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评论怎么写「(转)漫评怎么写」
有没有这样一种感觉。
在看完一部优秀的番剧后想要用言语抒发自己被优异剧情震撼的感觉,但却碍于不精通文字的整理和表达,没法好好地说出自己到底如何被感动,为什么被感动。于是便上各大网站寻找关于这部作品的一切评论,看到许多专业人士详尽地写出这部作品的各种好后大呼过瘾,然后继续找推荐文去看下一部“神作”。循环往复。
但我知道你想自己写一篇属于自己的“评论”。没有人不想把自己最喜欢的番剧用最好的语言编织成最优秀的文章,也没有人愿意一直看着别人来评价自己喜欢的番剧。毕竟人与人的想法完全不同,假如你喜欢的某一位写手突然对你喜欢的作品大批特批,这滋味的确是不好受......但如果是自己来写的话,如果掌控文章的、编排文字的是自己的话,情况会不会不一样呢?
或许很多人会说“我不会”、“我没时间写”、“我写出来的就是垃圾”之类的话来,其根本原因是因为现在绝大多数网站上刊载的都是现成的文章,但却很少有教我们如何去“写”的教程——
但这篇,就是教程。
“漫评”的教程。
——有没有这样一种感觉。
在看完一部相当优秀的番剧后,感动、流泪甚至嚎哭,或是禁不住地在脑内构思已经结束了的故事的后续,或是想要找人说点什么,想向别人发泄自己被作品震撼的情感,想向别人疯狂安利自己认为是“神作”的作品......倘若这种情感被具现以文字,这就是漫评。
但要说这些饱含冲动与热情却又毫无逻辑的句子的组合体是“漫评”,恐怕有点不合适。就像是把自己想说的都告诉别人不叫做安利,把自己对动漫的一切评论搬到word上也不叫做漫评。
那什么叫做“漫评”呢?
一般分为两种。第一种把“漫”理解成“随意”,那漫评一定是“随意的评论”了。随心所欲地抒发自己的情感,就像日本轻小说那样,行文不必过于拘谨,一切只为了“轻松的抒发自己的想法”以及“让读者更容易阅读”。这种文章的目的在于向自己的朋友进行简单的安利,但更多的也还是为了满足自己“想要写点什么”的私欲,这种漫评通常不会有过多深奥的术语,不会让读者看着看着就去百度这个词到底什么意思,而这种漫评通常会和“动漫推荐”类文章同时出现。“推荐文”的介绍以及具体写法会在后面详细介绍;
第二种是把“漫”延伸意成“动漫”,即“动画”以及“漫画”,或理解成A(animation动画)C(comic漫画)G(game游戏)N(novel轻小说),同时将“评”的比重尽可能地放大,行文的所有目的全部为“评”而服务。这种文章的目的在于更高效地让读者产生强烈的“我想去看一看”的想法。所以它的行文结构严谨而完整,术语专业而清晰,作者本人的意愿在行文中不会占太多比重,因为这类漫评一定是为所有人——硬核也好非硬核也罢——而服务,它不会偏袒某一边,不会站队某一对CP,也不会过分黑或洗地,目的仅为更公正有效地让读者知道你想写什么、你写的是什么。
有人会说这还是很难。的确不简单,但什么事都是由简入繁的。而任何漫评写手的成长都不可能直接跳到第二种,而是从第一种慢慢过渡到第二种。其实大多数情况下,漫评基本为第一种和第二种的混合型,因为第一种行文过于随意,不能让人产生深度的思考,不能引起讨论甚至是争论;而第二种则死板、无味,通篇的术语会令大多数读者望而却步。这时就需要将两种形式混合,也就是现在网上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漫评。
那我们如何起步呢?
