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应急救援队(六安市交警开辟绿色通道)
就在回家前一个小时,刚洗漱完,正准备待命出发的张家荣,忽然接到了姐姐的电话,“爸刚刚走了,你要照顾好自己,家里有我们。”
父亲突然离世的噩耗,让张家荣有些恍惚。
从4月4日六安市吹响战疫号角以来,张家荣第一时间加入六安市交通应急保障车队,集中驻点,24小时随时待命,做好一名城市“摆渡人”。
“父亲有哮喘病,身体一直不好,我这么多天没回去,他一直给我发消息,不要担心,不要挂念,让我做好自己的工作,站好岗,守好大家。”张家荣说。
“你赶快回家,这边有我们顶着。”值班值守的市出租车管理所所长吕家权安慰道。但仅过十多个小时,处理好家事后,当天下午六点,张家荣又出现在了应急保障车队中,守护着特需人群出行的“绿色通道”。
六安市交通应急保障车队调度、登记一线。六安市运管处供图
舍小家,为大家。
在六安市,和张家荣一样坚守“疫”线的出租车司机还有很多。他们既不是医生,也不是护士,他们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也没有妙手回春的医术。但在疫情来临之时,他们都坚持冲在一线。
尤其针对防疫医护人员以及市民看病就医、出院返乡等特殊出行需求,六安市交通应急保障车队制定重点人员“点对点”保障方案,建立与医院等单位“点对点”联络对接机制,做到24小时全时覆盖应急服务,接到上级指令和群众特需出行需求后,统筹安排,迅速行动,及时有序将特需人员送到指定地点。
六安市交通应急保障车队。六安市运管处供图
截至目前,该车队已安排出动应急保障出租车4306辆次、客运车辆409辆441趟次,共运送医护人员7700余人次,转运医院治愈滞留人员400多人,运送市民就医1616人次,接送群众办事3655人次,有力地保障了医护人员出行、群众紧急就医和防疫物资运输需求。
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平日里,他们默默无闻;疫情中,他们化身志愿者奔赴一线,竭尽所能、英勇非凡。他们是微光点点,却聚成明炬,照亮风雨征程。(张本才、王存文)
在你旅行的过程中,有哪些好玩有趣的事可以和头条的朋友分享一下吗?
我的旅行基本都是自驾。目的地对我来说只是一个方向,途中即是风景。所以,我选择路线的原则是有国道不走高速;有省道不走国道;在这种原则下,选择县乡级道路是经常的。在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旅行,这种路线规划往往能收获未曾预料的惊喜!当然,这需要旅行者无论是对景儿、事儿和人都有一颗强烈的好奇心!
下面的两个小故事,您是否也会觉得旅途中有这样的经历,会使我们的旅行更显得有趣?
故事一:蹭饭 蹭酒 醉了
2017年1月30日,大年初三。我们从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政府所在市区出发,前往该州一处千年壮乡古寨——马壁村。走的是县道。下午4:00左右距离马壁村还有30多公里。经过一个不大的壮族小山村,该村依山而建,房屋虽旧,但不失雅致。村口一大群年轻妇女均着崭新的壮族服装说说笑笑。打听得知:今天她们是来参加同学聚会的,三个村子都有人来。对我来说,这场面岂能错过?找到做东的组织者—-张家荣,问我们能不能参加?他欣然同意,还给我们安排在主席。家荣是从这个山村走出来的第一个大学生,现在做生意,往返于北京-昆明之间。从那次开始我们成了朋友,后常有来往。
宴席摆在废弃的小学校里。中午已经有很多远村的吃完走了,马上开始的是晚宴。家荣幽默,特意安排7、8位妇女跟我们一桌。这些妇女个个酒量大,能唱歌。劝酒功夫了得,实在不行就边唱边劝。自认为酒量尚可的我,几轮下来,醉了!醉了也没离桌,过了好一会儿,晕晕乎乎中见他们点起了大火堆,拉着手转来转去,跳来跳去。嘹亮的歌声响彻在通红的天空……。酒席马上开始,这些妇女酒量个个了得!
大铝壶 装酒开眼啦!
现在,每次跟家荣见面都聊那顿饭,告诉他,那是我吃过的最有意思的一顿饭!
故事二:去哈萨克朋友家弹冬不拉
下面的故事发生的稍早一些。那是在2015年9月初,我们1车4人从北京前往新疆北部。计划途经阿勒泰地区的青河县再可可托海再禾木。
青河是个好地方!整个县城处于狭长的河谷地带。进入县城前要翻越一道高高的山梁,从山梁俯瞰,整个河谷满眼金黄,收割的牧草一捆捆散落在河的两岸。夕阳下牛羊半卧着身子,缓缓地咀嚼着。马儿们则伫立不动,偶尔不耐烦地抬一下前蹄,只等着主人呼唤回家。这景象,一下子让我想起了“桃花源”。
认识火生是在城边的一处洗车棚。那时他30岁不到,很健谈,这个哈萨克青年曾在和田当兵,属武警。“北京来的,那么远!晚上到我家吃饭吧?我老婆做饭可好吃了!”火生这一邀请让我们多少有些诧异。毕竟初次相逢,对我们不甚了解,就敢冒然邀请4名异地壮汉到家做客?然而,火生是认真的。得知他老婆还在医院的班上,下班再做饭,太累了。于是,商定在餐馆吃。火生一再强调他请客。
约定的时间一到,火生骑着摩托车带着妻子来宾馆接我们来了。他妻子是维吾尔族,叫古丽。古丽很爱笑,非常亲切。边吃边聊,渐渐地大家就像老朋友一样随意了。酒饭很便宜,我提前结了帐,火生和妻子知道后很是不高兴。执意邀请大家去家里坐坐,出于对哈萨克和维吾尔组建的家庭的好奇,我答应了。
小两口的家是楼房,两居室。收拾得非常干净,地面铺满了地毯,很温馨。古丽很能干,几分钟,茶几上摆满了水果、糖、奶干、奶酪、奶皮、糕点。紧接着又去厨房煮奶茶。热腾腾的奶茶香甜浓郁,古丽说奶茶解酒。微醺的火生兴奋极了,弹起了结婚时爸爸送给他们的冬不拉。火生和古丽的父母都是牧民,小两口由于工作方便住在县城里。每半个月要去给父母帮忙。我们约好了下次再去时到他们父母的牧场住帐篷吃烤羊。左二火生,左三古丽
火生弹,老婆笑
我们也要试试冬不拉
临别时,古丽装了满满两袋子奶制品,给我们路上吃。回来的路上,我们每个人都感慨:世上居然还有这样热情的人、这样纯真的人!祝这对恩爱的小两口永远幸福!
出门在外,总会接触到陌生人,有时不可避免的与他们打交道。真诚地对待每一个人、尊重每一个人,那么你就能收获完美的旅行!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