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经典文学看法「读经典品经典读老舍的文学概论看读得懂的大家说文学」

时间:2023-05-09 08:25:54阅读:364
这是宸妈2021年发布的第56篇原创内容全文共计2022,大约需要2-5分钟时间阅读从2017年开始在今日头条码字开始,至今已经4年了,我自己的码字之路也从一开始的写日常心得逐渐转变为大量的阅读后倒逼自己输出,将自己每…

这是宸妈2021年发布的第56篇原创内容

全文共计2022,大约需要2-5分钟时间阅读

从2017年开始在今日头条码字开始,至今已经4年了,我自己的码字之路也从一开始的写日常心得逐渐转变为大量的阅读后倒逼自己输出,将自己每一本书的阅读心得都做一个或多或少的总结来呈现。

读书让人心静

这几年这几百本书读下来,最大的变化是现在越来越心静——不是你静不下来读书,而是读书让你静下来——果然,读书让人心静。

作为一个陆陆续续也写了有几十万字在自媒体上的人,写得多了,开始对于自己的写作越发不满意了,于是去努力回忆学生时代老师教授的那些写作技巧,貌似也不能用在现在的写作中,怎么办呢?

书中去找!

这一找,找来了不少写作书。之前陆陆续续写过一些。今天想说的这本是老舍的《文学概论》。

《文学概论》封面

是的,没看错,文!学!概!论!

印象里,大凡能够被称为xx概论的都是理论性极强的内容,所以当我决定入手这本《文学概论》的时候,纯粹是冲着老舍去的,我想看看老舍的《文学概论》会是什么样的!

接受过现代教育的中国人,应该都很熟悉老舍是谁,还是按照习惯简单介绍一下我们曾经倒背如流的作者背景知识吧: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戏剧家、北京人艺编剧。生于北京,满族正红旗人,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猫城记》等。

作为杰出的语言大师、幽默大师,老舍的文字历来含蓄隽永,轻快诙谐,“京味儿”十足。我原以为老舍的小说风格如此写实又有趣,却没有想到他的文学理论书也让我惊喜!《文学概论》是一本极简又生动的文学理论入门书,这本书里既有老舍创作实践的感悟,也有他学习的总结。

读书

在书的一开篇,老舍先生就纵论中国历代文论,在前三讲中讲述了中国历代文学创作中的问题和弊端。

从第四讲一直到第十五讲,老舍巧妙地引入西方重要文论思想,讲文学的特质、创造、起源、风格、形式,谈文学的风气和倾向,、散文、戏剧、小说这些文学体裁被逐一解读。他以作家的视角对文学进行全面又独特的解读,化严肃呆板的理论为闪耀智慧的思考。

读完全书,我被老舍的文学造诣所惊叹,全书中涵盖古今中外140多位作家、学者的作品、论述和观点,只这一点,就是多大的工程量!老舍对于中国文学的观察、建议和思考都在书中散落着:

老舍说:“感情是文学的特质,人们读文学是求感情上的趣味。”

文学的感情

所以,好的文学,一定是带着作者强烈的感情的,作者想要通过自己的写作手法来宣泄自己的感情,不论是哪种修辞,最终是要给读者传达出自己的情感。

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的经历不同,对事物的感受自然不同。所以哪怕是同一个文学作品,不同的读者体会到的也是不同的感受。

文学是私人化的,也是具有极高的共性的。共性是作者想要传达给读者的,私人化却又带着极其独特的专属个人记忆。

老舍还说:“文学与别的艺术品一样,是解释人生的。”

比如杜甫的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草堂

开篇写诗人的茅草屋遭到秋风肆虐的破坏:“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除了天公不作美,还有这些熊孩子捣乱:“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杜甫雕像

接下来写诗人所遭遇的恶劣环境:“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最后是作者的理想表达与内心盼盼望:“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从自己的人生写到自己的理想,以人情人心为起点,寒秋狂风大作,狂风卷走了茅屋顶的茅草,四处散落,还被小孩子捡了走,老弱的杜甫面对现状无能为力,只能倚靠着拐杖深深的叹息,茅屋还未修好,却又下起了雨,连床头都被淋湿了,这样凄苦的情况下,杜甫呼吁,什么时候才可以让穷人都有能够遮风避雨的房子住呀!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诗歌在于悟。

在老舍看来,中国的诗成功第一在于它的思想和音律,第二在于在于诗的格式和韵,第三在于诗的言语和思想是萦抱的,最后诗的形体还随着言语和思想的不同而分异。

杜甫的诗之所以千百年来一直被当做经典传诵,也正是因为他诗背后的思想,作为现实主义诗人,他从对现实生活的描写引申到思想层面,对现实的抨击,对理想的向往,这是文学的升华,也是诗歌的魅力!所以诗歌是语言的精华!

