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这个一出场就送命的小人物到底做错了什么(甄嬛传最细思极恐的细节)
1
《甄嬛传》里面,很多小人物的戏份虽然不多,但也特别有意义,比如说永寿宫的宫女斐雯。
不知道大家对这个人物有没有印象,她出场时间很短,加起来应该不到十个镜头吧,却在这十个镜头里,过完了自己的一生。
甄嬛从甘露寺回宫以后,居住在永寿宫,斐雯就是在这时候被拨过来,成为永寿宫里一名普通宫女的。
甄嬛生产时,她因为没关窗,被皇帝罚掌嘴二十,她一气之下投靠了皇后,揭发熹贵妃和温实初私通,失败之后,被乱棍打死。
看完只觉得,宫女的一生很可悲,但后来我发现,她的悲惨结局,不是因为地位低下。如果把后宫看作职场的话,斐雯最后被开除,是因为她踩了太多不该踩的坑。
斐雯第一次给人留下印象,是甄嬛产下双生子后,忽然打了个冷战,皇上立即问甄嬛是不是觉得冷。
槿汐检查了一遍寝殿,然后吩咐斐雯:赶紧把窗子关上,熹妃娘娘刚生产完,怎么能开窗子呢?
按正常人的逻辑,领导发话让关窗子,关了就得了。虽然槿汐的话略有指责的意思,会让人听了有点不爽,但这时候大老板也在旁边,最好的做法,就是承认错误,然后按新指示做,背个小黑锅也没啥。
可斐雯心里不爽,觉得槿汐指责得不对,所以跑出来解释:刚才接生嬷嬷说,屋子里有血腥味,让我把窗子开着。
意思就是:我开窗子是按照嬷嬷吩咐做的,没做错什么,不该被指责。
仔细品一下,你会发现,斐雯不但受不得一点委屈,还很死脑筋。
嬷嬷要开窗,是因为当时熹贵妃在生产,屋子里血腥味重。现在情况变了,熹贵妃觉得冷,可不得关窗嘛。总不能嬷嬷说开窗,把人冻死了也不关,还觉得自己有理。
但是斐雯不这么想,她只觉得委屈,明明嬷嬷刚才说要开窗子,你现在又指责我开窗,这不是欺负人吗?所以她要跑出来委屈巴巴地解释。
她只听到指责,没有听出来槿汐的主要意思是让她赶紧关窗。
难怪皇上那么生气,指责她做不好事情还顶嘴,并且要她掌嘴二十。
没办法不生气啊,这么件小事儿,正常人都能理解,可斐雯不理解,也不管现在什么事情最要紧,只顾着解释自己的委屈。
往小了说是受不得委屈,往大了说,是格局太小,抓不住重点。
现在整个后宫熹贵妃的健康最重要,她就是公司最大的项目,每个人都得保证这个项目不受影响。可斐雯倒好,项目不项目的我不管,你们冤枉我不行,我不能平白受委屈。
不过就是一句稍带指责的话而已,哪里算得上是什么委屈呢。
2
对于掌嘴二十的惩罚,斐雯也不理解,她跟小允子争辩:皇上心疼娘娘,也不能拿奴才出气呀。
在她看来,皇上罚她,是拿她出气。
因为在她的逻辑里,她不过就是没关窗子,而开窗子是嬷嬷吩咐的,她什么都没有做错呀,皇上却罚她,可不是拿她出气嘛。
至始至终,她都不知道自己到底错在哪儿,不管是槿汐的指责还是皇上的惩罚,她都觉得,是领导混蛋,只会耍威风。
正是因为这样的认知,后来才被皇后利用。
皇后看到她被罚,就让剪秋跟她套近乎。她去内务府领月例银子,剪秋跟她一起去。
她们怎么套近乎的电视剧里没有讲,但想象一下就知道了。估计剪秋会问斐雯为什么挨打,得到答案以后,又在旁边煽风点火几句:熹贵妃也太过份了,这么点小事儿,你又没做错,怎么能罚你呢?
