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看到佛会哭,佛为什么逃避问题
有一次佛陀领众路过一个地方,路边有一堆枯骨暴露在外,佛陀看到后流下了眼泪。阿难不解问佛陀为什么对枯骨哭呢?佛陀随后讲了“世间男人是我父,世间女子是我母”的名言,并说到“若累生父母的骨骸堆放在一起,比须…
有一次佛陀领众路过一个地方,路边有一堆枯骨暴露在外,佛陀看到后流下了眼泪。阿难不解问佛陀为什么对枯骨哭呢?佛陀随后讲了“世间男人是我父,世间女子是我母”的名言,并说到“若累生父母的骨骸堆放在一起,比须弥山都要高,每一生,没有一次不是因为父母而得以出生,所以要报父母恩德。”
随后佛陀讲了父母对孩子的十重恩德,有的弟子听到这些,哭出血泪。父母之恩就算顶戴双亲奔跑,磨灭了须弥山,也不能报偿万分之一。以此教诲引领弟子行于孝道,从而不失师道,此次教法奠定了佛教的基本格局,就是师道、孝道二道并行,并以孝道引入师道,从而激发大众的慈悲心,获得菩提受用。
这孝道正是破小我的一个基本手段,很多人修持只为自己,不懂为道发心,不肯为他人付出,不愿为他人溅湿衣服;若这是父母亲人,若你接触到的都是历代的父母亲人,你还能作壁上观如如不动吗?
孝道的补课奠定了佛教从小乘修持自己,转入到大乘的肩负天下的伟大格局。也正是孝道的补充,令很多后世弟子以此踏入佛门,为父母亲人做些利益、求些利益,这就是最基础的慈悲心。当我们接触日久,懂得众生都是亲人了,这慈悲心继续好好保持,就会慢慢的扩大心量,从而真正的成为大乘的佛子,有那种心怀苍生、利及一切有情的伟大人格和神格;如能落实佛陀的教戒,在此基础以佛法进入,就是大乘的伟大佛格。此才是唯一佛乘,无二亦无三。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