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摇大结局什么意思(招摇大结局什么意思没看懂)
《招摇》大结局是,路招摇把万路门托付给了琴芷嫣,然后退出了江湖,五年后,厉尘澜踏出剑冢,与路招摇团聚,两人隐居世外。
在 《招摇》中的每个角色都有着不同的命运。该剧中,演员表演精彩纷呈,剧中每个人物都刻画的极富特色。角色塑造立体,每个人的故事都有起因,有发展,有结局,每个人物都在演绎着自己的独特的心路历程,他们表现着各自的情感爱恨,让观众为他们最后的命运纠结着,直到剧末,答案呈现,让观众看到了他们每个人不一样的结局。
《招摇》这部电视剧是由小说改编而成,最后,剧中每个人物的命运在最后都有了各自的结局和答案。
顾晗光死后,沈千锦为完成自己的心愿,在顾晗光墓前举行了婚礼,然后她在顾晗光墓前烧掉了虚宗秘事后,便独自飘然离去,不知所踪。
琴千弦耗尽了自己的内力,坐化渡人,功力散尽而死。路十七因为琴千弦的死而伤心不已,最后,路十七走上了行侠仗义的江湖路,浪迹江湖去寻找琴千弦的化影。
琴芷嫣当了万路门主,把万路门打理得井井有条,兴旺有加。但是她的个人感情却是充满了伤感,她终究错过了柳沧岭,最后抱憾余生。
厉尘澜,历经五年的修炼,最终得以封印了万钧剑,走出了剑冢。与等待自己的路招摇团聚,过起了世外桃源的隐居生活。
很多人说《招摇》的结局太乱看不懂,你怎么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招摇》剧情人设、剧情逻辑问题已经极大的影响了电视剧质量,但万万没想到看完全剧最大的槽点并不是人设崩塌问题,而是可以“载入史册”的烂尾结局。
在《招摇》之前小七对电视剧结局烂尾的认知是故事没有按着观众的预想开展,或者没能有引起观众共鸣观赏性不足。比如《镇魂》双男主领盒饭的结局太出乎观众预期,很多粉丝无法接受。
再如《花千骨》、《楚乔传》等剧结局太仓促,没有解释事先埋下伏笔或疑问。
但《招摇》的结局,完全刷新了对“结局烂尾”一词的认知,开创了一种全新的“史诗级”烂尾方式。
剧情凌乱剧情凌乱这个点很难用一两句话来概括,没有看过的观众很难体会到那种凌乱场面。即使看过的观众,不满与仍旧满足剧情的粉丝之间也会有争议,整个观剧过程中都处于“这是怎么了?”、“这又怎么?”“这要闹哪样”……
如果说剧情凌乱以及各种观赏性不佳的设定是传统的烂尾方式,那么魔鬼剪辑则是《招摇》创造的新鲜模式。
杀金仙、封印万钧剑等等情节交错混杂,如果没有强大的脑补能力或者没有落下所有剧情的观众,可能会一脸懵逼:怎么突然跳到这里了?这又是什么情况?(小七在下半程弃剧直接看了结局,结果因为实在看不懂只好把前面的剧情补上,然后无语凝噎)
这样的剧情播出后,不少观众只好按着自己的理解重新捋了时间线,下面这位小伙伴的整理,受到大量认同。
也如这位小伙伴的感叹一样,看剧还需要自己脑补归整时间线,也是很无奈了。
“挑战”智商招摇素衣走天下应该是原本预定的“悲剧结局”,而魔鬼剪辑打碎融合成一个“HE”的手段中,还有一个相当“挑战”观众的智商的存在:旧剧情重新使用。
按剧情走向,历尘澜“出关”后与招摇走在繁华的街头打情骂俏预示两人的美满收尾,可追完全剧的观众一眼就认出这一段曾经出现过,两人的服化状态与前期几乎一模一样,看到这时小七忍不住想,确定不是拍摄前期场景时NG未被采用的素材?
如果这一段还处于疑问状态,那最后男女主一双儿女历明歌、历明书的出现,就切切实实证明了小七的猜想。
历明歌历明书兄妹仍旧由许凯白鹿“饰演”,除了配音外,与男女主一模一样。儿女与父母长相一样在影视作品中相当常见,但两人的服装打扮、神情状态与男女主初遇时在山中相处的片段一模一样就很挑战观众智商了。
一个头发丝都没有变化的造型、对不上口型的台词都在向观呐喊:这一段你们看过哦!
甚至历尘澜早年脸上的封印仍旧存在,只好用配音儿子贴成老爹的样子来弥补,嗯,你们开心就好。
这种的操作手段,刷新了国产剧敷衍观众新低,也让人为国产剧的品质感到悲哀。我们的影视作品,不应自甘堕落。
可能有人说,《招摇》并没有自甘堕落,至少团队中还是有很多认真敬业的工作人员,有演技出彩的演员们,也有认真负责的宣发团队。在《招摇》前期涉及“配角注水”质疑时,官博小编同样觉得男女主戏份太少,几乎与观众心态一致。
大结局播出后,官微也第一时间发布了亲笔信,表达了对剧中不足的一些遗憾。
无论是观众还是工作人员,没有人愿意做出一个可以载入史册的糟糕结局,也没有人希望作品受到不良指责,但为何原本有着极大优势的《招摇》会走入如此窘境呢?
主创团队缺乏匠心是关键。
前期《招摇》涉嫌利用配角戏份拉长剧集问题已经成了国产剧的常态,而做出这种选择与利益紧密相连。若有一定的匠心,便不是做出此类让步,同样是做剧,赵宝刚导演就可以做到把《青春斗》的集数控制在40集以内。
退一步来说,国产剧长剧集盛行的当下,主创们做出这样的选择观众也能够理解,但《招摇》剧组显然也缺乏做一个优质长剧集的耐心。在《招摇》大结局播出之前,原著作者兼电视剧编剧之一的九鹭非香的一篇长文,便揭示了制作过程中的多处问题。
明知原著体量小的情况下仍选择扩充同时九鹭非香的文章中还透露出原本设定的“悲剧结局”未过审,最后通过剪辑进行了调整。
影视剧内容未过审的情况并不少见,但在小七的收集资料中都是通过编剧调整剧本重新拍摄,比如钟汉良的《凉生,我们可不可以不忧伤》。
纯粹通过剪辑延展一个新的结局?很难想象。这可能便是《招摇》大结局中使用前期拍摄素材给人物配上新的台词的由来吧。能够想出这种方法的剧组很聪明,最省钱也最省时间,但这也最伤害观众感情。
不尊重观众又没了匠心,怎能做出一部优质好剧呢?如果制作团队继续这样的不良状态,那《招摇》如今的“史诗级烂尾”便不会是“绝唱”。还是希望,制作方们能够放下眼前的利益,回归初心,不要总是感叹国产剧复兴之路任重而道远了。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