诗歌

文学是什么?

老舍在这本《文学概论》中用13万字告诉了我们,虽然是五四时期的文字,但是对于了解和研究老舍早期的文艺思想,分析和评价老舍的作品,仍然是十分珍贵的资料;许多独到的见解,对今天的我们进行文学创作同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读经典,品经典,老舍这本《文学概论》典型的大家说文学,作为文学理论入门书,好读,易懂,必须推荐!

我是宸妈,2020年读书160本、一周至少读3本书的读书人。关注青少年教养和自我终身学习,分享我的读书、教育和心理知识。喜欢我的原创文字欢迎点赞、转发和评论!转载请联系本人,谢谢!

《文学概论》学习总结与体会



自诩为“文学爱好者”的我除了看了很多文学书籍外,对文学作为一门学问来说认识并不很深入,文学理论方面的书籍还都没有看过。老舍先生在《文学概论》中所说:“作文读文的方法是由师傅传授的(十年义务教育语文老师传授的),对于文学到底是什么,以弄笔墨为事的小才子自然是不过问的(以爱好文学自居的文学爱好者也是),关心礼教以明道自任的又以“载道”呀、“明理”呀为文学的本质(我好像看文学书也就为了明白点啥得到点啥);于是在中国文论诗说里便找不出来一条明白合适文学界说。自然。文学界说是很难确定的,而且从文学的欣赏上说,他好似也不是必需的(看了几十年文学书也没掘腊认真想过文学是什么);但是我们既要研究文学,便要有个清楚的概念(作为文学爱好者再不能糊里糊涂不知文学为何了),以免随意拉扯,把文学罩上一层雾气。”文学是什么?边看第一讲引言的我,就已经在心里划了大大的问号。

文学是什么?老舍先生在第二讲第三讲《中国历代文说(上、下)》告诉我们中国历代文学和文论:先秦、汉魏六朝、唐代、宋代、元明清和最近的文说。第四章是《文学的特质》:“感情与美是文艺的一对翅膀,想象是使它们飞起来的那点能力;文学是必须能飞起来的东西。使人欣悦是文学的目的,把人带起来与它一同飞翔才能使人欣喜。感情、美、想象(结构、处置、表现)是文学的三个特质。”文学本身是文学特质的唯一的寄存处。第五讲《文学的创造》:文学的创造不是模拟,“艺术家不只是观察事物,而且要深入事物的心中,为事务找出感情、美与有力的表现来。”“所谓作家的生命者,换句话,也就是那人所有的个性、人格。再讲仔细些,则说是那人的内底经验的总量,就可以吧。”到底人们为何要创作呢?回答是简单的:为满足个人。”“创造是最纯洁高尚的自我活动辏射出的光,能把社会上无谓的纷乱、无意识的生活,都比得太邈小了,太污浊了,从而社会才能认识了自己,才有社会的自觉。”第六讲《文学的起源》“文学的起源确是个有趣味的追讨,但是它的价值只在乎说明文学的起源,以它为说明文艺的根据是有危险的。”“艺术的起源出于实际的需要只能说明原始社会物质上的所需,不能圆满地解说后代的在精神上非有艺术不可。”“艺术是生命的必需品,而生命不只限于物质的。诗歌是最初的文学在有文学以前便有了诗歌。第七讲《文学的风格》,文学的风格按照创造的兴趣说,每一作品都有内容和形式在创造者的心中合而为“一”。各师成心,其异如面。人是风格,风格是人格的表现。我们可以从作品的风格上判定什么是文学,什么不是文学。文字中有心觉,也有灵魂,这就是文学。什么文学风格是好的呢?“风格都是降服读者的唯一工具。”风格不是学而能的,风格是个性(包括天才和习性)的表现。第八讲《诗与散文的分别》:思想和音律的结合是诗的特点。诗是创造的表现;散文是构成的表现。诗往往是言语极富感诉力,言语胜意,而散文不必,言语达意即可。第九章《文学的形式》,研究形式对于认识文学有什么重要:一是文学形式的足以有助于看明文学的进展;二是由文学形式可以认识文艺作品;三是形式有时枯御是创造的启示。四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形式与内容是不可分开的。美的一切必有形式来表现。第十讲第十一讲《文学的倾向上、下文学的倾向也是文学的派别,老舍先生介绍了中国古典文学的派别,又按照白话文运动的西洋文学倾向分别介绍了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写实主义、新浪漫主义、象征主义、唯美主义、理想主义。第十二讲《文学的批评》介绍了四种理论的批评、归纳的批评、判断的批评与主观的批评。第十三讲专题讲《诗》:诗与其他文艺的区别;诗的分类;诗的用语。第十四讲专题讲《戏剧》戏剧的历史,古罗马戏剧与中国戏剧的区别,戏剧的形式、结构、人物、言语、舞台布景与行动没散岩及表现,戏剧的发展、演员的培养等。第十五讲专题《小说》,小说的起源、功能及艺术表现,小说的内容与形式、小说的语言与哲理、小说的思想与想象,小说的发展及小说是综合类艺术形式。

