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周武帝宇文邕在位多少年(宇文邕为什么不传位给其他人)

时间:2022-08-15 22:21:49阅读:4442
535年,宇文泰建立了宇文王朝。他建立了关陇集团,吞并了荆州、巴蜀,拥有了一半的天下。不过南北朝时期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老子如龙,儿子如虫”,许多开国帝王的儿子都十分昏庸,直接搞垮了一个王朝。柏杨将这种…

535年,宇文泰建立了宇文王朝。他建立了关陇集团,吞并了荆州、巴蜀,拥有了一半的天下。不过南北朝时期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老子如龙,儿子如虫”,许多开国帝王的儿子都十分昏庸,直接搞垮了一个王朝。柏杨将这种现象称为“瓶颈”,认为任何一个王朝在第二代都会出现瓶颈,许多王朝在第二代都会出现政变,甚至直接灭亡,如果平稳渡过瓶颈,就能够长久。宇文王朝也是如此。

556年,宇文泰在北巡时得病,不久去世。此时,宇文泰的诸子年幼,于是国家大政就不得不委任给长兄的儿子宇文护。宇文护掌权后,立宇文泰嫡子觉文党为“周天王”,废除了傀儡魏帝,于是北周正式建立起来。宇文护掌权后,又阴谋迫害了赵贵、独孤信等柱国将军,进一步控制朝政。此时,宇文护开始任意废杀幼帝,企图称帝。他先是废杀废杀闵帝宇文觉,立宇文泰庶长子宇文毓为帝,是为明帝;560年,他又毒杀明帝宇文毓,立宇文邕为帝。

宇文邕是宇文泰的第四子,史称他“幼而孝敬,聪敏有器质”,宇文泰称赞道:“成吾志者,必此儿也。”557年宇文觉受禅登基后,宇文邕成为了大将军,出镇同州。后来又升迁为柱国、大司空、鲁国公、宗师。宇文邕做事沉稳,史载:“此人不言,言必有中。”宇文邕继位后,为了避免前车之鉴,就在表面上选择顺从。这样,宇文邕就当了10多年的傀儡皇帝,当时北齐人说“护外托为相,其实王也。”

不过宇文邕绝非甘心当傀儡,他也在暗中发展自己的力量。572年,宇文邕和宇文护一起去看望太后。宇文邕劝说宇文护读宇文泰写的《酒诰》来劝诫太后减少酗酒,宇文护听信了。正当宇文护读文章时,宇文邕举起玉珽袭击了宇文护,随后宇文邕的同母弟宇文直跳出来,直接杀死了宇文护。宇文邕果真是一位从此,宇文邕就掌握了北周实权,历史上称为“北周武帝”。

魏晋南北朝以来,门阀士族强盛,他们广占土地,隐蔽人口,不久加剧了社会矛盾,还减少了国家的赋税。宇文邕亲政后就大规模搜查人口,凡“正长隐五户及十丁以上,隐地三顷以上者,至死”。这是南北朝推行的最严厉的人口普查工作,对当时的世家大族具有很大的打击作用。

宇文泰时期,西魏的柱国将军们疯狂掠夺人口,甚至将之沦为奴婢。例如宇文泰攻破江陵时,曾将江陵百姓男女十余万口被驱归关中,这些人就沦为了奴婢。宇文邕上台后,就将这些奴婢释放。在577年灭北齐后,宇文邕又下令将北齐境内的奴婢释放,这是继汉光武帝以来最大规模的释放奴婢行动。宇文邕的释放奴婢,严重打击了世家大族,使得自耕农大量增加,有利于社会矛盾的缓解。

宇文邕的改革,使得北周的户籍人口大量增加,财政逐渐丰满起来,军队规模也从10万上升到了20万人。而当时的北齐却十分的昏庸,走向了衰亡,史称“齐氏昏暴,政出多门,鬻狱卖官,唯利是视,荒淫酒色,忌害忠良。阖境嗷然,不胜其弊”。同时,北齐未能解决六镇鲜卑和汉族的矛盾,加速其灭亡。