斐雯估计觉得遇到知己了,就把自己的委屈倾诉了出来。如果她和剪秋说话时,不表现得很委屈,对惩罚很不服,剪秋也不可能说动她,让她揭发熹贵妃。
这是她犯的第二个错。
被惩罚了,就和其他部门的人倾诉,表达对领导的不满。而且这个其他的部门,还是自己领导的竞争对手。
就算不被对方利用,这个行为也是大忌,万一传到领导耳朵里,自己的忠心都要被打折扣,其他同事也会退避三舍,觉得你这人负能量太多太可怕。
不随便说委屈,是职场人最基本的修养。
3
事情到这里,如果不继续发展,还只是小错,顶多也就是在永寿宫不被重用,但基本上也不会被开除。
可斐雯犯了职场人人都无法容忍的大忌:卖主求荣。
古今中外,凡是公然卖主求荣的,基本上都没有什么好结果。因为拉拢你的人也不会信任你,你都敢卖前主子,他不担心你卖他呀。其他人更是觉得你这人没底线,不敢跟你深交。
只要这么做,那就一定输得一塌糊涂。
可斐雯这么做了,而且从祺嫔和皇后对待她的态度来看,她应该就是纯粹卖主,也没求到荣。就是别人说动她了,说你领导不好,你把她拉下马,然后你离开永寿宫,到其他宫当宫女。
因为从开窗子事件可以看出来,她是真的觉得委屈,觉得自己被冤枉了,既然现在有机会报仇,那当然要报。
而她的结局,也是几个揭发熹贵妃的人里面最惨的,直接杖毙。
其实说到底,就是关窗子那么点小事儿,她脑子没想明白,结果最终酿成了大祸。如果她当时不钻牛角尖,能够多动动脑子,想想领导指责她的深层原因是什么,就不会那么委屈,更不会一步错步步错。
一个人不管做了什么,都觉得自己没错,是别人的错,本身就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
《甄嬛传》里甄嬛生龙凤胎本是喜事,皇帝为什么下令要让宫女掌嘴?
中秋家宴那日,甘露寺一别许久不见的甄嬛和果郡王找了一个无人的长廊,私下里关心询问彼此。不想这一幕却被深爱果郡王的叶澜依撞见,那叶澜依向来性子烈,自己和果郡王已经没有希望了,至少希望所爱的人幸福,却没想到果郡王那样深爱甄嬛,甄嬛却负了他。叶澜依的内心愤愤不平,想教训一下甄嬛。于是她让自己那只能唤周边所有猫的团绒去攻击回宫的甄嬛。甄嬛一贯怕猫,收到猫的攻击,摔了下来竟然导致早产与难产,温太医怕事出万一劝说甄嬛保母舍子,甄嬛却为了她和允礼的孩子坚决舍母保子。
皇上一听甄嬛难产便和皇后赶到永寿宫,一边着急的等着,一边祈祷着。扬言若是母子不能平安,就让太医院一同陪葬。可见皇上有多在意甄嬛母子,连一旁的皇后都震惊嫉妒。万幸,甄嬛最终顺利产下龙凤胎。甄嬛醒后,皇上一直陪伴着。皇上膝下子嗣本来就不多,甄嬛一下给生了两个,可真是劳苦功高。皇上实在太高兴,大肆封赏:赏永寿宫所有宫人半年月例,嘉奖他们尽心伺候主子有功。将槿汐特意赐给苏培盛当妻子。最后还对甄嬛说要封她为贵妃,要让甄嬛做自己最钟爱的贵妃;
甄嬛听后觉得受之有愧就推脱。皇帝却更加坚定对她说:除了你,在朕的心中,没有人能担得起贵妃的名位!或许是甄嬛心虚,毕竟这两个孩子根本不是皇上的,欺瞒皇上本就是死罪了,哪里还敢受如此恩赏。也可能刚生产完身子虚弱受不得半点凉,皇帝话音刚落,甄嬛就连连咳嗽了几声。
此时,皇帝见状自然立马关心问甄嬛:“好好的怎么打冷战了?可是冷了?”槿汐是甄嬛的心腹,知道甄嬛所有的顾及心理,生怕皇上有什么疑心,于是赶紧转移目标,斥责宫女没有关好门窗,让甄嬛着凉了。这宫女也是蠢,好好听吩咐把窗户关上不就行了,竟然回嘴,说接生的嬷嬷因为殿里血腥气重,所以让开窗。宫女向来只能听主子吩咐办事,绝不能以下犯上顶嘴的,这不是往刀口上撞吗?皇上一生气就下令让宫女出去掌嘴二十。真是赏一一屋子,独独罚了这小宫女。
其实在寝宫中生产,而且还难产,肯定会有很重血腥气,按生产嬷嬷就吩咐开窗通风换气理所应当,从这个角度说斐雯没有做错什么啊!错只错在她生在那个尊卑有别的朝代。
于是小允子将宫女拉出去后,说自己下手没轻重,让她自己动手掌嘴,小宫女依旧不服气满脸委屈说到:皇帝爱惜娘娘就要拿咱们做奴才的撒气吗?小允子却提醒她说话别失了分寸,皇帝听见后可就不止是掌嘴了。无奈之下只能遵命自己掌自己嘴了,可心里却对此事一直忿忿不平。这个小宫女不是别人,正是后来滴血认亲的事件中,诬陷甄嬛与温实初有私情的宫女斐雯。其实这段戏,给后面滴血验亲那场大戏埋下了伏笔,若不是宫女斐雯被皇上下令掌嘴,也就没有后面的背叛和诬陷了。所以说《甄嬛传》的剧情是环环相扣的呢!
欢迎关注我,带你跟着甄嬛走进雍正王朝,看尽后宫的纷繁复杂、尔虞我诈!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