学习文学基础知识,有助于系统了解什么是文学。对于文学理论初学者来说这本书确实非常适合,以作家的视角对文学进行全面而又独特的解读,既有文学基础知识理论,又有文学的独到思考。读这本书犹如听老舍先生的文学讲座课,轻快简洁,学有所得。

阅读经典文学看法「读经典品经典读老舍的文学概论看读得懂的大家说文学」

老舍简介(主要作品)

第一次接触老舍的作品应该是初中课本里面的《济南的冬天》,同时也了解到了老舍的生平。老舍被认为是京派小说的代表,因其幽默诙谐的语言,也被称为中国的幽默大师。素有“鲁郭茅巴老曹“的说法,其中的老就是老舍,他的《茶馆》,《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作品具有广泛的影响力,也是现代文学的经典著作!

相较于同时期的其他作家来说,老舍先生应该还算得上是一个比较高产文学作品的作家了,不管是在他人生当中的早期还是中期,亦或是晚期,老舍先生都有能够拿得出手的文学价值较高的一些文学作品。在我的初中课本和大学课本上,我先后学过老舍先生的代表作当中的节选课文部分,比如《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等优秀文学作品。

当然,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单独对于我这种对文学不大了解的人来说。我就会直接的认为在我课本上当中录入的老舍先生的这些作品,一定是他人生锋团当中写得最精彩、最优秀的一些作品,而我也对这三本书最有发言权,因为收到课本上节选内容的影响,在我的课余时间里,我也对这三本书有过比较详细的阅读和理解。

仅仅立足于我的观点来看,我个人觉得老舍先生笔下的《骆驼祥子》应该是最具文学价蔽握值的了,《四世同堂》和《茶馆》同样也极具价值,但是却不能和骆驼祥子这本书相提并论,当然,这只是我眼中关于老舍先生笔下作品的优秀高低的一个评判了。

那么老舍先生这一生当中都有哪些作品呢?据我了解到,老舍先生确实用他一生的时间写出了很多部优秀文学作品,主要包括以下这些作品,当然,这些作品也是我目前所知道的一些:

老舍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赵子日》、《老张的哲学》、《四世同堂》、《二马》、《小坡的生日》、《离婚》、《猫城记》、《正红旗下》,剧本《残雾》、《方珍珠》、《面子问题》、《龙须沟》、《春华秋实》、《青年突击队》 《戏剧集》、《柳树井》、《女店员》、《全家福》、《茶馆》,报告文学《无名高地有了名》,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出口成章》,短篇小说集《赶集》、《樱海集》、《蛤藻集》、《火车集》、《贫血集》及作品集《老宏基庆舍文集》。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