首先,我们需要大量的ACGN阅历。这是重中之重,是基础。因为没有“输入”就不会有“输出”。肚子里没有墨水是无论如何都写不出文章的,说难听点——就连扯都不会和读者扯。
在有了一定的阅历后,这时的我们需要大量的去看、去研究别人是怎么写漫评的。他们开头是什么、结尾是什么、中间又是用什么衔接、每一段的意义是什么、它的大体结构是什么......其实通过观察我们会发现,越是大的网站上的文章,它的结构越好分析,而一般在番剧底下评论区发表的大多没有什么行文逻辑。这就是一个“架构”,或者说是“套路”。一旦有个好套路,好架构了,文章按那个写,总没错。但套路不是轻易得来的,就算从别人那里直接拿来自己也用不好。因为那是别人通过他们自己码的千百篇文章中得到的、仅适用于自己的经验,直接拿来用是不可能用好的。
所以下一步就要建立自己的“套路”。
我曾看过一个视频,这个视频讲的是这个视频的制作者自己介绍自己如何制作这个视频,以及如何用更短的时间制作更优秀的视频。这个方法就是“建立自己的工作流”,换在我们写手身上就是文章的“结构模板”。
那如何建立模板呢?
话又得绕回去。虽然我们不能直接拿其他人的“模板”用,但是我们能参考别人的模板,通过学习他们如何使用自己的模板从而在自己写文的过程中有意摸索自己的模板。让我们来看看这篇文章,尝试自己分析它的套路,看看它每一段文字的目的是什么。
《刀语》——战国时代的浮世绘
作为一部轻小说来讲,刀语似乎显得有些不伦不类。它的背景设定于“尾张时代”的日本,是一个虚构但又真实存在的年代——江户时代。这就注定它是一部时代小说而非一般的轻小说。从07年开始连载,一个月一话,历经一年完结。
(从对小说的背景类型分类作为开头是一种老套但非常稳健的开场方式。)
刀语作为西尾轻小说的起步,似乎不是那么的让人能够轻易靠近。刀语同西尾维新其他作品有一个“通病”——就是话多。人物的对话在一般人眼里看来简直多到噩梦,哪有什么闲工夫看一群人讲几十分钟的废话啊?动画化的刀语也没有删掉小说中的长篇大论,当时也没有交给新房昭之来监制,再加上是月番,再加上在十月这个神番倍出的季节播出,刀语注定沦为了冷门作品——但这并不能否定刀语的优秀。
在中世纪的日本、战国时代的日本,诸侯纷争、战乱不断,这是权利的天下,也是剑士的天下。而在这个时代中,有一种不用刀的剑术——虚刀流。虚刀流除了家族血亲外无人知晓,但由于虚刀流第六代当家——鑢六枝——这个大乱的英雄,斩首了叛乱的飞驒鹰比等之后,虚刀流闻名天下。但战乱之后,虚刀流派全部被流放到孤岛,被幕府隔绝了人世。数年后,叛乱者飞驒鹰比等家族唯一存活的飞驒鹰比等的女儿——奇策士咎儿——来到了这座名为“不承岛”的孤岛,为的是寻求杀父仇人鑢六枝的帮助以集齐传说中的刀匠——四季崎记纪制造的十二把完成形变体刀从而完成对幕府的复仇。然而咎儿没有如愿,鑢六枝在她登岛的前一年死去,而虚刀流掌门的头衔传到了六枝的儿子,鑢七花的头上。他和他的姐姐鑢七实听取了奇策士一言,七花启程同咎儿一同踏上了集刀之旅。
绝刀·铇
斩刀·钝
千刀·铩
薄刀·针
贼刀·铠
双刀·鎚
恶刀·鐚
微刀·钗
王刀·锯
诚刀·铨
毒刀·镀
炎刀·铳
在战国时代有一名传说中的刀匠,他打造了一千把奇异的变体刀。这些变体刀能使一国之力大幅提升,于是当时国与国的较量完全是靠拥有多少四季崎之刀而决定胜败的。这名刀匠名为四季崎记纪,而上述的十二把变体刀则是完成形变体刀。四季崎记记打造的一千把刀中有九百八十八把刀都只是为了制造这十二把刀——流言确实是这么说的,但四季崎记纪一开始与虚刀流创始者鑢一根接触的目的就是为了锻造出最终的完成形变体刀——虚刀·鑢,而他将用这把人剑合一的无刃之刀扭曲历史。
(介绍故事背景,介绍故事主线剧情。)
