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f装备属性(dnf比较出名的装备)

时间:2022-08-15 15:28:52阅读:2762
地下城与勇士这十几年时间出过无数的装备,其中更有极品装备,以及各种奇葩属性的装备。一套强力的装备可以让角色重新焕发新生命力,接下来让我们看看那些奇葩的装备属性,绝对会打开新世界大门。一、决斗场专属史诗…

地下城与勇士这十几年时间出过无数的装备,其中更有极品装备,以及各种奇葩属性的装备。

一套强力的装备可以让角色重新焕发新生命力,接下来让我们看看那些奇葩的装备属性,绝对会打开新世界大门。

一、决斗场专属史诗套

在以前装备盛行的年代,每套史诗装备都有独特性。这一套首饰套名为「战神的天袭」,单件史诗增加2%攻速和释放速度,看起来平平无奇,不过套装属性却很强势。

连击达到50次、100次可以增加攻击速度和力智属性。累积100次胜利次数可附加1%,累积2500次胜利就能获得25%伤害。

也就说想要发挥最大效果就必须在决斗场获得胜利,段位越高伤害越高。只要佩戴这套装备的玩家就必须去的决斗场,提升段位。

二、绝地求生武器

这把武器属性非常的特殊,名为「幸存者的奥秘」增加部分职业技能等级,队友死亡时可增加100力智和10%三速。队友死亡越多增加属性越强,仅剩自己一个人才能发挥最大作用。

不过由于属性比较鸡肋,很少被玩家提及。武器外观比较精致,拿来幻化是个不错的选择。

目前这把武器已经绝版,只能从npc商店兑换,需要少量史诗灵魂。

三、唯一属性首饰套

这三件首饰部位名为「金镶玉」系列史诗套,属性看起来平淡无奇,增加部分技能等级和暴击率等。

装备属性增加10%刷怪经验,如果获得三件就能增加30%经验加成,总体来说升级比较快。

不过升到满级就没用了,属性已经显得没那么重要。不过这套装备却拥有独二无一的属性,成为最独特的存在。

四、最高反伤装备

玩MOBA游戏时,有一件装备名为反甲,敌人攻击时可以反伤给敌人。

其实DNF游戏中也有类似的反甲装备,例如「古代遗迹守护者」是史上第一套BUFF装备,虽然只有三件套,但却是一代人的回忆。

套装属性很强大,增加几千防御力,HP为10%以下时,100%几率反伤1000%伤害。

总结:总体来说史诗装备拥有独特属性,给予角色提供最强属性,除了增加伤害还能有辅助作用,可遇不可求。

请问《水浒传》中,宋太公为何要诈死骗宋江回家?

宋太公原本是支持宋江逃避官府打击,指使宋清陪同哥哥逃亡江湖的。为何在宋江从清风寨上梁山之前,忽然派石勇传书,以诈死骗宋江回家,主动接受朝廷法度的惩罚呢?难道宋太公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假如宋太公不以诈死欺骗宋江,宋江会拒绝回家而直接上梁山吗?

细读这几回故事,感觉其中有很多矛盾之处。《水浒传》有一个特点,但凡写错或者读不通的地方,都隐藏着某种真相。那么,宋太公前后矛盾的做法,尤其是以诈死骗宋江回家,到底又是为什么呢?

真相隐藏在宋江的江湖行踪之中

宋江杀了阎婆惜,躲在自家佛堂三世佛佛床下的地窖之中,这个地窖,对应的是龙虎山误走妖魔的地穴。宋江其实与鲁达相似,打死了人,就躲进佛门逃避朝廷法度。

宋太公两次以宋江忤逆“出籍”为借口,骗过了官军的缉捕。但是,朱仝知道宋江的藏身之处,在地穴中找到了宋江。朱仝问宋江打算去哪里,宋江当时说了三个地方:横海郡柴大官人处、白虎山孔家庄孔明孔亮家、清风寨副知寨花荣那里。

后来,宋江也是按照预设的线路,逃亡江湖,只是在去清风寨途中误入清风山,这才完全改变了逃亡江湖的轨迹。宋太公诈死骗宋江回家,就是因为这一变故而设下的诡计。那么,为何因为宋江去了清风山,宋太公忽然改变了想法呢?难道是因为清风山是强盗占据的山头,宋太公担心宋江就此失身于贼吗?

