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 冰雪埋忠骨「长津湖冰雪埋忠骨寒光照军魂愿祖国山河永远无恙」
70多年前,在朝鲜长津湖上演了一场殊死战斗,那段历史,让每个亲历现场的志愿军不敢回想。那是一场用血肉之躯铸就的铜墙铁壁,那震撼人心的冰雕连让人泪目,那场战役,战士们面对的不仅仅是强大的敌人,还有五十年不遇的极端寒冷天气。
而要还原这个宏大而惨烈的场面,谈何容易。其拍摄之艰辛,演员阵容之强大,投资之巨大,我们暂且不说。今天主要来聊一下这部电影所表现出的那些珍贵而神圣的情感。
由于物资匮乏,土豆便成了战场上极其珍贵的食物,但由于极端严寒,土豆竟然变得跟石头一样坚硬。
“为了让战士们吃上暖和的食物,一位叫王法礼的班长将土豆一个个放在自己的胸口焐热”。老兵阎福斌回忆道。
晚上七八个战士共用一床被子,抱团取暖。这本是一群20岁左右的年轻孩子,有的才15岁左右。在战场上,他们却能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同心协力,情浓于水。
舍身忘死,爱国之情气感天动地。“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地耸立在我的阵地。”在这场战役中,因为寒冷,连队所有战士冻死在阵地上,他们牺牲时,依然保持着时刻准备战斗的姿态,他们以战斗队形四面散开,静静地卧倒在雪地中,个个手执武器,怒视前方,无一人后退,这就是最伟大、最悲壮的“冰雕连”。
而在这些烈士中,人们发现宋阿毛留下的一张卡片。卡片上面写着:“我爱亲人和祖国,更爱我的荣誉。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冰雪啊,我绝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地耸立在我的阵地上。”这是怎样的一种英勇,怎样的一种精神,在他年轻的血液中,流淌的始终是祖国的血液,他们从来没有怕过,因为他们心里只有保家卫国。
在整部影片中,黄轩饰演的毛岸英可圈可点。作为主席当时唯一可以留在身边的儿子,他有无数个理由不去前线。但他主动请缨,在毛泽东为彭德怀元帅送别的宴会上,毛岸英几次请求去前线。
彭德怀元帅以“你是最能陪在你父亲身边的伢子”拒绝了他,当时毛岸英三兄弟有一个丢了,还有个一直生病,而毛岸英又新婚不久,彭德怀元帅认为他不能再冒险了。
但毛泽东只说了一句,让他去吧,谁让他是毛泽东的儿子。
多么简单而又饱含深情的话啊,谁不爱自己的孩子,主席知道,国难当头之际,自己的孩子更应该冲在最前头。
毛岸英告别了病中的妻子,毅然到了前线。但没想到这一走,便再也没有回来。
当毛泽东得知儿子牺牲的消息后,他强忍住泪水,用颤抖的手去拿桌上的烟,如此巨大的悲痛,他只能一个人默默承受。
金日成曾说,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国际主义的典范和楷模,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他牺牲了包括妻子在内至亲至爱的五位亲人,为了朝鲜人民的反侵略和保卫世界和平,他又把最疼爱的长子毛岸英送来朝鲜。岸英牺牲了,我们会永远怀念他。
其实全天下的父母又何尝不是如此,儿子出发,父亲在泪眼目送;孩子牺牲,父亲留给我们的是一个沉重而沧桑的背影。
甚至很多人不知道他是毛泽东的儿子,只知道他姓“刘”。
越是隐忍,越能让观众感受到浓浓的父子情谊。
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有伍千里,这是整个人影片中举足轻重的灵魂人物。他展现了中国男人的担当,其实每一个中国男人都应该如此,有骨气,有志气,有力量,有担当。可以像水一样柔软,也可以像钢铁一样坚强。
他们首先是一位父亲,一个儿子,他们也有牵挂,他们也有梦想。当朱亚文饰演的梅生在火车被炸毁之后,趴在废墟上翻来覆去地寻找那张被烧毁半截的女儿照片,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这是一位父亲对女儿所有的爱与牵挂。
“如果我们不打仗,就是我们的下一代要打”,朱亚文说这句话时,又何尝不是天底下所有父亲的心声,他们冲锋陷阵,赴汤蹈火,只为让我们的祖国能够安然无恙,只愿每一个中国人不再让人践踏。
这部电影,值得每一个中国人去看,更值得每一个生在新中国的孩子去缅怀那段历史,缅怀那些真正的民族英雄。从而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