(其实这篇文章的故事介绍已经不能称之为“简介”了,几乎快把故事所有要讲的细节都讲了出来。这样做会导致读者失去继续读的兴趣,毕竟光一个故事介绍部分就如此冗长,那你这“废话”的功底不比西尾维新差;但这样做得好处就是充分让没看过这部番剧的读者彻底地进入你的文章中,由你来带领他们欣赏那个奇妙、引人入胜的世界的感觉,是短小精悍的故事简介所不能匹敌。)
刀语讲述了奇策士咎儿与她的刀鑢七花的征刀之旅。咎儿从一开始只想着复仇慢慢被七花感化。而没有感情、只作为一把刀而生存了二十几年的七花也因为与咎儿一年的相处得到了人性。但无论他们如何亲近,也改变不了七花是咎儿父亲的仇人的儿子这个事实。所以在咎儿被炎刀·铳夺走性命之时,才向七花坦白自己其实一直没有忘记复仇,而是将一切的一切作为了复仇的棋子,包括自己对七花的恋慕之情。
咎儿不得不说是一个悲剧人物。首先作为女儿的她亲眼看着虚刀流的男人将自己父亲的头颅斩落,自己的家族因为飞驒鹰比等的叛乱而全部处刑。
本是一国公主的她一下子成为了无依无靠的孤儿。被愤怒支配的咎儿舍弃了自己原有的名字,不惜一切代价的跻身进幕府的高层,用尽一切手段、利用一切事物接近幕府的重要人物,为的是取得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御侧人的位置,用权利来制裁那些幕府无能的高官。不得不说咎儿一女子不靠任何友人的力量和帮助,只身一人变成为了隶属于尾张幕府家的鸣将军家直辖预奉所军所的总监督这个有相当权利的地位。然而这对咎儿来说完全不够,她还需要更高的地位来满足自己的野心。所以她把目光看向了当年旧将军没能征收到的十二把完成形变体刀,有了这十二把刀,自己便可以以此为筹码继续晋升。
但她没有想到的是,自己一直雇佣的真庭忍军的十二头领在收集到了第一把刀,绝刀·铇之后便全部背叛,刀也不知下落。于是咎儿又找来她的第二个帮手——日本的剑圣锖白兵,去收集最难收集的薄刀·针。谁知在锖白兵将薄刀征集完毕后也失去了行踪,成为了四季崎刀毒下的堕剑士。万般无奈之下,奇策士只好出此奇策:寻求被流放的大乱的英雄,同时也是自己杀父仇人的虚刀流的帮助。咎儿一开始便预测到鑢六枝可能已不在人世,于是她也做好了说服他的后代同自己一起去征刀的准备。即使在后来,咎儿知晓了她的杀父仇人已经被她的刀——鑢七花给斩了之后,她也没有原谅七花,并打算在十二把变体刀收集完毕后将七花灭口。就好像第三把变体刀所有者郭贺迷彩说的那样,咎儿的眼神是那种绝对不会放弃自我的眼神。她永远都不会忘记复仇。
(详细介绍主要人物以及主要看点。)
(大部分的文章说是写事,其实也还是在写人。“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角色的地方就一定会有故事。如果这评论的番剧是围绕人讲的番剧的话,那我们的漫评就一定要围绕着人来写。这篇文章所有的文字皆为了一个人而服务,强烈的目的性使得这篇千字文章读起来畅快淋漓。)
总的来说,我不想将“刀语”归为完全的悲剧。我认为,将之与Angle Beats一同归为半悲剧更加合理。看过Angle Beats的朋友可能跟有所体会。刀语在结尾部分的设计是如此的突然,咎在开场部分突然死亡,留下了本作的看点:七花的选择 。咎的突然死亡可以与前一集的末的旁白有着很大的联系。作者那种另辟蹊径的心态也有所影响。就前11集的形势,12集的故事一概这样发展:主角与左卫门右卫门一战收齐12把变体刀,然后是咎与否定姬的智斗,奇策制胜,然后和七花一起浪迹天涯,过着无拘无束的生活......写到这里似乎已经是童话故事的套路了。于是,11集末的旁白点出了一句现实,归结起来就是那句老话“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漫画作文评语怎么写
学生漫画作文评语精彩例句11. 错别字太多啦,像烧饼上的芝麻一样,能不能争取把芝麻从烧饼上拍下来呢?