为了能够更快地消灭北齐,宇文邕选择和南陈结盟。573年,北周邀请陈朝一起进攻北齐,于是陈顼出征北齐,大败齐兵于徐州,尽复淮南之地。不过陈顼果真只是一个守成之君,他只满足于划淮而守,因而没有进一步北上进攻中原腹地,这正是宇文邕想看到的。

而北周的宇文邕则在575年出兵,统一北方。此时的陈顼才悔悟,于是出兵山东,但是被北周击败,10万大军全军覆没,损失惨重。第二年,淮南之地又基本被北周占据。

575年,宇文邕调集18万大军进攻北齐,其中宇文邕亲率六军攻陷了河阴(孟津),宇文宪的前锋军队也攻拔了洛口东西二城。随后北周大军围攻洛阳、浄城孟县)失利,不得不退兵。此时的南陈军队正在淮南休养。

宇文邕见北齐军队已疲惫,于是派遣8万精兵与北齐军队决战。双方军队在平阳布置阵势,“相持不决”。随后北齐大军开始南进,两军接战,关键时刻,齐军东翼稍微退却。于是冯淑妃等以为北齐会失败,就怂恿高纬退保高梁桥。高纬听从,下令退却,结果导致军心涣散。宇文邕乘机猛攻,北齐“军资甲仗,数百里间,委弃山积。”随后北周大军势如猛虎,接连攻破了山西多座城市,北齐主力基本被消灭。

此时的北齐皇帝高纬试图逃亡突厥而没有成功,北齐的大臣则纷纷投降。577年,宇文邕带领大军攻陷了邺城,高纬被俘虏。从此,北齐灭亡,北方宣告统一。正当北周大规模出兵时,南陈军队也开始发动第二次北伐,试图和北周平分关东。不久,北周军队和南陈军队遭遇,南陈军队被打得落花流水,整个淮南之地很快就落入了北周手中。南陈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宇文邕为了集中精力灭北齐,也就继续对突厥采取了联合的政策。当统一了北方后,宇文邕又准备一举南下,灭南陈。不过就在578年,突厥进攻幽州,于是宇文邕就带领北周大军北伐。可正在北伐途中,宇文邕驾崩没有实现“平突厥,定江南”的愿望。

即使如此,宇文邕依然可以说是南北朝最杰出的帝王。《北史》评价到“乃苦心焦思,克己励精;劳役为士卒之先,居处同疋夫之俭;修富国之政,务强兵之术;乘雠人之有衅,顺天道而推亡。数年之间,大勋斯集。”他虽然没有统一全国,但是打下了三分之二的天下,为后来隋文帝的统一奠定了基础。另外他还出兵进攻了吐谷浑,削弱其国力,为后来隋唐灭吐谷浑铺平了道路。《周书》说“破齐之后,遂欲穷兵极武,平突厥,定江南,一二年间,必使天下一统”。

北周武帝宇文邕有什么功绩?与隋文帝相比如何?

北周武帝宇文邕,是一位较为英明的君主。特别是在南北朝这个暴君、庸主倍出的时代,宇文邕的存在就显得更加耀眼了。

宇文邕是西魏权臣宇文泰的四儿子,出生于西魏大统九年(543年)。北魏高欢当权后,孝武帝与高欢不和,投奔了占领关中的宇文泰,北魏分裂成东魏和西魏,宇文邕的父亲宇文泰成为西魏的实际掌权人。因孝武帝骄纵荒淫,与宇文泰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深,最后,宇文泰让人毒死了孝武帝,改立南阳王元宝炬为帝,即西魏文帝。 宇文泰掌权期间,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整饬吏治,将辅政大臣分成六官,这也是后来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的基础,创立了最早的府兵制,宇文泰勤政爱民,大力促进农业生产。在他的治理下,西魏也日益强盛。说到宇文邕的与众不同,可以从他即位后选择韬光养晦,一举铲除权臣宇文护,还有正式亲政后在治理国家上采取的一些措施说起。

