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恐怖片主角都是女人「为什么恐怖片里女主活到最后被用烂的24个套路」
按说,恐怖片存在意义就是为了吓人,但对老司机们来说,看得多了,不难发现其中那些套路太常见,常见到,你光在一旁哈哈哈,get不到恐怖了。
老年人都是预言家
恐怖片里看起来没什么精神的老头老太,说的一些莫名其妙的话,基本上都预示了后面要发生的事情,他们基本可以预见未来。然而,愚蠢的待宰羔羊们并不会听懂!
小孩子可以看到鬼
和老人类似,恐怖片里的小孩子也都神经兮兮的。他们几乎都能看到大人看不到的东西,又或者他们就是被附身的主角。总之小孩子就是不正常!
大人都是废物
在青少年为主角的电影中,基本找不到靠谱的成年人。每当主角们试图告诉他们在发生疯狂的事情,他们要么刚好在忙别的事,要么根本不信!
反派死于话多
反派最初都是杀人高手,人狠话不多,宰配角就像秋风扫落叶。但是遇到主角,就突然变得脑残了,办事情拖拖拉拉,直到被反杀!
角色们主动分散求宰
按理说,遇到一个杀手,大家应该聚集在一起对付他吧?然而电影里面的角色全是SB,几乎肯定会分开逃跑,然后被杀手各个击破!
汽车质量都很垃圾
恐怖电影中最神经兮兮的时刻之一就是主角试图逃脱追杀。然而,如果他们决定坐汽车,即使这个车的品牌很吊,而且是刚买的,也基本难以发动,或者发动了也开不远(除非杀手已经提前躲在车里了)
反派速度再慢也没关系
杀手瘫痪或者少一条腿?没事!就算他慢慢走路,也比那些被宰的角色要快(后者往往在地上爬)
跟汽车在马路上赛跑
如果被车追,按理说你应该跑到汽车无法行驶的地方吧?然而如果是恐怖片,角色偏要在马路上和汽车比速度,最后....
镜子的作用太明显
只要恐怖片里出现镜子,ok,绝对不只是为了当镜子用的!观众只需要做好准备,看看导演搞什么花样即可!
受害者必定会被声音出卖
不管这些角色躲藏得多好,都会有声音出卖他们的位置。要么是电话响了,要么是撞倒或者踢到什么东西,真是废物!
吓人的东西一下子蹦到面前
恐怖片最常用套路,不需要任何理由,怪物或者杀手会突然跳到特写,这种做法也确实有效
硬要下到黑暗的地下室
地下室看起来令人毛骨悚然,黑漆漆的而且还有怪声,即便如此,恐怖片里的傻子们还是要独自下去检查一番
反派基本是无敌的存在
恐怖片里的一个特点,就是即便明明是人类的反派,也是打不死的(尤其是系列片)。可以导致普通人重伤的攻击,对他来说连屁都不是。即便主角能量爆发把他打倒,没过几分钟他又冒出来了
角色基本都是SB
左边是活路,右边是死路,走哪边?恐怖片里的角色一定会选右边。他们的求生技能似乎还不及小学生,做出的全部是愚蠢的决定!
手机是个没卵用的东西
现代通许发达,用手机求助是很容易想到的。所以编剧都粗暴地直接把角色的手机废掉,要么没信号,要么干脆不小心丢掉了!
钥匙一定要掉
在逃跑的时候,恐怖片里的人物丢掉钥匙的情况十分普遍,看着他们那怂样,真的急死人了!
活到最后的妹子定律
基本上一群人中到最后只有一个妹子幸存,她一开始是很普通的甚至害羞的,然而剧情展开,她立马变身为最有智慧和勇气的角色!
浴室不是啥好地方
只要恐怖片出现浴室,要么是被杀的情景,要么是被吓个半死!想看香艳画面?你以为是看的某网站吗?
人人都是神枪手
虽然恐怖片里的角色很多从来没用过枪,但是只要拿到枪,他们都会用,还TM射得贼准!
永远没用的警察
几十年前的恐怖片,警察没用。几十年后的今天,警察还是没用。但是角色们还是会报警,虽然最后警察谁也救不了!
固定的受害者阵容
许多恐怖片里面的角色都是一样的套路和类型,最起码包括:风骚妹、清纯妹、肌肉男、书呆子
为爱鼓掌 不会有好结果
既然是恐怖片,怎么为爱鼓掌呢?因为这是恐怖桥段的前奏,要么搞得开心的时候被杀,要么亲热的其中一方就是杀手!