2. 字写得很挤,你不怕把它们热出毛病来?
3. 丢字现象严重,我猜想你是不是雨天常打破伞?
4. 内容如大局同秋天的枯树叶,干巴巴的,这样人家怎么会愿意读呢?多看课外书,保证明年春天枯叶又变得碧绿碧绿的。
5. 错别字多得像马蜂窝……已经是四年级的学生了,怎么还可以用拼音代替不会写的字呢?你的字典是不是在睡觉?
6. 本文内容生动,读了感觉像刚吃过一块鲜奶蛋糕一样,令人回味。
7. 动作写得很少,像秋天的枝头,一片叶子也没有,
8. 题目很不错,文章语句构篇很好。
9. 词句悠美婉转,流利,不足的就是头绪太乱。
10. 段落清晰,条理分明,文笔优美。
学生漫画作文评语精彩例句2
1. …要求通过虚构的故事来表达一种哲理
2. 本文很好体现了…的特点深刻的主题与新颖的构思相得益彰
3. 巧用伏笔是文章的一大特点文章第一段就为全篇故事的发展做了极好的铺垫这种构思非常巧妙可以借鉴
4. 这是一篇很有新意的…文章构思巧妙语言朴实自然
5. 作品的构思是巧妙的文笔也是简洁流畅想象大胆富有创造力文章读起来新颖奇特极具吸引力
6. 想象力较丰富极具新意开头自我介绍引入下文另外文章语言简明扼要风格幽默误诙谐
7. 文章不长但过程叙述得很清楚人物的活动描述得也具体真实可信生动有趣全文结构紧凑完整文笔也较流畅
8. 情节生动有趣叙述清楚完整也表现出作者的聪明机智充满了家庭生活情趣文笔流利活泼
9. 你很善于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具体描绘展示了…文滚返让笔间渗透了情感
10. 文世悔章很有说服力也发人深思从写作上来说情节生动文章有波澜读起来深受教益
11. 主题凝炼集中议论深刻有力震撼人心
动漫影评怎么写?
http://tieba.baidu.com/f?kz=47912129http://www.totoroclub.net/forum/viewthread.php?tid=11886
影评和议论文差不多
首先应该提出自己的观点
再去证明自己的观点
如果是初学者应该少用专业术语~!
如用的不恰当就有不懂装懂的感觉~!
那样会让你的影评大打胡纯折扣~!