从文本故事中看,宋太公确实是这样的想法,柴进、孔明孔亮、花荣都是好人,与清风寨强人完全不一样,宋江即便杀人在逃,但却不会因此上山落草。

但是,这其中依然说不通,难道宋太公知道宋江在清风山的事吗?而且,掐准了宋江去梁山途中,派石勇在村店下书,及时地阻止了宋江上梁山?宋太公难道放了眼线,一直跟踪着宋江?

其实,无论柴大官人庄上,还是孔家庄、清风山、清风寨,说的其实是一个地方。也就是说,清风山上的燕顺、王英、郑天寿是草寇,柴进、孔明、孔亮与花荣同样是“贼”。

既然宋江避难江湖都是在“贼窝”里行走,宋太公为何要在宋江去梁山途中,以诈死骗他回家呢?

从清风山看宋江的江湖贼窝行

清风山、桃花山、二龙山,以及后来的白虎山,都是《水浒传》中的三山。施耐庵笔下的“三山”,出自李白“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这句诗中,这三座金陵无名小山,后来被朱元璋移走,填平了燕雀湖,建造了大明皇宫。故此,“三山”写的都是南京城。

清风山,是以“清风”对“明月”,说的依然是明朝的事。书中写道,这座山头有三个头领,燕顺、王英、郑天寿。这三个强人住的是草房,在草厅中聚义,是名副其实的“草寇”。但是,这些草寇却都裹着红头巾,显然,他们是“红巾军”二代,也就是燕王朱棣这辈人。

燕顺绰号锦毛虎,就是龙虎山上洪太尉遇到的那只白额锦毛虎,这只虎隐喻的就是燕王朱棣。因而,施耐庵以《明实录·太宗文皇帝实录》中“燕王英武”这四个字,给清风山安排了这三个强人头目,他们的名字合起来读,就是“燕王英武真天授”。英武的燕王也说自己受命于“皇天”,弑君篡位也就美其名曰“奉天靖难”。

清风山如此,当然也就包括白虎山下的孔家庄了,孔明孔亮兄弟就是“明亮”,白虎山,也是“白额锦毛虎”的另一种写法。

清风山、白虎山隐喻的是大明王朝以及燕王,那么,柴大官人庄上呢?柴大官人手中有太祖武德皇帝颁发的誓书铁券,书中说他是柴世宗的嫡派子孙,总不会是贼寇吧。其实,柴进庄子也与清风山、白虎山一样,还是一个“贼窝”。

“林冲棒打洪教头”时,书中特别写的是明月之夜。两人开打时,各吐了一个门户,洪教头使的是“举火烧天”,林教头则是“拔草寻蛇”。洪教头的招式寓意以火德运做了皇帝的朱允炆,林教头的招式则是寻找建文帝。建文帝就是龙虎山上随锦毛虎出场的雪花大蛇,朱允炆生于丁巳蛇年大雪节前夕,书中的“蛇”说的都是被叔叔弑杀的孙子皇帝。

柴大官人真正的落脚地是高唐州,这个地方解读起来很需要点文字,我只能简单地说说。

北宋时期并无高唐州,这里其实是柴进的“禁城之地”,是柴家的“皇城”。高唐州有知府高廉,高廉的舅子殷天锡实则“因天袭”,说的还是皇权天命。《水浒传》中所有姓高的,都暗喻的是以“高皇帝”自封的朱洪武及其子孙,这其中当然包括“奉天靖难”的燕王。书中特别给“皇城”配了一个“继室”,这是暗示朱棣、朱允炆都不是正室的嫡子。当然,“皇城继室”也影射了柴世宗、赵匡胤。

故此,宋江无论走到哪里,都是在“贼窝”中穿行,去的是同一个地方。那么,宋太公诈死又是怎么回事,宋江从“贼窝”回家,他的家又在哪里呢?

清风寨已经伏藏了宋太公诈死

说罢了宋江的两个江湖避难所,又解读了清风山,那么,清风寨是个什么所在呢?毫无疑问,这里也是一个“贼窝”。怎么讲?