猫是最常用的配角
一只猫突然冒出来,或者对着什么东西发出嘶嘶声,都是恐怖片里的常用的套路
声音很恐怖时往往屁事没有
恐怖片里经常没什么事发生,声音突然很紧张,主角然后去查看,这时候放心,虚惊一场。但等你放松防备的时候,吓人的东西才真的出现!
为什么恐怖片里的女鬼更多、更可怕?
随着人们的消费水平不断的提高,如今电影已经成为了人们饭后消遣,情侣约会的最佳场所了。恐怖片也是我们电影类中一个比较奇葩的类型了,那么就出现一个问题,为何恐怖片大多都是女鬼?而且还那么多?
作为一个资深的女性恐怖电影爱好者,我来说一下我的感受哈。
一、女性本身就有弱势群体 内心爆发的力量
这个呢,我觉得女性本身在现实生活中就是很弱势,这个不仅体现在生理素质上,同时也体现在心理上。你看在家暴的时候,女性一般都是被欺辱的一方,如果将女性这个性质应用到电影中,就会产生一种特别的冲击力,我们会对女性受到的不公平待遇而感到同情,同时呢,也会希望被欺辱能够战胜那些让我们觉得可怕的事桐慎情。
我一般在看电影的时候都会有一些代入感,因为女性的感性细胞都是相同的吗,在看到电影中女鬼的种种遭遇后就会产生同情心,这样电影就会利用我们的这种感受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二、女性的身材外貌更加突出
恐怖电影里的女人一般都有留长头发的习惯,这点男的就做不到,所以我们在电影中看到的女鬼形象,经常披头散发,然后穿着一身红色或者白色的衣服,飘来飘去。我们看一下古代的神话,中国的地狱之类的,鬼倒是五大三粗的,但是它不符合商业利益啊,并且你一看到五大三粗的,你就知道,这家伙八成是物理扒轮岩攻击。女鬼就不一样,你知道它要来害你,但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来,怎么来,用什么方法手段害你。你防着这一手,却猜不到另一手。所以这也是恐怖片中大都是女鬼的原因!
拿个最典型的例子,相信大家都看过《贞子》吧,大家对于的贞子的印象肯定特别深,反正我看了就好像有个照片在脑子里,这辈子我都忘不了,移动起来咔咔咔的,全身关节要掉的感觉。至今想起来都觉得真恐怖啊。
三、女人思维复杂 缜密
女性大概率思想复杂,心机多,不可测,多变,总是潜移默化的对付敌人,一般是针对某个人斗争,变成鬼对付你有万种方法。而男人大多简单,要么直接开打,要么谁也不理谁,心机谋略用来打仗占资源较多,如果男人变成鬼如影随形,心机叵测,那就比较娘娘腔了。估计男人变鬼也是阎王,地狱骑士那种,带兵打仗,大大咧咧的杀人,血腥残忍,不会跟你玩小心思折磨你。
四、女性性格的特殊性
女性比男性在性格上更具多样性、未知性、反常性,恐怖片之所以恐怖,并不是多么血腥、恶心,而是整个剧情的不确定性、未知性。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女性给人的印象,相对男性来说,更复杂多变,因此就更适合悬疑性比较强的节春御奏。
五、观众心理需求
最后一个原因我认为,相比于男鬼而言,人们更爱看女鬼啊,无论男性观众还是女性观众,对于鬼的性别上,更多的是倾向于女鬼的出现,因为只有女鬼才会有那么多可悲的事情发生,这样我们就有了看点。
其实恐怖电影女鬼的出镜率高一些还是和欧美国家有些区别的,欧美国家更加倾向于男性的阳刚,东方国家更加喜欢女性的阴柔。但是,我更加喜欢东方恐怖片的特点,因为真的是恐怖至极,看到爽啊!
恐怖片的常用元素有哪些?