铲除权臣宇文护,正式亲政:公元556年,宇文泰去世,因为他的儿子年龄都很小。于是,他的侄子宇文护接替他的位置,执掌了大权。不久宇文护逼迫西魏恭帝退位,拥立宇文泰的儿子宇文觉为帝,改国号为周。大权在握的宇文护虽不是皇帝,但却是北周权力的真正所有者。宇文觉不甘心做一个傀儡皇帝,对宇文护也多有提防,感觉不妙的宇文护,立即将宇文觉废掉了,又改立宇文泰的另一个儿子宇文毓为帝,即北周明帝。明帝天资聪颖,同样也不甘心受制于人,对独揽大权的宇文护非常不满,宇文护见难以控制明帝,就暗中下毒,将明帝毒死。有过两次教训的宇文护,在第三次选立皇帝时,就想在宇文泰的儿子中挑一个笨一点的,就这样,寡言少语,木讷的宇文邕就被他选中了。

我很奇怪,宇文护实际上是北周的建立者。他也有能力废立皇帝,既然担心无法掌控新皇帝,为什么就没想自立呢?而是拥立了自己的堂弟,自己只是做个实际的掌权者。这一点和清朝的多尔衮在皇太极死后立福临继位有点相似。

公元560年,宇文邕继位,史称周武帝。继位后,周武帝宇文邕充分展示了大智若愚的本事,在宇文护面前怎么看,怎么像个笨蛋,而且对宇文护言听计从,时刻维护宇文护的权威,宇文护也逐渐放松了对周武帝的警惕,认为自己这一次的人选是挑对了。而实际上,宇文邕时刻没忘为哥哥复仇,他在等待一个机会。

在宇文邕的麻痺之下,宇文护已不再担心宇文邕会对自己不利。有一天,宇文邕和宇文护去探望太后,途中宇文邕对宇文护说,太后年岁大了,但是还是喜欢饮酒,担心对她身体不好,希望宇文护给太后念念《酒诰》,劝她注意身体,宇文护满口答应。到了太后宫中,宇文护就劝太后不要饮酒了,并认真的将《酒诰》念给太后听。趁宇文护不注意,宇文邕用玉笏从宇文护脑后将其砸倒,身边的宦官何泉也用刀砍杀宇文护,但因为过于紧张,砍了几刀都没有砍中要害。这时,藏在后边的,宇文邕的弟弟卫王宇文直见状,跑出来帮忙,终于将宇文护杀死。随后,宇文邕又将朝中宇文护一党全部处死。至此,周武帝宇文邕才算彻底亲政。宇文邕韬光养晦,终于将权臣宇文护杀死,夺回皇权一事,其行事风格和后来的康熙皇帝杀鳌拜很是相似。可见宇文邕是个颇有心机,能干大事的人。

宇文邕亲政以后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他继位后,大力整饬吏治,加强中央集权。对于朝中政事,他事必躬亲。宇文邕为人勤俭,平时他都是穿麻布粗衣,不喜奢华,禁止修建宫殿。他还重视农业生产,关心百姓疾苦,针对国内佛教兴盛,广建寺院,僧人众多,已影响到朝政的情况,他采取了相对温和的禁佛举措,以增加国家收入,既补充了兵员,又减轻了百姓的负担。

宇文邕有着远大的理想抱负,在他的治理下,北周社会环境较为安定,国力激增,经济发展迅速。同时,宇文邕坚持亲自操练部队,多次对北方用兵,灭掉了北齐,并逐渐统一了北方地区,只可惜他英年早逝,没有实现统一全国的理想。但他为后来隋朝一统天下奠定了很好的军事和经济基础。

再说说杨坚:杨坚的确有着超出常人的能力,他建立的隋朝,是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朝代。他完成了宇文邕没有实现的统一全国的理想。并且完善了朝廷的各项制度改革,废除九品中正制,建立五省六部制。他还开创了科举制度,这一制度一直延袭了1300多年,直到清朝末年才废除。

杨坚本人勤俭爱民,常年粗衣素食。这些良好的习惯,杨坚和宇文邕也非常相似。可以说宇文邕和杨坚两人都是人中的翘楚,并不能说谁一定比谁强,宇文邕的遗憾是去世的早,没有给他足够的时间。杨坚能够统一全国,也离不开宇文邕打下的基础。两人的另一个共同点是,都没有选一个好的接班人,政权很快就由盛转衰,被后来者取而代之。这也是两个强人共同的遗憾!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