写些故事的要点和你看了以后的感受就可以了
一)思想评论:
1.评主题。力求有独到见解,深入挖掘。《秋收起义》一片多数文章都认为这部影片反映了秋收起义历史,成功地刻画了毛泽东的形象,将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为中国革命找到了斗争方向。而我根据列宁关于领袖的论述和中央关于毛泽东思想的界定中认识到,影片反映了毛泽东作为一个杰出的革命领袖在斗争中成长的历程,也揭示了毛泽东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原因与过程,从这一新的视角展开评论(见《银海珠光》)。
2.评现实意义。也与主题有关,但更侧重于现实作用,现实题材的影片如《孔繁森,我对你说》的评论重在党员干部的廉政爱民方面,评《离开雷锋的日子》的《大写的人》重在新时期学雷锋的积极意义。历史影片的评论也要观照现实。
3.写观后感。要联系现实,融进自我,或是褒扬先进,批语落后,针贬时弊;或是进行自我观照,寻找差距,激励鞭策。中小学生的影评文章多属此类。要注意的一是不能写成“故事简介+自我对照”,二是要紧扣影片,而不是从影片中抽出一个话题,离开对影片的评论。如评《甲午风云》的《透过甲午的硝烟》不是泛泛而谈“落后挨打”,而是扣紧影片中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内容,联系历史事实,结合世界著名海战,对比联想,针对当前社会不良风气发出呼吁。评《南京大屠杀》的评论《城的断想》围绕“城”字做文章,从“屠城”、“纸城”、“不设防的城”、“钢铁长城”和“国防之城”,扣得紧、放得开、收得拢。
(二)人物评论。
这是较为普遍的评论样式,可分为单一人物评论、同一类人物评论、不同人物的对比评论。收录在《银海珠光》中的评《背起爸爸上学》的4篇人物评论各有特色。《细节描写与宏伟意象》展开了毛泽东与蒋介石的对比评论。《在炮火中升腾的雪莲》对《红河谷》中丹珠的形象把握个性特点,作出由表及里、逐层深化的评析。在人物评论写作中,最好力求不仅评析人物形象的意义,而且要结合人物塑造的方法,把握人物独有的个性,如人物特有的行为、动作、理想、志趣、才干,从中更深地挖掘出人物形象意义,如评《炮兵少校》的《一团寂寞的火》改变了单纯着眼于对英雄人物的热情赞颂,而更多地溶进了新时期知识分子命运的感慨和思考。
(三)美学评论(样式、风格、审美特性等)
1.艺术样式评论。如《不庄不谐 笑从何皮缺来》结合喜剧样式对影片《甲方乙方》展开评论;《屏幕涌动纪实潮》从纪录片美学特色分析纪了优秀录片取得成功的原因;《红河谷裤握咐:动人心魄的视觉交响乐》就该片所具有的交响诗式的结构样式进行评论。
2.艺术风格评论。如《充满诗情的战场写意》通过影片《大转折》中几个主要战斗场面的不同诗意内涵的分析,对该片以泼墨的方式抒发的浓郁的诗情,给人以震颤心弦的视听感受。对于引起较大争议的《红色恋人》,《诗电影的意象美》从电影风格和创新的角度给予肯定。
3.审美特性评论。《对亲情与人伦的呼唤》从当代悲剧审美特性入手,指出当代悲剧重在探索人类精神生活的复杂性,唤起人们对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枣亲情与人伦的珍视。评《小鬼当家》的文章《“小鬼”为什么逗人喜爱》结合儿童审美心理的分析。
(四)电影特性的评论。
这类评论写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对电影的语言、结构、修辞、悬念、音响、色彩、音乐、摄影、特技、表演、导演等方面的评论。试举例如下:
1. 电影语言评论。《<红高梁>――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起点和成功之路》。
2. 电影结构评论。《复合交融 巧织经纬枣<平津战役>的结构艺术》。
3. 电影修辞评论。电影修辞包括多种手法,如对比、夸张、象征、拟人等,如《<开天辟地>中的象征手法赏析》。
4. 电影节奏评论。《满怀深情的韵律美枣谈电影<周恩来>的节奏艺术》
5. 电影悬念评论。《悬念迭设扣人心弦枣谈美国片<碟中碟>的悬念技巧》
