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岁演少女擦边借戏施展咸猪手影视圈的畸形观念该改改了
文|楠猫
编辑|楠猫
前言现如今的国产剧已经一步步踏进了名叫“畸形”的这片“沼泽地”,且越陷越深不可自拔。
不知从何时开始,电视剧中的“穷人”整天出入高端场所,背着名牌包包,住的还是豪华独栋小别墅。
这让作为普通人的我们,甚至连做“穷人”的资格都没有。
各种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恋爱观”、“历史观”、“审美观”等等,已经深陷国产剧中,甚至影响到了不少青年的“人生价值观”。
—1.畸形的“金钱观”—
特点:“假穷人”的奢靡生活,“真穷人”尖酸刻薄经常追剧的会发现,现在剧中的“穷人”可和普通人不一般。
比如《我的真朋友》里面的女主程真真,一个房地产销售的新人,一个月的工资只有两千多。
每个月还要还贷款,生活过得十分艰难,这样的人物设定,现在看起来还算是贴合实际。
然而,导演却不走寻常路,女主顿顿吃着30几一份的自热小火锅,还住着上海市中心的精致房间。
结果女主还不知足,无奈的说:看来我只能和速食做好朋友了。
那现实中“啃馒头的”又算什么呢?
女主住着大单间吃着小火锅,还在抱怨生活,这剧情让观众百思不得其解。
关键是已经身无分文的女主,还大方借钱给不认识的人,一给就是两百,根本不在意还不还,该说女主是天真还是“穷大方”呢。
这还不是最离谱的,《极光之恋》中的女主韩星子比这个更夸张。
先让大家看看网友们给的评价,网友声称每一个细节都让人感到无比的尴尬。
剧中,女主家里不仅负债累累,还有一个病重的母亲需要做手术,然而她一点也不担心,因为有导演啊。
她高兴地手舞足蹈,因为从此之后就开始了“穷人”的奢靡生活,简直不要太爽。
女主每天都会去外面打零工,但丝毫不影响她天天穿大牌,一集换一件衣服,各种首饰也是应接不暇。
反正剧中的主旨就是,女主除了“没钱”什么都有。
还有《欢乐颂》这部都市女性励志剧中的“穷人”,同样刷新了我们正常人对“穷人”二字的理解。
余初晖明明是从小村子里走出来的普通大学生,不仅要顾着自己,还有家中的母亲需要照拂。
初入职场的她按理说根本没有任何积蓄才对,然而她住的高档小区,合租一个月都得花5、6千块钱。
接母亲来上海后更是连眼都不眨一下,直接买个6千块钱的抽油烟机,这哪是初入职场,这应该是事业有成!
她的钱根本就是花都花不完,她应该最烦恼的就“花钱”这件事吧,“穷人”的烦恼我们真想体验一下。
无独有偶,鹿晗主演的《甜蜜暴击》中,男主父母双亡,家境贫寒,还得照看弟弟妹妹,导致他只能休学靠打工来维持生计。
这个人物设定是不是感觉特别惨,然而就当观众眼泪都快掉下来时。
突然画风一转,温馨双层小别墅,男主穿着阿迪,戴块表,打着摩丝,抹着粉,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富家公子。
“真惨”这样的生活的确太“惨”了,只能勉强穿个阿迪再住个小别墅。
国产剧中倒也不是没有穷人,编剧们对穷人的刻画也是相当的到位!
什么“人穷志短”、“尖酸刻薄”、“没素质”等等,都是真穷人的专利。
比如《生活家》里刘敏涛主演的邱晓霞,她是真穷,但也穷得志短。
为了省搬家费,居然借来了一辆丧葬用的车,我想现实中也不会有这样的穷人吧。
请家人吃饭更是连50块钱都不舍得花,还厚着脸皮把超市当成家,一日三餐都在超市解决。
这对穷人的刻画未免有些过分了,穷人就是没素质,没志气,有钱人就是品德高尚,电视剧中不应该是这样一个设定,容易误人子弟啊!
