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二卖杏 动画片(国产老动画片贾二卖杏)
从前有个人叫贾二,有天挑着两筐杏子去卖。临走时还想好了对策:杏子有酸有甜,看他爱酸我就说杏子酸,看他爱甜就说杏子甜,这样万无一失。想到这,贾二不由自主地唱起来:“五月里杏儿黄,又是我捞钱的好时光……”
贾二挑着担子来到大街上,一位老奶奶听到吆喝声出来准备买点杏子吃。贾二看到老奶奶这么大年纪了,心想牙口不好,肯定喜欢吃甜的,于是他就对老奶奶说自己的杏子是甜的,没有半点酸味。可老奶奶却说要买酸的,是给有喜的儿媳妇买的。贾二误判了老奶奶的喜好,第一单生意就这么黄了。
贾二继续挑着担子往前走,这时一位下棋的老大爷叫住了他,问他杏儿是甜的还是酸的。贾二听大爷口音是山西的,心想山西人都爱吃醋,肯定喜欢吃酸的,于是他跟大爷说他的杏全是酸的。谁知大爷吃够了酸的,想来点甜品换换口味,于是,贾二的第二单又黄了。
就这样,贾二折腾了半天,一个杏子也没卖出去,到此时,贾二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怪只怪自己今天的运气太差。
眼看太阳要落山,贾二一脸愁容地往家走。这时迎面走来一位壮汉,他干了一天的活,正想买点杏子解解渴。
吃了两次亏的贾二,想想之前的经历,说酸的不对,说甜的也不对,于是眼咕噜一转,就说自己的杏是甜中带酸,酸中带甜,心想这么说你总该满意了吧。谁知壮汉是个直性子:半酸半甜那算啥玩意儿?最后壮汉买了杯凉茶解渴,也没买贾二的杏子。
贾二折腾了一天,愣是一个钱币也没落进口袋里。如果是你,你会买贾二的杏子吗?
现在的国漫你们喜欢看吗?我是非常的喜欢,你们都看过哪些国漫?
这句话放到4年前,我会毫不犹豫的说:不喜欢。铺天盖地的《喜洋洋与灰太狼》、《熊出没》,打开电视,看到这些都觉得窒息。
可现在是2019年,中国市场出现了动漫的概念,不再是幼稚的,傻瓜模式的动画片。整体来看4年的发展,国漫作品类型也越来越多,剧情与制作也越来越好。
所以,2019年的9月21日,我要大声地喊出来,“国漫,我终于等到你了!大爱!”
小时候,大家基本上都看动画片,但是坚持到成年的并不多,尤其是在中国“看动漫就是幼稚”的论断中,成年看动漫的少之又少。留下来的,是真的对动漫有真爱。
第一部接触真正意义的国漫,应该是《秦时明月》。2008年播出,央视播放,受众范围很广。加上华丽的服饰与精致的人物模型,让《秦时明月》短时间内获得了极大的曝光。
随后第二季,第三季,第四季,第五季不断更新制作,技术也一步步地不断改良,画面更加精细,人物更加精致,动作越来越流畅,表情也越来越生动自然。
随后又是出前传,一会儿又是出番外,影响越来越大。在玄机(《秦时明月》制作公司)发力的时候,其他制作公司也开始崛起,涌现大量优质作品,为首的以彩条屋、视美和绘梦,还有若森、中影年年、柏言映画等。
彩条屋以今年火爆的《哪吒之魔童降世》为代表作品,后期还有《姜子牙》等作品。视美主要是《全职高手》、《魔道祖师》,绘梦的以《一人之下》、《狐妖小红娘》为主代表。
这些都是产出比较多的公司,也算得上是业界的良心,口碑与收视率都还不错。
国漫目前主要分为两波,一个主打原创,做自己的国产大IP,走国风路线,将中国的文化元素融合其中,有种复兴的意味。
另外一波,就是模仿日漫,人物造型模仿,画风模仿,既没有做好日漫风的整体性,又没有本地动漫的元素,不伦不类。
所以,从目前大火的动漫作品来看,只有坚持了做自己的动漫,融合自己的文化元素,才能赢得口碑与粉丝流量。《魔道祖师》、《全职高手》、《一人之下》、《狐妖小红娘》、《画江湖之不良人》等。
但看多了国漫的朋友也应该知道,虽然技术上有了很大的改观,但是在剧情上和故事的架构方面依然存在很大的漏洞,作品不能得到很好的层现。要不然就是剧情可以,制作不行。
还存在些卖腐,卖CP的一些投机取巧行为,为了收视率,完全迎合受众的口味,然后就变成了没有剧情的“放水”剧情。
但是众多优质作品的出现,依旧让喜欢动漫的我,慢慢地偏离日漫,来到了国漫的世界。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