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群说洋扇之十二西洋扇女人的领地
说洋扇之十二:西洋扇,女人的领地
器物以性别为分野,最以西方的扇子分得清楚。西洋扇,女人的专属,而文明棍则是男人的专用,性别分界明显。
西洋扇因为是女人专用,和中国的扇子品类比起来,他们的团扇有,但极少;羽扇有,却是折扇形制。至于蒲扇、编织扇均没有,为什么?因为气候。
西洋扇,女人的领地
我国长江以南和中原地区夏季炎热,唯一解暑之具即扇子,凡生活需要的东西发展一定快,所以从扇子形制、花式、品类上,中国扇子是世界高地。及观西洋扇,其作用不是为纾解暑热,而是女人身材面容之外的身份品位的展示,还有一种神秘的交际功用。
曾有一幅荷兰画家西利在1739年画的《国王之晚宴》,与其说这是一次贵妇人开会,不如说是“扇子大会”,密密麻麻的大厅里坐满了人,一人一扇,盛况空前,可以说一次让人震憾的扇子聚会(见图)。
18世纪荷兰上层妇女的“人手一扇”
在满场的扇子中都是清一色的折扇,没有团扇。
至今有人误解中国团扇,认为是中国古代女人的专属,其实从团扇出现那一天起就是男女共用的,不说古代只说近代,清代《都门竹枝词》有诗为证:“新制纱袍号莽安,摇来绢扇白团团。腰间古董爭开店,第一鲜明翡翠搬。”
清代团扇依然是男人掌中珍
这位主人公是男士,很招摇的,穿新制莽安沙袍,摇白绢团扇,腰间缠挂着一个古董店的“零七八碎”,最惹眼的是那碧绿的翡翠扳指。牛吧?
下面可以回到西洋扇这个女人的领地了。十六七世纪(相当于我们清朝康雍乾时期),西方女性的穿戴是“密不透风”的,从头到脚遮蔽得严严实实,头上戴帽手上戴手套,唯一露出来的是一张脸。扇子的出现不是给脸扇风的,而是用它來遮脸的。
扇面上面无数孔,留作偷窥情郎用。
有人说女人是特别容易害羞的动物,所以上帝赐扇与之遮羞。此话很有道理,西洋扇有纱扇、象牙镂空扇,上面有许多孔洞,是用来窥视的。正像当今的黑镜,被有色光片遮住的眼睛,从不妨碍镜片后面的犀利。更有人在不透明的纸质扇面上,巧妙的设计出来两个洞,为的是让女人“偷窥”。
西洋扇还是女人的隐语字库。女人总是有想说但是又难以启口的话,尤其是想表达爱意给对方的时候。
世界男女恋情都是相通的,中国的京剧《拾玉镯》就是少女孙玉姣与青年傅朋互生爱慕,傅朋故意遗下玉镯一只,表达爱意。此外手帕、香囊、佩玉都是女人的信物。
西方人似乎更直接,当扇子盛行之后,在18世纪,英国特别出版了一本《扇子的隐语》,里面记载了女人用扇子各种动作,向男子发射爱与不爱“扇语”,如——
右手持扇而放在面前,意思是跟我来;折扇放在左耳上,意思是我希望你别再来;用左手把折扇转来转去,意思是你被人盯上了;把折扇从面颊上划过,意思是我爱的是你;慢慢的摇动扇子,意思是我已经结婚了;把折扇的扇头放到嘴上,意思是你来亲我……
西洋扇,一个纯粹的女人世界,中国的工艺匠人打造了这个光彩夺目异彩纷呈的情感花园,在欧洲大陆留下迷人的一笔,至今依然爱意绵绵。
女孩怎么变美?
女孩子怎样能变美?
我个人认为主要是在于气质和修养上,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
喜欢卖萌的,证明自己很需要关注,
喜欢发火的,证明自己很无能,
喜欢大叫的,证明自己很害怕,
喜欢泼辣的,证明他根本就不在乎自己的形象,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