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考入北大的双胞胎兄弟(兄弟相隔7年先后考入北大)

时间:2022-08-14 13:03:50阅读:3297
7年前,哥哥北大!7年后,弟弟北大!7月16日邢台内丘县一个三面环山的小山村因为17岁少年刘文帅收到北大录取通知书沸腾了而7年前,也有一名少年考入北京大学这个人正是刘文帅的哥哥△刘文帅收到录取通知书兄弟二人相…

7年前,哥哥北大!

7年后,弟弟北大!

7月16日

邢台内丘县一个三面环山的小山村

因为17岁少年刘文帅

收到北大录取通知书沸腾了

而7年前,也有一名少年

考入北京大学

这个人正是刘文帅的哥哥

△刘文帅收到录取通知书

兄弟二人相隔7年

先后考入北京大学

让人不得不惊叹,太优秀!

这对学霸兄弟背后

有什么样的故事

今天让我们一探究竟

小山村兄弟俩先后考上北京大学

刘文帅出生于2004年,是石家庄精英中学2022届毕业生,家住邢台内丘县五郭店乡山凹村。

7月16日,刘文帅被北京大学物理学类专业录取的消息传遍了这个三面环山、只有千余人的小山村。

让整个村子骄傲的不单是刘文帅考上了北京大学,而是这个家里出了两名北大学子。刘文帅的哥哥在7年前成为山凹村第一位考入北大的学生。

刘文帅和哥哥感情非常好,从小到大一直住在一个房间里。兄弟俩的房间不大,但是摆了很多书籍,科幻类的居多。“我爱读小说,涉猎挺广的,只要好看都拿来读。”刘文帅说。

弟弟把哥哥当榜样

哥哥在关键时刻给弟弟鼓励

兄弟俩都很喜欢物理,刘文帅经过一定的学习、思考和理解后,他感觉物理的那种抽象之美和理性之美让他享受其中。物理学家的故事,每每读来,他也都爱不释手。

在报考时,刘文帅将北京大学关于物理的专业全都报了一遍,生怕与热爱的物理专业失之交臂。

△刘文帅的录取通知书

“为了实现考入北京大学这个目标,我下定决心,选择了一条跟哥哥不一样的路,我走出小山村,离开原有的生活环境,来到了省会石家庄求学。”刘文帅说。

一路走来,刘文帅坦言哥哥是他的榜样,更是他的“导师”,自己能有今天的成就,离不开哥哥的鼓励。

距离高考仅有100天时,石家庄精英中学组织了场活动,让学生家人给他们写封信,为他们加油、鼓劲儿。刘文帅的哥哥通过这封信,表达了对弟弟的期望与鼓励。

“其实你比我更幸运,也比我更努力。高中能在一个更好的学校上,能和更多优秀的人同台竞技,这是你的幸运。”

“而你的努力家里也都看得见,我可从来都没有做到过你那个程度。从这方面来看,你考得比我强几乎可以说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你唯一欠缺的,可能就是你的眼界其实被束缚了:你要考虑的,不应该是考的不如我会不会丢人,而应该是怎么才能考得比我更好。”

“比我好的专业、比我更优秀的人比比皆是,你应该成为他们之中的一员。不然的话,你的收获怎么对得起你的付出呢?我能告诉你的是外面还有更加广阔的天地,而这片天地你完全可以自己争取……”

哥哥信中的每一句话都深深地烙印在刘文帅心中。

父母从小告诫:想改变命运,只能靠自己

是怎样的一个原生家庭能够培养出两名北大学子?

