶人”:成奎安,黄光亮,李兆基,何家驹。

相比前几位,何家驹真的是演了一辈子坏人,几乎没有演过一个正面角色。

早起的何家驹从事影视剧编剧工作在1987年,39岁的何家驹就在周润发主演的电影《监狱风云》中饰演重要角色,之后何家驹的“吓人特质”得到一众导演的肯定。

在同年的电影《狱中龙》《上海皇帝》中,何家驹分别与刘德华、吕良伟对戏,奠定了自己反派专业户的演艺道路。

之后的《霹雳先锋》《学校风云》《五亿探长雷洛传》等电影中,何家驹多有露面。

在樊少皇主演的暴力电影《力王》中,何家驹饰演的典狱长令人印象深刻,也成为其代表角色。

2015年,何家驹病逝,享年66岁,四大恶人之首结束了自己传奇的一生。

红花还需绿叶配,随着近些年成奎安,吴孟达、廖启智一众黄金配角相继离世,属于香港黄金一代的演员逐渐陨落,观众在哀悼演员去世时,也在感叹属于一个时代的落幕。

一部电影一个故事,我是叉叉,咱们下期再见!!!

一些人喜欢电影里演反派的人物,为什么?

你好,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我谈谈自己的几点想法吧。

一.审美疲劳。大量的影视作品凡是牵扯到正义与邪恶的,最终胜利的永远是正义的一方。

二.过于追求与众不同。大多数人喜欢的他就偏偏不喜欢,非要搞特殊心里才高兴。追求一种与众不同的虚荣感,这类人也很难说是真正发自内心的喜欢某个角色。

三.人的心理因素。举个例子,一个平常感觉不怎么样的人突然做了一件好事,人们可能会感叹这人也不是那么坏啊,还不错。但一个平常不错的人突然做了一件坏事,人们可能会大骂他居然会做这种事,搞不好一辈子都翻不了身。电影里的有些反派也不是那种十全十坏的人,当人们看到这一点的时候似乎还会同情起他们来,对其产生一定的好感。

四.这个世界是属于强者的。这就和喜欢看体育的人喜欢的往往都是各自领域里的佼佼者一样,你有实力别人才会注意到你。影视作品里的某些反派可能在某方面有着过于突出的能力,这也会让很多人对其产生崇拜与喜爱的心理。

五.现在生活节奏快,人们的生存压力很大。这就使人们易产生很多负面情绪,而很多时候这些情绪又不能找到一个合适的宣泄口。人们在观影时看到里面某人大肆杀戮,大肆的使用暴力时会可能会产生一种莫名的快感,仿佛是自己在杀戮,再打人。这其实就是一种情绪的寄托与发泄。就和有的人郁闷时打人偶宣泄一个道理。一般电影里和暴力,杀戮有关的也多是反派角色,这些角色的行为让他们的情绪得到了发泄缓解,所以这也是让部分人喜欢反派的一个原因。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