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婉秋演刘三姐时的年龄(刘三姐饰演者黄婉秋近照和剧照)
1960 年夏天,导演苏里带着《刘三姐》摄制组来到了风景秀丽的漓江之畔。经过初步挑选,刘三姐已经有几个备用人选了,其中最被看好的是广西彩调剧团演员的傅锦华。
傅锦华
傅锦华是专业演员,唱演俱佳。这张照片就是她为扮演刘三姐而拍的定妆照。但是苏里对影片中的刘三姐一角要求很高,他认为电影要拍得吸引人,刘三姐的形象至关重要。傅锦华虽然表演不错,可惜唱起歌来口型太大,不够完美。他决定继续寻找,一定要物色到一个最为合适的姑娘。
傅锦华定妆照
当苏里听说广西剧团里有个叫黄婉秋的学生长得很好看,便派人将她接来试镜。果然,这名桂林戏剧学校的女学生面容姣好、歌声甜美,着实招人喜欢。
黄婉秋
但当时黄婉秋只有16岁,苏里觉得以这样的年龄出演刘三姐,还是显得太稚嫩,无法凸显刘三姐的泼辣。于是苏里只好让黄婉秋扮演刘三姐恋人阿牛的妹妹——舟妹。眼看日子一天天过去,刘三姐还是没有中意的人选,无奈之下,苏里便根据广西方面的推荐选了四个人试镜,拍好样片后交给北京文化部电影局送审。
样片剧照:左为傅锦华饰刘三姐,右为黄婉秋饰舟妹
看到样片,文化部电影局领导以及几位艺术家都对这四名候选人不是很满意,认为无论是外形还是气质,都和角色存在着较大的距离。倒是时任艺术局局长、戏剧家田汉慧对扮演舟妹的黄婉秋非常看好。他对苏里说:“我看,那个扮演舟妹的演员不错,是不是可以考虑让她演刘三姐呢?”
黄婉秋
于是苏里再次把黄婉秋找来试戏。黄婉秋出生在桂林一个城市普通家庭,从小学习桂剧,这一年才16岁,不但长得小巧玲珑,还有一张迷人的笑脸,但她从来没有见过拍电影,做梦也没想到让自己扮演刘三姐,要在众目睽睽之下演戏,大伙儿都替她捏了一把汗,而且苏里并没有给黄婉秋讲戏,他要试试她的临变能力和创造力的发挥,仅仅告诉她要演抛绣球那一场,接着就在一旁仔细观察。
《刘三姐》剧照
只看小婉秋不慌不忙,从容走到床前,端起绣球,脱口而出一段情歌:“花针引线线穿针,男儿不知女儿心。鸟儿倒知鱼在水,鱼儿不知鸟在林。”婉秋唱得很投入,边上的观众也听得如痴如醉,这歌声就像水里的红菱一样,又是清甜。大家听得纷纷叫好,苏里心中也暗暗欢喜,但一场不够,苏里决定再试一场。黄婉秋稍作调整,即刻上演“三姐骂财主”。
《刘三姐》剧照
只见她一霎时柳眉倒竖,小嘴紧抿,略一凝神,张口便唱:“多谢了,多谢你这好心人,谢你拦路刀一把,谢你捆人绳一根。”嬉笑怒骂,不留情面,一个高山上的红辣椒,一个活脱脱的刘三姐,就这样诞生了。
苏里看着副导演,又转过头看看摄影师,当机立断:婉秋,你就是刘三姐了!可是,黄婉秋以前是学戏剧的,并没有拍过电影,表演时动作很容易夸张,她学习的舞台戏讲究的是笑不露齿,这也与刘三姐的“粗放”有着很大距离。怎样才能把刘三姐的聪明、智慧、大胆、泼辣的性格恰到好处地在银幕上表现出来,这对于当时只有16岁的女学生来说确实是个很大的挑战。
拍摄中导演苏里给黄婉秋说戏
苏里是军人出身,性子比较急,为了加快拍片速度,他忍不住就要发火:“你怎么这么笨呢!”每每这个时候,婉秋总是纯朴地笑着,一点也不生气。苏里见婉秋没脾气,反而觉得是自己过于严苛,有些不好意思起来。就这样,两人之间的感情日渐变得亲如父女,而刘三姐的形象也在一点一滴中丰满、成熟、灵动起来。
老电影《刘三姐》中的主演们后来怎样了?