—2.畸形的“审美观”—
特点:选角不慎,“老人”扮少女,“猥琐男”扮帅哥,美颜滤镜磨皮拉满。先给大家看看正常的电视剧,在《风吹半夏》中,毛孔都能看得一清二楚,更是没有所谓的滤镜。
再看看《新白娘子传奇》中的白蛇和许仙,美颜滤镜磨皮,一样没少,五官都快看不清了。
还有《斛珠夫人》,杨幂和陈伟霆在剧中看着像镜头糊上了一层油,非常朦胧,磨皮痕迹太明显了。
不过从另一方面来说,磨皮或许也是一种手段,比如说52岁的刘嘉玲在《情深缘起》中扮演青春美少女顾曼璐。
皱纹太多怎么办呢,没关系后期磨皮来拯救!
不像少女怎么办呢,没关系双马尾来拯救!
同样的还有《星辰大海》里的刘涛,40几的刘涛硬是扮演了10几岁的简爱。
杀手锏也是双马尾加十级美颜,毛孔通通都看不见,妥妥的“科技与狠活”。
观众们纷纷吐槽太违和,你告诉大家这叫10几岁,未免有些强人所难了。
这让网友一度怀疑,导.演选角色时是不是睡着了。
有一部典型的古偶剧《将军家的小狐仙》,明显就是导.演“睡着了”才选上的角色。
男主的好朋友苏沉鱼,听着名字是不是认为是位翩翩公子,结果呢,是个长相“猥琐”的主。
作为古偶甜宠剧,演员本身的长相也是观众的一个看点,选角稍有不慎就会导致观感下降。
在合适的剧中就该用合适的人,而不是“强捧”,也难怪现在的观众大多都不买账了。
—3.畸形的“恋爱观”—
特点:有悖伦常,“忘年恋”、“同性恋”,肥皂剧。现在很多小女生因为追剧已经丧失了正常“恋爱观”,总以为“灰姑娘会遇见白马王子”,职场小白会遇见深情的“霸道总裁”,
然而这些想法和观念,都源于追剧时,剧情对自身大脑的灌输。
比如电视剧《杉杉来了》,薛杉杉只因血型特殊就成了霸道总裁的“挑菜工”,然后霸道总裁就放着各家名门千金都不爱,只爱她一人。
剧情根本就是不切实际,现实中门当户对很重要,想要遇到霸道总裁就要提升自己,而不是当一个“傻白甜”。
除了不切实际的恋爱观,另一种“畸形”的观念也在电视剧中大肆宣扬起来。
比如电影《喜宝》中的“爷孙恋”,家境贫寒的女主姜喜宝 ,机缘巧合下结识了闺蜜的父亲,久而久之还和闺蜜父亲好上了!
不仅如此,老头的儿子和女婿都对女主产生了感情,“爷孙恋”加“三角恋”,这个剧情够狠,是个“猛料”。
但这样不符合常理的“恋爱观”真的适合大肆宣扬吗?
还有“三角恋”,现在三角恋已经成了电视剧中的标配,出轨、小三上位,仿佛在电视剧中早已成了家常便饭。
例如都市剧《我的前半生》中的凌玲,直接告诉男主:“我喜欢你是我的事情,跟你没有关系。”
“绿茶婊”也不过如此,既然没关系还非得挑明了说,生怕别人不知道她的心思。
还有,《幸福到万家》的女主妹妹何幸运,为了金钱去攀附老板,甚至可以放弃姐姐为她一直争取的正义,插足别人的家庭做了“小三”。
还有《三十而已》中的林有有,明知对方有家庭还主动“勾搭”男主。
然而现在导演发现“小三”插足的剧情已经用烂了,于是又开始拍摄“同xing恋”的剧情。
《陈情令》中的蓝忘机和魏无羡,表面是“兄弟情”,实则是“腐男”情节。
雷同的还有《天官赐福》中的张凌赫和翟潇闻。
这些剧中的畸形“恋爱观”也一步步渗入到了生活之中,甚至有些人还引以为傲。
—4.畸形的“性别观”—
特点:女性就是生育工具,为吸引男性疯狂“擦边”。国产剧中总是有些“不堪入目”的画面,只为了吸引男性,甚至还大肆宣扬男权,引发了女性观众的强烈不满!