6、电影音响评论。《摹声会音皆有情枣<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的音响》
7. 电影色彩评论。《张艺谋为何偏爱红色》《在“形式”中强化“意味”》。
8. 电影细节评论。《耐人寻味的“纳银密账”》、《一串闪光的项链》。
9. 电影表演评论。《眼之魅》
10.电影音乐评论。
以上评论角度不是绝对的,而是相互渗透、兼容的。评论的视角可以是复合的,如评论人物,除了上述的评一个人,评一类人,或对立人物的对照分析,也可以就几部影片或某一类影片中同类人物进行综合分析,或对某种创作倾向进行评论。如《忧患意识与英雄主义》对美国影片普遍性的主题的分析;“新时期军人银幕形象剖析”、“青年女演员为什么不能长青”、“何必都往浴缸里跳”、“丑星为什么走红”等论题是综合某类影片创作倾向选的。
电影评论的文体样式可以多种多样,一般以论文体为主,也可以用书信体、对活体、问答体、随感录。近年也有散文体,散文体多以抒发情感为主,轻灵活泼、文笔优美,但一般缺少严密的论证,较少逻辑力量,理论色彩较单薄,在影评百花园中应当允许各种文体样式存在。
四、影评写作要求
(一)紧扣“电影”与“评论”。
所评论的内容必须是影片提供的,而不能从说明书和报刊故事中寻找。
要抓住电影艺术的特质,评论的对象有画面感、运动感。让没有看过电影的人也能获得对影片的大致了解,认同你的观点。
要展开评论,明确中心,严密地进行说理与论证,切忌“故事加感想”或有观点而无论证。
(二)总体把握,细部突破。
首先对一部影片有正确的总体评价,在此基础选择一个较小的视角深入挖掘,做到高屋建瓴,品鉴入微。避免面面俱到,人云亦云。
另一方面避免一叶障目,不见树林。力求写出鞭辟入里的专论,不要写泛论、散论。目前各类报刊包括专业电影报刊为了抢时效,搞“炒作”,发表的大多是新闻记者根据编导散发的资料摘编的综合评介,陷入“故事情节+主题思想+艺术特色+演员介绍+拍摄花絮”公式。
(三)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侧重于社会意义的评论要注意兼顾影片的艺术性,要用影片提供的银幕形象进行说明与论证。有一学生写《火烧圆明园》的影评,只是对这一历史事件抒发感慨,全文与影片毫无关系,严格讲这样的文章不是影评。
侧重于艺术价值的评论要把握艺术表现中体现的思想内涵。
要讲究评论文章自身的艺术性。
(四)注重思辩、讲究文采。
力求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力求新颖、深刻,宁可是“深刻的片面、伟大的偏见,创造性的误解”,不要趋同,说一些人人都明白的“正确观点”。构思立意如同兵家谋略,“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耳聪”,“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以奇制胜。
注意评论语言的生动活泼、形象鲜明,注意句式长短得当、音韵和谐,既要有理论色彩,又要明白晓畅,让理论文章给人语言美感与动情力量。
PS:
有很多人认为看电影就看电影呗,评什麼?论什麼?但事实上,在你写影评的同时,也是让自己回溯在这一个半小时中,你到底看了什麼?得到了什麼?再烂的片,也是有辛苦培育的工作人员,他们又是用什麼眼光来看?没人愿意制造一部人人唾弃的大烂片,那麼大家口中的烂片是否有可取之处,是否制片.导演.演员们用著不同的想法来拍摄?
这些,当你开始用心写影评时,你的思路会愈来愈清明,想的范围愈来愈广大
不但可以有比他人更多的体会,也能将你的体会带给大家
在一篇又一篇的影评中,你将会发现自己的文笔进步了,看电影时能看到更多的细微末节,能感动到心灵的深处,那麼,你成功了
当然,没人是一蹴可矶的(除了你本身是文学创作者外),当我自己回顾一开始写的文章,也觉得自己的文笔生涩,眼光不够深入,但在一篇又一篇的文章中,发现自己很自然的就长篇大论了起来,当然,现在依然不够好
最好的一句话是----
“深刻的片面、伟大的偏见,创造性的误解”
不是一定要中规中矩的写影评,正面.反面.侧面的见解都是很独到
化简为繁,化繁为简,字字都是精采 。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