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咏梅陆游(卜算子咏梅宋陆游)
近代: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译文
风雨把春天送归这里,飞舞的雪花又在迎接春天的来到。已经是冰封雪冻最寒冷的时候,悬崖边上还盛开着俏丽的梅花。
梅花虽然俏丽,但并不炫耀自己,只是为了向人们报告春天到来的消息。等到百花盛开的时候,她将会感到无比欣慰。
赏析
开首两句“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点明梅花开放的时节,此时严冬即将过去,春之神正翩翩来临。句中虽有“风雨”、“飞雪”,但给人的感觉迥异于陆词的阴冷压抑,而是欣喜舒朗,尤其是“飞雪迎春到”,为全词定下了明快而富有生机的基调。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大地仍银装素裹,严冬的痕迹尚未消退,悬崖上有百丈坚冰尚未融化,可春的气息却已早早地透露了,那便是冰雪中傲然绽开的梅花。这两句将梅花放在严寒的环境中去表现,有力地衬出了梅花不畏寒冷的特性。皑皑白雪将梅花俏丽的形象衬托得更加鲜艳夺目,同时,坚冰百丈的环境也点出了梅花开放之“早”,为下面写梅花的报春作了铺垫。
梅花先于百花而将春回大地的信息传播给人们,所以说“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可以想,经历了寒冬之后的人们,猛然间看到这冰雪中俏丽的梅花时,将会多么的惊喜振奋啊。
在这“花枝俏”无疑是春的使者,是生命的象征,是春之女神所到之处最先撒下的花瓣,与群芳相比,她是最得风气之先的,因而也引人注目,但是她却是那么谦逊,不急于要供,却默默、谦逊的的“丛中笑”,没有一丝一毫的骄矜自得,这是何等的气度!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究竟是什么意思?
“侍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这句词,是出自伟大领䄂毛主席的《卜算子·咏梅》,全词如下: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义而用之。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毛主席在这首词的序言中说,他是读了陆游的咏梅词,反用陆游咏梅词之意而写的这首词。陆游咏梅词如下:
卜算子· 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在陆游的咏梅词中,梅品格高洁,但孤独寂寞,虽无意争春,但仍被百花忌妒。而在毛主席的咏梅词中,梅花坚强不屈,不畏寒冷,对春天充满信心,充满积极乐观的精神。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毛主席咏梅词的开篇,便是明快的节奏。风风雨雨送春归来,漫天飞雪迎接春天的到来,早春时节,大地还结着冰,而梅花不惧严寒,在悬崖上开着俏丽的花朵。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梅花虽开得俏丽,但她却不与百花争春,而是将春天来到的消息报告百花,等到百花开放,她在百花丛中,默默微笑。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从中”两句,描写春天降临繁花似锦的时候,梅花那种舒心高兴的样子。写出了花不仅有俏丽的身姿,而且有崇高的精神境界。梅花在严寒中为百花报告春之消息,严寒过后,百花开放,她便隐在百花丛中,功成而不居,突显出其无么奉献的精神。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