由长春电影制片厂设置的彩色音乐风光故事片《刘三姐》,于1961年拍摄,上映后在全国造成了现象级的影响,成为中国的经典电影,其中的很多唱段,比如《山歌好比春江水》《唱山歌》等至今都被众多歌手翻唱。
那么,《刘三姐》距今也已经快60年了,它中间的演员怎么样了呢?我们来看看。
1、黄婉秋,永远的“歌仙”刘三姐。黄婉秋其实是汉族,但她13岁就开始表演广西传统戏剧桂剧,才16岁就被选上演出刘三姐,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一代歌仙”,并获得全国观众票选的第二届电影“百花奖”最佳女演员奖。
成名之后,黄婉秋进入桂林市歌舞团,多次出国演出,并出版了很多唱片。1983年,38岁的她担任广西自治区歌舞团副团长。1991年她担任桂林市文化局副局长,开启了自己心目中酝酿很久的刘三姐计划,成立刘三姐艺术团和集团,将刘三姐的IP资源打造最大化。
30岁上下时候的黄婉秋
2002年,黄婉秋卸任公职,在桃花江边开了一座“刘三姐景观园”,并经常亲自登台表演。
后来黄婉秋还是演过一些电影的,比如1982年广西电影制片厂郭宝昌导演的《春兰秋菊》,她扮演改革开放初期的新女性,在电影中也有舞台的表演。
1987年,广西电影制片厂和香港金马影业合拍《长城大决战》,黄婉秋也有出演角色
黄婉秋的爱情故事并不传奇,但很幸福。她当年拍摄《刘三姐》的时候,附近一个叫何有才的10岁男孩只在旁边看过热闹,后来他看了电影,很崇拜黄婉秋,之后他也考上了桂林市歌舞团,和黄婉秋相知相爱,并于1972年结婚,走过风雨快50年。
2017年央视春晚,广西桂林分会场,黄婉秋和张信哲、邓紫棋一起演唱了《歌从漓江来》。
74岁的黄婉秋状态非常好!
如今黄婉秋还是非常热衷公益和表演,在很多地方都能看到她的身影。
作为广西消防宣传大使。
《中国地名大会》宣传广西。
2019年她还在湖南大学参加了自己艺术人生的论坛。
苏州阳澄湖艺术节,她和先生何有才上台表演
2019年10月,建国70周年电影歌会,她压轴表演。
2019年国庆桂林的《我和我的祖国》快闪,她也是核心人物。
可以说,黄婉秋老师直到现在,都是广西的一张“名片”
2 、刘世龙,扮演阿牛哥。1961年,刘世龙30岁,已是长春电影制片厂的演员,也有好几部作品,但阿牛哥也算是他的成名之作。
之后刘世龙老师于1964年主演《英雄儿女》,在其中扮演英雄王成,这个形象在中国电影的历史上,是可以与刘三姐齐名的经典。
2017年,刘世龙获得了中国电影金鸡奖终身成就奖,他在病榻前享受了这份荣誉,11天后与世长辞,享年87岁。
3 张巨光,扮演老渔夫,其实他只比演他儿子阿牛的刘世龙大一岁。
张巨光是回族人,出生在沈阳。
张巨光是建国后第一个电影制片厂东北电影制片厂(长影前身)最早的演员之一,大多在片中扮演配角,不过他演的电影,很多都是经典之作,比如《白毛女》《草原上的人们》《平原游击队》(演老勤爷)《上甘岭》(演参谋长)《红孩子》(演酒店公公)《徐秋影案件》(演特务罗精达)《草原晨曲》(演张玉喜)《刘三姐》(演老渔夫)《甲午风云》(演老夫子)《三进山城》(演郭正年),等等。
老版《平原游击队》演坚贞不屈的老勤爷。
1968年,张巨光不幸去世,得年仅38岁。
4、梁音,扮演刘三姐的哥哥刘二。
梁音是我国著名的电影演员,新中国首部电影《桥》他就是演员之一。
1959年《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他扮演绰号“七十三行”的农民曹茂林。
1963年,著名的《冰山上的来客》中,他扮演杨排长,红遍大江南北。
1965年,《三进山城》中他扮演侦察英雄刘宏志。
1981年,鲁迅作品改编的《药》中,他饰演华老栓。
之后,尽管他退休,但偶尔还是会在一些影视作品中出现。
他最后一次出现,是在2005年电影频道的电视电影《豆汁店·咖啡馆》中。
2015年梁音在北京去世,享年88岁。
5、夏宗学,扮演大财主大反派莫怀仁。
夏宗学老师的从艺经历也是相当坎坷,他生于1931年,毕业于上海戏剧专科学校表演系(现在的上海戏剧学院),1958年因为身份的关系,“下放”到广西艺术学院戏剧系当老师,但遇上了1960年长影拍《刘三姐》。幸运的是,因为这个角色,他被广西话剧团看上了,之后就开始演话剧。1979年的时候,他返回母校上戏教书,后来去到上海人艺。1982年和后来的妻子袁玫在《月到中秋》认识,五年后结婚。
在1980、90年代,夏宗学在很多影视剧中都有扮演角色。
1980年长影厂找他演出电影《情天恨海》
这是他和上影厂著名演员向梅合作。
他们一起拍了《飞向太平洋》
周迅初入影坛的第一部电影《古墓荒斋》也有他。
夏宗学老师已于2013年去世。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