其实,兄弟俩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家庭,父亲在外打工,常年不在家,母亲除了在家照顾老人孩子,还得种地、出去打零工。

山凹村没有小学,兄弟俩的小学、初中、高中都在寄宿制学校读书。

△刘文帅的书桌

兄弟俩的父母很重视孩子的学习,每次从学校回家,父母都会督促他们写完作业,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家里条件不好,两个孩子心疼父母,从小就很懂事。平时大人忙时,都是安静地在家里看书学习,也不用操心去管。兄弟俩住在一个房间,一人一个学习用的小书桌,弟弟有不懂的就会问哥哥。”兄弟俩的父亲说。

从小学到高中,兄弟俩获得了很多奖状和荣誉证书,但他俩都很低调,拿回家让父母看过之后,就放到抽屉里面。

“我和妻子没有多少文化,家庭条件也非常一般,从兄弟俩很小的时候,我就不停告诫他们,要想改变命运,只能靠自己努力。”兄弟俩的父亲说。

老师的表扬:学习努力且自学能力强

刘文帅给霍老师印象最深刻的是,早中晚三餐后,他总是前一两名到教室。霍老师担心他只是学习心切,没想到经过观察发现,他很快就能进入学习状态。

“从平时的成绩和行为上能看出来,这个孩子内心敏感,自学能力强,也有一定的调节能力,所以我一般会提醒任课老师不要过多干预他,避免给他压力。”霍老师说,每当刘文帅出现波动,自己会与他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时常询问他的状态,给予帮助。

△刘文帅

同班同学也考上北大

称赞刘文帅:调节能力很棒

“刘文帅这个人老实、踏实,平时话不多,但也不闷,我俩比较投脾气。”赵新坤说,刘文帅只要一谈起读书、学习,话就多了。

今年,进入第三轮复习,刘文帅出现了成绩波动,做题时出错较多,越怕出错反而出错更多。“他在我们几个成绩比较好的同学中是最稳定的,一般浮动不大,那次状态不好后,班主任跟他谈过话,他很快就调整过来了,拿了全班第一,他的调节能力真的很棒。”赵新坤说。

出身普通家庭,努力改变命运;

哥哥树立榜样,弟弟不甘落后。

一门双学霸,简直太优秀!

祝愿他们:

学有所成,前程似锦!

用自己的力量为国家作贡献!

什么是兄弟?

在一座偏僻的小山村,住着一对兄弟,哥哥15岁,弟弟12岁。

早前,母亲受不了喝酒后人父亲的家暴,离家出走,不知所踪。有一次父亲喝酒后上山采药,不小心摔下山崖,死了。于是这对小兄弟就相依为命,小小年纪就饱受了磨难。

有一天,一位记者下乡采访调查,正在田里吆喝着犁田的哥哥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停下脚步招呼哥哥:小弟弟你过来一下,问你一点事。只见哥哥吁的一声,熟练停住牛,边走来边问:你有什么事?

小弟弟你多大了,你看你都没犁高,怎么不去上学?记者闷。

15岁,我己经不读书2年了,哥哥有点害羞地答道。

你的爸爸妈妈呢?记者问。

妈妈走了,爸爸不在了。哥哥神情喑淡。

家里还有其他的人吗?

还有弟弟,哥哥说。

他在哪里?记者问。

弟弟去上学读书了,哥哥答道。

你叫什么名字,我可以去你家吗?

好呀,我叫吴大明,弟弟叫小明,就住那边的房子,哥哥答道。

后来记者来到村委会了解吴大明家的情况。原来村委会早为大明家安排了低保,并要吴大明继续上学,但他坚决不去。也有城里的好心人想分别收养这两兄弟,但吴大明舍不得离开弟弟,怕他受委屈。讲到他家的情况,村干部也无奈地摇头。

快中午好时候,记者来到大明家。他正在做饭,一股火烟冲出房门,呛人。

你家的牛呢?记者不见周围栓着牛,问道。

那是伯父家的,早送还给他了,大明答道。

弟弟呢?记者问。

在学校读书,晚上才回来,大明答道。

哦,你为什么不去上学呢?

爸爸说,我是男子汉了,要照顾好弟弟,大明坚定地说。

原来大明爸爸临死前,拉着他的手,叮嘱他一定要照顾好弟弟。

听见大明的话,记者眼眶湿润了,摸着大明的头,连说好孩子。临走前,记者把身上所有现金都留给了他,希望能帮帮他。

什么是好兄弟,情同手足,不离不弃,不死不休,同甘苦,共患难!

评论

  • 评论加载中...