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家乡赞过和笑过后更要思考的作文「我和我的家乡赞过和笑过后更要思考」
今年国庆节当天开始上映的电影《我和我的家乡》,延续了国庆70周年《我和我的祖国》电影的票房牵引力。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对于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电影产业的复苏与振兴是非常有意义的。
电影是由5个独立的短片组成的,每个短片的主题抓得都比较好,突出了影响家乡发展的民生保障、科技创新、发展教育、环境治理、城乡协同等主要问题,饱含了对促进家乡发展的讴歌。观众在观影时发出的笑声是对影片的赞许。
五个短片分别是:
宁浩导演的《北京好人》,讲述张北京与表舅的故事,聚焦农村医疗保险,突出了健康与民生的关系,非常有普遍性,但是,小品式的故事情节的演绎,反而降低了合理性和可信性;
陈思诚导演的《天上掉下个UFO》,以科技 旅游为双核主题,充满幻想,戏剧性地突出了致力于改变家乡面貌的一群人,虽然结尾处有些煽情,但是不伤整体,虽然UFO是假的,但是,农民发明家是真的;
徐峥导演的《最后一课》,突出一个不忘山村教育的老教师,运用曲径通幽的手法反映出家乡的可喜变化,略显荒诞的细节值得推敲,但范伟等演技在线,为故事增色;
邓超,俞白眉导演的《回乡之路》,刻画了一个知恩图报,致力于改变家乡面貌的好人,比较有戏剧张力,故事更完整和成熟,剧情可信度高,不突兀,主题,故事,表演相统一;
闫非,彭大魔导演的《神笔马亮》,镜头对准知识分子放弃到俄罗斯深造学习的机会,下乡扶贫,反哺和支援农村建设,幽默感、戏剧性太强反而有些弱化了故事。
赞过笑过之后,更需要思考:
第一,电影折射出新时代的一种文化现象,如何延续下去?
首先,是小品短片的集萃。电影延续了《我和我的祖国》的导演组合、短片集合、明星组合等特色,通过幽默、夸张等方式,讲述了家乡的故事。5个短片中,除了《回乡之路》外,其余4个都可以归结为小品短片,有大批的搞笑明星担纲。这种情况代表了泛娱乐化的一种大众欣赏潮流,从抖音到快手,不仅自媒体如此,电影也入乡随俗了。
其次,是夫妻档和组合档凸显。从导演到演员,影片中陈思诚、佟丽娅夫妇,徐峥、陶虹夫妇,邓超、孙俪夫妇齐上阵。开心麻花组合,唐人街探案组合基本承包一个短片。
最后,是多位明星开心荟萃。葛优,刘敏涛;黄渤,王宝强,刘浩然,董子健,王砚辉,王迅;范伟、张译,于和伟,雷佳音,陈数,陶虹,李易峰;邓超,闫妮,吴京,苗阜,孙俪;沈腾,马丽等明星无论是否主角,镜头多少,都加入了影片的行列中。
上述三点折射出来的文化现象衍生来一个问题的探讨:明年国庆档,应该拍个什么系列?哪些人担纲导演策划?哪些人可以进入演员的大名单?也许,业界人士现在就该开始酝酿了。明年是建党100周年,是否可以围绕这一重要的时间节点来进行策划?
第二,多短片构成的影片还可以更成熟,进而演化出好的IP。类似的影片中,《荒蛮故事》比较有名。在冲动是魔鬼的主题下,6个丧心病狂的独立短片,分别从失控航班,饭店生气,公路斗气,罚单不顺气,事故过气,婚礼治气等几个角度阐释了主题,黑色幽默凸显,看完更加引人思考。在确定主题、导演风格,故事架构、表现手法上可以很好地借鉴这样的优秀影片。经过提高后,逐步形成烘托固定节日喜庆气氛、凸显社会性主题的电影模式,形成好的IP。
第三,对于家乡发展需要给予多层级的关注,实现城乡协同。
什么是家乡?从影片中给出的解读来看,家乡是指农村,遥远,相对落后的地方。但是,实际上,家在的地方就是家乡,这是最直接的解释,家乡不一定都是在农村。有城市人过去曾经留下足迹的乡村,更有有着大家族底盘的城市。因此,家乡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农村与农村的发展不均衡,农村与城市的生活差距更大。农村的家乡老龄化、空巢化、妇幼化都非常严重,人口逐渐减少。所以,家乡的发展需要扶助,应该更加聚焦农村的发展,同时,也要关注中小城市的发展,政府、企业、社会组织都应该关心家乡的发展。
第四,要缩小家乡间差距,需要城市化,也需要逆城市化。
事实上,我们的家乡呈现着不同的面孔。有绿水青山,也有灰尘刨土。有美丽山水的魅力乡村,也有资源贫瘠、人气不旺的村落。所以,要清醒地认识到:家乡的生活,远没有电影里面呈现出的那么轻松,在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同时,需要城市反哺农村的新型农村合作化,加强新农村建设,以防止农村与城市的差距进一步拉大,这可能是今后农村家乡发展的必由之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