上文讲到,《水浒传》中所有姓高的都是“太祖高皇帝”,也就是“太祖武德皇帝”及其子孙。历史上,宋太祖并没有颁发誓书铁券,朱元璋倒是干过这件事,隐藏在《水浒传》中江州城、景阳冈的曹国公李景隆家就有朱元璋所赐的誓书铁券。后来,朱棣剥夺了他家的这项特权,正如“因天袭”不承认,也不惧怕柴进家中的誓书铁券一样。

姓高的是朱洪武,刘高则更是这样的隐喻。历史上只有一个货真价实的“高皇帝”,那就是汉高祖刘邦。所以,朱洪武的“高皇帝”连施耐庵都不承认,以“芒砀山公孙胜降魔”讥讽了试图相仿斩白蛇起义的朱洪武。汉高祖斩白蛇起义流芳千古,朱洪武的“白蛇”却被自己的儿子所斩杀。

刘高,说的是东施效颦的大明“高皇帝”。当然,刘高的老婆也就暗喻了马皇后。王英要以刘高老婆做压寨夫人,这倒不是说燕王乱伦,要霸占刘高的老婆,而是《水浒传》中的女性统一的象征隐喻,是皇权的一个代码。也就是说,燕王要争夺皇位。

这几回书中,还有一个重要情节,就是“宋江夜看小鳌山”。这段故事与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样,都是在明月之夜,而且,还是正月十五元宵节,这就暗藏着“明月”,清风寨也是“明”。小鳌山之“鳌”,就是一种大龟,字底是“魚”,这些都是燕王的符码。

“洪太尉误走妖魔”故事中,宋江他们所在的地穴,是一只大龟驮着块石碣压着。洪太尉误走妖魔,是三月初三这天的朝会,这一天是玄武大帝的诞辰。龙虎山上出现大蛇,龟蛇相逢既玄武显形。朱棣以玄武显圣鼓舞士气,发起靖难之役,夺了皇位就以玄武大帝降世,标榜自己就是“玉皇大帝”的接班人,当然是“奉天靖难”了。

魚,《说文解字》这样解读“鱼尾与燕尾相似”,《水浒传》中的“魚”也都是这样的寓意。故而,清风寨同样是一个“贼窝”,寓意的也是燕王朱棣要造反。

宋太公明写的是北宋的太公,但却是一个皇帝老子的总符码,这一点,我在有关“太公”的解读中已经讲过了,此处不再重复。儿子要造反,所以,老子便要将他按下。这是宋太公诈死骗宋江回家的原因所在,但宋江的家又在哪里呢?

小结:施耐庵采信了《奉天靖难记》之说?

这个或是野史,或是官修史料的《奉天靖难记》,大约成书于永乐初年,施耐庵是完全能够读到的。这个史料中,讲到了朱洪武有意以朱棣替换朱标,也提到了朱允炆做皇帝前的一段秘闻:

先是,太祖病,遣中使召上还京,至淮安,允炆与齐泰等谋,矫诏令上归国,太祖不之知。至是病革,问左右曰:“第四子来未?”无敢应者,凡三问,言不及他,逾时遂崩。

燕王在藩地,朱洪武自知一病不起,便要召他回南京。但是,朱允炆与齐泰合谋,篡改、伪造诏书,伪传太祖之命朱棣“归国”,也就是回到藩地北平。朱洪武临终之前,还在问了三遍老四来了没有,侍奉之人(当然也包括朱允炆)都不敢回应。

虽然这条记载被怀疑是朱棣授意,但后来的《明史》也采信这一说法,说燕王已经从北平出发,途中接到矫诏就止步了。以《水浒传》的说法,《奉天靖难记》的这条记载,恐怕不全是伪造的。

在“洪太尉误走妖魔”故事中,特别写到了一个细节,说是雪花大蛇“张开巨口,吐出舌头,喷那毒气在洪太尉脸上”。这就照应了朱允炆阻止朱棣进京的说法,这条计策真的有点“毒”。

施耐庵在书中反转了这段故事,宋太公是诈死骗宋江回家的。而当年朱洪武问朱棣来了没有,未必就是要改变主意,把皇位传给老四,恐怕也是嘱咐他辅佐朱允炆,彻底打消他谋反错误的念头吧。如果按照《水浒传》中的解读,这层意思还真的有可能,宋太公不是担心宋江造反才诈死的吗?

宋江的家,其实也是在南京,《水浒传》中有这样的暗示符码。宋江虽然被“骗”回家,却在江州发誓要造反,江州城的故事就暗写了靖难之役的全过程。雪花大蛇设“毒”计,恐怕也是燕王起兵的一个原因吧。

宋江一路奔走在“贼窝”,最终上梁山落草为寇,这就是施耐庵对大明王朝的一种态度。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