最典型的就是张翰主导的《东八区的先生们》。
台词中散发着浓裂的“男权”味,把女性看做玩物,丝毫不尊重女性。
拍戏期间他借机施展“咸猪手”,而这样的情节还不占少数。
又或者是塑造一个完美妻子的形象,比如电视剧《好妻子》中的角色。
全部都是相夫教子,贤惠顾家的“家庭主妇”,人生的价值观都全靠丈夫去实现,服侍好丈夫就是她们最大的本事。
又或者说女性就是“生育工具”,生不出男孩就是“妖女”。
电视剧《娘道》里的柳瑛娘连生三胎都是女孩,就被认为是“妖女”,要把她和孩子扔进黄河。
这样类似的还有《小丈夫》中的男主为了要小孩,把女主的避孕药悄悄换成了糖果。
这样的情节不知有何含义,明明两人可以商量,非要背后去干这种事,完全就是剥夺了女性选择生育的权利。
还有很多剧故意拍下各种特写,或者“穿着清凉服饰”,到处都是“性暗示”,以此来达到吸引男性的目的。
可没想到就连“擦边”都能“擦”到国产恐怖片中。
国产恐怖片中有个不成文的规矩,那就是“领盒饭”之前必须要洗个“香香澡”,这一下不就有看点了!
例如《校花诡异事件》,《笔仙诡影》,必须洗香香的,这样才能迷倒一群“老色鬼”。
国产恐怖片还喜欢玩点“捆绑”,再穿个学生装配双破si袜,导演肯定是懂艺术的。
最重要的是,在“鬼”出现之前,衣服一定不能多穿,因为穿多了就没“鬼”了,比如《恐怖游泳馆》。
然而不止是恐怖片,其他类型的影视剧一个也离不开“擦边”情节。
《新画皮》整部影片演了什么不知道,观众都只顾着看“大长腿”去了。
身为蛇精,居然还得靠卖弄风姿来搞定士兵,不应该“哐哐”两下施展法术,直接把他们撂倒吗?
《夜闯寡妇村》中,被绑架时也不能穿得太多,生怕观众看不到“重点”,太贴心了!
“擦边”显然已成为国产剧中不可分离的一部分了,然而这样的情节真的有推动剧情的作用吗,这对青少年观众的影响又会有多大?
—5.畸形的“历史观”—
特点:不尊重历史背景,强行创新。国产剧中常常会以中国历史为背景,围绕着拍一些有关于历史的改编剧。
改编不可怕,就怕改“偏”了!
抗战时期的生活有多苦,“啃树根”、“吃皮带”,常常断粮断水,从小学课文中就已经有过对抗战生活的描述。
然而有的战争片中,打仗时还能得空抽雪茄,没事还可以喝喝咖啡。
这条件,不像是打仗,倒像在玩角色扮演。
就连近期热播的《山河月明》也改“偏”了。
剧中的朱棣逃婚后遇到了他的“白月光”蒙古族的公主,然而历史上的朱棣明明和徐氏从小就是青梅竹马,到最后也是共度了余生。
所以电视剧中就必须有“三角恋”是吧,两个人好好相爱就没看点了?
以上的“畸形”观念,已经把影视圈搅得乌烟瘴气,也难怪现在的剧观众都说越来越差劲,这些作品又能走多远?
—影视圈的清流—
《觉醒年代》的热播一点也不意外,正是这部剧的热播才终于刷新了全国观众对“主旋律”电视剧的认知。
一部历史题材,能演绎得这么大气磅礴,通过对人物的细节的处理,加上剧情的推进,看得观众热血沸腾,有种重现历史的既视感。
这样的题材是值得我们反复观看品味的,剧中“吾辈当自强”的理念才是青少年们该学习的精神。
结语陈道明导演的拍戏主旨就是:“要拍出我们中国文化的自信!”
所以,只是依靠某些手段博流量,这样是走不长远的,好的剧本配上好的演员,这才能构成一部“完美”的影视剧。
不过,我们作为观众也需要给影视剧一些时间,相信它们定能从“畸形”这片沼泽地中涅槃重生。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