套路电影多了,也有几部电影专门反套路的电影来嘲讽编剧们的偷懒。比如说恶搞短片《我就不》,把恐怖片的套路都拉出来恶搞了一遍。《林中小屋》更是恐怖片套路的集大成者,用套路讲一个反套路的故事,最后还能升华出一个主题:以道貌岸然的理由去衡量他人的价值,人类用物质去交换道德迟早会灭亡。
今天我们就借着电影《林中小屋》,来盘点下恐怖片中常用的九大经典套路,顺便在每种套路下都介绍一部影片。
一、处女梗——《幸存者女孩》
美国是个信奉基督教的国家,在中西部地区,很多人的思维都偏向于保守。电困猜影具有一部分宣扬价值观的作用,所以你就能看到以下情节,一个主角团里,最先死去的一定是“婊子”,而最后拯救世界的一定是个傻白甜的处女。这一点在恐怖电影《幸存的女孩》中也有提到,主角团在一次影院大火中穿越到了恐怖电影的世界,唯一的设定是只要啪啪啪就会死,且只有最后的处女可以拯救世界。他们利用恐怖片的套路,让脱衣舞女跳起脱衣舞,吸引反派然后让处女杀死大魔王,真的是把处女梗的作用发挥到最大了。这算是个喜剧片,男女主角杀死反派后手牵手看着结尾升起的字幕,情不自禁开始接吻,后来电影就变成R级……
二、林中小屋度假梗——《鬼玩人》
鬼玩人讲述了一群年轻人来到一个深山老林里的小木屋度假,在屋里发现了一本《死亡之书》和一部录音机。本着自觉作死的精神,主角团们念起咒语,召唤出古老的恶魔丧尸。这个剧情被《林中小屋》致敬,一群年轻人来小木屋度假遇到恶魔/丧尸/变态杀人狂,也成为了后世模仿的对象,比如《双宝斗恶魔》、《德州电锯杀人狂》等等。
三、做大死探险——《黑暗侵袭》
这一点纯属是主角们没事找事,强行展开剧情的模式。比如相约在废弃的老房子玩儿笔仙,比如不信邪非要去探险酒店恐怖房间的《1408幻影空间》,比如去废弃精神病院直播冒险的《昆池岩》等等。但在没事找事做大死的领域中,个人认为最好看的应该是《黑暗侵袭》,在恐怖电影中非常喜欢把主角设置成女消粗生,比起武力值较高的男人,女生作为主角的看点更高,这部《黑暗侵袭》是全员女子向,几个女人去洞穴探险却遇到吃人的怪物。这种怪物没有视觉,却有发达的听力,这种不是特别逆天的反派,能让人有可以拼一把逃脱的侥幸心理。
四、玩游戏召唤恶魔/鬼魂——《死亡占卜》
第四点纯属一条路走到黑的不信邪,用自己的科学知识挑战鬼怪玄学。日本电影中经常出现这种情节,几个学生不相信都市传说,挑战听了会死掉的录像带,于是就出现了著名的恐怖电影《午夜凶铃》的故事蓝本。美国也有这种熊孩子,他们玩的占卜术相当于亚洲的笔仙,问几个问题然后鬼魂回答的套路。
五、分头行动——《猛鬼屋》
明明几个人在一起轮流守夜会更加安全,但是主角团偏偏要分头行动,让反派可以逐个击破。电影《林中小屋》中有一段关于这个智障情节的反讽,主角团们本来聚在一起,但反派此时释放了某种迷之气体,中了气体的主角团突然改变主意,改成分头行动。电影《猛鬼屋》是一部无脑的撒血浆的套路之作,但他实实在在的把“分头行动”的套路发扬光大,两人一组死在各种精神病鬼魂的手里,简直抢着送人头。
六、偷情必死——《恐怖蜡像馆》
恐怖片一般都是小成本制作,为了吸引观众买票,往往会加入一些洗澡或者偷情的情节,“理所当然”的露点,增加电影的噱头,慢慢的,设置一个放荡美女成为每一部恐怖片的标配。为了平衡道德感,就有了相呼应的“处女梗”。在《恐怖蜡像馆》中也有一对情侣担负着“卖肉”的使命,死在了变态杀人狂手里。
七、凶宅——《太平间闹鬼事件》
因为便宜或者种种原因,一家人搬进了曾经死人的凶宅,这种设定在温子仁的电影中很汪桥型常见,比如注明的《潜伏》系列。这部《太平间闹鬼事件》更是把这一设定发扬光大,不仅是以前死过人,索性把地点设置在曾经的太平间。主角们一搬进来就遇到了各种诡异事件,看到有人在做残忍的手术,割掉死人的眼皮进行某种祭祀。最后主角才发现,这屋子可不仅是太平间那么简单,这房子的墙体就是用尸体打造的!结尾,主角跟鬼魂决斗取得胜利,自己的病也好了。当字幕上显示根据真实事件改编时,我整个人都是懵逼的。
八、幸存者被附身——《杀人漫画》
如果最后主角团取得了胜利,只剩下一人存活,那有很大概率是他被附身了。这个桥段屡试不爽,因为可以名正言顺的拍摄第二部续集。比较著名的就是韩国恐怖片《杀人漫画》,女主角是个漫画家,她经常分不清梦境和现实,有一天发生了一桩凶杀案,死者的死相跟她漫画里如出一辙,在深入调查事件后,而她自己也和鬼魂融为一体。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